【摘 要】
:
朝日刺破清晨的雾霭, 凝听 黎明的呼唤。 我就那样 站在原野, 眺望恒久的地平线。 生命蓬勃的力量, 在刹那间喷发, 希望染透天际, 感受 幸福的光芒 撒满人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日刺破清晨的雾霭,
凝听
黎明的呼唤。
我就那样
站在原野,
眺望恒久的地平线。
生命蓬勃的力量,
在刹那间喷发,
希望染透天际,
感受
幸福的光芒
撒满人间。
其他文献
1962年10月16日,顾颉刚在日记里这样记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大学自杀者四人,欧阳翥、徐益棠、罗根泽、李小缘也。”这里提到的四位,都是名学者,其中尤以欧阳翥(1898—1954)当其先。欧阳翥字铁翘,曾任中央大学生物学主任、理学院院长,是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的神经解剖学家。 后来,同为南大教授的生物学家陈义在为欧阳翥编纂的《诗草》序文中这样说:“铁兄(指欧阳翥,笔者注)在科学方面,成就卓
时间老人带着我飞速穿越人生道路,望着沿路的风景,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颗颗红色的爱心,这些是最关爱我的人在我记忆里勾画的绚丽图景。各位一定很想知道吧?那么就跟着我的思绪列车出发吧! 请看: 大雨倾盆,教室里就只剩我一个,其他的小朋友都让父母接走了,我待在那里,孤单又害怕。“甜甜”,一声温暖的呼唤驱除了我的这些杂思。奶奶来了,她的衣服都被雨打湿了,雨滴顺着她那黑白交杂的发丝滴下。 一路上,风雨呼啸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北美汉学界的关注重心是中国古典文学、历史以及社会,中国现当代文学没有受到重视,文学价值也不被认可。六十年代,这一情况开始得到改善。“新左派”的出现,以及北美汉学的现代转向,尤其是1972年尼克松的访华之行,开启了费正清所谓的美国对于中国“另一个高度热情的时期”。 此外,美国“国防教育法案”以及相关基金比如“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也为北美的汉学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这
當你在成功的道路上获得鲜花和掌声时,我赠你一个小小的“,”——与暂时的胜利告别,前方的路还很长很长。 当你在失败的泥泞路上悲伤彷徨时,我赠你一个圆圆的“。”——过去的一切已属于历史,生活并非都是一帆风顺。 当你重新鼓起希望之帆去追寻下一个目标时,我赠你一个大大的“!”——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只有不断地进取才能获得它。 当你在求知的路上徘徊犹豫时,我赠你一个重重的“?”——一个问号便是一盏
蓝天、金沙可以是灾难,也可以是财富,位于内蒙古最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就是如此。 对许多人来说,巴丹吉林这个名字陌生,却不遥远。近年来华北地区屡受沙尘暴侵袭,其境内源头就在巴丹吉林沙漠所在的内蒙古阿拉善盟。不过,去年巴丹吉林被评为“中国最美丽的沙漠”,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阿拉善盟国土面积27万平方千米,荒漠化面积达93%。巴丹吉林沙漠所在的阿拉善右旗,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0倍。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
初三某女孩的家长来到咨询室,跟我谈了一些关于孩子的问题:这女孩两个月前开始变得爱打扮,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添置时髦衣物:喜欢一人躲在房间走神发愣:喜欢看言情小说和影视剧中的爱情镜头:情绪起伏大,成绩也出现了波动:还常背着家长偷偷写信,看到家长就急忙掩饰,并常接到异性打来的电话。家长后来终于了解到她正在和一个男孩子谈恋爱,尽管双方父母均表示反对,甚至在星期天将双方关在各自家中,但解除“软禁”后不久,一切
应邀参加一个古典诗词吟诵研讨会上,听了几个专家的现场吟诵,感到“不堪入耳,听着难受!”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几个专家的古典诗词吟诵音碟,确实没有一个好听的。包括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吟诵,也不甚好听。 这些人的吟诵所以不好听,不是个技术问题,都是生搬硬套古代平仄律声调,成了邯郸学步。他们不懂:吟诵首先要好听,要悦耳,让人听了有种舒服的美感。吟诵不好听,便失去吟诵的意义了。当然,吟诵是为了更进一步体会
《我在日本做公务员》是作者RORO在神户兵库县国际交流课工作一年的点滴记录,这本书像一道清新可口的蔬果小餐,读起来感觉非常舒服,没有浓重的渲染,也没有多余的抒情,原原本本,简简单单,素素净净。这些可爱的食材来自大海山川之外,经过某位姑娘随心的采摘、悉心的看护、恰到好处的料理,干净地呈放在我们面前。 从日本的公务建筑非常旧却显得如新建一般崭新,可见出他们建筑质量之高、建筑物保存之好。从日本公务员的
毋庸置疑,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对于中国人的生活世界而言,茶及其形成之文化——无论是形而下,抑或形而上——所产生的影响都极为深远。清人王灿有诗云:“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事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前者代表精神生活,为雅事;后者意指物质生活,是俗务。后者乃前者之基础,前者是后者之升华。而这其中,唯一能跨越两者之间的只有茶。因为它不仅充分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所
许渊冲先生善译,亦善著。他的大作《诗书人生》即是一例。三十万言的班荆道故,从他的笔下汩汩流出。时而跋山涉水,草长莺飞,时而箪食瓢饮,错彩镂金,宛如一幅长长的人生画卷。其中涉及的译人译事,尤其令人神往。一、赵萝蕤译英国小说 女中豪杰赵萝蕤,曾将英国文学家艾略特的长诗《荒原》移译为中文,无疑是译坛的一件壮举。赵先生称自己的“译者注”,既得益于美籍教授温德先生“把文字典故说清楚,内容基本搞懂”,但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