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世界是信息世界,而在当今世界中唱主角的是计算机,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越来越普及,就是在偏远的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为学校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信息化与课程的改革息息相关,它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的教育体系,因而学校的教育必须信息化,也必然信息化。
【关键字】农村 小学信息化教育 问题 对策当今世界是信息世界,而在当今世界中唱主角的是计算机,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越来越普及,就是在偏远的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为学校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信息化与课程的改革息息相关,它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的教育体系,因而学校的教育必须信息化,也必然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我作为一名基层信息技术教师,目睹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现在推进农村信息化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很多困难制约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需要找出推进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穿新鞋,走老路
由于地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尽管有许多学校较多地运用了信息技术,并且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信息化教育水平较低,只重视信息设备的引入,教学水平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没有充分体现信息化教育的特色,学校及教师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普遍不高,重视不够,且仍以传统教育观念面对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制约了许多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水平,造成了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将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把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当作普通黑板一样来用,效益欠佳,对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产生负面作用,有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是摆样子,玩花样,对当前教育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效率低;有的老师说:“以前我们教的学生,上课不用课件,还不是一样的考大学,一样成才,不用课件就教不好了吗?,而且我的制作水平又低,运用能力差,跟不上当前的形式需要”,如今应试教育仍在社会广泛延伸,造成广大农村学校“以考试成绩论学校教学质量”、“以升学率高低论学校教学水平”、“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现象还依然普遍存在。在思想上存在种种畏难情绪,他们大多数认为信息技术离我们很遥远,师生学无所用,信息化教育始终处在“打字、排版练习”和“各学科课堂演示辅助教学”的低级阶段徘徊,学校领导及教师应彻底改变观念,加深认识。
2.只学不用、措施无用
许多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听专家讲课,听了很感动,看先进学校的成果,看了很激动,想象着回到自己的学校,也要试试,但回到自己的学校,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什么原因呢?通过了解得知,很多实际问题难以解决落实。
3.硬件资源有限,设备使用率低。
由于硬件资源有限,学生机不足30台,不但计算机数量较少,而且机器配置档次低,根本无法满足正常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虽然接通互联网,但是利用效果不理想,教育资源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许多村级小学还不能上网,只有通过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网中获得资源。
多媒体设备利用率低,未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真正整合,目前农村中小学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设备数量虽然在逐渐增加,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师资队伍的相对薄弱,造成设备利用率很低,学校学生上微机课,每班每周只有一节,教师课堂教学主要采取信息技术为主的课堂演示型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其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性学习、协作学习那更谈不上了。对于运用,是以教师操作为主,学生观看屏幕的教学形式,其强大的网络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尚未得到合理开发,这些都表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它独特的魅力,还需要提高其效能。
4.信息化教育队伍薄弱,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刚刚兴起,还不完善,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教育师资队伍也相对薄弱,信息化教育队伍严重影响着农村信息化教育建设进程,阻碍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较低,大约70%的教师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只是会简单的打字、排版,不能对计算机操作自如,更谈不上熟练应用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等进行教学;能够制作教学课件的教师只有极少数,且制作水平不高,信息技术教育需要更多地教师去参与,只有这样信息化教育才能和谐的发展,在和谐发展中完善。
二、应采取的对策
1.教育观念的转变
知识经济的今天,学习资料的来源已不仅仅是教师和书本,教师的任务已不再是教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网络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信息化教育中,应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去创设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这要求我们自身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仅重硬件建设,同时要加强教师对硬件资源有效应用的培训,使教师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媒体的利用效率,要使教师充分意识到,媒体的主要功能不应是传递教学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工具。
2.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的教,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通讯工具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环境,而这些新生的事物对很多教师来说以前未接触过,所以对教师进行培训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学会用这些技术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3.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
教育资源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还可以回收和利用社会上许多闲置的旧计算机支援贫困地区以加快其实现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也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信息化教育的实现过程中,教师应该搜集各方面的媒体素材,并把收集的素材能进行合理的加工,形成实用的容易获取且交互性强的教育资源。在现实有限的资源情景下,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广泛共享,弥补一点教育资源的不足。
总之,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途,近几年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目前在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于解决。我们的现有条件还难于在全国普及信息化教育,要促进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进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作好准备,认清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育,把握信息化。
【关键字】农村 小学信息化教育 问题 对策当今世界是信息世界,而在当今世界中唱主角的是计算机,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越来越普及,就是在偏远的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为学校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信息化与课程的改革息息相关,它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的教育体系,因而学校的教育必须信息化,也必然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我作为一名基层信息技术教师,目睹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现在推进农村信息化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很多困难制约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需要找出推进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穿新鞋,走老路
由于地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尽管有许多学校较多地运用了信息技术,并且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信息化教育水平较低,只重视信息设备的引入,教学水平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没有充分体现信息化教育的特色,学校及教师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普遍不高,重视不够,且仍以传统教育观念面对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制约了许多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水平,造成了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将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把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当作普通黑板一样来用,效益欠佳,对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产生负面作用,有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是摆样子,玩花样,对当前教育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效率低;有的老师说:“以前我们教的学生,上课不用课件,还不是一样的考大学,一样成才,不用课件就教不好了吗?,而且我的制作水平又低,运用能力差,跟不上当前的形式需要”,如今应试教育仍在社会广泛延伸,造成广大农村学校“以考试成绩论学校教学质量”、“以升学率高低论学校教学水平”、“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现象还依然普遍存在。在思想上存在种种畏难情绪,他们大多数认为信息技术离我们很遥远,师生学无所用,信息化教育始终处在“打字、排版练习”和“各学科课堂演示辅助教学”的低级阶段徘徊,学校领导及教师应彻底改变观念,加深认识。
2.只学不用、措施无用
许多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听专家讲课,听了很感动,看先进学校的成果,看了很激动,想象着回到自己的学校,也要试试,但回到自己的学校,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什么原因呢?通过了解得知,很多实际问题难以解决落实。
3.硬件资源有限,设备使用率低。
由于硬件资源有限,学生机不足30台,不但计算机数量较少,而且机器配置档次低,根本无法满足正常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虽然接通互联网,但是利用效果不理想,教育资源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许多村级小学还不能上网,只有通过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网中获得资源。
多媒体设备利用率低,未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真正整合,目前农村中小学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设备数量虽然在逐渐增加,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师资队伍的相对薄弱,造成设备利用率很低,学校学生上微机课,每班每周只有一节,教师课堂教学主要采取信息技术为主的课堂演示型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其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性学习、协作学习那更谈不上了。对于运用,是以教师操作为主,学生观看屏幕的教学形式,其强大的网络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尚未得到合理开发,这些都表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它独特的魅力,还需要提高其效能。
4.信息化教育队伍薄弱,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刚刚兴起,还不完善,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教育师资队伍也相对薄弱,信息化教育队伍严重影响着农村信息化教育建设进程,阻碍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较低,大约70%的教师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只是会简单的打字、排版,不能对计算机操作自如,更谈不上熟练应用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等进行教学;能够制作教学课件的教师只有极少数,且制作水平不高,信息技术教育需要更多地教师去参与,只有这样信息化教育才能和谐的发展,在和谐发展中完善。
二、应采取的对策
1.教育观念的转变
知识经济的今天,学习资料的来源已不仅仅是教师和书本,教师的任务已不再是教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样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网络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信息化教育中,应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去创设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这要求我们自身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仅重硬件建设,同时要加强教师对硬件资源有效应用的培训,使教师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媒体的利用效率,要使教师充分意识到,媒体的主要功能不应是传递教学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工具。
2.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师的学是为了更好的教,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通讯工具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环境,而这些新生的事物对很多教师来说以前未接触过,所以对教师进行培训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学会用这些技术去学习,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3.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
教育资源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还可以回收和利用社会上许多闲置的旧计算机支援贫困地区以加快其实现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也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信息化教育的实现过程中,教师应该搜集各方面的媒体素材,并把收集的素材能进行合理的加工,形成实用的容易获取且交互性强的教育资源。在现实有限的资源情景下,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广泛共享,弥补一点教育资源的不足。
总之,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途,近几年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目前在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待于解决。我们的现有条件还难于在全国普及信息化教育,要促进信息化教育实现的进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作好准备,认清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育,把握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