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危机”所引发的基于比较视域的几点思考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she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的“生源危机”有多方面的原因。笔者从比较视域分析了观念、教育投入、法制建设、教育模式、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师资状况等造成危机的六个方面的原因,以期对化解当前生源危机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教育;观念;教育投入;教育模式;法制;师资
  
  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是为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每一个发达国家,毫无例外地都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产业大军,而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必然来源于先进的职业教育。纵观我国,我们也能深刻意识到要实现国家现代化、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然而,目前我国中职教育却出现了致命性的问题,即“生源危机”。
  就全国范围来看,近十年来初中生源人数最多的年份减少60万人左右,而最少的年份也减少20多万。2010年全国初中毕业生比2009年减少34万人左右,所以教育部在制定2010年全国中职招生计划时也相应减少规模,由2009年的860万人,缩减到830万人。[1]以上是生源减少的人口原因。但进一步分析,笔者却发现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连续数年的“打工荒”已向长三角、珠三角敲响警钟,劳动力市场出现博士成堆、技工难求的局面;另一方面,职业学校招生人员甚至走村串户、挨家动员,但却无法招到学生。反观国外,如德国,青少年在完成义务教育后,大多数进入职业教育体系接受职业教育,没有接受职业教育的人不能进入工作岗位,并且目前其实科中学人数正在迅速增加。[2]如奥地利,该国学校的43%是初级职业教育学校,11%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8%是高级职业教育学校,青年人80%是通过职业教育学校学习和毕业的。[3]如瑞士,绝大多数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只有15%的毕业生选择进入学术高中,再进大学的途径。[4]而美国也有42%的中学生参加“学校——工作多途径计划”。通过国内与国外中职生源状况的比较,笔者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些国家的中职教育如此具有吸引力?我国的中职教育差距在哪里?”带着对问题答案的追寻,笔者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后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观念
  在我国,尽管中职教育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人们受“官本位”、“读书入仕”、“重学轻术”等传统观念影响甚深,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大学始终是个人选择的终极目标。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其家长对子女期望值提高,受教育程度的要求提高。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一般的选择是:升中学首选重点学校,宁愿自费也选重点,无法进重点的进普高,实在成绩不行,才不情愿选择职业学校,对职业学校的选择都是在家长怕孩子游离到社会而不得不为之的结果。[5]另外,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确实存在鄙薄中职教育的思想:只有13.3%职业学校教师认为职业教育很重要,13.8%的初中毕业生认为很有必要接受职业教育,15.6%的学生家长认为子女接受职业教育非常有必要,却有42.5%的学生家长认为子女上职业学校低人一等。[6]此外,社会上也存在人才选拔的偏见,即把高学历做为体现能力的唯一指标。
  与国内形成显明差异的是,在国外,如德国,虽对中职教育进行过多次改革,但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而不是摈弃,其中职教育长盛不衰是因为符合人们的要求,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对自由地选择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如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政府、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2、资金投入
  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不仅具有教育性更具有生产实践性,因此需要建立与专业相适应的实验、实训基地,所需经费较之于普通中学多得多。而现实的情况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在国家对教育总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即呈下降趋势。如下表1所示。[7]尽管从2006年起,国家对中职学校的农村学生及家庭困难的城市学生每生每年发放1500元助学金,学生可享受两年;之后又对中职学校约25%-30%的农村贫因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每生每年1600元,学生可享受两年;同时对涉农、涉林等农林类专业实行免学费政策。但是,以上政策,虽部分地减轻了中职学生的经济压力,但对于改变中职教育整体的资金短缺状况作用甚微,难以满足“兴办”中职教育之需。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城市教育费附加中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5%,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20%。”这一指标目前也尚未达到。
  而国外中职教育的资金状况却与我国迥然不同。如美国,职业教育办学是以政府为主的,以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威斯康辛州为例:自1984年以来,该州职业教育(社区学院)的经费约45%来自地方税收,约20%为州政府拨款,联邦政府的资助约占10%,学生学费约占10%,还有来自企业及私人的赞助和学校有关产业的收入。[8]再如瑞士,1993年瑞士的公共教育经费中,职业经费占16%,学术高中占8%,高等教育占17%。[9]
  3、法制建设
  我国于1996年9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该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职业教育活动的法律。作為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该法对职教的体系、实施、保障等作出了规范,但从整体看,内容过于简单、原则,缺乏强制性、可操作性。涉及具体规范的条文共二十七条,多数法律规范对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等要素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条文多为指导性、引导性内容,规定空泛。另外,200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11月国务院又出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近十多年来,教育部相关的配套法规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及《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项目实施办法》等。总体来说,现有法律法规存在数量少、位阶低、效力不高等问题。同时,中职教育行政管理也不够规范,因为更多地依靠政策和行政手段,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且监督机制也不够完善。
  然而用法律来保证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却是许多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如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手工业条例》、《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件》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等,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同时还有一套包括立法、司法、行政及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构建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违法必究的法律体系。[10]再如英国,自1889年英国议会颁布《技术教育法》以来的一百多年,先后颁布了《巴尔福法案》、《技术学校条例》、《哈多报告》、《斯宾斯报告》、《1944年教育法》、《综合中学设置促进法》、《1988年教育法》、《21世纪的技能,激发我们的潜能》、《学会成功》、《我们竞争的未来:建立知识经济》等多部法律,均成为英联邦政府指导职业教育的重要决策基础。[11]
  4、教育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中职教育基本没有脱离以学科为中心,以学历教育为目标的传统教育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对象单一,中职教育机构(中专、技校及职高)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偶尔会有一些成人类培训,但不是主要的;二是教育方式单一,集中体现为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虽然有时会组织一些如参观、模拟实训等,但也是偶然为之;三是人才培养规格单一,中职学校培养出的准职业人的职业能力水平偏低,存在着对人才需求适应性差的缺陷。2011年4月12日的文摘周报有一篇标题为:被“二流”的职业教育的文章,文章说最近一份由国际组织给出的名为《中国职业能力开发政策》的测评报告,明确指出了中国职业教育目前所存在的不足,即将职业教育视为“二流教育”。近年来,我国中职学校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也积极地探索出了许许多多的职教模式,就其中最为典型的“工学交替”模式,或称“半工半读”模式,再或称“零学费入读,零距离上岗”而言,该模式自兴起以来,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如:学生流失率高、实习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校企权责不明、变象使用童工等。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的调查显示,近40%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有学生将企业实习描述为三部曲:一,实习之前:我想工作的激动与热情;二,实习之中,流水线使我像机器人;三,实习之后,精神与身体的双重伤害。[12]
  相比较则发现,如德国,其职业教育之所以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主要归于其特有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模式,即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与在学校接受理论培训相结合的职教模式。[13]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讨诸实践,学生需签订两份合同:一份是与学校签的培训合同,合同规定经过培训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另一份是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与培训企业签订的合同,规定学生边学习边在企业实习,并规定了学生实习期间的工资额,职业培训期从2年到3年半不等。企业培训时数占学时的三分之二,学校教学占三分之一。该模式,一方面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另一方面以技能培训为主,考试也重在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又如美国,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将企业与学校结合起来,开展合作教育,即把课堂学习和与学生专业或职业目标相关领域内的有报酬的、生产性的(有成效的)工作经验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计划。[14]合作教育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搭建了平台、为学校节省了购置专业实验及实训设备的费用、为专业教师创造了接触到最新技术的机会、为企业选择人才提供了良机、为企业培训新员工节约了费用。此外,如瑞士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英国的BTEC、日本的产教结合模式等都是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职教模式。
  5、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教育结构框架是: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在初中毕业时有两种选择:一是进入普通高中,进而考入大学本科;二是进入中职学校,进而考入高等职业类学院或考入大学本科或者在高职教育完成后再续一年本科教育。从表面上来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贯通的,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中职毕业学生要想与普高学生同场竞争考大学必然处于不利地位,进入本科教育难度很大;如果选择考高职,难度上虽低于全国高考,但可选择的学校与专业又受到较大的限制。在“重学轻术”的情况下,优秀人才只有进入大学才算正途。因此,最终导致了中职生源数量及素质得不到保證,就业人员整体素质低这一结果。
  西方许多国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却并不像我国。如英国,建立起了国家职业资格(NVQ)标准体系。该标准分五级,第一、二级相当于普通中学合格证,第三级相当于高中教育,第四级相当于非学位和大学学位高等教育的文凭,第五级相当于研究生学位。获得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者将有同等权利和社会地位。同时规定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拿到三级证书者可直升大学。另外,还开设了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课程。[15]如下表2所示。[16]又如澳大利亚,通过TAFE这个中间桥梁使职业教育与学校教育、高等教育间互相衔接贯通,把职业教育置于工作与学习及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地位,大大增强了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和社会上的地位及吸引力,从根本上保障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较好的发展,如下图1所示。[17]此外,新西兰、瑞士等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也在义务教育结束后的继续教育中有相应的国家资格标准,同时也对应着一定的经国家认证的证书文凭及学位。
  6、师资状况
  我国中职教育起步较晚,年青教师多,并且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普通高校,缺乏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历。“双师型”教师严重欠缺。但是中职教育的特点又是重实践的,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出现了许多教师难于适应中职教学的要求。虽然,国家为提高中职教育的师资水平,于2006年启动了“全国中职骨干教师培训计划“,但以笔者的视角来看,利用两个月的骨干教师培训来提高中职师资水平显然是不现实的。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过:师生犹鱼,行动犹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不求而至,不为而成。由此不难看出教师能力及水平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之大。
  与我国的情况不同,西方许多中职教育发达的国家,无一例外地都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如俄罗斯,俄联邦政府2003年公布的资料显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中有经验的中年女教师占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占总数的93%,刚刚毕业的中轻年教师所占比重最小,具有深厚专业知识的高学历教师担任领导者和校长的人数比重很大,有丰富教学经验、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老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约占60%。[18]又如德国,中职学校把教师分成两组,一组为理论课教师,一组为实践课教师。理论课教师必须达到如下条件才能任职:大学毕业;接受过职业培训;如果是男性,还要参加过社会福利活动或服过兵役;经过教师资格培训。实践课教师的任职条件为:受过职业培训;有工作经验;通过行业协会AEVO考试;或者有技师资格。[19]另如澳大利亚,除具备规定的学历外,还须有5年行业经验,并要求教师经常接受行业的再培训,既是教师,又是行业专家。再如新西兰,职教教师学历较高,很重视学位,更为重要的是除学位外,还必须具有多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笔者通过分析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导致我国中职教育“生源危机”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将西方一些国家在诸方面的成功的做法进行了介绍。我们清醒的知道,各国国情不同,不能照抄照搬。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借鉴国外中职教育成功经验,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行业协会(或行业组织)的积极推进、企业的深度参与以及职教教育机构自身诸方面的不断完善,我国中职教育定可转“危”为“机”,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目标定可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工人日报,2010-12-22.
  [2]李美辉.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6.
  [3][4][9]卫荣凡.奥地利与瑞士职业教育及其启示[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18-21.
  [5]程斯辉.教育热点难点解读[M].长江出版集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
  [6]庄西真.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查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技术版),2003,5:34-35.
  [7]聂伟,罗明丽,杜侦.从教育供求角度分析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困境[J].职教论坛,2009,4(下):26-28.
  [8][14]吴金顺.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产教结合及其启示[J].交通职业教育,2007,5(59-60).
  [10]王润贤,德国职教根植于行业[J].教育与职业,2011,2:100-102.
  [11]何杨勇.英国近二十年职业教育政策的逻辑探源[J].外国教育研究,2011,3:84-89.
  [12]文摘周报,2011-4-12.
  [13]陈炉山.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新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5,9.
  [15]汪蔚.英国职业教育介绍与借鉴[J].机械职业教育,2006,6:45-46.
  [16]谢梅英.英国的职业教育特点及其启示[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50-53.
  [17]吉林省职业教育考察团.成熟、开放与多元的魅力—澳大利亚、新西兰职业教育考察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08,7:70-74.
  [18]付玉红.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特点[J].职业教育研究,2008,4.
  [19]郭永红.中等职业教育—德国蓝领阶层的摇篮[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9:88-89.
  
  作者简介:方娇,女,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讲师,湖北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物流、教育学原理。
其他文献
北京金秋十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北京市政府统计系统纪念《统计法》颁布20周年知识竞赛,经过近半个月的预赛,终于迎来了半决赛和决赛。知识竞赛的最后一个
生物是高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不仅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在高考中占有大量的分值.但相对来说,高中生物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为此,对高中生物情境教学进行了探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金属在军事、工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金属并不是人造的,而是从金属矿中提取出来的.金属矿指的是那些可以通过冶炼加工可以提取
高先生:审批机关在对涉外社会调查项目进行审批时,主要侧重于哪些方面的审查?rn甄律师:在对涉外社会调查项目进行审批时,审批机关主要是针对该调查项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3月8~13日,管理创新与人才建设调研组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纪委书记王久新的带领下,从福建长乐到山东滨州、淄博,走车间、访企业,第一时间了解所到地区的纺织经
期刊
期刊
随着我国近年来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给予了会计一个不同的会计环境。时代的背景极易改变会计环境,会计环境的变革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比如政治的走向、经济的发展、法制的约束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之路,需要大量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同时要求其具备高水平的职业素养,即工匠精神.职业学校是培养具有良
在2017年国庆、十九大期间以及2018年两会期间的天安门广场上,有特殊的"巡逻员"在巡逻执勤任务,保障国家群众的安全.这些"巡逻员"没有血肉之躯却是钢铁之体,它们便是警用巡逻
期刊
物理具有抽象、精密和推理等多种属性,它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教师要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建立平等、民主、合作为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将有助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