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本身是一门要求很严谨的自然科学,其中有些知识是非常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或很难去感觉得到的东西,这些知识仅靠口头的描述是很难勾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思维的,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很死板,所以很多老师反映课堂气氛及教学效果都很差,尤其是对中专生来讲,只能把一些知识生硬的塞给学生。如此往复,学生越来越厌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利用课本内容,挖掘一些使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和专业课紧密联系,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 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所处的这个年龄还是好奇心很强的年龄段,所以每一节的引题都要有悬念,把学生带到一个很急切追求结论的情景状态,就能使他们在整节课都保持精神高涨。
例如:《数列》一章的引言中有一个关于“国王与象棋发明者的小故事”,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个小故事,在讲“等比数列求和”一节时,给学生提出来,学生一开始不以为然,接着再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判断,结果会惊奇地发现,国王真的无法满足发明者的要求。这样不但使学生很轻松地学到了知识,还引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从而对学习更具有主动性。
二、 与实际紧密结合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以此来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如果我们一味的让学生们套公式,学生会感到很枯燥,假如我们能自己编制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例如:银行存款问题、商品打折问题、房贷问题、农药配比问题等都能激起学生很大的兴趣。
例如:某中学号召学生把压岁钱存入银行,利息捐助灾区,假如平均每年按照200元存入银行,初中三年每个学生总共存入600元计算,初中24个班级,初一、初二、初三各8个班,每班按60人计算。在校初三的存一年,初二的存两年,初一的存三年,年利率分别按2.25%、2.40%、2.60%(人民银行利率)计算,则:
初一段学生存三年的利息和:
(200×2.60%×3)×(60×8)=7488(元);
初二段学生存二年的利息和:
(200×2.40%×2)×(60×8)=4608(元);
初三段学生存一年的利息和:
(200×2.25%×1)×(60×8)=2700(元);
一年全校利息合计:
7488+4608+2700=14796(元)。
假设学校每年招生班级以及人数都不变,则学校每年都有14796元利息。
这样不但应用了公式,还训练了思维,活跃了气氛。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心,渗透德育教育。
三、 强调数学美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中要有美的情感、美的情境、美的知识感受,而数学本身就存在着奇异美、对称美等。对于技校生来说,数学是工具,他们要在专业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就要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所以我认为在课堂上渗透一些数学史也是很必要的。数学史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美育熏陶。
例如:我向学生简介德国数学家弗希纳做过的一次“矩形展览会”试验,参观者投票选举出长与宽之比为0.618的矩形为最美矩形。0.618这一神秘的数字,蕴涵着奇异的数字美,0.618这一黄金比值的身材也是最完美的。
我还向学生简介十八世纪瑞士杰出数学家欧拉在几何、微分学、力学、天文学、数论甚至在生物学等方面的重要建树,特别是他遭受双目失明、失火烧掉大量数学手稿等天灾人祸的沉重打击后,仍然顽强不屈,进而不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数学财富和精神财富,体现了他对数学真理的执著追求。
四、 把抽象的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化
形象的借喻比喻都能在课堂上使学生感到愉悦、轻快,让其回味无穷。当然还是需要教师课下多下点儿功夫,化课堂上深奥的知识为浅显的,化抽象的为直观的。比如求字母取值范围一类题型学生比较难理解。像讲“若,分别求使(1)无解(2)有解(3)恒成立的的范围”一题时,我们可巧用借喻,把比喻为学生的身高,范围是,把我的身高设为,然后问学生:你们中没人比我矮,那么我的身高的范围?学生们知道是;继而问:你们中有比我矮的,那么我的身高的范围?学生也能知道是。最后回到原题中,同学们都感觉通俗易懂,以后再遇到这种极端化问题时,也都善于用此法来判断。当然我们在讲某个概念或性质时,也可用一些很恰当的话来形容它,比如在讲单调递增概念时,可概括形容为生活蒸蒸日上;单调递减时可概括形容为生活每况愈下,同样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为中专学校的基础课老师,要考虑其他学科对数学的要求,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数学索求,授课时应该多举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碰到的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问题。教学时多讲怎么用、怎么做,使学生更深刻了解到数学的应用,熟悉数学的重要与用法,这样无形中会使学生更自觉、主动地来学习数学。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充分结合课本及身边的人、事、物,就能让每一堂课都生动有趣,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这样课堂上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应地课下师生也都会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
一、 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所处的这个年龄还是好奇心很强的年龄段,所以每一节的引题都要有悬念,把学生带到一个很急切追求结论的情景状态,就能使他们在整节课都保持精神高涨。
例如:《数列》一章的引言中有一个关于“国王与象棋发明者的小故事”,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个小故事,在讲“等比数列求和”一节时,给学生提出来,学生一开始不以为然,接着再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判断,结果会惊奇地发现,国王真的无法满足发明者的要求。这样不但使学生很轻松地学到了知识,还引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从而对学习更具有主动性。
二、 与实际紧密结合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以此来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如果我们一味的让学生们套公式,学生会感到很枯燥,假如我们能自己编制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例如:银行存款问题、商品打折问题、房贷问题、农药配比问题等都能激起学生很大的兴趣。
例如:某中学号召学生把压岁钱存入银行,利息捐助灾区,假如平均每年按照200元存入银行,初中三年每个学生总共存入600元计算,初中24个班级,初一、初二、初三各8个班,每班按60人计算。在校初三的存一年,初二的存两年,初一的存三年,年利率分别按2.25%、2.40%、2.60%(人民银行利率)计算,则:
初一段学生存三年的利息和:
(200×2.60%×3)×(60×8)=7488(元);
初二段学生存二年的利息和:
(200×2.40%×2)×(60×8)=4608(元);
初三段学生存一年的利息和:
(200×2.25%×1)×(60×8)=2700(元);
一年全校利息合计:
7488+4608+2700=14796(元)。
假设学校每年招生班级以及人数都不变,则学校每年都有14796元利息。
这样不但应用了公式,还训练了思维,活跃了气氛。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心,渗透德育教育。
三、 强调数学美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中要有美的情感、美的情境、美的知识感受,而数学本身就存在着奇异美、对称美等。对于技校生来说,数学是工具,他们要在专业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就要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所以我认为在课堂上渗透一些数学史也是很必要的。数学史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美育熏陶。
例如:我向学生简介德国数学家弗希纳做过的一次“矩形展览会”试验,参观者投票选举出长与宽之比为0.618的矩形为最美矩形。0.618这一神秘的数字,蕴涵着奇异的数字美,0.618这一黄金比值的身材也是最完美的。
我还向学生简介十八世纪瑞士杰出数学家欧拉在几何、微分学、力学、天文学、数论甚至在生物学等方面的重要建树,特别是他遭受双目失明、失火烧掉大量数学手稿等天灾人祸的沉重打击后,仍然顽强不屈,进而不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数学财富和精神财富,体现了他对数学真理的执著追求。
四、 把抽象的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化
形象的借喻比喻都能在课堂上使学生感到愉悦、轻快,让其回味无穷。当然还是需要教师课下多下点儿功夫,化课堂上深奥的知识为浅显的,化抽象的为直观的。比如求字母取值范围一类题型学生比较难理解。像讲“若,分别求使(1)无解(2)有解(3)恒成立的的范围”一题时,我们可巧用借喻,把比喻为学生的身高,范围是,把我的身高设为,然后问学生:你们中没人比我矮,那么我的身高的范围?学生们知道是;继而问:你们中有比我矮的,那么我的身高的范围?学生也能知道是。最后回到原题中,同学们都感觉通俗易懂,以后再遇到这种极端化问题时,也都善于用此法来判断。当然我们在讲某个概念或性质时,也可用一些很恰当的话来形容它,比如在讲单调递增概念时,可概括形容为生活蒸蒸日上;单调递减时可概括形容为生活每况愈下,同样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为中专学校的基础课老师,要考虑其他学科对数学的要求,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数学索求,授课时应该多举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碰到的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问题。教学时多讲怎么用、怎么做,使学生更深刻了解到数学的应用,熟悉数学的重要与用法,这样无形中会使学生更自觉、主动地来学习数学。总之,只要我们用心,充分结合课本及身边的人、事、物,就能让每一堂课都生动有趣,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这样课堂上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应地课下师生也都会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