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众文化源于群众、活跃于基层,是人民创造人民娱乐的文化,它不仅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重要作用。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群众文化建设,其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因而其大众文化的传承性就成为群众文化建设主要对象之一。因此,深入研究群众文化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和精神实质,对传承群众文化的精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群众文化与大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大众生活的发展,必将要求其文化也与之一起发展,因而群众文化建设就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群众文化建设只有不断创新,并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群众文化建设的质量,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一)群众文化具有自我性
群众文化姓“群”,那就是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即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出于群众生产劳动之余丰富自我精神生活的需要,通过自主创作、自我欣赏、自觉传播达到自我调节与自我完善,消除身心疲劳、获取自身满足和快乐的文化活动。比如,东北二人转,内蒙古、山西一带的二人台,特别是内蒙古二人台中的“打坐腔”,它出现在劳动休息的田边地头,农闲时节的家庭中,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与劳动密切相关。歌唱的内容就是劳动者自己的生活,参与者就是劳动者自己,开发者就是劳动者自己,其欣赏者、娱乐同样是参与者自己,其群众文化的自我性十分明显。这样看来,群众文化就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实的社会需要和鲜明的公益色彩等特点。这些特点无一不在突显群众文化的自我性。
(二)群众文化建设必须把“服务群众”作为宗旨
如前所述,群众文化具有自我性,它是一种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以满足自我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群众性是其鲜明的特色,也是其根本特性。因此,群众文化建设在传承、创作、创新、管理等方面,必须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把群众的需要、喜爱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而不是削弱。群众文化建设源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由此可以看出,群众文化建设是为人民大众提供精神粮食,只有把服务群众作为宗旨,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实现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主旨。再从党文化方针看,党的文化工作方针是坚持群众为主导,强调群众是文化发展的源动力,强调只有把人民大众放在群众文化建设的首位,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把党的文化工作方针落实在服务群众这一宗旨上。群众文化有其自发性,它由群众自发创作、自发传播,这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性所决定的,是离不开群众的。所以,群众文化建设就应依靠大众,以群众喜闻乐见为原则,开展文化创作和文化管理,从而实现群众文化建设的价值,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二、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
群众文化是大众劳动之余的活动,但它是人们的集体性活动,因而也就有了社会性,因而群众文化建设就具备了社会功能。笔者认为,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精神调剂功能
我们知道,人的精神是需要调剂的,因为人的精神状态是因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变化而变化的,精神出现不正常或不平衡时,就需要调剂、平衡,以保持健康向上的态势,从而更好地从事工作或生活。如我们所看到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艺术形式,民歌、戏曲、曲艺、音乐、舞蹈等,都是人们在排遣某种情感或调剂平衡精神状态时产生的,人们在欣赏或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时就能实现情感、意志、愿望、体力等方面的调剂或平衡,从而更好地参加工作,更好地生活。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再如内蒙地区的“爬山调”,在笔者所接触到的生活中的歌唱者,大多从事野外工作,如放牧、田间劳作等,这些劳动者,常哼唱着小调,一边劳动一边哼唱,进而“创作”出许多民歌。再有陕北民歌《掐蒜薹》,这种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情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它的作用便是在劳动中调剂情绪,抒发感情,激发劳动兴趣,恢复体力,以达到心身愉悦的目的。
(二)宣传教育功能
群众文化由群众在生产劳动中产生,起始是为了抒发情感,调剂情绪,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劝善向上的内容,也就融入了教育内容,群众文化因而也就有了宣传教育功能。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多具有感化育人功能的原因。随着宣传的需要就利用了这些文化形式,加入教育的内容,这就是经常说的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要做到寓教于乐。同时,群众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提高其审美水平,进而以有较高审美价值的高雅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再现,使需要传播的信息雅化并向外扩散,提升其宣傳效果,也让观众感悟深刻的人生哲理,陶冶做人情操,深化人生涵养,更使美的道德观念、思想准则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三、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和创新
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应充分注重文化的传承,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非物质文化我们有所了解,但还必须明白它所包含的内容。准确来说,它包括口头传统,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逐渐远去,民众传统的生活方式嬗变,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使一些有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随着传承人逝去而消亡。这就要求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从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各个文化层面进行传承,以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在农村,要依靠基层民间艺人的传承,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因而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传承人的重要作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在其生存的土壤中继续传承。在传承中,我们要注意充分利用家族传承与教育,师徒传承与教育,学院派的传承与教育等方式,以更好地使非物质文化成为民族的根、民族的魂。创新是一切文化得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动力。群众文化源于群众的自发创造,其发展和壮大就需要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有其原始性,这就要求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必须以传统民间文化为基础,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提升群众文化的质量,以创造出先进的、高雅的、具有导向性的群众文化,培育内容健康、风格清新、乡土气息浓厚的群众文化,以适应多变的社会,提升群众的精神素养,增强群众凝聚力、向心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贡献。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群众艺术馆)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一)群众文化具有自我性
群众文化姓“群”,那就是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即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出于群众生产劳动之余丰富自我精神生活的需要,通过自主创作、自我欣赏、自觉传播达到自我调节与自我完善,消除身心疲劳、获取自身满足和快乐的文化活动。比如,东北二人转,内蒙古、山西一带的二人台,特别是内蒙古二人台中的“打坐腔”,它出现在劳动休息的田边地头,农闲时节的家庭中,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与劳动密切相关。歌唱的内容就是劳动者自己的生活,参与者就是劳动者自己,开发者就是劳动者自己,其欣赏者、娱乐同样是参与者自己,其群众文化的自我性十分明显。这样看来,群众文化就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实的社会需要和鲜明的公益色彩等特点。这些特点无一不在突显群众文化的自我性。
(二)群众文化建设必须把“服务群众”作为宗旨
如前所述,群众文化具有自我性,它是一种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以满足自我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群众性是其鲜明的特色,也是其根本特性。因此,群众文化建设在传承、创作、创新、管理等方面,必须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把群众的需要、喜爱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而不是削弱。群众文化建设源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由此可以看出,群众文化建设是为人民大众提供精神粮食,只有把服务群众作为宗旨,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实现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主旨。再从党文化方针看,党的文化工作方针是坚持群众为主导,强调群众是文化发展的源动力,强调只有把人民大众放在群众文化建设的首位,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把党的文化工作方针落实在服务群众这一宗旨上。群众文化有其自发性,它由群众自发创作、自发传播,这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性所决定的,是离不开群众的。所以,群众文化建设就应依靠大众,以群众喜闻乐见为原则,开展文化创作和文化管理,从而实现群众文化建设的价值,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二、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
群众文化是大众劳动之余的活动,但它是人们的集体性活动,因而也就有了社会性,因而群众文化建设就具备了社会功能。笔者认为,群众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精神调剂功能
我们知道,人的精神是需要调剂的,因为人的精神状态是因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变化而变化的,精神出现不正常或不平衡时,就需要调剂、平衡,以保持健康向上的态势,从而更好地从事工作或生活。如我们所看到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艺术形式,民歌、戏曲、曲艺、音乐、舞蹈等,都是人们在排遣某种情感或调剂平衡精神状态时产生的,人们在欣赏或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时就能实现情感、意志、愿望、体力等方面的调剂或平衡,从而更好地参加工作,更好地生活。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再如内蒙地区的“爬山调”,在笔者所接触到的生活中的歌唱者,大多从事野外工作,如放牧、田间劳作等,这些劳动者,常哼唱着小调,一边劳动一边哼唱,进而“创作”出许多民歌。再有陕北民歌《掐蒜薹》,这种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情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它的作用便是在劳动中调剂情绪,抒发感情,激发劳动兴趣,恢复体力,以达到心身愉悦的目的。
(二)宣传教育功能
群众文化由群众在生产劳动中产生,起始是为了抒发情感,调剂情绪,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劝善向上的内容,也就融入了教育内容,群众文化因而也就有了宣传教育功能。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多具有感化育人功能的原因。随着宣传的需要就利用了这些文化形式,加入教育的内容,这就是经常说的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要做到寓教于乐。同时,群众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提高其审美水平,进而以有较高审美价值的高雅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再现,使需要传播的信息雅化并向外扩散,提升其宣傳效果,也让观众感悟深刻的人生哲理,陶冶做人情操,深化人生涵养,更使美的道德观念、思想准则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三、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和创新
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应充分注重文化的传承,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非物质文化我们有所了解,但还必须明白它所包含的内容。准确来说,它包括口头传统,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逐渐远去,民众传统的生活方式嬗变,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使一些有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随着传承人逝去而消亡。这就要求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从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各个文化层面进行传承,以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在农村,要依靠基层民间艺人的传承,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因而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传承人的重要作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在其生存的土壤中继续传承。在传承中,我们要注意充分利用家族传承与教育,师徒传承与教育,学院派的传承与教育等方式,以更好地使非物质文化成为民族的根、民族的魂。创新是一切文化得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动力。群众文化源于群众的自发创造,其发展和壮大就需要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有其原始性,这就要求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必须以传统民间文化为基础,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提升群众文化的质量,以创造出先进的、高雅的、具有导向性的群众文化,培育内容健康、风格清新、乡土气息浓厚的群众文化,以适应多变的社会,提升群众的精神素养,增强群众凝聚力、向心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贡献。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