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买了两瓶酒,选收货地址的时候,我在地址簿里看到了自己这几年用过的所有地址。
从最下面到最上面,依次排列着我毕业以后住过的房子和待过的公司,一时间居然有那么一点恍惚。
离开学校以后,我像每个刚出校门的小朋友一样,过得很是慌张,很少有时间、有机会这么直观地看到自己一路走来的全部过程。
今天这么一看,才发现原来我已经走出去那么远了。
1
我毕业以后的第一个住处在芍药居,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朋友合租。
当时我们都是刚刚毕业,什么都不懂,总觉得和朋友一起住,一定比跟陌生人合租要快乐很多,所以即便他上班在中关村,我上班在东大桥,我们也还是硬要住到一起,于是就勉强选择了中间点的芍药居。
我们在去看房子的时候,畅想了很多未来的美好生活,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啊,一起周末做饭啊,一起看电视剧啊,一起出去玩啊。
在那个美好想象里,我们都以为我们将要过上的是《老友记》里那种温暖生活。
誰不想过《老友记》里那样的生活呢,在离开父母之后,在这个大得不像话的北京,能有人和自己相互陪伴、相互扶持,像家人一样地在乎着彼此。
可哪有那么容易。
不,应该说,那简直太难了。
我们都没想到让我们争吵到绝交的导火索,是那么小的一个问题:卫生习惯。
他希望住处的一切都能一尘不染,用过的灶台都要擦到没有一个油星,可我对这些却要马虎很多,对卫生的要求也没有他那么严苛,常常漏掉角落里的灰尘和灶台上的油星。
以至于,几乎每天都要收到他责骂我的微信。
他会把他认为我没打扫干净的地方拍照发给我,再语气严肃地指责我,我也很想要尽力达到他的卫生标准,却怎么也无法做到,多年养成的习惯哪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于是,他总是不满意,我总是很惶恐。
以至于那段时间只要一看到他发来微信,我就条件反射地紧张起来,整个人都变得神经兮兮的,惶惶不可终日。
等他有一天终于生气地说,你再这样,我们就不要一起住了。
我说,行吧,我也不想每天回家都那么紧张地害怕自己犯错,我上班已经很累了,我只想好好放松一下。
于是,就这样,我们决定退租、搬家。
那套房子我们一共只住了三个月,搬离那里之后,我们拉黑了彼此的微信,至今也没有再有来往。
我们都没想到,那段时间关于卫生习惯的争执,把我们对彼此的所有耐心都消耗殆尽了。
从那之后,再遇到有朋友说要跟我合租,我都会劝对方谨慎。
如果还想要这段友情,那就不要随便一起住。
2
我第二个住处在花家地,因为工作换到了望京soho。
那是一套两居室,室友是个在中央美院工作的美国人,平时很难见到面,只有在交水电费的时候,才会聊上两句。
那是我至今为止,住过最老、最旧的一套房子,不管再怎么打扫整理,那房子都还是非常老旧,也因着这老旧,而看起来很是脏乱。
后来,我也就懒得再打扫了,任由它那么破旧脏乱下去。
在那里住的那半年,是我完全没有任何社交生活的半年,尤其是出门约会更是没有的,因为我不敢要怎么把约会对象带回家来。
我害怕别人看到我窘迫的生活,我害怕别人因此而露出同情的表情,那还不如让我去死。
所以,那半年里,我空了就做运动,运动完就躺在床上看书,过着非常邋遢、窘迫又避世的生活。
其实我也想要出去认识新朋友,我也想要去恋爱的,但我也是真的没办法容忍自己生活这么糟糕的一面被别人看到,尤其是被我喜欢、我在乎的人看到。
刚毕业工资不高,又不想和太多人合租,那就只能在居住环境上妥协,这当然会让生活上宽裕一些,但这同时会让你因环境的破旧,而放弃对生活的追求,进而变成一个很懈怠的人。
那是我过得最为窘迫的半年。
可就像很多刚毕业的人一样,我没有太多别的选择。
3
第三个住处就到了海淀,在北三环的双榆树,因为工作换到了人民大学旁边。
依然是一套两居室,隔壁房间住着一位人大法学院毕业的大姐。
见面第一天,她就告诉我,她只是暂时住在这里,她男朋友在美国,她男朋友在北京有房子,他们很快就会结婚了,只要一结婚,她就会立刻搬离这里,住进男朋友的房子。
可那之后过了一年,直到我租约到期,她也没有搬离那里。
在双榆树的这一年是我真正开始学着生活的一年,我头一次不用导航,也能顺利找到回住处的路了,因为只要沿着北三环一直走,就能回到住处。
这对我来说,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因为在那之前,北京的路线和区块从来都没有在我脑袋里形成过一个完整的地图。
那是我来北京后,第一次在脑袋里把北京的每个区、每一环、每条路都联系组合了起来。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我头一次地把北京当作一个生活的地方,而不是一个随时可以离开、不用去加以熟悉的过路站。
也是在这套房子里,我第一次学会了喝酒,一个人不知深浅地给自己灌了半瓶伏特加,大半夜嗨到不行,翻着通讯录去骚扰每一个失眠的朋友。
我开始和同事、朋友出门去聚会,开始和好友回家来吃饭聊天,也开始认真地好好谈恋爱,我终于开始觉得自己过上了一种想象中这城市的年轻人应该过的生活。
那段日子我过得非常快乐,北京一直给外来人的那种“临时感”似乎消失了,我人生第一次地觉得自己是在“生活”。 这样一过,就又过了一年。
4
在双榆树住了一年后,我遇到了后来的对象,我们决定同居,又正赶上我辞职,我们俩就一起出去找可以同居的房子。
我们最开始看中了一套通州的一室一厅,价格不贵,面积不小,交通也还算方便,可下手太慢,被别人抢了去。
又看了几套之后,我们把住处定在了西二旗。
我当时刚准备全职写作,对象则正在转换工作跑道,也是没有在上班,所以就都不用通勤,我们俩就把住处定得远了一些。
那是我第一次那么认真的恋爱,也是第一次和别人同居,虽然有过很多磨合跟争吵,但我也得承认,那段日子对我来说确实是美好多过难堪的。
我们一块儿去酒吧玩,然后大半夜地打车回来,每回光打车就得花一百多块钱。
我们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回来,一边吃,一边喝酒,喝到开心时,就在家里唱歌跳舞,跳嗨了就抱在一起傻笑。
我们拖着行李箱去赶火车,出去草原上玩了一圈,又拖著行李箱回来,两个人都懒得收拾,就任由行李乱乱地摊在地板上,也都觉得很开心。
有一阵子我爸爸生病住院了,我回家去医院陪床照顾他,医院里的作息是非常健康的,每天我们都早早就躺下了。
我睡不着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打开手机地图,定位到我们俩住的那栋楼,再打开全景模式,然后我就能看到我们楼下边那一丛开得正盛的红色月季花。
那是我头一次意识到我在想念那里。
那是我十二岁开始念寄宿学校、离开有爸妈的那个家之后,头一次觉得我也终于有我自己的家了,我也是头一次如此明确地感觉到自己是在被另一个人爱着的。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确认自己是在被爱着,确认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这是人生里非常重要的养分,它可以帮你抵御很多来自人生的困惑、怀疑和痛苦。
我很开心也很庆幸,我在那栋房子里、从那段感情里确认了这件事。
但我们终究是太过鲁莽,也太过年轻,这段感情在同居半年之后就结束了,我也从西二旗搬了出来。
5
我在北京的第五个住处,也是我现在在通州的这个住处。
上段提到我要和对象同居时,曾经看过一套通州的房子,当时我就觉得这边人很少,又有一条好宽的运河,很适合全职写作的生活。
于是,分手后,我就找了一套这边的房子,彻底搬了过来,我现在住的小区和当年我们俩一起去看过的小区距离非常近。
分手前,我们曾经讨论过,如果当时那套房子没有被别人抢先,如果我们租到了那套比较大的房子,我们是不是就不会这么快分手了。
可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我也是出于弥补遗憾的心情吧,就这么搬到了通州,住到现在也有一年时间了。
这一年我过着极为离群索居的生活,因为住得偏远,所以能不去的活动就不去参加,能不见的人也就不去见了,一个人每天看看书、写写稿,傍晚在河边走一走。
这就是我最近一年以来的全部生活。
因着长时间一个人独处的关系,我这一年也越来越多地在反省自己,对自己、对写作、对才华、对欲望等等所有事情的反省。
反省中当然就会情绪时高时低,有时觉得未来一片光明,有时又会觉得自己其实根本没有才华。
熬不下去的时候,也写过《我也曾想过就这样去死》这样的文章,热情高涨的时候,也写过《大举报时代已经来临》这样的文章。
这些全都是住在这里时写过的文章,也因着这些文章,我遇到了更多人,看到了更多风景,我很高兴我写下了它们。
这一年几近清修的生活,还让我更好地认清了自己的理想和欲望。
很多人都跟我讲,他很想红,他很想要认识厉害的人,却从不见他们真的冷静下来做一点事情,忍受寂寞地去做一点事情。
其实,当你沉下心来冷静地做一些事情,你才会发现当你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了以后,其他那些东西也就都会跟着来。
你不要急,也急不来。
6
还有一个月,我就又要搬家了,这回我想搬到距离朋友近一些的地方,在这一年寂寞的清修生活之后,我实在是有点想念和朋友喝酒、聊天的日子了。
我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个折腾的人,直到今天看着地址簿里这些住过的地方,才突然发觉这些年我真是没少折腾。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还会继续折腾下去。
要说累不累,好像也没觉得累过,反倒觉得回头看看,全是故事。可要说心里慌不慌,也是有一点慌的,毕竟没人会想要永远都这么漂着。
我总觉得我脑海里有那么一根弦,它在随着我的生活变化,而跟着时松时紧。
难过的分手,弦紧了一点;遇到了很棒的工作机会,弦又松了一点;写不出好的文章,弦紧了一点;遇到了很可爱的人,弦又松了一点。
我不知道这根弦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放松下来,也不知道这根弦是不是哪天就会紧到被彻底绷断掉,但我不急着去验证。
我想它彻底松下来时,就是我真的实现理想了的时候,而它彻底断掉时,就是我终于决定要放弃这一切时。
现在的我,距离这两件事都还有很远的距离。
但我现在学会不急了,我等着那个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未来自己到来,在那之前,我把我眼前的这每一个此时此刻都好好过完就是了。
好好生活,保持期待。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北京,这就是我所经历的北京生活。
从最下面到最上面,依次排列着我毕业以后住过的房子和待过的公司,一时间居然有那么一点恍惚。
离开学校以后,我像每个刚出校门的小朋友一样,过得很是慌张,很少有时间、有机会这么直观地看到自己一路走来的全部过程。
今天这么一看,才发现原来我已经走出去那么远了。
1
我毕业以后的第一个住处在芍药居,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朋友合租。
当时我们都是刚刚毕业,什么都不懂,总觉得和朋友一起住,一定比跟陌生人合租要快乐很多,所以即便他上班在中关村,我上班在东大桥,我们也还是硬要住到一起,于是就勉强选择了中间点的芍药居。
我们在去看房子的时候,畅想了很多未来的美好生活,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啊,一起周末做饭啊,一起看电视剧啊,一起出去玩啊。
在那个美好想象里,我们都以为我们将要过上的是《老友记》里那种温暖生活。
誰不想过《老友记》里那样的生活呢,在离开父母之后,在这个大得不像话的北京,能有人和自己相互陪伴、相互扶持,像家人一样地在乎着彼此。
可哪有那么容易。
不,应该说,那简直太难了。
我们都没想到让我们争吵到绝交的导火索,是那么小的一个问题:卫生习惯。
他希望住处的一切都能一尘不染,用过的灶台都要擦到没有一个油星,可我对这些却要马虎很多,对卫生的要求也没有他那么严苛,常常漏掉角落里的灰尘和灶台上的油星。
以至于,几乎每天都要收到他责骂我的微信。
他会把他认为我没打扫干净的地方拍照发给我,再语气严肃地指责我,我也很想要尽力达到他的卫生标准,却怎么也无法做到,多年养成的习惯哪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于是,他总是不满意,我总是很惶恐。
以至于那段时间只要一看到他发来微信,我就条件反射地紧张起来,整个人都变得神经兮兮的,惶惶不可终日。
等他有一天终于生气地说,你再这样,我们就不要一起住了。
我说,行吧,我也不想每天回家都那么紧张地害怕自己犯错,我上班已经很累了,我只想好好放松一下。
于是,就这样,我们决定退租、搬家。
那套房子我们一共只住了三个月,搬离那里之后,我们拉黑了彼此的微信,至今也没有再有来往。
我们都没想到,那段时间关于卫生习惯的争执,把我们对彼此的所有耐心都消耗殆尽了。
从那之后,再遇到有朋友说要跟我合租,我都会劝对方谨慎。
如果还想要这段友情,那就不要随便一起住。
2
我第二个住处在花家地,因为工作换到了望京soho。
那是一套两居室,室友是个在中央美院工作的美国人,平时很难见到面,只有在交水电费的时候,才会聊上两句。
那是我至今为止,住过最老、最旧的一套房子,不管再怎么打扫整理,那房子都还是非常老旧,也因着这老旧,而看起来很是脏乱。
后来,我也就懒得再打扫了,任由它那么破旧脏乱下去。
在那里住的那半年,是我完全没有任何社交生活的半年,尤其是出门约会更是没有的,因为我不敢要怎么把约会对象带回家来。
我害怕别人看到我窘迫的生活,我害怕别人因此而露出同情的表情,那还不如让我去死。
所以,那半年里,我空了就做运动,运动完就躺在床上看书,过着非常邋遢、窘迫又避世的生活。
其实我也想要出去认识新朋友,我也想要去恋爱的,但我也是真的没办法容忍自己生活这么糟糕的一面被别人看到,尤其是被我喜欢、我在乎的人看到。
刚毕业工资不高,又不想和太多人合租,那就只能在居住环境上妥协,这当然会让生活上宽裕一些,但这同时会让你因环境的破旧,而放弃对生活的追求,进而变成一个很懈怠的人。
那是我过得最为窘迫的半年。
可就像很多刚毕业的人一样,我没有太多别的选择。
3
第三个住处就到了海淀,在北三环的双榆树,因为工作换到了人民大学旁边。
依然是一套两居室,隔壁房间住着一位人大法学院毕业的大姐。
见面第一天,她就告诉我,她只是暂时住在这里,她男朋友在美国,她男朋友在北京有房子,他们很快就会结婚了,只要一结婚,她就会立刻搬离这里,住进男朋友的房子。
可那之后过了一年,直到我租约到期,她也没有搬离那里。
在双榆树的这一年是我真正开始学着生活的一年,我头一次不用导航,也能顺利找到回住处的路了,因为只要沿着北三环一直走,就能回到住处。
这对我来说,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因为在那之前,北京的路线和区块从来都没有在我脑袋里形成过一个完整的地图。
那是我来北京后,第一次在脑袋里把北京的每个区、每一环、每条路都联系组合了起来。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我头一次地把北京当作一个生活的地方,而不是一个随时可以离开、不用去加以熟悉的过路站。
也是在这套房子里,我第一次学会了喝酒,一个人不知深浅地给自己灌了半瓶伏特加,大半夜嗨到不行,翻着通讯录去骚扰每一个失眠的朋友。
我开始和同事、朋友出门去聚会,开始和好友回家来吃饭聊天,也开始认真地好好谈恋爱,我终于开始觉得自己过上了一种想象中这城市的年轻人应该过的生活。
那段日子我过得非常快乐,北京一直给外来人的那种“临时感”似乎消失了,我人生第一次地觉得自己是在“生活”。 这样一过,就又过了一年。
4
在双榆树住了一年后,我遇到了后来的对象,我们决定同居,又正赶上我辞职,我们俩就一起出去找可以同居的房子。
我们最开始看中了一套通州的一室一厅,价格不贵,面积不小,交通也还算方便,可下手太慢,被别人抢了去。
又看了几套之后,我们把住处定在了西二旗。
我当时刚准备全职写作,对象则正在转换工作跑道,也是没有在上班,所以就都不用通勤,我们俩就把住处定得远了一些。
那是我第一次那么认真的恋爱,也是第一次和别人同居,虽然有过很多磨合跟争吵,但我也得承认,那段日子对我来说确实是美好多过难堪的。
我们一块儿去酒吧玩,然后大半夜地打车回来,每回光打车就得花一百多块钱。
我们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回来,一边吃,一边喝酒,喝到开心时,就在家里唱歌跳舞,跳嗨了就抱在一起傻笑。
我们拖着行李箱去赶火车,出去草原上玩了一圈,又拖著行李箱回来,两个人都懒得收拾,就任由行李乱乱地摊在地板上,也都觉得很开心。
有一阵子我爸爸生病住院了,我回家去医院陪床照顾他,医院里的作息是非常健康的,每天我们都早早就躺下了。
我睡不着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打开手机地图,定位到我们俩住的那栋楼,再打开全景模式,然后我就能看到我们楼下边那一丛开得正盛的红色月季花。
那是我头一次意识到我在想念那里。
那是我十二岁开始念寄宿学校、离开有爸妈的那个家之后,头一次觉得我也终于有我自己的家了,我也是头一次如此明确地感觉到自己是在被另一个人爱着的。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确认自己是在被爱着,确认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这是人生里非常重要的养分,它可以帮你抵御很多来自人生的困惑、怀疑和痛苦。
我很开心也很庆幸,我在那栋房子里、从那段感情里确认了这件事。
但我们终究是太过鲁莽,也太过年轻,这段感情在同居半年之后就结束了,我也从西二旗搬了出来。
5
我在北京的第五个住处,也是我现在在通州的这个住处。
上段提到我要和对象同居时,曾经看过一套通州的房子,当时我就觉得这边人很少,又有一条好宽的运河,很适合全职写作的生活。
于是,分手后,我就找了一套这边的房子,彻底搬了过来,我现在住的小区和当年我们俩一起去看过的小区距离非常近。
分手前,我们曾经讨论过,如果当时那套房子没有被别人抢先,如果我们租到了那套比较大的房子,我们是不是就不会这么快分手了。
可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
我也是出于弥补遗憾的心情吧,就这么搬到了通州,住到现在也有一年时间了。
这一年我过着极为离群索居的生活,因为住得偏远,所以能不去的活动就不去参加,能不见的人也就不去见了,一个人每天看看书、写写稿,傍晚在河边走一走。
这就是我最近一年以来的全部生活。
因着长时间一个人独处的关系,我这一年也越来越多地在反省自己,对自己、对写作、对才华、对欲望等等所有事情的反省。
反省中当然就会情绪时高时低,有时觉得未来一片光明,有时又会觉得自己其实根本没有才华。
熬不下去的时候,也写过《我也曾想过就这样去死》这样的文章,热情高涨的时候,也写过《大举报时代已经来临》这样的文章。
这些全都是住在这里时写过的文章,也因着这些文章,我遇到了更多人,看到了更多风景,我很高兴我写下了它们。
这一年几近清修的生活,还让我更好地认清了自己的理想和欲望。
很多人都跟我讲,他很想红,他很想要认识厉害的人,却从不见他们真的冷静下来做一点事情,忍受寂寞地去做一点事情。
其实,当你沉下心来冷静地做一些事情,你才会发现当你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了以后,其他那些东西也就都会跟着来。
你不要急,也急不来。
6
还有一个月,我就又要搬家了,这回我想搬到距离朋友近一些的地方,在这一年寂寞的清修生活之后,我实在是有点想念和朋友喝酒、聊天的日子了。
我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个折腾的人,直到今天看着地址簿里这些住过的地方,才突然发觉这些年我真是没少折腾。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还会继续折腾下去。
要说累不累,好像也没觉得累过,反倒觉得回头看看,全是故事。可要说心里慌不慌,也是有一点慌的,毕竟没人会想要永远都这么漂着。
我总觉得我脑海里有那么一根弦,它在随着我的生活变化,而跟着时松时紧。
难过的分手,弦紧了一点;遇到了很棒的工作机会,弦又松了一点;写不出好的文章,弦紧了一点;遇到了很可爱的人,弦又松了一点。
我不知道这根弦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放松下来,也不知道这根弦是不是哪天就会紧到被彻底绷断掉,但我不急着去验证。
我想它彻底松下来时,就是我真的实现理想了的时候,而它彻底断掉时,就是我终于决定要放弃这一切时。
现在的我,距离这两件事都还有很远的距离。
但我现在学会不急了,我等着那个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未来自己到来,在那之前,我把我眼前的这每一个此时此刻都好好过完就是了。
好好生活,保持期待。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北京,这就是我所经历的北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