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及治理机制的运作方式,并在某种情况下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针对我国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严重、投资主体单一等问题及其经济后果,并据此提出降低大股东持股比例、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善公司管理结构、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完善资本市场等优化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246-02
股权结构是公司整治的首要条件,不一样的股份权利分配机制会使整个公司的结构模式也不尽相同,股份权利的分配机制作为公司管理模式的基础,也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人们通常是通过企业的盈利水平来对其进行衡量。Berle和Means是世界上首先对股权结构与公司效益的相互关系做研究的学者,他们的研究结论表明,股权越是不集中,公司就越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收益效果。徐二明和王智慧(2000)的研究结论表明,大股东会促使公司进一步发展,对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公司股权的相对集中会与公司的效益有一定的关联。谭晶荣和王谦(2005)研究发现,流通性股份的占有量同公司运行的好坏没有太大的联系,这是由中国的外部市场不发达、市场监督功能弱、外部投资者利益缺乏保护等原因造成的。
一、股权结构概述
股份权利结构是指在上市企业股份当中性质不一样的股份在总股份中所占的比例以及这些比例所造成的影响。股份权利是指股份受益人与拥有相匹配的股份人需要负责公司一部分的权利以及义务,这些股东能行使自身权利,对企业所做出的方案进行决定。
股份权利的构建模式作为公司进行资源管理的基石,也是公司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的基本内容。不一样的股份权利模式会让企业的内部构建也不尽相同,这让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也与其他的管理模式不一样,这些不同的差异最后决定了公司内部的运作以及运作的成果。
股权结构一般可以按照产权性质和市场来划分。按产权性质可以划分为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和内部职工股;按市场形式可以分为A股、B股和H股。
二、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
1.结构不合理
目前,在国内的大部分上市企业股权里,国家对其股份的占有率占据了很大的部分,致使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其他小部分国内上市的企业当中,国家也对其整体股份占据了50%以上。国家一般占有的都是企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份,其他的股东对这些股份所占据的比率很小。20世纪末,电力电网企业是当时国家拥有股份比重最大的企业,国家占据了电力企业的43%的股份,国家对国有股份和法人股份也基本占据了27%左右。国家对机械行业的持股率是最低的,不过持有股份依旧高达38%。国有股比例过高,对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制,造成不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国有资产的合理化增值。
2.内部人员控制严重
国内很多能够上市的企业其前身都是曾经的大型国有企业,这些上市公司的决策人员也大都是通过国家对其进行筛选分配的。内部的管理层能够掌控公司的所有决策权力,还有较多的员工也是内部人员的亲戚,因此导致了内部人员占有率过高,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他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操纵企业的决策权。公司的治理是需要合理的制度来进行约束的,目前我国国内股份流通的程度还是非常低的,这就造成了大多数中型或者小型的投资人员不能对上市的企业公司进行有效率的监管与控制。
3.信息严重不对称
上市公司涉及各方面人员的利益。政府的关注点是能够在公司那里收取到多少税金;债权人所关注的是能不能依照协议准时将自己投入进去的资金收回来;经营者的关注点则在于能否在经营的同时产生更多的经济效能为为自己带来额外的效益;证券市场的投资人对于公司的股票价值最为关注。面对各方股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究,实际经营人员并不会将企业的全部信息公开化出来,因为经营者所公开的信息肯定是能够让自身的利润得到提升的信息。这个时候对社会所披露的消息一定是经过会计和公司高层决议过的信息,这种信息的可信度也不能够得到保障。
4.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
在大多数公司里面,尤其是国家拥有的上市企业里面,很多政策与制度都不是十分完善与合理的。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当中,工作懒散,效益不高;也为某些居心不良的人员提供了中饱私囊的可趁之机。公司实际拥有人员给予了实际经营人员太多的权力,导致经营者在公司内没有一个实际能对其产生威胁的人员或者机构,这就让实际管理人员在这种巨大的权力下产生了心理上的变化,从而会对公司的实际利益产生威胁。所以我们需要对实际的经营人员设立有效的监督机构,来对经营者的权利进行控制,这样才能从实际上让持有股份的个人受到的危害减小。
5.产权制度落后
产权制度落后、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落后的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是造成我国国有股比重过大而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就是改革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国家所有制这个具体实现形式,实现政企分离,建立产权明晰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制度,使全民所有制企业像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按市场经济规律实现资源配置、科学决策和经营。
三、优化股权结构的对策
1.降低大股东持股比例
目前全球企业管理的框架是建立在经理人的经营效率和经营质量等管理要素基础上的,企业大股东持股比例已经普遍较低。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金融行业、石油行业、电信行业、电力行业的央企,也包括地方的一些大企业,国有控股的比例普遍较高。应该大幅度削弱大股东的占有量,以及大股东构成的股权体系。首先约束他们持有的股权,尤其是国有股股东,要极力构设多样的掌控股权型股东的所有权框架。其次,减持国有股,多培养一些主体的投资人,形成有效的股东之间的限制。 2.完善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不均衡发展现象通常是造成资本市场股权结构发展不建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规划管理资本市场迫在眉睫。依据“三公”原则,公司上市必须要满足全部的现行标准。而且,由上市公司所带来的债券市场同时还是我们国家资本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公司未上市导致其债券市场的发展受阻、企业的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渠道较少、融资压力重重,从而严重干扰了股票市场的配置以及融资方式的优化选择。所以,大力推广债券市场能够大大促进上市公司融资渠道的改革发展,还有助于直接融资结构和间接融资结构的体制改革。因此,积极推广发展资本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是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完善的必经之路。
3.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它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一切投资领域,引导着市场资源的合理流动。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是实现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建立规范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前提,有利于推进公司制改革;是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可以实现国有与国有、国有与外资、国有与民间的多渠道融合,融入大量的社会资本,使有限的国有资本在“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中,流向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
4.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在企业经营人员的约束机制方面还存在缺陷,没有相应的制度来有效制约和监督公司的管理层。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由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派出,但是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直接导致目前许多上市公司出现严重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前提是首先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制度上,既要发挥管理层的积极性,通过期权、管理层持股、年薪制、效益报酬等多种形式来激励企业经营者,又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全方位约束企业经营人员的行为,最终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1] 艾建明.股权结构、多元化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12,(7).
[2] 陈湘永,郑学璋.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3,(2).
[3] 耿新,沈孟康.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
[4] 贺家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高管层激励组合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5] 刘国亮,王加胜.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激励制度与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6).
[6] 任海云.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综合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1,(1).
[7] 孙永祥,黄祖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J]..经济研究,2010,(9).
[8] 张红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理论及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12,(12).
[9] 谭韵清,伍中信.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3,(5).
[责任编辑 仲 琪]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246-02
股权结构是公司整治的首要条件,不一样的股份权利分配机制会使整个公司的结构模式也不尽相同,股份权利的分配机制作为公司管理模式的基础,也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人们通常是通过企业的盈利水平来对其进行衡量。Berle和Means是世界上首先对股权结构与公司效益的相互关系做研究的学者,他们的研究结论表明,股权越是不集中,公司就越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收益效果。徐二明和王智慧(2000)的研究结论表明,大股东会促使公司进一步发展,对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公司股权的相对集中会与公司的效益有一定的关联。谭晶荣和王谦(2005)研究发现,流通性股份的占有量同公司运行的好坏没有太大的联系,这是由中国的外部市场不发达、市场监督功能弱、外部投资者利益缺乏保护等原因造成的。
一、股权结构概述
股份权利结构是指在上市企业股份当中性质不一样的股份在总股份中所占的比例以及这些比例所造成的影响。股份权利是指股份受益人与拥有相匹配的股份人需要负责公司一部分的权利以及义务,这些股东能行使自身权利,对企业所做出的方案进行决定。
股份权利的构建模式作为公司进行资源管理的基石,也是公司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的基本内容。不一样的股份权利模式会让企业的内部构建也不尽相同,这让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也与其他的管理模式不一样,这些不同的差异最后决定了公司内部的运作以及运作的成果。
股权结构一般可以按照产权性质和市场来划分。按产权性质可以划分为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和内部职工股;按市场形式可以分为A股、B股和H股。
二、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
1.结构不合理
目前,在国内的大部分上市企业股权里,国家对其股份的占有率占据了很大的部分,致使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其他小部分国内上市的企业当中,国家也对其整体股份占据了50%以上。国家一般占有的都是企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份,其他的股东对这些股份所占据的比率很小。20世纪末,电力电网企业是当时国家拥有股份比重最大的企业,国家占据了电力企业的43%的股份,国家对国有股份和法人股份也基本占据了27%左右。国家对机械行业的持股率是最低的,不过持有股份依旧高达38%。国有股比例过高,对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制,造成不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国有资产的合理化增值。
2.内部人员控制严重
国内很多能够上市的企业其前身都是曾经的大型国有企业,这些上市公司的决策人员也大都是通过国家对其进行筛选分配的。内部的管理层能够掌控公司的所有决策权力,还有较多的员工也是内部人员的亲戚,因此导致了内部人员占有率过高,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他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操纵企业的决策权。公司的治理是需要合理的制度来进行约束的,目前我国国内股份流通的程度还是非常低的,这就造成了大多数中型或者小型的投资人员不能对上市的企业公司进行有效率的监管与控制。
3.信息严重不对称
上市公司涉及各方面人员的利益。政府的关注点是能够在公司那里收取到多少税金;债权人所关注的是能不能依照协议准时将自己投入进去的资金收回来;经营者的关注点则在于能否在经营的同时产生更多的经济效能为为自己带来额外的效益;证券市场的投资人对于公司的股票价值最为关注。面对各方股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究,实际经营人员并不会将企业的全部信息公开化出来,因为经营者所公开的信息肯定是能够让自身的利润得到提升的信息。这个时候对社会所披露的消息一定是经过会计和公司高层决议过的信息,这种信息的可信度也不能够得到保障。
4.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
在大多数公司里面,尤其是国家拥有的上市企业里面,很多政策与制度都不是十分完善与合理的。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当中,工作懒散,效益不高;也为某些居心不良的人员提供了中饱私囊的可趁之机。公司实际拥有人员给予了实际经营人员太多的权力,导致经营者在公司内没有一个实际能对其产生威胁的人员或者机构,这就让实际管理人员在这种巨大的权力下产生了心理上的变化,从而会对公司的实际利益产生威胁。所以我们需要对实际的经营人员设立有效的监督机构,来对经营者的权利进行控制,这样才能从实际上让持有股份的个人受到的危害减小。
5.产权制度落后
产权制度落后、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落后的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是造成我国国有股比重过大而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原因。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就是改革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国家所有制这个具体实现形式,实现政企分离,建立产权明晰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制度,使全民所有制企业像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按市场经济规律实现资源配置、科学决策和经营。
三、优化股权结构的对策
1.降低大股东持股比例
目前全球企业管理的框架是建立在经理人的经营效率和经营质量等管理要素基础上的,企业大股东持股比例已经普遍较低。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金融行业、石油行业、电信行业、电力行业的央企,也包括地方的一些大企业,国有控股的比例普遍较高。应该大幅度削弱大股东的占有量,以及大股东构成的股权体系。首先约束他们持有的股权,尤其是国有股股东,要极力构设多样的掌控股权型股东的所有权框架。其次,减持国有股,多培养一些主体的投资人,形成有效的股东之间的限制。 2.完善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不均衡发展现象通常是造成资本市场股权结构发展不建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规划管理资本市场迫在眉睫。依据“三公”原则,公司上市必须要满足全部的现行标准。而且,由上市公司所带来的债券市场同时还是我们国家资本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公司未上市导致其债券市场的发展受阻、企业的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渠道较少、融资压力重重,从而严重干扰了股票市场的配置以及融资方式的优化选择。所以,大力推广债券市场能够大大促进上市公司融资渠道的改革发展,还有助于直接融资结构和间接融资结构的体制改革。因此,积极推广发展资本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是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完善的必经之路。
3.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它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一切投资领域,引导着市场资源的合理流动。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是实现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建立规范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前提,有利于推进公司制改革;是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可以实现国有与国有、国有与外资、国有与民间的多渠道融合,融入大量的社会资本,使有限的国有资本在“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中,流向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
4.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在企业经营人员的约束机制方面还存在缺陷,没有相应的制度来有效制约和监督公司的管理层。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由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派出,但是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直接导致目前许多上市公司出现严重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前提是首先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制度上,既要发挥管理层的积极性,通过期权、管理层持股、年薪制、效益报酬等多种形式来激励企业经营者,又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全方位约束企业经营人员的行为,最终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1] 艾建明.股权结构、多元化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12,(7).
[2] 陈湘永,郑学璋.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3,(2).
[3] 耿新,沈孟康.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
[4] 贺家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高管层激励组合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5] 刘国亮,王加胜.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激励制度与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6).
[6] 任海云.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综合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1,(1).
[7] 孙永祥,黄祖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J]..经济研究,2010,(9).
[8] 张红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理论及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12,(12).
[9] 谭韵清,伍中信.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3,(5).
[责任编辑 仲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