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周前,我在一个创业群和员工群里分别做了一项调查:“如果你的公司寿命只有十八个月,你会怎么做?”
调查显示,大多数老板或者管理者会把这句话做成标语,贴在公司最醒目之处,他认为这句话会像兴奋剂一样,激起员工接受挑战共同奋斗。而大多数员工对这句话的理解正好相反——公司要倒闭了,赶紧在手机里安装几款找工作的APP吧。
尽管“上下同欲”的口号喊了几千年,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同一件事情,员工与老板或者管理者从观念上就有着天壤之别。
6月14日,世界杯盛大开幕。笔者是个伪球迷,不敢在此与各位真球迷探讨赛况。但笔者却无意间看到了《透过球场看职场——管理者与员工间的差异解读》的报告,由此及彼,今天就管理者与员工不同处事习惯进行如下深入分析。
●关于弹性办公
对于世界杯期间,在项目进展平稳的基础上,管理者如何处理团队中狂热足球爱好者希望弹性工作的申请?报告结果显示,73.18%的管理者会批准,相信员工工作看球两不误。但不同年龄段的管理者表现出了不同的处理态度,其中60后管理者表现得非常大度,一致选择了“批准”弹性办公申请,也许岁月的历练,已经让他们拥有了一颗“柔软的心”。而越年轻的管理者则越严厉,报告显示,90后管理者中超三成不愿意“法外开恩”。
在员工端,当被管理者拒绝弹性办公申请时,68.94% 员工表示接受和理解。其中,80后、90后员工更加自律,约七成人不被批准也无怨言。可见,对于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的他们而言,工作的地位仍然排在世界杯之前。
●关于谁被重用
平时表现亮眼但关键时刻总与胜利失之交臂的人,平时表现一般关键时刻总能灵光乍现的人,谁应该被重用?比如平时出勤表现非常好,但在世界杯期间,即便公司并没有说可以弹性办公,但为了看球,也免不了迟到。
面对这种情况,76.25%的管理者奉行结果导向选择了重用后者,不过越年轻的管理者容错率越高,其中90后管理者中超三成认为不应该以成败论英雄。
相比老板,员工端似乎更容易原谅一时的失利,其中54.04%的员工认为一时失利不能成为不被重用的理由。谁还没有个特殊情况呢?天天嘴里喊着人文关怀,怎么关键时刻就不承认了呢?
●关于建议和经验
在面对新鲜事物时,是听取90后员工的建议还是坚信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59%的管理者选择坚信自身的經验。
但不同年龄段管理者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其中60后、70后普遍更坚信自己的经验,80后、90后管理者则更愿意倾听意见。
在员工端,过半员工选择相信管理者自身的经验,不过越年轻的员工相对越希望老板听取不同的声音。
●关于晚发工资
假如公司工资的发放日期是每月10日,但由于公司上月在统计销售绩效工资的时候出了问题,导致全公司的工资晚发两天,同事开始在群里吐槽。
老板说:并非公司资金问题,导致工资晚发两天有什么关系啊?
员工说:“花呗”“还呗”一大堆,拖欠的利息你帮我还吗?
不同的消费能力和观念,对工资发放及时与否有完全不一样的在意程度,作为刚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有没有工资在每月10日还“花呗”是他们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情。在《人类简史》里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如果有个百万富翁和太太吵架,和好的方式很可能就是带她去巴黎旅游。这种做法让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某种个人的欲望,而是他深深坚信着浪漫的消费主义。如果是古埃及有钱人和太太吵架,带着她去巴比伦度个假绝对不会是选项,反而可能是为她建个她梦寐以求的华丽陵墓,才会让她开心。
面对大多数为了挣工资而养家糊口的员工,要求他们用管理者心系天下的角度去判断问题是不可行的,不同的职业成长阶段,内心希望的状态与环境完全不同。管理者常常抱怨基层员工无法站在更高的立场上奋斗与奉献,只关注眼前利益,甚至痛心疾首,觉得“恨铁不成钢”。而基层员工的感受则是领导们站着说话不腰疼。
透过球场看职场。在职场上,管理者就像球队主力,各个岗位的普通员工就像各类球员,打一场完美的比赛离不开主力和其他球员的默契配合。同样,完成一个项目离不开管理者和员工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但“默契配合”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因为很多事情,对于员工和管理者来说,是不一样的存在。
常言道,高度不同,风景不同。在公司里,面对员工的不解,老板委屈得无处释放;面对老板的不解,员工气愤得想要离职。可冷静下来,老板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还得好好利用现有资源;员工也找不到更好的平台,也只得暂时栖身。就像小品台词里说的那样:“凑合过吧,还能离咋的。”真真是我之蜜糖,你之砒霜。
●关于工资
员工:我没有迟到没有早退,领导让我干的都干了,我甚至还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儿,我是如此辛苦,我应该涨工资,不然我就和你说拜拜了。
老板:干的活儿还是这些活儿,工作的水平还是这个水平,让我怎么给你涨工资?虽说你一个人干好几个的活儿,但是你的活儿没一件是有技术含量的,我找一家外包公司,成本要比雇你少得多。经济这么不景气,如果你真能干,把跑路的单子追回来,甲方拖欠的工程款要回来,我不仅给你涨工资,还给你发奖金。
●关于公平
员工:这个单子是我最开始跟的,谁知道让某某人在中间给撬过来了,他是在恶意压价,破坏公平竞争,所以我是对的某某人是错的,您要为我主持公道。
老板:我就是希望这个单子能谈成,你们谁对谁错对我而言一点意义也没有。有能耐多挣点钱,没能耐就少说两句。 ●关于企业的未来
员工:老板就会画大饼,从我开始来公司就说要做百年企业,世界五百强,恭喜你,距离百年企业还有九十五年。
老板:我真心希望一手创办的企业能够基业长青,可是员工只希望自己的钱袋子鼓起来,我如何能让员工和我一样努力?
●关于理解
员工:我多希望老板能站在员工的角度想想,谁不是上有老下有小,看看我们的食堂有多难吃,看看我们的补助有多么少……
老板:我多希望员工能站在老板的角度想想,每天打开公司的大门就要面临一堆的数字,房租、水电、物业,还要按月发工资,如果你们不努力工作,对得起我吗?
●关于成长
员工:我已经来公司三年了,完全可以獨立完成任务,为什么不给我相应工资?我要跳槽!
老板:你是进步了,可是我培养你也花费很大的成本啊,正是因为你现在的进步才让你在公司继续站稳脚跟,你不懂得感恩,还要提出不合理的诉求?
●关于稳定
员工:我也想稳定,都知道换工作不易,可是你看隔壁老王家的工资,每年还有欧洲游,MBA培训。再看咱们公司,发个工资还算计来算计去,我能不替自己打算吗?
老板:我刚刚把重要的部门交给你来管理,好容易熬到这个起点了,你就提出要跳槽。我这又不是黄埔军校。现在的年轻人啊……
●关于学习
员工:我要学英语,我要考公务员,我要考硕士,我要考人力资源管理师,我要出国……
老板:公司有那么多前辈,我要你们经常向他们请教,你们都没耐心学。考这么多证干吗?拿着我的钱学习,再去别的公司效劳吗?
●关于发展
员工:我希望能够在五年内成为中层管理人员,并持有公司股权,世界那么大,我还想去看看,我的理想是四十岁退休。
老板:想什么呢?醒醒。
无论职场与球场,讲求的是团队作战。在一个公司中老板和员工永远是属于两大阵营。老板不是员工,员工也不是老板,员工不可能完全了解老板的真实想法,老板也无法真正走进员工的心灵世界。但是在面对团队作战时,高明的老板要像球队的教练一样,走进员工内心,要有善于与员工互换角色的本领。
和许多老板一样,我在刚刚创办自己的公司时,面对经营的惨淡,也经常和员工发脾气。每次开会时,员工都是铁青着脸走出我的办公室,其实我本人也很苦恼。后来,我请教了一些心理咨询师,他们告诉我要站在员工的角度看问题。可是我怎么可能站在员工的角度看问题呢?公司倒闭了,员工可以再找下一家继续工作。可是我作为老板,就只能被打回原形。
为了改善我和员工的对立心态,我还是决定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和员工互换角色。
在我当员工的第一天,我站在街上,顶着快四十度的高温发了一百张宣传单,眼见着路人接过我的宣传单后转手就扔进垃圾桶,我简直气极败坏。
终于有一个路人向我咨询宣传页上的事项,可是我竟不知道从何说起,好久不联系客户,嘴皮子没过去顺溜了。
谈了几个意向客户,我有些找到感觉了。我心情愉快地站在街边不停地扫视着周围经过的人群。“老大爷,请您留下地址和联系方式,我们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跟您联系!”“我们在服务中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您觉得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请您多提宝贵意见。”
有一次,我追上一名将近四十岁的女子,口中大姐大姐地叫个不停,女子停下脚步,转头对我一顿数落,“叫谁大姐呢,也不看看自己长什么样?”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走了。我不免有些沮丧,“哎呀,脾气真差,现在的生意不好做啊!”这时候环卫工过来,大声地说,“你别到处扔啊,扫起来很困难的!”
整个一上午,我就在递单子和捡单子的重复动作中度过,连口水都没喝上。此时,我才发现,员工工作不易,所以今后要对他们多些关心,尤其是在生活上。
接下来就是员工开始当老板了。听员工讲,早上一到公司,各部门的问题让“老板”如坐针毡。
财务部说:“有笔钱今天到账,本来钱到了之后就可以交房租了,但现在对方银行账户有点问题,银行说还得等几天才能到账,另外现在入冬了,另外几家分店的一些取暖设备要更换,还有明天就要开工资了……”
没等财务部的工作人员说完,技术部的人敲门进来了,“我们要引进的系统测试,几家公司的策划案都拿来了,需要领导决定用哪一家的?”
接待部的工作人员上来,“有个客户着急要求见老板,我们拦都拦不住……”
这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让“老板”觉得耳朵和眼睛都不够使唤了。
当了一天老板,员工的感受也很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换位思考才知道老板不容易!”
没有比较,就没有真正的感悟。经历这次角色互换,我和员工的紧张关系缓和了许多,但是真的要在管理工作中一直保持这样清醒的认识实属不易。我们总是习惯于拿着自己的钥匙去开别人心灵的锁。其实,老板和员工的矛盾会一直存在,但可以做到的是目标一致,求同存异,共同携手,这样才能尽量缩短两个阵营的距离。
调查显示,大多数老板或者管理者会把这句话做成标语,贴在公司最醒目之处,他认为这句话会像兴奋剂一样,激起员工接受挑战共同奋斗。而大多数员工对这句话的理解正好相反——公司要倒闭了,赶紧在手机里安装几款找工作的APP吧。
尽管“上下同欲”的口号喊了几千年,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同一件事情,员工与老板或者管理者从观念上就有着天壤之别。
6月14日,世界杯盛大开幕。笔者是个伪球迷,不敢在此与各位真球迷探讨赛况。但笔者却无意间看到了《透过球场看职场——管理者与员工间的差异解读》的报告,由此及彼,今天就管理者与员工不同处事习惯进行如下深入分析。
习惯使然 无分对错
●关于弹性办公
对于世界杯期间,在项目进展平稳的基础上,管理者如何处理团队中狂热足球爱好者希望弹性工作的申请?报告结果显示,73.18%的管理者会批准,相信员工工作看球两不误。但不同年龄段的管理者表现出了不同的处理态度,其中60后管理者表现得非常大度,一致选择了“批准”弹性办公申请,也许岁月的历练,已经让他们拥有了一颗“柔软的心”。而越年轻的管理者则越严厉,报告显示,90后管理者中超三成不愿意“法外开恩”。
在员工端,当被管理者拒绝弹性办公申请时,68.94% 员工表示接受和理解。其中,80后、90后员工更加自律,约七成人不被批准也无怨言。可见,对于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的他们而言,工作的地位仍然排在世界杯之前。
●关于谁被重用
平时表现亮眼但关键时刻总与胜利失之交臂的人,平时表现一般关键时刻总能灵光乍现的人,谁应该被重用?比如平时出勤表现非常好,但在世界杯期间,即便公司并没有说可以弹性办公,但为了看球,也免不了迟到。
面对这种情况,76.25%的管理者奉行结果导向选择了重用后者,不过越年轻的管理者容错率越高,其中90后管理者中超三成认为不应该以成败论英雄。
相比老板,员工端似乎更容易原谅一时的失利,其中54.04%的员工认为一时失利不能成为不被重用的理由。谁还没有个特殊情况呢?天天嘴里喊着人文关怀,怎么关键时刻就不承认了呢?
●关于建议和经验
在面对新鲜事物时,是听取90后员工的建议还是坚信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59%的管理者选择坚信自身的經验。
但不同年龄段管理者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其中60后、70后普遍更坚信自己的经验,80后、90后管理者则更愿意倾听意见。
在员工端,过半员工选择相信管理者自身的经验,不过越年轻的员工相对越希望老板听取不同的声音。
●关于晚发工资
假如公司工资的发放日期是每月10日,但由于公司上月在统计销售绩效工资的时候出了问题,导致全公司的工资晚发两天,同事开始在群里吐槽。
老板说:并非公司资金问题,导致工资晚发两天有什么关系啊?
员工说:“花呗”“还呗”一大堆,拖欠的利息你帮我还吗?
不同的消费能力和观念,对工资发放及时与否有完全不一样的在意程度,作为刚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有没有工资在每月10日还“花呗”是他们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情。在《人类简史》里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如果有个百万富翁和太太吵架,和好的方式很可能就是带她去巴黎旅游。这种做法让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某种个人的欲望,而是他深深坚信着浪漫的消费主义。如果是古埃及有钱人和太太吵架,带着她去巴比伦度个假绝对不会是选项,反而可能是为她建个她梦寐以求的华丽陵墓,才会让她开心。
面对大多数为了挣工资而养家糊口的员工,要求他们用管理者心系天下的角度去判断问题是不可行的,不同的职业成长阶段,内心希望的状态与环境完全不同。管理者常常抱怨基层员工无法站在更高的立场上奋斗与奉献,只关注眼前利益,甚至痛心疾首,觉得“恨铁不成钢”。而基层员工的感受则是领导们站着说话不腰疼。
透过球场看职场。在职场上,管理者就像球队主力,各个岗位的普通员工就像各类球员,打一场完美的比赛离不开主力和其他球员的默契配合。同样,完成一个项目离不开管理者和员工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但“默契配合”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因为很多事情,对于员工和管理者来说,是不一样的存在。
我之蜜糖 你之砒霜
常言道,高度不同,风景不同。在公司里,面对员工的不解,老板委屈得无处释放;面对老板的不解,员工气愤得想要离职。可冷静下来,老板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还得好好利用现有资源;员工也找不到更好的平台,也只得暂时栖身。就像小品台词里说的那样:“凑合过吧,还能离咋的。”真真是我之蜜糖,你之砒霜。
●关于工资
员工:我没有迟到没有早退,领导让我干的都干了,我甚至还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儿,我是如此辛苦,我应该涨工资,不然我就和你说拜拜了。
老板:干的活儿还是这些活儿,工作的水平还是这个水平,让我怎么给你涨工资?虽说你一个人干好几个的活儿,但是你的活儿没一件是有技术含量的,我找一家外包公司,成本要比雇你少得多。经济这么不景气,如果你真能干,把跑路的单子追回来,甲方拖欠的工程款要回来,我不仅给你涨工资,还给你发奖金。
●关于公平
员工:这个单子是我最开始跟的,谁知道让某某人在中间给撬过来了,他是在恶意压价,破坏公平竞争,所以我是对的某某人是错的,您要为我主持公道。
老板:我就是希望这个单子能谈成,你们谁对谁错对我而言一点意义也没有。有能耐多挣点钱,没能耐就少说两句。 ●关于企业的未来
员工:老板就会画大饼,从我开始来公司就说要做百年企业,世界五百强,恭喜你,距离百年企业还有九十五年。
老板:我真心希望一手创办的企业能够基业长青,可是员工只希望自己的钱袋子鼓起来,我如何能让员工和我一样努力?
●关于理解
员工:我多希望老板能站在员工的角度想想,谁不是上有老下有小,看看我们的食堂有多难吃,看看我们的补助有多么少……
老板:我多希望员工能站在老板的角度想想,每天打开公司的大门就要面临一堆的数字,房租、水电、物业,还要按月发工资,如果你们不努力工作,对得起我吗?
●关于成长
员工:我已经来公司三年了,完全可以獨立完成任务,为什么不给我相应工资?我要跳槽!
老板:你是进步了,可是我培养你也花费很大的成本啊,正是因为你现在的进步才让你在公司继续站稳脚跟,你不懂得感恩,还要提出不合理的诉求?
●关于稳定
员工:我也想稳定,都知道换工作不易,可是你看隔壁老王家的工资,每年还有欧洲游,MBA培训。再看咱们公司,发个工资还算计来算计去,我能不替自己打算吗?
老板:我刚刚把重要的部门交给你来管理,好容易熬到这个起点了,你就提出要跳槽。我这又不是黄埔军校。现在的年轻人啊……
●关于学习
员工:我要学英语,我要考公务员,我要考硕士,我要考人力资源管理师,我要出国……
老板:公司有那么多前辈,我要你们经常向他们请教,你们都没耐心学。考这么多证干吗?拿着我的钱学习,再去别的公司效劳吗?
●关于发展
员工:我希望能够在五年内成为中层管理人员,并持有公司股权,世界那么大,我还想去看看,我的理想是四十岁退休。
老板:想什么呢?醒醒。
携手才是大赢家
无论职场与球场,讲求的是团队作战。在一个公司中老板和员工永远是属于两大阵营。老板不是员工,员工也不是老板,员工不可能完全了解老板的真实想法,老板也无法真正走进员工的心灵世界。但是在面对团队作战时,高明的老板要像球队的教练一样,走进员工内心,要有善于与员工互换角色的本领。
和许多老板一样,我在刚刚创办自己的公司时,面对经营的惨淡,也经常和员工发脾气。每次开会时,员工都是铁青着脸走出我的办公室,其实我本人也很苦恼。后来,我请教了一些心理咨询师,他们告诉我要站在员工的角度看问题。可是我怎么可能站在员工的角度看问题呢?公司倒闭了,员工可以再找下一家继续工作。可是我作为老板,就只能被打回原形。
为了改善我和员工的对立心态,我还是决定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和员工互换角色。
在我当员工的第一天,我站在街上,顶着快四十度的高温发了一百张宣传单,眼见着路人接过我的宣传单后转手就扔进垃圾桶,我简直气极败坏。
终于有一个路人向我咨询宣传页上的事项,可是我竟不知道从何说起,好久不联系客户,嘴皮子没过去顺溜了。
谈了几个意向客户,我有些找到感觉了。我心情愉快地站在街边不停地扫视着周围经过的人群。“老大爷,请您留下地址和联系方式,我们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跟您联系!”“我们在服务中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您觉得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请您多提宝贵意见。”
有一次,我追上一名将近四十岁的女子,口中大姐大姐地叫个不停,女子停下脚步,转头对我一顿数落,“叫谁大姐呢,也不看看自己长什么样?”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走了。我不免有些沮丧,“哎呀,脾气真差,现在的生意不好做啊!”这时候环卫工过来,大声地说,“你别到处扔啊,扫起来很困难的!”
整个一上午,我就在递单子和捡单子的重复动作中度过,连口水都没喝上。此时,我才发现,员工工作不易,所以今后要对他们多些关心,尤其是在生活上。
接下来就是员工开始当老板了。听员工讲,早上一到公司,各部门的问题让“老板”如坐针毡。
财务部说:“有笔钱今天到账,本来钱到了之后就可以交房租了,但现在对方银行账户有点问题,银行说还得等几天才能到账,另外现在入冬了,另外几家分店的一些取暖设备要更换,还有明天就要开工资了……”
没等财务部的工作人员说完,技术部的人敲门进来了,“我们要引进的系统测试,几家公司的策划案都拿来了,需要领导决定用哪一家的?”
接待部的工作人员上来,“有个客户着急要求见老板,我们拦都拦不住……”
这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让“老板”觉得耳朵和眼睛都不够使唤了。
当了一天老板,员工的感受也很多,“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换位思考才知道老板不容易!”
没有比较,就没有真正的感悟。经历这次角色互换,我和员工的紧张关系缓和了许多,但是真的要在管理工作中一直保持这样清醒的认识实属不易。我们总是习惯于拿着自己的钥匙去开别人心灵的锁。其实,老板和员工的矛盾会一直存在,但可以做到的是目标一致,求同存异,共同携手,这样才能尽量缩短两个阵营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