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园的活动区是幼儿互助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的活动区是不断通过游戏和操作,实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一个场所,对幼儿的各项能力发展与培养起到关键作用。幼儿可在这些活动区中变着花样地做同一件事情,或用不同的方法作用于同一材料,用同一种方法作用于不同材料,充分体现幼儿思维的灵活和发散性,让幼儿有更多机会运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使幼儿增长智慧。
关键词: 活动区活动 区角设置 材料投放 教师指导
活动区活动是有别于小学的幼儿园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体现,是实施《指南》的重要形式。要让幼儿园真正做到以活动区游戏为基本活动来实施《指南》,使区域活动真正实现,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发探索、自主活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思考一:活动区活动区角设置应该如何定位?
《指南》指出:活动区是保证幼儿园静态和动态的平衡课程。所以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的设置中,活动区的设置一定要有动静交替。基于这样的思考,在幼儿园区角设置时,我们从整体布局入手,注意空间上的挖掘,动静交替,注重设置独立而又开放的区域,综合考虑气氛的营造、空间的布置等。
在我们的教室里,区与区的设置就遵循了动静交替的原则,一般有表演区、益智区、语言区、手工区、建构区等。比如参加表演区的活动,孩子们可以又唱又跳,对孩子的限制比较少,表演的内容可以是孩子自己选定或熟悉和喜爱的,形式比较开放和自主;而益智区就要求参加活动的幼儿能静下心来动脑,较多的活动内容也是老师给定的。但正是这样的区角间互补式的设置,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求,更可以使不同个性特点的幼儿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为了满足幼儿个体的全方位发展,在区角的设置上,我们考虑了动静交替的原则。比如语言区的内容定位上,幼儿可以在里面翻翻看看读一读;可以讲讲动动演一演;可以读读想想编一编,等等。那么幼儿在这个区角里不仅可以静下心来读书,还可以发散思维表现自我。这样,同一个区角不仅满足了不同个性幼儿的需求,还可以发展个体幼儿多方位的成长需求,幼儿也会更喜欢这个看似“枯燥”的语言区。
思考二:活动区活动材料投放应该注意些什么?
在幼儿园中,活动区可以分为和主题活动相关的生活区、美工区、益智区、建构区、角色区等,从而实现一日生活的教育,使幼儿接受多角度的知识探索。通过提供有利的区域材料,模拟实现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使幼儿不断增强知识,丰富生活经验,那么活动区角设置必须丰富多彩。
幼儿的活动区活动是一种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因此,相比教师预设的教学活动,活动区活动是幼儿在自己的水平上,根据自己的需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充分体现了个体差异性。相比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活动区活动是幼儿在解决真实问题的实际情境中,操作材料与同伴互动,充分体现了直接经验。活动区只是一个空间区隔的概念,幼儿在活动区是通过游戏自主学习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经验的,所以投放的材料主要应当是游戏性材料,而非作业性材料。
比如在活动区设置的手工区“成衣坊”,一开始我先让幼儿在衣服上进行装饰,设计不同的图案,发现幼儿的兴致不高。后来,我只提供一些材料,让幼儿自己设计各种不同款式的衣服,一下子幼儿的积极性提高了。根据已有经验,幼儿自己制作不同衣服,有民族风的、舞台装、动物系列的等,设计出了图案、颜色、风格各异的很多服装。而且有的画样、有的裁剪、有的上色、有的推销,幼儿各尽所能,玩得不亦乐乎。所以说活动区活动是所有幼儿喜欢的活动,但不是所有的活动区材料都能诱发的幼儿游戏行为,只有开放性的环境和材料体现了多层次和多功能性,才能激发不同水平的幼儿的不同兴趣。总之,幼儿园活动区活动材料的投放必须灵活开放。
思考三:活动区活动教师指导应该如何把握?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的设置标准要求,活动区的设置一定有动静交替。其实,幼儿在选择活动区时,教师也应适时指导幼儿要动静交替地选择,使活动保持平衡。所以在活动区活动的幼儿选择前,老师除了要求幼儿选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外,还得有条件性地提出一定要求,比如和昨天玩的不一样的,换几个好朋友一起玩,去发现新的玩法,等等,引导幼儿平衡各个活动区的活动。
另外,在活动区中,幼儿主要是通过自发游戏学习的,教师通过对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和指导,助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判断教师是否有效介入,就看是否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是否支持并推进幼儿游戏的发展,是否有助幼儿获得新经验,提升幼儿发展水平。
有一段时间,探索区的幼儿玩的兴致不高,特别是一些幼儿爱玩的电动玩具都不玩了,这时我不经意地做起了维修工,把一辆不会动的电动汽车“发动”了。这下游戏区热闹了起来,孩子们都纷纷有了“维修”汽车的兴致,电动玩具、拉线玩具、发条玩具一样样找出动起来的法子,孩子们情绪高昂,有时还会引起一些小争议。我便在孩子们遇到困难时不经意地说上两三句,在孩子们获得成功时送上一个肯定的微笑,在孩子们的探索失败时给一个鼓励的眼神,等等,这样探索区永远有玩不完的内容。
这就告诉我们,活动区活动时教师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的智慧源自不断观察与解读幼儿行为的过程,源自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的熟悉程度。在活动区活动中,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很重要,但一定要把握好介入时机,由此,我明确地认识到:活动区活动的教师指导必须适时且适宜。
丰富多彩的区域设置,能使幼儿接受多角度的知识探索;通过提供有利的区域材料,模拟现实的生活和社会活动,能使幼儿不断获得知识,丰富生活经验。由此可见,活动区活动不仅实现了一日生活的教育,更为幼儿提供了个别化的学习机会,是很好的幼儿个性化展示空间。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陈书敏.幼儿游戏.中国书籍出版社,1992.
关键词: 活动区活动 区角设置 材料投放 教师指导
活动区活动是有别于小学的幼儿园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体现,是实施《指南》的重要形式。要让幼儿园真正做到以活动区游戏为基本活动来实施《指南》,使区域活动真正实现,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发探索、自主活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思考一:活动区活动区角设置应该如何定位?
《指南》指出:活动区是保证幼儿园静态和动态的平衡课程。所以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的设置中,活动区的设置一定要有动静交替。基于这样的思考,在幼儿园区角设置时,我们从整体布局入手,注意空间上的挖掘,动静交替,注重设置独立而又开放的区域,综合考虑气氛的营造、空间的布置等。
在我们的教室里,区与区的设置就遵循了动静交替的原则,一般有表演区、益智区、语言区、手工区、建构区等。比如参加表演区的活动,孩子们可以又唱又跳,对孩子的限制比较少,表演的内容可以是孩子自己选定或熟悉和喜爱的,形式比较开放和自主;而益智区就要求参加活动的幼儿能静下心来动脑,较多的活动内容也是老师给定的。但正是这样的区角间互补式的设置,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求,更可以使不同个性特点的幼儿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为了满足幼儿个体的全方位发展,在区角的设置上,我们考虑了动静交替的原则。比如语言区的内容定位上,幼儿可以在里面翻翻看看读一读;可以讲讲动动演一演;可以读读想想编一编,等等。那么幼儿在这个区角里不仅可以静下心来读书,还可以发散思维表现自我。这样,同一个区角不仅满足了不同个性幼儿的需求,还可以发展个体幼儿多方位的成长需求,幼儿也会更喜欢这个看似“枯燥”的语言区。
思考二:活动区活动材料投放应该注意些什么?
在幼儿园中,活动区可以分为和主题活动相关的生活区、美工区、益智区、建构区、角色区等,从而实现一日生活的教育,使幼儿接受多角度的知识探索。通过提供有利的区域材料,模拟实现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使幼儿不断增强知识,丰富生活经验,那么活动区角设置必须丰富多彩。
幼儿的活动区活动是一种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因此,相比教师预设的教学活动,活动区活动是幼儿在自己的水平上,根据自己的需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充分体现了个体差异性。相比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活动区活动是幼儿在解决真实问题的实际情境中,操作材料与同伴互动,充分体现了直接经验。活动区只是一个空间区隔的概念,幼儿在活动区是通过游戏自主学习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经验的,所以投放的材料主要应当是游戏性材料,而非作业性材料。
比如在活动区设置的手工区“成衣坊”,一开始我先让幼儿在衣服上进行装饰,设计不同的图案,发现幼儿的兴致不高。后来,我只提供一些材料,让幼儿自己设计各种不同款式的衣服,一下子幼儿的积极性提高了。根据已有经验,幼儿自己制作不同衣服,有民族风的、舞台装、动物系列的等,设计出了图案、颜色、风格各异的很多服装。而且有的画样、有的裁剪、有的上色、有的推销,幼儿各尽所能,玩得不亦乐乎。所以说活动区活动是所有幼儿喜欢的活动,但不是所有的活动区材料都能诱发的幼儿游戏行为,只有开放性的环境和材料体现了多层次和多功能性,才能激发不同水平的幼儿的不同兴趣。总之,幼儿园活动区活动材料的投放必须灵活开放。
思考三:活动区活动教师指导应该如何把握?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的设置标准要求,活动区的设置一定有动静交替。其实,幼儿在选择活动区时,教师也应适时指导幼儿要动静交替地选择,使活动保持平衡。所以在活动区活动的幼儿选择前,老师除了要求幼儿选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外,还得有条件性地提出一定要求,比如和昨天玩的不一样的,换几个好朋友一起玩,去发现新的玩法,等等,引导幼儿平衡各个活动区的活动。
另外,在活动区中,幼儿主要是通过自发游戏学习的,教师通过对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和指导,助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判断教师是否有效介入,就看是否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是否支持并推进幼儿游戏的发展,是否有助幼儿获得新经验,提升幼儿发展水平。
有一段时间,探索区的幼儿玩的兴致不高,特别是一些幼儿爱玩的电动玩具都不玩了,这时我不经意地做起了维修工,把一辆不会动的电动汽车“发动”了。这下游戏区热闹了起来,孩子们都纷纷有了“维修”汽车的兴致,电动玩具、拉线玩具、发条玩具一样样找出动起来的法子,孩子们情绪高昂,有时还会引起一些小争议。我便在孩子们遇到困难时不经意地说上两三句,在孩子们获得成功时送上一个肯定的微笑,在孩子们的探索失败时给一个鼓励的眼神,等等,这样探索区永远有玩不完的内容。
这就告诉我们,活动区活动时教师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的智慧源自不断观察与解读幼儿行为的过程,源自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的熟悉程度。在活动区活动中,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很重要,但一定要把握好介入时机,由此,我明确地认识到:活动区活动的教师指导必须适时且适宜。
丰富多彩的区域设置,能使幼儿接受多角度的知识探索;通过提供有利的区域材料,模拟现实的生活和社会活动,能使幼儿不断获得知识,丰富生活经验。由此可见,活动区活动不仅实现了一日生活的教育,更为幼儿提供了个别化的学习机会,是很好的幼儿个性化展示空间。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陈书敏.幼儿游戏.中国书籍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