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教育思考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man_s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新世纪的道德教育要树立全新的道德理念,实现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变。根据新时代的德育目标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特点,为德育注入新内涵,探寻德育与智育的结合点。
  [关键词]大学生 德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219-01
  世界各国都把德育作为教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表的宣言中指出,应对能进入大学学习的人的品德加以重视。面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需要我们转变一些思维定势,形成新的德育理念和新的德育思维。新世纪的德育教育有必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高校德育应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
  随着素质教育和知识经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德育的目标也应重新定位:一是与全面开展的素质教育统一协调;二是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此相适应,要求我们的德育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实现一系列的转变。在我国,理想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一直占主导地位,一个社会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理想主义教育,它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升华人们的道德品质。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表现出许多新特点。他们关心政治、时事,拥护改革开放,政治上积极上进,但思想上容易产生模糊认识,对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认识清醒,刻苦钻研,努力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但生活目标不够明确,人生观模糊,难以树立远大的理想;受市场经济规则的深刻影响,重物质利益,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竞争参与意识强,但容易产生个人主义倾向,影响到他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等。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存在的困惑与矛盾可以概括为:知与行的矛盾,即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矛盾,在学校受到道德教育和社会上的道德现状的反差,理想教育和社会现实的冲突等。在这样的情况下,纯粹的理想主义道德教育下不能不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二、适应时代要求,为德育注入新内涵
  当代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要根据新时代的特点,为德育增添新内容: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国际经合组织把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综观科学技术发展史,创新一直是科学技术产生突破和巨大进步的核心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就是创新,最需要的人才就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就来源于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德育居于核心地位,面对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今德育责无旁贷的任务。
  (二)培养合作精神
  现代社会一方面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也越来越需要合作精神,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因为知识经济时代是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孤军奋战者难有作为,个人的力量越来越小,就像英国作家萧伯纳所说的:“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每个人还是各有一个苹果,而两个人的思想交流之后,两个人都有了两个思想。”已经有大量的事实表明,善于看到同行和自己竞争对手的优点和长处,在保持自己风格和特点的同时,与人相容与人合作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更多一些。现代的大学生要想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大成就,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必须有团队精神和协同作战的意识。
  (三)培养科技伦理意识
  科学与伦理本来属于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科技对于道德伦理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我们改造自然、社会的力量越来越大,掌握在人类手中的科技力量可以毁灭人类很多次。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克隆技术的出现不断带来伦理问题,对传统的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正在带来伦理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网络伦理作为一门学科,成为大学生的选修课。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科技工作者和高科技的运用者的伦理责任越来越重大,如果科学技术被误用或滥用,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后果。大学生不管是将来成为科技工作者,还是成为科技的运用者,都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伦理观,这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必要的。
  三、拓宽思路,探寻德育与智育的结合点
  德育和智育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离开文化素质教育的德育,难免会陷于空洞的说教,苍白无力。如果片面强调德育而轻视智育,德育也不可能取得什么效果。“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一语道破德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可以说,社会越是进步科技越发展,知识与道德的关系越密切,德育和智育之间的相互影响就越明显。如同前面提到的,现代科技发展越快,就越需要道德伦理的规范与约束,高科技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是知识与道德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宋雪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把握好“时、度、效”[J].中国高等教育,2013(19).
  [2]盛婉玉.网络虚拟社区环境下高校德育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9(11).
  [3]刘艳霞.高等教育的“成人”品格[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
  责任编辑:张丽
其他文献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凝胶网络中溶质的扩散 .着重于凝胶网络的涨落对扩散的影响 ,以动态链渗流理论建立了凝胶动态网络中溶质扩散的数学模型 .制备了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也是一个基础性研究项目.本文通过调研,立足数据材料,分析大学生法制教育面临的困局,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读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而且方式方法之间互相联系,各有特色,教师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此采取有效方法来进行“读”的训练,提高“读”的能力,笔者从三个方面对语文教学中
由于历史原因,“重实体轻程序”的司法理念对我国的司法人员影响颇深。但随着我国法治的发展与完善,程序正义这个概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著名法学家沈家本曾说“实体
2009年以来,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备考中学生们发现司法考试的考查目标与考查题型与本科培养过程中的要求有一定的区别。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将课堂所学与
目的 分析探讨使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6月~2018午4月间本院接收的乳腺癌患者共78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超声检查、超声弹性成像
目前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长期采用和形成了体系式灌输的教学传统.由于单独的体系式灌输教学既不符合当代大学教育的本质特点,也不符合当代大学生们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Ⅰ(2-10)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和梗死区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选雄性大白鼠45只,
由于地区发展差异的原因,西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滞后。本文从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入手,以西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西部高校体育课程与社会
我国著名听力学家,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研究员邓元诚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0月29日晚20时逝世,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