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卢姆之后美国教育目标分类研究的进展分析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问世到现在,美国教育目标分类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主要包括:一是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批评;二是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修订,其中以安德森和克拉斯沃尔主持的修订最著名;三是创建新的分类体系,其中以霍恩斯坦的新分类较具代表性。从这些进展中可以得到重要的启示。
其他文献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7-0009-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C    《化学课程标准》对中学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上海新教材化学课本中的实验类型有多种形式,其中演示实验有85个,学生实验9个,选做实验21个,家庭小实验实验16个,演示实验占据的比例很大。 因此优化演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数学效果
知耻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思想。树立知耻意识对于塑造健康人格、净化社会风气和弘扬民族精神,都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但当代大学生知耻意识淡薄,社矗转型和不正当的教育是其主要
俳谐文是汉魏六朝时期比较盛行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表面诙谐逗乐,实则有着深刻的讽世意味和社会批评意义,是地道的杂文。研究汉魏六朝文学中的俳谐体杂文,不仅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
形合与意合是涉及句法问题的两个重要概念。文章通过对《红楼梦》第四回的英汉翻译对比研究,提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种差异在语篇衔接上主要体现在连词、省略及从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