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个性,挖掘潜能。” “后进生”的转化体现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包含着“后进生”的转化。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理念、采取新的措施,寻找工作的新突破。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是素质教育面的重要内容,需要班主任用新的理念、采取新的措施,寻找工作的新突破。要想转变“后进生”的思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竭尽全力使他们的成绩不断进步,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主要是从以下几种策略入手: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后进生”转化工作
1、创新教学结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较多地实行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学,继而受到老师的漠视。因此应构建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活动起来,主动探究,提高学习的兴趣。
2、因材施教。按照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要求,根据“后进生”的个体差异性,实行分层教学、差异教学。一是异步备课,学生对老师上课有偏低、中等、较高三类要求,我以中等类要求为基础,兼顾低、高类要求备课。二是分层教学。为了不挫伤“后进生”的主动性和自尊,注重个性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变统一的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解决了学生中“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问题,培养了“后进生”的兴趣性,增强了力争上游的信心。三是异步测验。平时的作业,分几类题目,基础题全体学生必须做,较难题为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后进生”在基础题中体验到成功,看到了光明,这种成功的喜悦是进取的内驱力,重新萌发了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二、发挥班主任积极作用,加速“后进生”的转化过程
1、为“后进生”的转化倾注真情,用爱滋润他们。 教育家霍懋征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爱是教师更是班主任必备的重要情感品质。班主任是一项充满感情的工作,班主任要爱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健康发展。用师爱的甘露去滋润他们的心田,他们才会与你接近,与你交朋友,讲心里话。这些感情的付出一定要纯洁、真诚,如有一丝造作,他们会觉得是怜悯、同情,会更加紧闭心扉,从而影响其转化。
2、视“后进生”为“特长生”,从积极的角度探索新方法。承认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客观性。有的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有的慢;有的擅长空间形象思维,有的擅长抽象逻辑思维;有的智商高,有的情商高;有的善于在逆境中达到目标,有的抗挫折能力较弱;再加上学生所处的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伦理观念、行为方式、人生观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一个学生可能在某方面“差”,但在另一方面则可能具有特长。这就是现实中“傻子天才”存在的原因。
人的各种智能是以潜能的形态存在的,只要给予适当的机会、环境和教育,幾乎每个人的多元智能均能达到相当高的发展水平,而且还会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期。因此我们要摒弃对“后进生” 的偏见,多用新思想、新理念去看待,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加强对他们特长的培养。也就是要扬其长、避其短,发展优势,不断挖掘他们潜能,让他们成长为不同规格的人才。
3、给予支点,促成“后进生”的心理平衡
第一,放低要求,使“后进生”有成功感。在同一学习段、同一班级中,应根据诸多方面(学习、纪律、品德等)的情况确立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后进生”的要求应适当降低一点。这样做客观上为“后进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他们有可能出色地完成力所能及的目标和任务,“跳一跳摘到果子”。教师以此肯定他们,让他们在肯定中体验到自已存在的价值,得到成功的喜悦。
第二,予以信赖,使“后进生”有满足感。人有被尊重和被信赖的心理需要。当一个人在某方面因主观或客观而引起的不满或不适,导致心理失衡,就会企图通过种种途径减轻或抵消这种不满或不适,以期达到心理平衡。“后进生”的心理平衡实质是一个对其心理进行补偿的过程。补偿的方式很多,其中,教师的信赖是“后进生”进行心理补偿达成心理平衡的一个重要支点。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
4、集体关心,兴趣转移正道
由于“后进生”在学校处于受批评、受冷落的地位,内心是痛苦的、压抑的;由于他们各方面都较差,在集体中往往没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当看到同学们得到这样那样的认可和肯定,更增强了他们的压抑感和逆反心理,这也是我们实施教育往往不能生效的原因。因此,集体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及时发现和肯定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有目的地发挥他们的长处,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将他们的兴趣逐渐转移到正确的轨道。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后进生”转化工作
1、创新教学结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较多地实行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学,继而受到老师的漠视。因此应构建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活动起来,主动探究,提高学习的兴趣。
2、因材施教。按照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要求,根据“后进生”的个体差异性,实行分层教学、差异教学。一是异步备课,学生对老师上课有偏低、中等、较高三类要求,我以中等类要求为基础,兼顾低、高类要求备课。二是分层教学。为了不挫伤“后进生”的主动性和自尊,注重个性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变统一的教学内容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解决了学生中“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问题,培养了“后进生”的兴趣性,增强了力争上游的信心。三是异步测验。平时的作业,分几类题目,基础题全体学生必须做,较难题为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后进生”在基础题中体验到成功,看到了光明,这种成功的喜悦是进取的内驱力,重新萌发了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二、发挥班主任积极作用,加速“后进生”的转化过程
1、为“后进生”的转化倾注真情,用爱滋润他们。 教育家霍懋征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爱是教师更是班主任必备的重要情感品质。班主任是一项充满感情的工作,班主任要爱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健康发展。用师爱的甘露去滋润他们的心田,他们才会与你接近,与你交朋友,讲心里话。这些感情的付出一定要纯洁、真诚,如有一丝造作,他们会觉得是怜悯、同情,会更加紧闭心扉,从而影响其转化。
2、视“后进生”为“特长生”,从积极的角度探索新方法。承认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客观性。有的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有的慢;有的擅长空间形象思维,有的擅长抽象逻辑思维;有的智商高,有的情商高;有的善于在逆境中达到目标,有的抗挫折能力较弱;再加上学生所处的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伦理观念、行为方式、人生观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一个学生可能在某方面“差”,但在另一方面则可能具有特长。这就是现实中“傻子天才”存在的原因。
人的各种智能是以潜能的形态存在的,只要给予适当的机会、环境和教育,幾乎每个人的多元智能均能达到相当高的发展水平,而且还会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期。因此我们要摒弃对“后进生” 的偏见,多用新思想、新理念去看待,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加强对他们特长的培养。也就是要扬其长、避其短,发展优势,不断挖掘他们潜能,让他们成长为不同规格的人才。
3、给予支点,促成“后进生”的心理平衡
第一,放低要求,使“后进生”有成功感。在同一学习段、同一班级中,应根据诸多方面(学习、纪律、品德等)的情况确立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后进生”的要求应适当降低一点。这样做客观上为“后进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他们有可能出色地完成力所能及的目标和任务,“跳一跳摘到果子”。教师以此肯定他们,让他们在肯定中体验到自已存在的价值,得到成功的喜悦。
第二,予以信赖,使“后进生”有满足感。人有被尊重和被信赖的心理需要。当一个人在某方面因主观或客观而引起的不满或不适,导致心理失衡,就会企图通过种种途径减轻或抵消这种不满或不适,以期达到心理平衡。“后进生”的心理平衡实质是一个对其心理进行补偿的过程。补偿的方式很多,其中,教师的信赖是“后进生”进行心理补偿达成心理平衡的一个重要支点。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
4、集体关心,兴趣转移正道
由于“后进生”在学校处于受批评、受冷落的地位,内心是痛苦的、压抑的;由于他们各方面都较差,在集体中往往没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当看到同学们得到这样那样的认可和肯定,更增强了他们的压抑感和逆反心理,这也是我们实施教育往往不能生效的原因。因此,集体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及时发现和肯定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有目的地发挥他们的长处,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将他们的兴趣逐渐转移到正确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