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旅游类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建设研究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7091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意义及现状


  (一)目的及意义
  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是正在培育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为1 350万人左右,今后几年将每年需新增50万~60万人,而每年毕业生的数量却不足30万人,显然供不应求。同时,旅游类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与市场接轨不够,导致不少毕业生就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业务等方面的需求,进而使整个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影响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以深度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实践活动运行机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强化动手能力,缩短学生与未来就业岗位的适应距离,提高首次就业率,因此,各高职院校纷纷投资兴建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活动。然而,由于处于发展初期,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活动运行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寻找影响旅游类实践活动运行机制最切中要害的原因及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已迫在眉睫。
  (二)现状
  因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在旅游类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业界学者也对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研究做了一些尝试。张作海、马耀锋、龚琴、张裕超等均对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实践活动运行机制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然而,尽管业界学者在实践活动运行机制的研究上提出了不少建议,但目前还存在诸如对实践活动运行机制过程中的阻力因素分析不到位,具体管理内容不够系统化、细化,可实施性不强,管理措施大同小异、创新性不够等问题,从市场反映的层面上看成效一般。本项目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改善和创新旅游类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

二、旅游类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类生产性实训基地硬件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设备设施投入主体单一化
  目前,不少高等职业院校思路不够灵活、眼界不够开阔,在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投入方面主要是学校投入,没有积极争取社会闲散资金,也没有利用合作企业的投入,使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捉襟见肘,不能很好发挥应有作用。因此,高校应积极探索混合制实训基地管理服务体制,以促进学校实训基地原有管理模式创新和学院办学体制改革。随着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引入,实训基地的治理结构将得到有效优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将得到健全和完善,以更好地发挥实训基地的最大功能。
  2.工位和岗位与市场匹配度不够
  目前,不少高等职业院校在实训基地工位配置上远远达不到应有工位学生的正常比例,往往是凑活了事,实训效果较差,学生满意度不高,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应该顺应市场需求,在扩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工位岗位配置上多下功夫,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缺少对硬件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不少高职院校尤其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虽有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工位岗位也符合正常比例,但生源不稳定、招生规模不确定等,高职院校为了节省成本、减少开支,不能及时维护和更新实习实训基地硬件设施设备,软件也基本沿用多年前的。这些硬件和软件早已不适应市场需求,处于过时状态,学生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学习和实践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和就业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懂得取舍,放下求利、怕亏损等心理,真正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定期维护设备设施,及时更新软件等。
  (二)旅游类生产性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平台存在问题
  旅游类各实训基地之间没有有效整合,碎片化严重,各行其是,没有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流程衔接,造成资源闲置或不能充分利用。比如,有些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既有酒店实训基地又有旅行社经营实训基地、餐饮实训基地,但这些基地之间并没有形成关联,各用各的,各训各的,没有以旅行社经营实习实训基地作为枢纽,把酒店、餐饮、景点等联系起来,更不用说充分利用电商实训基地、物流实训基地等把全校所有相关基地贯穿起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形成有机体系。这种资源浪费现象在不少高职院校都存在,需要大家重新理清思路再规划。
  (三)旅游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师资建设存在问题
  1.师资结构不合理,以校内教师为主
  高职院校重在职业性,尤其是在高职扩招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实操性和技术性更应该是院校考虑的重点。而不少高职院校在师资配备上,校内校外教师比例不合理,兼职和专职比例不合理,兼职教师极不稳定,难以控制,企业教师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校方没有与企业形成一种良性的共赢关系,没有形成企业约束机制,第三方监管缺乏,导致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实训教材、项目、评价体制等均存在不科学、不合理之处,最终难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师资分工不明确,校内校外侧重点不清晰
  不少高职院校旅游类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在师资上责任分工不明确,校内校外都在上理论课和实训课,校内教师不能很好地发挥理论教学作用,校外企业教师不能很好地发挥一线工作人员天然的实践优势,导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的初衷难以实现,职业院校的职业性难以彰显。
  (四)旅游类生产性实训基地中的实训课程及项目开发及考核机制存在问题
  ①实训课程开发不足,数量有限,质量层次不齐,离市场实际需求较远。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类生产性实训基地中的实训课程不系统,名称及内容来源与市场有距离,实训课程没有专门的开发部门和人员,拼凑的居多。②实训项目多为虚拟型项目、情景型项目,实战型项目不足,学生进入企业后适应性较差。③实训课程考核机制单一化,以校内教师为主,缺乏企方和行业协会等监督,是否能达到用人单位要求未可知。
  (五)旅游类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1.缺少专门的实训基地规章制度,包括对校内外实训教师及学生两个方面
  不少高职院校旅游类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缺少明确的管理制度建设,想到哪里做到哪里,人员随时更换、企方指导教师想来就来,不想来一年可能也难见一面。实训基地各种软硬件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制度,软硬件数量、消耗程度、是否需要维护、具体哪個位置存放、什么人具体负责、实训课前中后如何安排都是临时处理,没有章法,出现上课缺实训工具或工具损坏不能使用等情况,影响实训课程的顺利进行,学生满意度不高。   2.缺少合理的组织机构
  不少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类实习实训基地缺少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包括校方和企方两个方面。对于校方来讲,目前不少高职院校旅游类实习实训基地由校企合作部门负责管理,但此部门往往侧重基地开发,管理职能不足,没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专门人员管理,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主体单一(没有引入第三方监管和合作机制,比如,没有行业协会、政府有关部门等参与,合作企业处于不闻不问状态),也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序列,造成上面想法很好、下面无人接招。宏觀的管理没有到位,微观的行必然无法成行。因此,上到院校管理部门,下到具体实习实训基地都应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机构,人员齐备、责任到人,有效运行。
  3.缺少对实训基地工作人员的激励制度
  不少高职院校旅游类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在员工和学生激励方面缺失或处于忽视状态,员工和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基地的效用较差甚至处于业务停滞状态。
  (六)旅游类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企业对接上存在问题
  ①实训基地功能较单一,仅限于教学,缺少产品研发、行业标准开发、对外培训等。不少高职院校旅游类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由于管理者缺乏市场观念,没有很好地发挥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多方面的功能,造成基地资源浪费和闲置。②不能形成校企双赢,导致校方一厢情愿居多,企方不愿或配合不够,导致实训基地实际就是一个实训室,无法体现生产性。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使企业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十分必要。③未引入企业文化,导致旅游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室功能深入人心,而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不足,有形而无神,这也是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体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高职院校中的旅游类实习实训基地往往倾向教学教育氛围,没有诸如企业文化的要素,情感因素不足,古板教条有余,员工和学生只是把实训基地当作一个训练场所,而无工作场所之感,自然不会卖力经营以获取销售收入。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旅游类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建设对策


  基于不少高等职业院校在旅游类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解决此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一)加强旅游类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硬件设施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各种方式积极筹措、利用社会闲散资金等购置与市场接轨的新设施设备以跟上时代步伐,改善学生的实训环境。
  (二)整合旅游群及校内相关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资源,提升实训基地的关联度和利用率
  积极盘点校内各类资源,找出与旅游相关的资源,把这些零碎的资源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旅游类实习实训基地资源链条,符合旅游活动的真实需要。
  (三)优化师资结构,充分体现校企合作性
  百万扩招后,校内校外师资比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这一点仅靠校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与企业长期沟通,满足各方需求和利益,实现职业人才培养目标。
  (四)积极开发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且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能力要求的实训课程和实战项目
  实训课程的开发要符合市场的真实需求,这离不开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校方需积极与企业对接,为企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旅游人才。同时,加强与企业讨论合作,包括实训项目开发,企业需要为校方提供真实案例和指导。
  (五)建立或完善旅游类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提高基地运营效率
  建立合理的校方组织机构和企业组织机构,共同服务于旅游类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协议的形式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不履行职责的行为要依照协议进行相应处理甚至处罚,使双方均信守约定,保证基地的正常运转,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六)积极与校企合作企业对接
  旅游类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双方负责人应经常针对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话和沟通,以及时了解最新信息,消除隐患、排除障碍,使基地的工作在正常轨道上运行。
  (作者单位:1.昆明学院旅游学院; 2.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旅游系)
其他文献
引言  近年来,在大政方针与政策措施的指引和推进下,我国的文化与旅游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国民经济多元化的进程。但是,我们也必须同时看到,我国发展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还面临许多障碍,尤其是地区特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其中政策、法律法规、标准等保障环境不健全等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地区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在我国的创新、普及和发展。一、北京美食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2018年3月,我国设立了“中华
期刊
引言  义工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发展潜力大,但是目前义工旅游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无论是从义工旅游自身的层面,还是相关制度的层面,都迫切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探索。笔者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对义工旅游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义工旅游存在一系列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期为义工旅游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从而使义工旅游能够更好地发展。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
期刊
引言  哈密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部,素有“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雄伟的天山将哈密市一分为二,形成了大漠戈壁、高温炎热的山南和雪山森林、清凉舒适的山北两个截然不同的气温带。而东天山风景区位于东天山北坡,东起寒气沟,西至松树塘,南自天山庙,北接鸣沙山,总面积120平方千米,距哈密市约70千米。被誉为“天然氧吧”的哈密东天山景区不仅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景区
期刊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生态风景区的建设,是促进国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旅游资源的开发,都是人们享受自然资源的方式。但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既要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又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是一个很难掌控的平衡点。本文将对现在的生态风景区存在的共有问题,提出一些规划建议,以期为景区管理提供参考。一、生态风景区
期刊
引言  交通对旅游具有重大意义,从旅游的产生到旅游的变革都伴随着交通革命。旅游交通作为旅游的通道,实现了游客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旅游交通与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构建了完整的旅游系统。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运营必然建立在交通的可达性基础上。高铁的出现为人们展示了大规模快速运输的效应,特别是中国高铁的发展,实现了游客一直期望的“旅快游慢”的理想状态。高铁快速、安全、舒适、运输量大,特别受人们欢迎
期刊
引言  随着智慧旅游的普及,大多数游客都选择以智慧旅游的方式出行,因此,在这种智慧旅游背景下,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具有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旅游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旅游局注重智慧旅游的发展,明确提出要培养符合智慧旅游行业需求的优秀旅游人才。与此同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也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培养适应智慧旅游所需的复合型旅游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急需优化发展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社会与智慧旅
期刊
引言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处在“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阶段,同时面临从一般的“农家乐”向“乡村文明”、向游客体验乡村文化的内涵发展转变。在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背景下,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未来方向的乡村生态旅游意义重大。乡村生态旅游是依托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富有乡村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核心旅游资源,以城镇居民为关键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休闲观光、求知学习、生态体验、亲近自然等需求为核
期刊
引言  在工业革命发展的背景下,以往的学徒制显然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要求。因此,高校有必要引进新型的现代学徒制,使高校教育和企业展开新型的合作模式,确保高校毕业生符合行业的职业技术需求。其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也不例外。高校将高职旅游管理要求和现代学徒制相结合,把教学培养方案界定在培养技术突出以及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并借助高职旅游教学和公司培训、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融
期刊
引言  休闲体育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营造现代健康生活的途径之一,不仅可以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促进康复,也可以增进人际交往,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此背景下,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推动雅安市休闲体育旅游的持续发展势在必行。一、雅安市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区域位置
期刊
一、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职业技能大赛精神与中职学生的认知相契合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比赛,检验学生酒店管理专业的服务技能的熟练性与规范性,从而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中职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没太大有兴趣。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生在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方面相对不足,而动手能力较强,且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所以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需通过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