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如今,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之下,经济全球化以及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新的需求、新的要求不仅对传统思政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且也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思政教育源源不断输入全新的内容、新的发展途径和新的教育条件,促进思政教育科学、有效的发展。而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学科,目前所面临的难题主要是发展性的问题。如何能够在全新的背景下,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实效性以及针对性,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关键词:高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应对新时代的挑战,牢牢抓住时代发展的新机遇,提升高校的竞争力以及凝聚力,有效推进高校的快速发展,培养出面向新世界、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专业型人才,是高校所面临的新的历史性课题。由此,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研究”作为重要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一、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主要内涵
创新作为一个时代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种时代精神与普遍的价值观念,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在这当中包含了多个层面的内容,例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等等。同时也涉及到能力、创意、效果等诸多环节,并且与教育、技术等方面紧密相连。思政教育作為高校教育当中重要的构成内容,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之下,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以及新的情况,而此时,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全新的思政教育创新途径来提升新时代接班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以及实效性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作为一种创新系统,其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内涵就是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也就是思想政治在其理念上、方式上、模式上、体质上等各个方面与现当代人类的发展相适应,并且不断促进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本质内涵就是要求其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需求,并且适应对象的发展与变化,适应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不断对思政教育理念进行更新,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而创新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达到新时期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创新途径
(一)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教育者是重要的引路人,不断提升教育者思想道德综合素质,能够达到以德治教的良好目的。“要率先垂范,做现今生产力与现今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与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从中我们也可以充分感受到,教育者所表现出来的师德师风,可以说是引导学生的“灵魂工程师”,这种影响的深远性与广泛性不言而喻。由此,增强教育者的师德师风建设,运用规范的道德以及良好的行为举止引导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彻底转变“教书不育人、育人不教书”这一理念,真正达到以德治教的最终目的。
(二)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只有制定良好的、科学的制度,才能够在优越的环境当中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但是在整个管理过程当中,并不能简单的采用奖惩行为,全面走好管理工作,从一定的意义之上也就是要落实好后期的服务工作。由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当中需要不断以学生为本,切实落实和保障课程教学以及科研的顺利开展,不断转变各个部门的传统观念,真正以学生为本,注重思政教育与管理教育的有效结合,进而达到管理育人的真正目的。
(三)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积极良好的校园娱乐活动,进一步培养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不断锻炼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以校园精神的进一步提炼以及弘扬作为重要的核心内容,努力构建与时代特征相接轨的且具有良好思想内容的校园文化,促进其形成优良的学风、校风以及教风。与此同时,通过更加精心的组织校园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整个活动当中潜移默化的收到思想政治内容的熏陶,寓教于乐。
结论
创新在整个过程当中往往是渐进和飞跃之间协调发展的,不能够一味地冒进,也不能够操之过急,要规避在发展过程当中犯下虚无主义的错误,而且也不能够去忽视其整体的发展,要时刻注意在创新发展过程当中,针对新问题、新情况进行调整和推进,进而促进思政教育更加有效、全面而又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谈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熊光红.才智.2019(13)
[2]思想政治课中的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评《实验与探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开发》[J].李姝.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10)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有效及理路[J]. 李闻达.智库时代.2018(36)
[4]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培育路径[J]. 朱金玉.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05)
[5]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的课程建设[J]. 付俊龙.科技与企业.2013(23)
[6]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对策研究[J].谢桂袖.才智.2016(31)
作者简介:
刘丽(1983.7月),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湖南省邵阳市,职称:助教 学历:2009年毕业硕士,研究方向:管理学。专职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政教育、心育教学,党务工作。
关键词:高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应对新时代的挑战,牢牢抓住时代发展的新机遇,提升高校的竞争力以及凝聚力,有效推进高校的快速发展,培养出面向新世界、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专业型人才,是高校所面临的新的历史性课题。由此,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研究”作为重要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一、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主要内涵
创新作为一个时代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种时代精神与普遍的价值观念,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在这当中包含了多个层面的内容,例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等等。同时也涉及到能力、创意、效果等诸多环节,并且与教育、技术等方面紧密相连。思政教育作為高校教育当中重要的构成内容,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之下,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以及新的情况,而此时,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全新的思政教育创新途径来提升新时代接班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以及实效性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作为一种创新系统,其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内涵就是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也就是思想政治在其理念上、方式上、模式上、体质上等各个方面与现当代人类的发展相适应,并且不断促进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本质内涵就是要求其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需求,并且适应对象的发展与变化,适应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不断对思政教育理念进行更新,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而创新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达到新时期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创新途径
(一)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教育者是重要的引路人,不断提升教育者思想道德综合素质,能够达到以德治教的良好目的。“要率先垂范,做现今生产力与现今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与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从中我们也可以充分感受到,教育者所表现出来的师德师风,可以说是引导学生的“灵魂工程师”,这种影响的深远性与广泛性不言而喻。由此,增强教育者的师德师风建设,运用规范的道德以及良好的行为举止引导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彻底转变“教书不育人、育人不教书”这一理念,真正达到以德治教的最终目的。
(二)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只有制定良好的、科学的制度,才能够在优越的环境当中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但是在整个管理过程当中,并不能简单的采用奖惩行为,全面走好管理工作,从一定的意义之上也就是要落实好后期的服务工作。由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当中需要不断以学生为本,切实落实和保障课程教学以及科研的顺利开展,不断转变各个部门的传统观念,真正以学生为本,注重思政教育与管理教育的有效结合,进而达到管理育人的真正目的。
(三)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积极良好的校园娱乐活动,进一步培养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不断锻炼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以校园精神的进一步提炼以及弘扬作为重要的核心内容,努力构建与时代特征相接轨的且具有良好思想内容的校园文化,促进其形成优良的学风、校风以及教风。与此同时,通过更加精心的组织校园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整个活动当中潜移默化的收到思想政治内容的熏陶,寓教于乐。
结论
创新在整个过程当中往往是渐进和飞跃之间协调发展的,不能够一味地冒进,也不能够操之过急,要规避在发展过程当中犯下虚无主义的错误,而且也不能够去忽视其整体的发展,要时刻注意在创新发展过程当中,针对新问题、新情况进行调整和推进,进而促进思政教育更加有效、全面而又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谈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熊光红.才智.2019(13)
[2]思想政治课中的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评《实验与探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开发》[J].李姝.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10)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有效及理路[J]. 李闻达.智库时代.2018(36)
[4]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培育路径[J]. 朱金玉.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05)
[5]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的课程建设[J]. 付俊龙.科技与企业.2013(23)
[6]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对策研究[J].谢桂袖.才智.2016(31)
作者简介:
刘丽(1983.7月),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湖南省邵阳市,职称:助教 学历:2009年毕业硕士,研究方向:管理学。专职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政教育、心育教学,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