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认为,2015年的行情已经圆满收官了,聪明的投资者应该刀枪入库,马上南山,好好休息了。今年最大的盈利机会已经过去了,12月份以后,全球都进入敏感时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再去冒险博弈,真有些不值。
有些人不能休息
自由投资人可以离场休息,但有一些人出于职业要求不能休。第一类是国家队操盘手。毕竟国家队的钱是公共财产,不能随便打水漂了,因而在年终结账的时候,总要给社会一个交代,如果亏损太多,相关工作就会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所以年底前国家队适当护盘也是合乎情理的。尤其是,前几天连跌300多点,再不护盘可能导致信心崩溃,于是本周在接近3300点技术敏感位出手强力护盘,应当不是市场化机构所为。
第二类不能休息的是公募和私募基金的经理们。这些机构投资人是持续的职业投资人,不可能真正离场,年末又是拼业绩排名的关键时段,尤其是一般基金公司的内部业绩排名考核集中在12月的前两周,拉抬自己股票市值、打压竞争对手的股价,都是习惯性手法,因而这两周基金重仓股的市值上蹿下跳,都可以理解。本周地产股和大金融股的暴力拉升,恰好是国家队与机构投资者合奏的乐章,看起来气势如虹,其实盘面很虚,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导致随后的暴力下跌。作为个人投资者,可以不理近期的行情,或者用10%~20%的资金少量参与,小赌怡情,适可而止。
美联储加息是市场焦点
尽管影响市场的重大事件很多,如中央经济会议、一号文件等等,但最大的事件还是美联储加息与否以及加息速度的快慢。以前很多人认为联储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世界经济疲软,美国经济也好不到哪里。但从美联储主席耶伦最近的讲话看,加息的态度日益坚定。我想,量化宽松已经7年了,美国经济已经大致恢复正常,美联储进入加息进程完全符合美国利益,从经济和政治上都是如此,那些以为不会加息的言论,基本是一厢情愿。美联储持续加息会带来什么?央行测算导致全球货币乘数下降50%,最终肯定导致全球资本市场的萎缩,但是萎缩到什么程度,是否达到崩溃的底部,倒也未必——只是明年全球股市的日子不太好过了。明白了这一点就清楚,我国的央行并非真正独立的货币政策制定者,美联储才是。所以未来会发生什么,别太相信人行的政策效果了。
由于美联储的加息信号越来越强,全球股市开始做出反应,美国股市连续两天大幅下跌,欧洲股市也是暴跌3天,在这种背景下,A股的表现很难特立独行。
最活跃的资金正陆续离场
今年股市泡沫中,很多活跃的投资高手已经赚了数倍的利润,接近年底,他们正在陆续离场。10月21日和11月27日的暴跌,就是这种资金集中离场所引发的市场震荡。有人以为,这两次市场大幅下跌后,大盘还是再次回升,上升趋势依旧。但千万不要那么自信。
这两次暴跌后,股市确实有回上了,但注意观察一下,出货那天的交易量是放量的,后来拉上去成交就逐步萎缩了,尽管指数高位震荡,成交越来越小,这就是活跃资金陆续离场导致的能量衰减。
两类资金的博弈很简单,离场的是赚了大钱想休息的,而护盘的是套牢者和出不了货的,如果您认为现在才进场的人是价值投资者或者有战略眼光的人,恐怕是误读了行情。如果您还不理解这个逻辑,回头看看5月28和6月4号的市场震荡,就知道目前处在何种博弈阶段了。
笔者主张大部分资金离场观望,用10%~20%的资金参与短线博弈,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第一,目前市场的风险显著大于机会,很多事情的变化方向我们根本无法预测,在博弈中,既然看不清,暂时退出观望是最好的选择。第二,从个股来看,确实有一些股票很有吸引力,明显有资金介入,这类股票剧烈波动的机会非常大,如果其股性是您能把握的,适当参与一下也没有关系,可以适当维持思维的活跃。这个时候做股票不是为了赚钱,纯粹是陶冶性情。
有人把本周的行情称为市场风格转换,或者成为热点切换,笔者完全不同意。房地产、银行是笔者不看好的板块,偶尔躁动可以,风格转换绝无可能。本周的行情看做主力自救行为较好,不要对他们上涨的原因过于痴迷,借机卖出就行,不必为操作制造借口。
有些人不能休息
自由投资人可以离场休息,但有一些人出于职业要求不能休。第一类是国家队操盘手。毕竟国家队的钱是公共财产,不能随便打水漂了,因而在年终结账的时候,总要给社会一个交代,如果亏损太多,相关工作就会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所以年底前国家队适当护盘也是合乎情理的。尤其是,前几天连跌300多点,再不护盘可能导致信心崩溃,于是本周在接近3300点技术敏感位出手强力护盘,应当不是市场化机构所为。
第二类不能休息的是公募和私募基金的经理们。这些机构投资人是持续的职业投资人,不可能真正离场,年末又是拼业绩排名的关键时段,尤其是一般基金公司的内部业绩排名考核集中在12月的前两周,拉抬自己股票市值、打压竞争对手的股价,都是习惯性手法,因而这两周基金重仓股的市值上蹿下跳,都可以理解。本周地产股和大金融股的暴力拉升,恰好是国家队与机构投资者合奏的乐章,看起来气势如虹,其实盘面很虚,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导致随后的暴力下跌。作为个人投资者,可以不理近期的行情,或者用10%~20%的资金少量参与,小赌怡情,适可而止。
美联储加息是市场焦点
尽管影响市场的重大事件很多,如中央经济会议、一号文件等等,但最大的事件还是美联储加息与否以及加息速度的快慢。以前很多人认为联储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世界经济疲软,美国经济也好不到哪里。但从美联储主席耶伦最近的讲话看,加息的态度日益坚定。我想,量化宽松已经7年了,美国经济已经大致恢复正常,美联储进入加息进程完全符合美国利益,从经济和政治上都是如此,那些以为不会加息的言论,基本是一厢情愿。美联储持续加息会带来什么?央行测算导致全球货币乘数下降50%,最终肯定导致全球资本市场的萎缩,但是萎缩到什么程度,是否达到崩溃的底部,倒也未必——只是明年全球股市的日子不太好过了。明白了这一点就清楚,我国的央行并非真正独立的货币政策制定者,美联储才是。所以未来会发生什么,别太相信人行的政策效果了。
由于美联储的加息信号越来越强,全球股市开始做出反应,美国股市连续两天大幅下跌,欧洲股市也是暴跌3天,在这种背景下,A股的表现很难特立独行。
最活跃的资金正陆续离场
今年股市泡沫中,很多活跃的投资高手已经赚了数倍的利润,接近年底,他们正在陆续离场。10月21日和11月27日的暴跌,就是这种资金集中离场所引发的市场震荡。有人以为,这两次市场大幅下跌后,大盘还是再次回升,上升趋势依旧。但千万不要那么自信。
这两次暴跌后,股市确实有回上了,但注意观察一下,出货那天的交易量是放量的,后来拉上去成交就逐步萎缩了,尽管指数高位震荡,成交越来越小,这就是活跃资金陆续离场导致的能量衰减。
两类资金的博弈很简单,离场的是赚了大钱想休息的,而护盘的是套牢者和出不了货的,如果您认为现在才进场的人是价值投资者或者有战略眼光的人,恐怕是误读了行情。如果您还不理解这个逻辑,回头看看5月28和6月4号的市场震荡,就知道目前处在何种博弈阶段了。
笔者主张大部分资金离场观望,用10%~20%的资金参与短线博弈,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第一,目前市场的风险显著大于机会,很多事情的变化方向我们根本无法预测,在博弈中,既然看不清,暂时退出观望是最好的选择。第二,从个股来看,确实有一些股票很有吸引力,明显有资金介入,这类股票剧烈波动的机会非常大,如果其股性是您能把握的,适当参与一下也没有关系,可以适当维持思维的活跃。这个时候做股票不是为了赚钱,纯粹是陶冶性情。
有人把本周的行情称为市场风格转换,或者成为热点切换,笔者完全不同意。房地产、银行是笔者不看好的板块,偶尔躁动可以,风格转换绝无可能。本周的行情看做主力自救行为较好,不要对他们上涨的原因过于痴迷,借机卖出就行,不必为操作制造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