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栽培技术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dagjc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别名拳头菜、龙头莱、如意菜等,凤尾蕨科,蕨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昏、关节炎等症,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关键词:蕨菜 栽培 技术
  
  1 概述
  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别名拳头菜、龙头莱、如意菜等,凤尾蕨科,蕨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蕨在《诗经》中就有记载,主要是作为野菜食用,至今其药用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食用部分为由叶芽生长出来未展开的羽状叶和幼嫩叶柄,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山菜,有“山菜之王”的美称。每100克鲜品含蛋白质0.43克、脂肪0.36克、糖类3.6克、有机酸0.45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即可当蔬菜又可制饴糖、饼干、代藕粉和药品添加剂。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昏、关节炎等症,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2 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1米,根状茎粗壮,长而橫走,有黑褐色绒毛。早春新生叶拳卷,呈三叉状。柄叶鲜嫩,上披白色绒毛,此时为采集期。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在根状茎上远生;叶柄粗壮,褐棕色,光滑,长30-100厘米;叶片近三角形或宽披针形,长60-150厘米,宽30-60厘米,下部羽片对生,有长柄,三角形长达60厘米,宽达25厘米,二回羽状深裂;上部羽片近互生,羽状全裂;褐色孢子囊群线形沿小羽片边缘连续着生,囊群盖二层,外层为羽片边缘反卷而成。
  3 生态习性
  多生长在向阳山坡,山的坡度较缓,一般在20°以下。植被是以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为主,林中郁闭度为0.5以下,在林间空地阳光充足的地方蕨菜长势旺盛;土壤为山地暗棕壤,酸性,PH值4—6,腐殖质层一般在l0厘米以上,要求土壤湿润、通气性好。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繁殖方法以分根繁殖为主。
  4 栽培技术
  4.1 采挖根茎 野生蕨菜地下部分较浅,根状茎一般在地下10-15厘米处生长,每年可长7-8厘米。4月上、中旬从山上挖取根茎。根茎以14-16厘米长的产量最高。采挖根茎时,根茎沾着的附土要尽量保留,这对根茎的成活及持续发育大有益处。
  4.2 整地作床 蕨菜原生地是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天性喜肥,适于土壤疏松地带生长。所以,在做床前要施足底肥,最好用腐熟的猪粪,其次是马粪,每亩施入5000公斤,翻入床下20厘米深处。
  4.3 栽植方法 南北向做床,床宽l10厘米,按l5厘米行距与床横向开12厘米小沟,将蕨菜根茎放在沟内覆土,埋到原根地表根迹,踏实,浇水。由于蕨菜喜肥水,又多在林下生长有喜阴的习性,所以,根茎栽完后,要覆稻草遮荫保湿,最后再罩上幅宽120厘米的遮荫网。
  4.4 田间管理
  4.4.1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松土除草,消灭杂草,防止草荒,减少养分消耗,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增加收获次数和产量。蕨菜种植1次可采收10多年。
  4.4.2 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满足蕨菜所需的湿润环境条件。雨季注意不能积水,要及时排水防涝,避免烂根死亡,使蕨菜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4.4.3 每年春季在蕨菜萌芽前将地上部干枯的茎叶全部烧掉,可促进早生快发,增加产量,或将地上部分干枯的茎叶用镰刀割后搂到地外,保证地面清洁,便于出苗和管理。
  4.4.4 在清除地上物后要及时施肥,在床面上撒施腐熟的有机肥,厚度2-3厘米,不能过厚以免影响出苗,以隔年的猪圈粪最好。
  5 采收与加工
  5.1 采收 蕨菜栽植第一年一般不采收,以利发根壮根,培植根茎。每年春季和夏初,当幼茎长到20-25厘米,叶柄幼嫩,小叶呈拳钩状时,即可采收。过晚会影响其食用价值,并对当年收获有不良影响,过早则会降低产量。采收时,可用刀割或用手掐,尽量贴近地面。采收完一次后,隔10-15天可采收第二次。1年可连续采收2-3次。
  5.2 加工 将采回的蕨菜及时整理,剔除杂物,把长短一致的捆成小把后,切除不能食用的硬根。
  5.2.1 腌渍 选取粗壮、无病害,长约20厘来的新鲜蕨菜。切去老根,捆扎成把。每把直径5-6厘米,重260-290克。一般采用2次盐渍法。第一次干盐渍法,菜盐比例10:3,一层盐一层菜放入容器内,上下均铺2厘米厚的盐层,最上一层放1块干净木板,板上压重石。10天后重石不再下降即可。第二次为水盐渍法,菜和盐比例为100:15。同样1层盐1层菜放入容器中,各盐层厚约2厘米,随后以饱和盐水灌满容器,盖上木板,板上压重石,大约10-15天后即可腌好,包装上市。
  5.2.2 干制 将采集后的鲜蕨菜在当天即用水洗净后于沸水中浸烫3分钟,同时不断上下翻动,使之受热均匀,软化后捞出,在冷水中迅速冷却,以保持菜色鲜绿。然后将烫好的蕨菜薄摊在通风的竹帘或苇席上晾干,切忌用阳光曝晒。有备件的可采用机械干燥。最后用塑料袋真空包装,可保存6个月以上。
  5.2.3 袋装保鲜加工 将采集来的鲜蕨菜用清水洗净后,置于冷水中浸泡至鲜蕨莱饱满为宜,一般暖天浸1夜,冷天浸1天半即可。遣泡后去老取嫩,置于锅内高温灭菌。然后采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灭苗后的鲜蕨菜调配口味,使之成为美味佳肴。按每袋150克、250克、500克等不同规格进行塑料袋真空包装,再将每袋蓑菜置于锅内高温灭菌,然后按不同规格装箱打包入库。
  6 病害防治
  蕨类植物常见病害主要有以下两种:
  6.1 灰霉病 主要为害植株的茎和叶。发病茎叶呈水浸状腐烂,严重时整株枯死。防治方法是降低湿度,定期喷药,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病害,应立即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7至10天一次,连续两三次,注意交替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
  6.2 立枯病 发病植株叶片绿色枯死,而茎干下部腐烂,呈立枯状。发病初期病株生长停顿,缺少生机。然后出现枯萎,叶片下垂,最后枯死。病株根茎处变细,出现褐色、水浸状腐烂。潮湿时,自然状态下病斑处也会产生蛛丝状褐色丝体。防治方法是作床时进行土壤消毒和用腐熟的肥料作为底肥,忌积水。发现死苗应及时清除。定植后出现立枯病时,每隔10天喷20%甲基立枯磷乳油1500倍液,或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
其他文献
做为一个机械设计人员来说,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机构设计分析、机械强度分析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经常查找设计手册并进行校核计算,如能将机械设计手册建成Web数据库,放在Int
<正>目的探讨高压氧结合常规治疗下肢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05年1月一2008年1月进行药物治疗的41例下肢软组织感染患者和201 1年8月一2012年5月药物
会议
随着现代人事理论的不断创新和现代管理理念系统的形成,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第一大要素而排名在各大资源之首。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支配和利用其它资源的能力,是可以创造财
<正>云顶岩下,碧海之畔,2020年11月3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论坛(以下简称合作论坛)在厦门顺利召开。本届合作论坛由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办,厦门国
运用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对港口门座起重机在生产实际中出现的重载溜钩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现场检测,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确定了导致故障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