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初期,许多人为理想而漂泊北上广。“飘一代”——《新周刊》很多年前创造出的概念。他们被总结出了很多生活准则,如只租房不买房、住的地方一定要有一张舒服的沙发、老找不着东西、不承诺、热衷于嘲笑中产阶级……很多年后,我们回看当年的“飘一代”们,发现他们纷纷不“飘”了。他们有了家庭、孩子、事业、房子、车子。不知不觉间,他们的孩子成了“飘二代”。如今,是飘二代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大变迁的时代。《飘二代》里就叙说着飘二代“李锦怡”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生活。父辈远离故土,子辈又进一步远离故土。他们不断地更换环境,更换同學和老师,更换朋友,青春就这样飘逝,以至于对他们来说,只有“籍贯”,而没有“故乡”。
【作者资料】
王若冲,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生,现为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学生。非典型90后,腻歪一切模式化写作。曾为搜狐、《读库》撰稿。《飘二代》是王若冲第一部出版的小说,更是她向母亲宣示精神独立的一部小说。
【内容梗概】
自小出生在广东的李锦怡,从幼儿园时就开始过起了“飘二代”的生活,没有北京户口的她,随父母来到北京求学生活。北京名校的生活,注定充实丰富而青春激荡。语言风波、师生互整、官二代、富二代、考试黑幕、学霸自杀、早恋怀孕……李锦怡或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见证了北京新新一代的青春成长。父辈远离故土,自己又远离故土,不断地更换环境,更换同学和老师,更换朋友,青春飘荡。自认为是“丑小鸭”的李锦怡,她的青春既充满了欢乐和幸福,也不乏遗憾和迷茫。但李锦怡和同学们,都因梦想而努力,为自由而挣脱,为青春而反抗。
人物:李锦怡
李锦怡从幼儿园开始,就过着飘二代的生活。她没有北京户口,却求学于一所非富即贵的北京名校。李锦怡自认为是丑小鸭,她学习成绩一般,外貌一般,却善良、敏感。她敏锐观察着自己遇到的老师、家长、学霸、学渣、富二代、官二代……李锦怡是个是非分明的学生,当某个老师教育失当时,起初她会选择屈服,但她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坚持原则,敢于通过语言或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人物:染秋
小说中有一个名字出现了567次,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名字,她就是“染秋”。染秋天赋异禀,考试从来都是第一名,是一尊独孤求败的“学神”。她从小被国家项目重点培养,她和其他天才少年们一起征战四方,斩获金牌与奖杯无数,五年级起就不断有世界顶尖大学邀请她提前入学,她初中入学时就读完了康德的一本德语原著,但她真正热爱的却是钢琴。染秋是“我”不可逾越的山峰,是“我”渴望的完美形象,但她一直都生活在父母的掌控中。她一生中唯一一次自主选择了学习钢琴,却引来了母亲的以死相逼,最后染秋投了未名湖。
【洞悉】李锦怡,这个看似普通的女孩,有着自己的个性主张和独立思考能力。虽然对自己不太满意,可她是拥有自觉意识的健康的人。染秋身上光环无数,却无法选择哪怕一架钢琴。“李锦怡”或许代表着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而天子骄子们在光环的下面,也有着不想被人看到的脆弱的一面。
//素材衔接//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院出了一起林森浩投毒案,将其室友黄洋投毒致死。案件引发轰动,其审理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当时大多数人对于这起案件都处于一边倒的态势,用诸如冷漠、残忍这类的词声讨林森浩。究竟在何种条件下,一个看起来善良和正直的人,会选择作恶?究竟怀抱何种心态,一个对自我有超高要求的人,会以极其冷静的方式,至另一个生命于死地?救死扶伤的医生和冷酷无情的杀手之间的矛盾,究竟折射出何种社会或个人心理的问题?
【关键词】平凡/天子骄子/不为人知的一面/为人处世
书中的官二代陈清苒,几乎就是一个黑幕的代名词。她学习并不优秀,但人长得漂亮,是学校接待外宾,对外交流等各种面子工程的宠儿,各种比赛、交流等活动,也一路绿灯。她的绿灯无形中阻碍了那些出生于平常家庭、却极为勤奋努力的学生,比如卢敏欣。
“卢敏欣只是想做第一名”,可是她总被学霸染秋和官二代陈清苒挡在前面,这是永远不可能翻越的大山,她永远都只能是第二名。各种羡慕妒忌恨的事情都做过,这位普通家庭的学霸,在同学眼中并不是可爱的人。但卢敏欣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纯净和骨气却让人刮目相看——当卢敏欣被黑幕,不能上重点中学的时候,卢敏欣的家长也下定决心找关系让孩子上好学校。可是戏剧的一幕出现了,当名校附中的工作人员找校长提档案的时候,卢敏欣得知后暴跳如雷,“我不知道你们找了什么人花了什么钱,但就算你们花了一百万让我进名校,我宁愿什么学也不上,也坚决不走后门!”就这样和自己的父母大战三天三夜,最终父母在“走后门就不上学”的正义凛然面前妥协了。
【洞悉】卢敏欣的心里存在雷打不动的原则,即使她爬不上最顶端,她依然坚持着攀爬;即使她被黑幕压得喘不過气来,她依然没有动摇过。我们身边那些奋勇向前的人,不都是如书中卢敏一样,彼此经历着一次又一次这样的故事么?
【关键词】勤奋/骨气/坚持
书中的化学老师赵海阔,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坚守在岗位上,退休又返聘。没有哪位老师的资历能和他比,也没有人能用他的风格来上课。赵海阔的眼里不能容忍任何错误,对同学们极为严苛,事无巨细指点同学,有同学被骂哭,可是“课上被老爷子骂哭了,下课了抹抹眼泪,心里继续想,这老爷子真牛逼,因为赵海阔讲得真是清楚啊。”同学们月考化学拿下年级第一后,赵海阔在班主任面前夸同学们:“你们龙班这帮小兔崽子,真行!”于是同学们以为化学课上,赵海阔会当面表扬一下,没想到一上来就问了几个极怪的问题,没有一个人能答上来。“赵海阔叉着腰指着我们大声说:‘我就是要打压一下你们嚣张的气焰!’”在严苛凌厉的另一面,资深教师赵海阔是时代剧变的见证人,他上山下乡,笃信理想,坚守岗位。赵海阔目睹了中学几十年变化,一直怀念八十年代名校的清廉勤勉,为现今“乌七八糟”“走后门”的名校感到痛惜。 【洞悉】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说的是严格要求,其实是老师对学生出于深切的爱。任谁,总会遇到像赵海阔般严苛凌厉的老师, “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为学生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关键词】勤奋/骨气/坚持
热点话题
【黑色童年能获得钻石人生吗?】
书中,不僅“飘二代”李锦怡、染秋,包括钢琴老师刘彧在内的“飘一代”,都面临这样的困惑,都面临着学习与爱好、事业与爱情的矛盾。染秋优异的学习成绩反而成为她追求梦想的绊脚石。当染秋偷偷获得钢琴比赛第一名,马上就要达成梦想时,卻被母亲以死相逼,断绝钢琴路。李锦怡学习成绩和钢琴成绩一般,虽然非常热爱钢琴,但要做出选择时,连自己都没有勇气选择钢琴作为专业学下去。自小也是学霸的刘彧,早年放弃了学业,选择钢琴作为自己的专业,用黑色童年换取了上海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一路顺畅,成绩优异,可就在巅峰时期坠入爱河,也因此被除去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名单,而她深信不已的爱情也并未开花结果。刘彧就这样遗憾地失去了成为钢琴家的机遇。刘彧几次可以在北京落户,可最终未能成功,成为北漂……
关键词:黑色童年
【思考】为了考取好大学,许多人的童年只剩下兴趣班和学习;为了家人的梦想,一些孩子的童年只有不断的练习。可是所谓的未来,连他们自己也说不上来。父母,在我们的生命中会引导我们如何前行,但我们不应该把父母当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主宰者。
【原文赏析】
黑色童年
刘彧小时候跟钢琴老师住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父母都久。她的父母在没有决定让她学钢琴专业之前,一直按照专业的练琴标准来要求刘彧。
因而寒暑假外带考大学前的两个春节,刘彧全部在上海的老师家中度过。
高二的时候下定决心,开始准备考学了。两首曲子,其中一首就是染秋和我在弹的《叹息》。“拿去复印,开始练吧。”老师对刘彧说。
刘彧乖乖地接过谱子,边走边翻,本来就已经满脑子“这曲子为什么这么可怕为什么这么可怕”,看到几页之后终于忍不住了,在看小卖部的老大爷“这孩子又来哭了”的眼神中,刘彧直奔电话亭给父母打电话。
“妈呀—这曲子怎么这么难啊—我肯定弹不下来—”刘彧号啕大哭。电话那头的刘彧妈只得好言安抚,说“乖乖,你之前那么多难弹的曲子都弹下来了,这首也能弹下来”,但之后说得妈妈自己都难受了,叫了孩子她爸过来劝。
“爸呀—这曲子怎么这么难啊—我肯定—”
“练琴去。”刘彧爸简单明了地打断了她,挂了电话。
刘彧对着电话的空音抹了一会儿眼泪,然后走进小卖部复印了谱子,一个人回到钢琴老师家里,老老实实练琴。
黑色童年换钻石人生。刘彧的妈妈一直这样跟她说。
上学的日子,刘彧一直在老家的厦门一中读书。成绩不好会被退学,但她一直都是理科班第一名:试卷永远能被拿去当标准答案贴在教室后面。再加上刘彧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学校把她当宝贝。每次接待客人都是她去迎接,然后在学校礼堂表演一首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或者斯克里亚宾的练习曲,面子十足。
决定考钢琴专业之后,学校给她开了绿灯:不用参加体育课,不用参加集体活动,留在班里把作业写完;不用上晚自习,回家练琴去。
为了练琴时能兼顾复习其他功课,在背下谱子之后,刘彧会把课本放在谱架上,然后手底下弹着自己该弹的曲子。
高三的春节,她在上海老师家里。老师给了她一壶开水,一包方便面,还有一部电话。“去哭吧。”她对刘彧说。
然而刘彧接过了水壶,却没有给父母打电话。
黑色童年换钻石人生。刘彧这样对自己说。
【作者资料】
王若冲,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生,现为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学生。非典型90后,腻歪一切模式化写作。曾为搜狐、《读库》撰稿。《飘二代》是王若冲第一部出版的小说,更是她向母亲宣示精神独立的一部小说。
【内容梗概】
自小出生在广东的李锦怡,从幼儿园时就开始过起了“飘二代”的生活,没有北京户口的她,随父母来到北京求学生活。北京名校的生活,注定充实丰富而青春激荡。语言风波、师生互整、官二代、富二代、考试黑幕、学霸自杀、早恋怀孕……李锦怡或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见证了北京新新一代的青春成长。父辈远离故土,自己又远离故土,不断地更换环境,更换同学和老师,更换朋友,青春飘荡。自认为是“丑小鸭”的李锦怡,她的青春既充满了欢乐和幸福,也不乏遗憾和迷茫。但李锦怡和同学们,都因梦想而努力,为自由而挣脱,为青春而反抗。
人物:李锦怡
李锦怡从幼儿园开始,就过着飘二代的生活。她没有北京户口,却求学于一所非富即贵的北京名校。李锦怡自认为是丑小鸭,她学习成绩一般,外貌一般,却善良、敏感。她敏锐观察着自己遇到的老师、家长、学霸、学渣、富二代、官二代……李锦怡是个是非分明的学生,当某个老师教育失当时,起初她会选择屈服,但她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坚持原则,敢于通过语言或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人物:染秋
小说中有一个名字出现了567次,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名字,她就是“染秋”。染秋天赋异禀,考试从来都是第一名,是一尊独孤求败的“学神”。她从小被国家项目重点培养,她和其他天才少年们一起征战四方,斩获金牌与奖杯无数,五年级起就不断有世界顶尖大学邀请她提前入学,她初中入学时就读完了康德的一本德语原著,但她真正热爱的却是钢琴。染秋是“我”不可逾越的山峰,是“我”渴望的完美形象,但她一直都生活在父母的掌控中。她一生中唯一一次自主选择了学习钢琴,却引来了母亲的以死相逼,最后染秋投了未名湖。
【洞悉】李锦怡,这个看似普通的女孩,有着自己的个性主张和独立思考能力。虽然对自己不太满意,可她是拥有自觉意识的健康的人。染秋身上光环无数,却无法选择哪怕一架钢琴。“李锦怡”或许代表着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而天子骄子们在光环的下面,也有着不想被人看到的脆弱的一面。
//素材衔接//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院出了一起林森浩投毒案,将其室友黄洋投毒致死。案件引发轰动,其审理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当时大多数人对于这起案件都处于一边倒的态势,用诸如冷漠、残忍这类的词声讨林森浩。究竟在何种条件下,一个看起来善良和正直的人,会选择作恶?究竟怀抱何种心态,一个对自我有超高要求的人,会以极其冷静的方式,至另一个生命于死地?救死扶伤的医生和冷酷无情的杀手之间的矛盾,究竟折射出何种社会或个人心理的问题?
【关键词】平凡/天子骄子/不为人知的一面/为人处世
书中的官二代陈清苒,几乎就是一个黑幕的代名词。她学习并不优秀,但人长得漂亮,是学校接待外宾,对外交流等各种面子工程的宠儿,各种比赛、交流等活动,也一路绿灯。她的绿灯无形中阻碍了那些出生于平常家庭、却极为勤奋努力的学生,比如卢敏欣。
“卢敏欣只是想做第一名”,可是她总被学霸染秋和官二代陈清苒挡在前面,这是永远不可能翻越的大山,她永远都只能是第二名。各种羡慕妒忌恨的事情都做过,这位普通家庭的学霸,在同学眼中并不是可爱的人。但卢敏欣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纯净和骨气却让人刮目相看——当卢敏欣被黑幕,不能上重点中学的时候,卢敏欣的家长也下定决心找关系让孩子上好学校。可是戏剧的一幕出现了,当名校附中的工作人员找校长提档案的时候,卢敏欣得知后暴跳如雷,“我不知道你们找了什么人花了什么钱,但就算你们花了一百万让我进名校,我宁愿什么学也不上,也坚决不走后门!”就这样和自己的父母大战三天三夜,最终父母在“走后门就不上学”的正义凛然面前妥协了。
【洞悉】卢敏欣的心里存在雷打不动的原则,即使她爬不上最顶端,她依然坚持着攀爬;即使她被黑幕压得喘不過气来,她依然没有动摇过。我们身边那些奋勇向前的人,不都是如书中卢敏一样,彼此经历着一次又一次这样的故事么?
【关键词】勤奋/骨气/坚持
书中的化学老师赵海阔,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坚守在岗位上,退休又返聘。没有哪位老师的资历能和他比,也没有人能用他的风格来上课。赵海阔的眼里不能容忍任何错误,对同学们极为严苛,事无巨细指点同学,有同学被骂哭,可是“课上被老爷子骂哭了,下课了抹抹眼泪,心里继续想,这老爷子真牛逼,因为赵海阔讲得真是清楚啊。”同学们月考化学拿下年级第一后,赵海阔在班主任面前夸同学们:“你们龙班这帮小兔崽子,真行!”于是同学们以为化学课上,赵海阔会当面表扬一下,没想到一上来就问了几个极怪的问题,没有一个人能答上来。“赵海阔叉着腰指着我们大声说:‘我就是要打压一下你们嚣张的气焰!’”在严苛凌厉的另一面,资深教师赵海阔是时代剧变的见证人,他上山下乡,笃信理想,坚守岗位。赵海阔目睹了中学几十年变化,一直怀念八十年代名校的清廉勤勉,为现今“乌七八糟”“走后门”的名校感到痛惜。 【洞悉】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说的是严格要求,其实是老师对学生出于深切的爱。任谁,总会遇到像赵海阔般严苛凌厉的老师, “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为学生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关键词】勤奋/骨气/坚持
热点话题
【黑色童年能获得钻石人生吗?】
书中,不僅“飘二代”李锦怡、染秋,包括钢琴老师刘彧在内的“飘一代”,都面临这样的困惑,都面临着学习与爱好、事业与爱情的矛盾。染秋优异的学习成绩反而成为她追求梦想的绊脚石。当染秋偷偷获得钢琴比赛第一名,马上就要达成梦想时,卻被母亲以死相逼,断绝钢琴路。李锦怡学习成绩和钢琴成绩一般,虽然非常热爱钢琴,但要做出选择时,连自己都没有勇气选择钢琴作为专业学下去。自小也是学霸的刘彧,早年放弃了学业,选择钢琴作为自己的专业,用黑色童年换取了上海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一路顺畅,成绩优异,可就在巅峰时期坠入爱河,也因此被除去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名单,而她深信不已的爱情也并未开花结果。刘彧就这样遗憾地失去了成为钢琴家的机遇。刘彧几次可以在北京落户,可最终未能成功,成为北漂……
关键词:黑色童年
【思考】为了考取好大学,许多人的童年只剩下兴趣班和学习;为了家人的梦想,一些孩子的童年只有不断的练习。可是所谓的未来,连他们自己也说不上来。父母,在我们的生命中会引导我们如何前行,但我们不应该把父母当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主宰者。
【原文赏析】
黑色童年
刘彧小时候跟钢琴老师住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父母都久。她的父母在没有决定让她学钢琴专业之前,一直按照专业的练琴标准来要求刘彧。
因而寒暑假外带考大学前的两个春节,刘彧全部在上海的老师家中度过。
高二的时候下定决心,开始准备考学了。两首曲子,其中一首就是染秋和我在弹的《叹息》。“拿去复印,开始练吧。”老师对刘彧说。
刘彧乖乖地接过谱子,边走边翻,本来就已经满脑子“这曲子为什么这么可怕为什么这么可怕”,看到几页之后终于忍不住了,在看小卖部的老大爷“这孩子又来哭了”的眼神中,刘彧直奔电话亭给父母打电话。
“妈呀—这曲子怎么这么难啊—我肯定弹不下来—”刘彧号啕大哭。电话那头的刘彧妈只得好言安抚,说“乖乖,你之前那么多难弹的曲子都弹下来了,这首也能弹下来”,但之后说得妈妈自己都难受了,叫了孩子她爸过来劝。
“爸呀—这曲子怎么这么难啊—我肯定—”
“练琴去。”刘彧爸简单明了地打断了她,挂了电话。
刘彧对着电话的空音抹了一会儿眼泪,然后走进小卖部复印了谱子,一个人回到钢琴老师家里,老老实实练琴。
黑色童年换钻石人生。刘彧的妈妈一直这样跟她说。
上学的日子,刘彧一直在老家的厦门一中读书。成绩不好会被退学,但她一直都是理科班第一名:试卷永远能被拿去当标准答案贴在教室后面。再加上刘彧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学校把她当宝贝。每次接待客人都是她去迎接,然后在学校礼堂表演一首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或者斯克里亚宾的练习曲,面子十足。
决定考钢琴专业之后,学校给她开了绿灯:不用参加体育课,不用参加集体活动,留在班里把作业写完;不用上晚自习,回家练琴去。
为了练琴时能兼顾复习其他功课,在背下谱子之后,刘彧会把课本放在谱架上,然后手底下弹着自己该弹的曲子。
高三的春节,她在上海老师家里。老师给了她一壶开水,一包方便面,还有一部电话。“去哭吧。”她对刘彧说。
然而刘彧接过了水壶,却没有给父母打电话。
黑色童年换钻石人生。刘彧这样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