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排名前十位的合资汽车公司,基本都已拿到二手车置换和零售业务的许可。那么,二手车置换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生存逻辑,此轮寒流究竟对这条脆弱的产业链产生了多大影响?
不得不提今年年初业界对车市前景的那次“误判”。
按行业规律,车辆在使用到第五年时为最佳换车时机。从2003年私家车在国内大规模出现至今,期待中的五年高峰期似乎指日可待。无论制造商还是经销商纷纷看好2008年,舆论泡沫由此高涨。
然而,因为油价等众多因素影响,换车潮非但没有如期而至,车市更是出现了令人心寒的萧条。原本准备临门劲射大赚一笔的经销商,突然遭遇“脚抽筋”。伤痛不仅体现在新车走量上的惨不忍睹,对于原本就不冷不热的二手车置换产业更是致命一击。
目前,我国有备案的汽车经销商将近2万家,伴随《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的实施,其中40%的经销商已设置二手车品牌部门,15%~20%正式展开置换业务。
从最早推出二手车业务的上海通用,到陆续进入该领域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东风标致等,目前排名前十位的合资汽车公司,基本都拿到了二手车置换和零售业务的许可。
那么,国内的二手车置换背后究竟隐藏怎样的生存逻辑,此轮车市寒流究竟对这条产业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条出口
将自己的旧车“处理”给车商,然后补齐新车差价以旧换新。一般而言,二次购车的车主“升级换代”的购买心理非常明显,对车型档次的选择也会相应提高。这也是各大4S店力推二手车置换业务的出发点——锁定目标客户,促进新车销售。
对于置换来的二手车,主要有三种渠道进行消化:一是全国范围内进行跨区域流通,经销商会将二手车信息通过网络平台(诸如优卡二手车网站、经销商QQ群等)进行发布,然后根据各地不同的需求协同调配。
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比如在重庆收购来的富康车,在湖北很可能卖出好价钱。因为东风集团现在对这款老车型产量有限,而富康在湖北的口碑一直不错。
第二大消化渠道是置换车辆在4S店的再销售。对一些犹豫不决的看车者,4S店往往会揣摩其购买心理推荐本店的置换车。与传统的机动车交易市场不同,4S店会对置换车辆进行相对完善的检修和维护,后续服务也要多很多。
第三个消化渠道则是直接处理给二手车交易市场。对于一些维护成本过高的置换车,4S店通常会选择此种处理方式。
然而,二手车置换从2003年左右开展至今,似乎一直都处在不冷不热的状态。并且4S店在与传统的机动车交易市场竞争中,也存在明显的经营局限。这直接牵制了各大4S店的“越冬”脚步。
比如上海大众4S店的置换车要经过100多项检测,不合格的项目则需按标准修复。这虽然能让产品更加保值,但较之旧车交易市场根本不具价格优势。例如一款二手帕萨特,4S店的认证后售价是15万元,而旧车市场却能低至12万元。
此外,由于今年的车市寒流,再加上置换业务的利润有限,大部分4S店几乎没有配备专门的置换车经纪人,该业务多由新车销售员兼顾。而一个称职的置换车经纪人,理应熟悉十年内近300种车型,了解车型数据,这样才能根据车况迅速给出交易价格。人才储备是国内二手车置换产业看得见的瓶颈。
有趣的是,相对4S店的“稚嫩”,机动车交易市场经纪人虽然素质不高,却已在行业里摸爬多年。诸如重庆南坪某机动车交易市场,二手车贩驾轻就熟的“业务”,很难让你想到他们的前身多是附近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
汽车置换的产业困局
在4S店做置换,很多人看重的是“买车卖车一条龙”的方便。然而国内二手车市场长期存在的运营不规范、信息不透明、服务不专业,又让一些车主宁愿将车低价卖给亲戚朋友,也不愿承担置换的风险。
据“零点调查”的数据(针对全国12个城市,3854名常住居民)显示,目前购车者的忧虑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公正性:32%的人担心“旧车评估时会夸大旧车的问题”,有29.5%的人担心“旧车评估时会被压低价格”。
其次是便利性:37.7%的人担心“置换业务手续复杂麻烦”,28.1%的人担心“置换时旧车不能及时过户”。
最后还有透明性问题:22.2%的人担心置换过程不透明,19%的人担心置换回来的车是库存车,11.5%的人担心置换过程中出现偷换零件的现象,还有13.7%的人担心置换协议的内容模糊,糊弄消费者。
那么,本以为凭借汽车厂商及4S店为品牌后盾,会带给购车者公正、便利的换车体验,结果为何事与愿违?
事实上,目前开展置换业务的4S店只是选择性地覆盖重点城市,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气候。也即是说,真正
参与这一领域的市场主体是有限的。
同时,品牌灵活度的缺乏,也让置换成功率大为降低。虽然东风汽车等企业已经开展“多品牌置换业务”,但由于无法为置换来的其他品牌提供检测、认证和质保,所以本品牌的二手车置换仍是其主营业务。
最后,在整个置换过程中,从买旧车到估价再到卖新车都由4S店完成,导致4S店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并且其中多数“裁判员”和“运动员”的专业素质更是有待提高。旧车评估环节中的不透明、估价过低等现象仍旧存在。
二手车置换
什么因素影响价格?
颜色决定价格
对于一款旧车而言,市场保有量的大小是影响车价的一大因素。此外,车辆颜色、车牌号码,也是二手车商所看重的。比如商务车,深蓝色就是较受欢迎的车型,而墨绿、红色车型就明显滞销;车牌号码也受到买家关注,特别在广东地区,如果是连着几个“8”的车牌,在相同车况下,也会比其他车辆高1000~3000元不等。
历史记录影响车价
有没有划痕,有没有撞过车,如果出过事故是否伤及大梁,车况是影响收购价格的一大因素。对于冷门车型,不同车商的报价会有悬殊。
改装车影响价格
目前大多数改装车车主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改装,但车辆改装后增加的设备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是不予理赔的;同时,车商在收购这类车型时要冒一定的风险,因此改装得比较夸张的二手车,不仅评估价格偏低,有时甚至很难找到买家。
加装配置加不了价
对于车商来说,他们最愿意收购原封不动的车辆,车主觉得加装了配置更豪华,但二手车行却认为一些改装给他们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在收车方看来,汽车配置分为安全性配置、舒适性配置和便利性配置三大类。一般来讲,安全性配置评估价格相应较高,另外两种则较低,甚至还会影响整车价格的评估。
不得不提今年年初业界对车市前景的那次“误判”。
按行业规律,车辆在使用到第五年时为最佳换车时机。从2003年私家车在国内大规模出现至今,期待中的五年高峰期似乎指日可待。无论制造商还是经销商纷纷看好2008年,舆论泡沫由此高涨。
然而,因为油价等众多因素影响,换车潮非但没有如期而至,车市更是出现了令人心寒的萧条。原本准备临门劲射大赚一笔的经销商,突然遭遇“脚抽筋”。伤痛不仅体现在新车走量上的惨不忍睹,对于原本就不冷不热的二手车置换产业更是致命一击。
目前,我国有备案的汽车经销商将近2万家,伴随《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的实施,其中40%的经销商已设置二手车品牌部门,15%~20%正式展开置换业务。
从最早推出二手车业务的上海通用,到陆续进入该领域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东风标致等,目前排名前十位的合资汽车公司,基本都拿到了二手车置换和零售业务的许可。
那么,国内的二手车置换背后究竟隐藏怎样的生存逻辑,此轮车市寒流究竟对这条产业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条出口
将自己的旧车“处理”给车商,然后补齐新车差价以旧换新。一般而言,二次购车的车主“升级换代”的购买心理非常明显,对车型档次的选择也会相应提高。这也是各大4S店力推二手车置换业务的出发点——锁定目标客户,促进新车销售。
对于置换来的二手车,主要有三种渠道进行消化:一是全国范围内进行跨区域流通,经销商会将二手车信息通过网络平台(诸如优卡二手车网站、经销商QQ群等)进行发布,然后根据各地不同的需求协同调配。
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比如在重庆收购来的富康车,在湖北很可能卖出好价钱。因为东风集团现在对这款老车型产量有限,而富康在湖北的口碑一直不错。
第二大消化渠道是置换车辆在4S店的再销售。对一些犹豫不决的看车者,4S店往往会揣摩其购买心理推荐本店的置换车。与传统的机动车交易市场不同,4S店会对置换车辆进行相对完善的检修和维护,后续服务也要多很多。
第三个消化渠道则是直接处理给二手车交易市场。对于一些维护成本过高的置换车,4S店通常会选择此种处理方式。
然而,二手车置换从2003年左右开展至今,似乎一直都处在不冷不热的状态。并且4S店在与传统的机动车交易市场竞争中,也存在明显的经营局限。这直接牵制了各大4S店的“越冬”脚步。
比如上海大众4S店的置换车要经过100多项检测,不合格的项目则需按标准修复。这虽然能让产品更加保值,但较之旧车交易市场根本不具价格优势。例如一款二手帕萨特,4S店的认证后售价是15万元,而旧车市场却能低至12万元。
此外,由于今年的车市寒流,再加上置换业务的利润有限,大部分4S店几乎没有配备专门的置换车经纪人,该业务多由新车销售员兼顾。而一个称职的置换车经纪人,理应熟悉十年内近300种车型,了解车型数据,这样才能根据车况迅速给出交易价格。人才储备是国内二手车置换产业看得见的瓶颈。
有趣的是,相对4S店的“稚嫩”,机动车交易市场经纪人虽然素质不高,却已在行业里摸爬多年。诸如重庆南坪某机动车交易市场,二手车贩驾轻就熟的“业务”,很难让你想到他们的前身多是附近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
汽车置换的产业困局
在4S店做置换,很多人看重的是“买车卖车一条龙”的方便。然而国内二手车市场长期存在的运营不规范、信息不透明、服务不专业,又让一些车主宁愿将车低价卖给亲戚朋友,也不愿承担置换的风险。
据“零点调查”的数据(针对全国12个城市,3854名常住居民)显示,目前购车者的忧虑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公正性:32%的人担心“旧车评估时会夸大旧车的问题”,有29.5%的人担心“旧车评估时会被压低价格”。
其次是便利性:37.7%的人担心“置换业务手续复杂麻烦”,28.1%的人担心“置换时旧车不能及时过户”。
最后还有透明性问题:22.2%的人担心置换过程不透明,19%的人担心置换回来的车是库存车,11.5%的人担心置换过程中出现偷换零件的现象,还有13.7%的人担心置换协议的内容模糊,糊弄消费者。
那么,本以为凭借汽车厂商及4S店为品牌后盾,会带给购车者公正、便利的换车体验,结果为何事与愿违?
事实上,目前开展置换业务的4S店只是选择性地覆盖重点城市,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气候。也即是说,真正
参与这一领域的市场主体是有限的。
同时,品牌灵活度的缺乏,也让置换成功率大为降低。虽然东风汽车等企业已经开展“多品牌置换业务”,但由于无法为置换来的其他品牌提供检测、认证和质保,所以本品牌的二手车置换仍是其主营业务。
最后,在整个置换过程中,从买旧车到估价再到卖新车都由4S店完成,导致4S店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并且其中多数“裁判员”和“运动员”的专业素质更是有待提高。旧车评估环节中的不透明、估价过低等现象仍旧存在。
二手车置换
什么因素影响价格?
颜色决定价格
对于一款旧车而言,市场保有量的大小是影响车价的一大因素。此外,车辆颜色、车牌号码,也是二手车商所看重的。比如商务车,深蓝色就是较受欢迎的车型,而墨绿、红色车型就明显滞销;车牌号码也受到买家关注,特别在广东地区,如果是连着几个“8”的车牌,在相同车况下,也会比其他车辆高1000~3000元不等。
历史记录影响车价
有没有划痕,有没有撞过车,如果出过事故是否伤及大梁,车况是影响收购价格的一大因素。对于冷门车型,不同车商的报价会有悬殊。
改装车影响价格
目前大多数改装车车主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改装,但车辆改装后增加的设备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是不予理赔的;同时,车商在收购这类车型时要冒一定的风险,因此改装得比较夸张的二手车,不仅评估价格偏低,有时甚至很难找到买家。
加装配置加不了价
对于车商来说,他们最愿意收购原封不动的车辆,车主觉得加装了配置更豪华,但二手车行却认为一些改装给他们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在收车方看来,汽车配置分为安全性配置、舒适性配置和便利性配置三大类。一般来讲,安全性配置评估价格相应较高,另外两种则较低,甚至还会影响整车价格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