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学生报纸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描述了高校学生报纸的基本现状和现实困扰,提出应从学生报纸的特点出发,探索学生媒体优势互补的立体式校园传播模式,形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关键词:高校学生报纸;发展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学生报纸按照所属部门或者主办机构划分,有两种类型:(1)由校团委主办、学生通讯社承办的报纸;(2)由各院(系)团组织主办的报纸。高校学生报纸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的建设"。 [1]长期以来,高校学生报纸在关注学校热点、及时反映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促进师生间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笔者长期从事共青团工作和指导学生报纸的经验来看,学生报纸在实际运作中面临着发展瓶颈和现实困扰,主要表现在:(1)内部因素:出版周期长,信息传播滞后;报纸数量众多,但编辑和写作上大多是简单的模仿,加之每年编辑部人员都要换届,没有形成稳定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定位,风格雷同;都侧重于报道校园动态和学校政策,缺少对新闻的深入思考和对政策的深度访谈,不能有效的引导校园舆论。(2)外部因素: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学生报纸传阅率低。
为了有效地指导高校学生报纸良性发展,需要对高校学生报纸的现实困扰进行诊断,在此基础上提出它未来发展的路径。
一、高校学生报纸的特点
与一般报纸相比,高校学生报纸以本校师生为主要传播对象、不以盈利为目的。
从媒介功能上来说,学生报纸担负着报道校园内外最新变动,反映、影响和积极引导校园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的功能。因而,高校学生报纸的功能定位应表述为"信息+宣传+知识+消闲+服务型的报纸"。[2]而在以育人为本的高校场域内,这一功能定位最终的指向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开展。
同时,相对于一般报纸而言,大学校园学生报纸受到了高校浓厚文化气息的塑造,受众文化层次高;传播和探讨的内容为校园内外与师生有关的最新变动,反映校园生活,因而传播内容的接近性强。
二、高校学生报纸的现状
1、基本现状
(1)一般由高校团委或院(系)团组织主办。
(2)人员编制和设施相对较少,技术手段相对一般报纸较为落后。
(3)出版周期一般以月为单位,每学期出版3-4期;在大型活动期间或紧密配合学校工作某一阶段的主题,出版特刊。
(4)报纸内容有新闻、时事评论、理论学习、校园文体活动介绍、文艺作品等。
(5)编辑部成员一般没有集中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基本的写作、编辑和摄影技巧等是以老成员带新成员、模仿其他刊物的形式来实现。
(6)报纸出版经费从学生活动经费支出,基本没有广告收入。
(7)报纸发行以本校或院(系)师生为主,并向其他院(系)送阅;发行方式是送阅和在校园内公共区域赠阅相结合。
2、现实困扰
(1)因经费和学生时间限制,报纸出版周期较长,时效性较差,信息传播滞后。
(2)受自身特点的制约,远不及广播和网络传播那样迅捷、逼真。
(3)从报纸文本来看,相当一部分的评论、文艺等版面有拼凑稿件之嫌,与学生的思想和最新变动相去甚远。同时,都只侧重于报道校园动态和学校政策,缺少对新闻的深入思考和对政策的深度访谈,不能有效的引导校园舆论。
(4)学生报纸虽然面向的是广大师生,但是对报纸的核心受众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加之学生报纸编辑部主要成员变动较快,报纸难以形成鲜明、一贯的风格定位。
(5)学生报纸骨干成员和指导教师作为"把关人",缺乏专业指导,报纸的编辑、写作和照片选取上较为随意。
(6)虽然学生报纸数量众多,但是报刊的编辑技巧、写作原则等互相模仿,风格定位和专业特色缺失,报纸面貌和内容趋同。
(7)学生报纸各自为战,大量重复性的工作,造成了资源浪费,不利于形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反而导致了学生接受心理的逆反。
三、高校学生报纸发展路径探讨
1、从学生报纸的特点出发,探索学生媒体在时间上相互配合,在内容上相互补缺,形成立体式传播模式
为了规避出版周期过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学生报纸应弱化关于校园最新变动的信息报道,充分发挥其记录性好、选择性强、材料运用自如等长处,在新闻述评、调查报告、深度报道等文体上多下功夫,扩充信息的广度,挖掘信息的深度,引导校园舆论。
从时间上来说,校园广播和网络充分发挥其反应迅速、真切、逼真,有感染力的长处,短时间内报道校内外新闻事件;经过一段时期对新闻事件的全景式了解,学生报纸就校内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情况加以综述、分析和评论。
在现有校园媒体格局中,虽然有部分学生报纸实现了与网络版的新闻同步,或是以通讯稿件的形式被发布在校园网上,但是这种初级阶段的报网结合,只是纸质版的新闻稿件在网络上的原文照登。
2、探索建立校园媒体管理中心,形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第一,探索建立校园媒体管理中心,不是各校园媒体的简单組合,而是各校园媒体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各媒体的特点出发,使各校园媒体的长处发挥到最佳。
在统一的校园媒体管理中心调配下,从学生报纸的特点出发,探索学生媒体在时间上相互配合,在内容上相互补缺将成为可能。广播和网络媒体利用其时效性优势,对校内外新闻在最短的时间内播发,使广大师生尽快得到初步的信息;报纸媒体发挥其反复阅读,对事件进行全景式的稳定的文字报道、评论和思考。
第二,探索建立校园媒体管理中心,实现全校范围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规避报纸形式和内容严重趋同、资源浪费、风格定位和专业特色缺失。
(1)可以尝试把目前具有全校视野的校团委主办的报纸定位为以对校内外最新变动、学校政策和学生群体需求的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为主;把文学类专业学生报纸定位为以文艺副刊为主;外语类专业学生报纸定位为面向全校学生的外文阅读报纸;而把其他院(系)的报纸定位为交流学生学术思想、锻炼专业素养的平台。
(2)各院(系)组成学生通讯员队伍,及时将本院(系)的最新变动报道给校园媒体,有效避免目前报、网新闻内容重复,报纸又不及网络传播时效性强的问题。
第三,探索建立校园媒体管理中心,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建立立体式传播模式和良好传受关系所必须的保障性措施。
(1)邀请专业教师担任"把关人",对报纸的编辑、写作技巧和对传播的信息进行分析,如传播哪些信息、信息如何挖掘、以何种形式传播以及运用何种校园媒体等目前格局下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和把关。
(2)集中力量组织目前格局下缺失的业务培训、经验交流和定期召开选题会。
(3)建立立体式传播模式所需的依据媒介特点进行的不同定位需要统一调配;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的写作要了解学校相关部门的政策解读或对校内外事件的积极回应,关系到良性校园舆论的形成和事件的有效解决,也需要统一的声音来引导舆论,维护校园稳定。
(4)郑兴东在《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一书中认为,传播者对待受众需要的态度应有三类,即漠视、迎合、引导[3]。建立良好的传受关系所必须的学生需求调查,在校园媒体管理中心的调配下,可以集中力量完成,进而有效指导媒体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人民日报,2004-10-15.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5.
[3]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90-191.
作者简介:史涛(1982-),男,陕西省韩城市人,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生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学生报纸;发展路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学生报纸按照所属部门或者主办机构划分,有两种类型:(1)由校团委主办、学生通讯社承办的报纸;(2)由各院(系)团组织主办的报纸。高校学生报纸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的建设"。 [1]长期以来,高校学生报纸在关注学校热点、及时反映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促进师生间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笔者长期从事共青团工作和指导学生报纸的经验来看,学生报纸在实际运作中面临着发展瓶颈和现实困扰,主要表现在:(1)内部因素:出版周期长,信息传播滞后;报纸数量众多,但编辑和写作上大多是简单的模仿,加之每年编辑部人员都要换届,没有形成稳定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定位,风格雷同;都侧重于报道校园动态和学校政策,缺少对新闻的深入思考和对政策的深度访谈,不能有效的引导校园舆论。(2)外部因素: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学生报纸传阅率低。
为了有效地指导高校学生报纸良性发展,需要对高校学生报纸的现实困扰进行诊断,在此基础上提出它未来发展的路径。
一、高校学生报纸的特点
与一般报纸相比,高校学生报纸以本校师生为主要传播对象、不以盈利为目的。
从媒介功能上来说,学生报纸担负着报道校园内外最新变动,反映、影响和积极引导校园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的功能。因而,高校学生报纸的功能定位应表述为"信息+宣传+知识+消闲+服务型的报纸"。[2]而在以育人为本的高校场域内,这一功能定位最终的指向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开展。
同时,相对于一般报纸而言,大学校园学生报纸受到了高校浓厚文化气息的塑造,受众文化层次高;传播和探讨的内容为校园内外与师生有关的最新变动,反映校园生活,因而传播内容的接近性强。
二、高校学生报纸的现状
1、基本现状
(1)一般由高校团委或院(系)团组织主办。
(2)人员编制和设施相对较少,技术手段相对一般报纸较为落后。
(3)出版周期一般以月为单位,每学期出版3-4期;在大型活动期间或紧密配合学校工作某一阶段的主题,出版特刊。
(4)报纸内容有新闻、时事评论、理论学习、校园文体活动介绍、文艺作品等。
(5)编辑部成员一般没有集中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基本的写作、编辑和摄影技巧等是以老成员带新成员、模仿其他刊物的形式来实现。
(6)报纸出版经费从学生活动经费支出,基本没有广告收入。
(7)报纸发行以本校或院(系)师生为主,并向其他院(系)送阅;发行方式是送阅和在校园内公共区域赠阅相结合。
2、现实困扰
(1)因经费和学生时间限制,报纸出版周期较长,时效性较差,信息传播滞后。
(2)受自身特点的制约,远不及广播和网络传播那样迅捷、逼真。
(3)从报纸文本来看,相当一部分的评论、文艺等版面有拼凑稿件之嫌,与学生的思想和最新变动相去甚远。同时,都只侧重于报道校园动态和学校政策,缺少对新闻的深入思考和对政策的深度访谈,不能有效的引导校园舆论。
(4)学生报纸虽然面向的是广大师生,但是对报纸的核心受众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加之学生报纸编辑部主要成员变动较快,报纸难以形成鲜明、一贯的风格定位。
(5)学生报纸骨干成员和指导教师作为"把关人",缺乏专业指导,报纸的编辑、写作和照片选取上较为随意。
(6)虽然学生报纸数量众多,但是报刊的编辑技巧、写作原则等互相模仿,风格定位和专业特色缺失,报纸面貌和内容趋同。
(7)学生报纸各自为战,大量重复性的工作,造成了资源浪费,不利于形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反而导致了学生接受心理的逆反。
三、高校学生报纸发展路径探讨
1、从学生报纸的特点出发,探索学生媒体在时间上相互配合,在内容上相互补缺,形成立体式传播模式
为了规避出版周期过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学生报纸应弱化关于校园最新变动的信息报道,充分发挥其记录性好、选择性强、材料运用自如等长处,在新闻述评、调查报告、深度报道等文体上多下功夫,扩充信息的广度,挖掘信息的深度,引导校园舆论。
从时间上来说,校园广播和网络充分发挥其反应迅速、真切、逼真,有感染力的长处,短时间内报道校内外新闻事件;经过一段时期对新闻事件的全景式了解,学生报纸就校内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情况加以综述、分析和评论。
在现有校园媒体格局中,虽然有部分学生报纸实现了与网络版的新闻同步,或是以通讯稿件的形式被发布在校园网上,但是这种初级阶段的报网结合,只是纸质版的新闻稿件在网络上的原文照登。
2、探索建立校园媒体管理中心,形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第一,探索建立校园媒体管理中心,不是各校园媒体的简单組合,而是各校园媒体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各媒体的特点出发,使各校园媒体的长处发挥到最佳。
在统一的校园媒体管理中心调配下,从学生报纸的特点出发,探索学生媒体在时间上相互配合,在内容上相互补缺将成为可能。广播和网络媒体利用其时效性优势,对校内外新闻在最短的时间内播发,使广大师生尽快得到初步的信息;报纸媒体发挥其反复阅读,对事件进行全景式的稳定的文字报道、评论和思考。
第二,探索建立校园媒体管理中心,实现全校范围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可以有效规避报纸形式和内容严重趋同、资源浪费、风格定位和专业特色缺失。
(1)可以尝试把目前具有全校视野的校团委主办的报纸定位为以对校内外最新变动、学校政策和学生群体需求的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为主;把文学类专业学生报纸定位为以文艺副刊为主;外语类专业学生报纸定位为面向全校学生的外文阅读报纸;而把其他院(系)的报纸定位为交流学生学术思想、锻炼专业素养的平台。
(2)各院(系)组成学生通讯员队伍,及时将本院(系)的最新变动报道给校园媒体,有效避免目前报、网新闻内容重复,报纸又不及网络传播时效性强的问题。
第三,探索建立校园媒体管理中心,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建立立体式传播模式和良好传受关系所必须的保障性措施。
(1)邀请专业教师担任"把关人",对报纸的编辑、写作技巧和对传播的信息进行分析,如传播哪些信息、信息如何挖掘、以何种形式传播以及运用何种校园媒体等目前格局下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和把关。
(2)集中力量组织目前格局下缺失的业务培训、经验交流和定期召开选题会。
(3)建立立体式传播模式所需的依据媒介特点进行的不同定位需要统一调配;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的写作要了解学校相关部门的政策解读或对校内外事件的积极回应,关系到良性校园舆论的形成和事件的有效解决,也需要统一的声音来引导舆论,维护校园稳定。
(4)郑兴东在《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一书中认为,传播者对待受众需要的态度应有三类,即漠视、迎合、引导[3]。建立良好的传受关系所必须的学生需求调查,在校园媒体管理中心的调配下,可以集中力量完成,进而有效指导媒体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人民日报,2004-10-15.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5.
[3]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90-191.
作者简介:史涛(1982-),男,陕西省韩城市人,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生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