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wenj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促使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班主任要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两门学科有机结合,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解决其在整合过程中将出现的种种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促进其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他们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关键词】德育 心理健康 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79
  随着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渐重视,其为学生成长及发展奠基的优势逐渐凸显。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也因此受到关注。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有区别,各具特色,不能替代。但两者又有一定联系,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内在的联系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融合提供了可能。针对于此,本文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
  学校进行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虽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两者之间是有着直接的联系的。德育教育主要就是教会学生如果做人,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按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德育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延伸,这两者都是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两者都是为了帮助中小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全其自身的人格并形成良好的教育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中职阶段进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也对中职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上的差异。中职的德育与心理教育所遵循的理论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伦理学原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来源主要是来自教育学与心理学。
  2.特征上的差异。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特征受到外界与自身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由于受到外界影响因素的不同,所需要的学科方法与社会形态改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其自身的特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稳定性对易变性,恒常性与时期性等等。
  3.学生观念上的差异。在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称之为教育者与求助者,这也是对教师态度的表明,也就是将教师与学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上,使双方可以不必顾忌身份上的差异,畅所欲言的讨论问题,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但德育并不是这样,德育主要是从阶级社会开始,其被看作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手段,具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这也就使被教育的人员可以遵守这一规范。
  4.目标上的差异。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上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对学生的认识与观念进行改善,这不仅与教师有关系,与家庭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工作的核心是心理不正常的学生,通过对其进行治疗来对其不正常的心理状况进行矫正。在价值取向上,德育主要是服务与社会的,其目标就是对人们的观念进行转变面,使学生在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的方向上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符,进而保障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创设优良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地点,所以其对学生素质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影响,以下对其进行明确的分析。
  1.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想要完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就应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都会影响到中小学生,所以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培养,以此来提高中职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素质等等,教师的为人师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建设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对学校的主体文化进行的反应,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来营造校园文化,例如设立雕塑、图书馆以及报栏等等,通过广播、讲座、图展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人生,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德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多学生的习惯、个性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都与家庭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学校与家庭进行结合,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中小学生的教育进行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对孩子的动向进行掌握,并有效的配合学校的教育,积极参与校园活动。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本身就是一部“活”教材,无时不刻地起着教育的作用,周围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及各种社会机构都是对学生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比如环境保护、希望工程、抗震救災、杜绝毒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等活动都可作为学生的教育内容,使社会环境成为教育的课堂。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有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为德育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中职学校把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但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还实现了共同“育人”的目标,为世纪所需人才奠定了生存适应力的基础。
  当然,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使人类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中快速的节奏、频繁的应激、剧烈的竞争,也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心理压力和社会道德适应问题。将心理教育融入中职德育之中,可以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的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水湖.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1)
  [2]位俊芹.在政治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
  [3]林增学.心理健康结构维度的研究概述及理论构想[J].社会科学家,2000(6)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游戏化学习的教学模式受到广泛推崇,这种借助于计算技术、信息技术,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在界定游戏化学习内涵的基础上,介绍游戏化学习的基础条件和应用方法。  【关键词】游戏化学习 小学数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201 
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交际和语言运用的质量。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虽然打破了以往以语法、词汇、句型学习为主的模式,但对比国外的优秀外语
例1男性,74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10天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泌尿系CTU检查:膀胱占位病变大小3.5cm×2.5cm,向膀胱腔内突出,增强有轻度强化。膀胱镜检查发现:
独山子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开工至今已经3年了,施工过程中的违章作业以及由此带来的事件和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还是安全管理存在问题。根据现场安全管理经验,对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管理要求的日益提高,监测领域在不断扩展,监测因子日渐增加,监测任务日趋繁重,对监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于是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措施。
针对新时期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新要求,提出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开展设计性实验以及课程设计方面与EDA技术整合的思想。MAX+PlusII的丰富的逻辑功能库、设计修
《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表明国家对教育新一轮的改革将由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和内涵建设转变;作为高职公共基础课之一的数学课程,在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改革后,又一次迎来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