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言的规则、共同体与他者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的核心是语言游戏论。文章以文本为研究依据,在此基础上说明语言游戏的规则需要被遵守的同时,也是动态的,在游戏中等待被修正的;在语言游戏中,语言本身无力做任何事,它是在共同体的实践下,达到交流目的;他者,则使规则正当化并不断被更新。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语言游戏 规则 共同体 他者
  一、引言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其前期的思想主要是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期则转向日常语言的研究,以日常语言的使用为典范,揭示语言使用的内在结构。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用来分析日常语言的意义所引入的一个概念,以游戏活动来比喻语言活动,其语言游戏论主要由“语言游戏”、“家族相似”和“生活形式”等思想构成,这一思想贯穿在其后期著作《哲学研究》一书中。
  纵观国内外的后期维特根斯坦专题研究,不难发现,相对于国内而言,国外的研究更为系统、详尽,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专著,内容涉及语言游戏说、生活形式、私人语言、规则问题、理解问题以及语言和心智问题等众多方面[1];在国内,对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研究,主要是对其著作的翻译及生平介绍、语言哲学观的概述,以及与胡塞尔、索绪尔等思想家的比较分析。本文基于多个国家的研究成果,拟从三个方面就其语言游戏论,论述语言的规则、共同体,以及与他者的相互联系,以期能挖掘更深层、更系统的内涵。
  二、语言游戏与规则
  (一)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
  近代哲学认为,认识是在“意识”的层面上产生的,如果要把自己的认识传达给他人,“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从终极上来说,意识是“原型”,语言是其“复制品”。然而,其“复制”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不正确的。而现代哲学认为,语言是认识不可或缺的载体。莫不如说,只有在语言的基础上,或者说在语言的层面上,才能产生认识[2]。如岩城见一教授所说:“‘语言哲学’是取代康德‘意识哲学’的更加正当的‘超越论哲学’。在现代‘超越论哲学’那里,‘意识’不是自然发生、定型并成长起来的,而恰恰总是预先有‘语言’的介入。意识被语言构造化,这是哲学考察意识和经验的前提[3]。”在学界,一般认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是哲学“向语言转换”的代表性理论。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主要由“语言游戏”、“家族相似”和“生活形式”等思想构成。他把对语言的一种使用,即称为一种“语言游戏”。换句话说,每种语言游戏都是对语言的一种使用,同时,语言游戏是多样的、易变的,是具有目的性的。维特根斯坦指出,在考察各类游戏,如棋类游戏、牌类游戏、球类游戏等的过程中,会发现棋类游戏之间会有各种相似点,但随之与另一类游戏比较时,许多共同点仍然存在,但也有许多共同点消失,也会出现新的共同点。他说:“这种考察的结果是:我们看见一个由相互交叉重叠的相似关系组成的复杂网络;有时在总体上相似,有时在细节上相似。[4]”由此,他把各种语言游戏直接的关系称为“家族相似”。这就是说,正如家庭成员里父母、兄弟、姐妹之间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而在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完全相同那样,在各种语言游戏之间,或再扩大一些说,在各种语言游戏之间,情况也是如此[5]。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语言的言说是活动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由此观之,我们的语言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我们可能对同一现象使用截然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果不了解一个部落或者民族的生活形式,就不会明白他们所说的那种陌生的语言。
  (二) 规则中的语言游戏
  可以说任何一种游戏,都有其规则,游戏活动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是因为在一定的规则之下,游戏活动才有了意义。同样,语言游戏亦是如此。语言活动与游戏相似,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而没有完全脱离规则的语言。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中也指出,语言并非实质,而只是一种形相[6]。语言与能被知觉到的具体现象不同,是带有抽象性的,但它也并不完全是抽象的,语言来源于现实,从现实中获取其材料与内涵。那么,如何解决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呢?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在命令和它的执行之间有一道深沟。它必须通过理解行为来填平。[4]”理解,即要遵守规则。简单地说,理解是一种在语言游戏中可重复进行的互动行为。这种外在的双向行为能够使得人们在语言游戏中将语言、游戏者和现实联系起来[1]。毋庸置疑,语言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其目的即是传达意义。而意义之所以能被传达和理解,是基于决定句子构造的规则,如语词的使用规则、组合规则等等,将其进行排列,然后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再依据句中词的能指(音位列),具体地对应着其发音规则,从而得以以语音的方式传达给听话者;听话者则也是在认知这种句子的构造规则后才能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因此,遵守规则,对于语言游戏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即使是再简单不过的游戏,如“把球无目的的扔到空中,拿着球互相追逐,相互之间扔球取乐,如此等等[4]”,也一定由某种规则所支配。对此,维特根斯坦反问道:“而我们不是有时也一边玩、一边制定规则吗?而且甚至还有我们一边玩、一边修改规则的情况。[4]”显然,游戏的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的,是在游戏的过程中等待被修正的。那么,为什么在语言游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修改规则呢?这便是下面将要解决的问题。
  (三)语言的规则与共同体
  对于维特根斯坦遵循规则这一概念,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解释。美国的马尔科姆指出:一些哲学家认为,这一概念以人类共同体为前提,在同一个人类共同体中,对于某种行为是否遵循一个特定的规则,有着一致的看法;另一些哲学家认为,当维特根斯坦说遵循规则是一种“实践”时,他并不意指社会实践,并不乞援于一群由遵循规则的人们组成的人类共同体,而只是强调规则以规则性,行为方式的重复性或者循环性为前提,这些规则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人的生活中也可以体现出来[7]。他对第二种解释持否定态度,认为那是对维特根斯坦思想的误解与歪曲。   维特根斯坦认为:“只有一个人只遵守一次的规则是不可能的。同样,不可能存在只报告一次的报告、只下一次或只理解一次的命令,等等——遵守规则、作报告、下命令、下棋都是习惯(习俗、制度)。[4]”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性存在,必定生活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参与某种社会生活实践,履行某种社会责任或义务;而“‘遵守规则’也是一种实践。并且认为自己在遵守规则并不就是遵守规则。因此,‘私下地’遵守规则是不可能的:否则,认为自己在遵守规则与遵守规则就是同一件事。[4]”没有“私下地”遵守规则,同样,也没有私人的语言。语言只有在交流过程中,它才有意义;只有在语言共同体的生活中,才具有它的真正的存在。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共同体内,对某一行为或事物遵循一个特定的规则,并取得一致认识,所对应的语言才能在共同体内存在,成为共同体内的语言。若是强调“规则以规则性,行为方式的重复性或者循环性为前提,这些规则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人的生活中也可以体现出来”“正确性由规则唯一确定”[7]这种看法,是否陷入了本质主义的圈套中去了呢?
  试想一下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诚然,在物理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红色”、“绿色”和“黄色”是规则的、重复的、循环的,即使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也可以用其他的三种符号代替,但只有生活在共同体内的人才能对这三种颜色(表象)所表示的概念(包含在“语言”当中)有一致的认识,并采取一致的行为方式,才不会引起混乱。因为虽然“一致性的概念本身并不进入语言游戏中[4]”,但是一致性的行为方式却是共同体内的人所特有的语言游戏。
  (四) 语言的共同体与他者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的第219节中指出:“在我遵守规则时,我不做选择。我盲目地遵守规则。[4]”也就是说,规则本身总是告诉我们同样的东西,我们按照规则所告诉的那样去实践,实践的过程中并不会意识到规则的存在。这种把握规则的方式只在于根据使用这条规则的实践,以我们受训练的方式对它做出反应[8]。这是因为,“遵守规则”这种实践,不是个人的实践,而是共同体的实践。能使“遵守规则”正当化的权限经常握在共同体内的“他者”手中。由此,主体与他者形成对行为或事物的一致认识。若主体与他者对行为或事物具有一致的认识,那么主体与他者如何才能够“一致”?这种一致如何才能具有“客观性”?对于这个问题,日本哲学家三木清作了如下论述:
  仅仅认为这种客观性的根据就在“社会的内部”是不够的。必须从“听话者”就是“能够说话的人”,而且反过来,“说话者”又是“能够听话的人”这种状态中去寻找“一致的客观性的根据”。也就是说,说话者和听话者都必须各自是“独立的人”。[2]
  也就是说,共同体内的个人必须都是各自“独立的人”,在由主体与他者构成的共同体中,主体与他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交融。对于“我”来说,共同体内有“他者”存在;对于“他者”来说,“我”也是他者之一。正是在这种关系的作用下,规则才不会被固化,才能不断以新的、更加合理化的姿态呈现,实现更新。
  参考文献
  [1] 刘辉.索绪尔和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观批判[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9.
  [2] (日)丸山高司,著.刘文柱,等,译.伽达默尔——视野融合[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18-171.
  [3] 王琢.美学向感性论的转向——访岩城见一教授[J].哲学动态,2008:58-60.
  [4] (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蔡远,译.哲学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7.
  [5] 涂纪亮.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研究:英美语言哲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26.
  [6] (日)町田健. ソシュール入門――コトバの謎解き[M]. 东京:光文社, 2003:172.
  [7] (美)N·马尔科姆 霍玉章摘译. 维特根斯坦论语言和规则[J].哲学译丛,1994:41-47.
  [8] (英)M·麦金,著.李国山,译.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124.
其他文献
摘 要:创作于三十年代的《边城》作为沈从文的代表作,一直被视为体现沈从文的“乡下人”文学价值取向的巅峰之作,然而,“乡土”与“都市”、“传统”与“现代”的争斗依然在这部唯美静谧的小说里暗潮汹涌。《边城》构筑了一个甜美的乌托邦,却依旧萦绕不散着悲凉哀愁之气,沈从文恬淡优美的文字下隐现着自觉的“乡下人”身份认同与潜意识的“城里人”思维倾向缠斗不休的忧伤凄凉。从心理学分析的角度,可以看到《边城》寄托着沈
期刊
摘 要:《荆棘鸟》是澳大利亚作家考琳·麦卡洛创作的小说,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理论区分了“自由自”和“自由往”。本文将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理论评析《荆棘鸟》中的人物。第一代人菲奥娜和第二代人拉尔夫、梅吉都曾为自由而抗争过。戴恩对上帝怀有纯净的虔诚。朱丝婷最终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即“自由往”(积极自由)。书中的人物如同开篇的荆棘鸟,穷其一生去追寻自由。  关键词:《荆棘鸟》 自由自 自
期刊
摘 要:河南作家李佩甫在他的“平原三部曲”《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中,对豫北平原这块历史悠久的土地进行深刻的审视,他通过对社会人生与时代生活的思考,执着于对平原上农民生存现状的书写与精神根性的把握,并以人物群像的塑造方式对在社会转型期乡村步入现代化的之路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平原三部曲 人物群像 现代性思考  在“中原三部曲”中,李佩甫坚持以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创作出了一系列带有“平原印
期刊
摘 要:明代中后期的妓女面对从良这一人生道路再次选择时,往往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她们积极借助各种可触及的社会力量,暗自积累从良所需资财。同时审时度势,精心挑选从良对象。她们极力摆脱乐籍控制,将有限的自由发挥到最大限度。妓女的从良举动反映明中后期女性自主权的一个重要侧面,即便是最下层的妓女阶层,也并非完全重合于“受难模式”,为多方位窥探中国传统社会的女性面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认识空间。  关键词:明代
期刊
摘 要:王尔德是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作家,一直以来他的童话故事被视为唯美主义创作的典范,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以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为例来分析王尔德唯美童话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关键词:王尔德童话 唯美主义 快乐王子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是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强调美不具有功利性,追求艺术的
期刊
摘 要:马原的《虚构》和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都是“小说的小说”,即作品本身是小说,讲述了一个故事,但故事中还套着故事。两个文本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人称和人文内涵上有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两者都运用了元叙事的手法使小说世界亦真亦幻,时常转换叙事视角和叙事人称,并对文本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了特殊处理,但两个文本又各有特点,具有共同人文关怀下不同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虚构 寒冬夜行人 叙事时空 叙
期刊
摘 要:在基督教中,十字架是一个重要象征及其信仰的标记。在安德烈·纪德的小说《窄门》中,紫水晶十字架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连接着阿丽莎与杰罗姆以及与上帝之间的爱。在这副十字架汇交的地方,演绎着世俗之爱与神圣挚爱的激烈冲突,阿丽莎作为一个殉道者,进入窄门去寻找彼岸的幸福。这一悲剧的产生也引发我们对宗教信仰的思考。  关键词:十字架 窄门 阿丽莎  一、安德烈·纪德与《窄门》  安德烈·纪德是法国二十世纪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文本细读,试用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时序的角度来解析美国作家桑塔格的历史题材小说《火山情人》。叙事风格的夸张跳跃,倒叙预叙的巧妙编排,叙事速度的精准把握无一不是小说成功的关键,作者运用这些叙事艺术重构了大写的历史,用现实激活历史,用历史审视现实,让读者随其在历史现实间自由穿行,从全新的精神层面让读者获取对尘封历史的一种新感受。  关键词:苏珊·桑塔格 《火山情人》 叙事时序  苏珊
期刊
摘 要:“躲猫猫”、“打酱油”、“70码”、“人肉搜索”……这类事件如今已成为热门甚至是流行词汇。在这些词汇的背后,积蓄着巨大的公众情绪的力量。公众情绪古已有之,只要有群体存在,就会有这样的情绪力量在民间不停流淌。这里的“群体”一词不只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而是心理学上的定义——即在某些既定条件下,并且也只有在这些条件下的一群人。这样积聚成群的人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感情与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
期刊
摘 要:赛珍珠女士的《大地》中,阿兰在其十分短暂的一生里只露出了七次笑,总是沉默着,但是她的七次笑却是她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及自身局限性的前提下不懈地追求平等、追求自己权益的心理昭示以及获得胜利的充分体现。  关键词:《大地》 阿兰 笑 平等 自身权益  赛珍珠女士在《大地》中以“这天是王龙结婚的日子”作为小说的开头,直接点明了两个主要人物——王龙及其妻子阿兰。作品中的阿兰总是面无表情、沉默不语;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