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古诗文占了相当的篇幅,每课都对字、词、句及文化常识做了比较详尽的注解。这些注解为学生理解诗文内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绝大多数注解正确、精到。但笔者在教学中对个别注解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现提出自己的拙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1.彤管 《诗经·邶风·静女》中有“贻我彤管”一句,教材对“彤管”的注解为:“红色的管,或为红色箫笛一类管乐器。”
查《辞源》可知“管”有以下几种解释:(1)乐器名。《礼》:“均琴瑟管箫。”(2)凡圆柱中空者,皆曰管,如人身之血管,化学器之吹管。(3)笔眍曰管。《诗》:“贻我彤管。”……(7)管钥也。俗谓之钥匙。《左传》:“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另外,《管锥编》中有“寸管”一词,注为“寸笔”。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书笏珥彤,纪言事于仙室。”其中的“彤”解释为“毛笔的简称”。《后汉书·郭皇后纪》:“女史彤管,记功书过。”“彤管”解释为“红管的笔”,据传为古代女史官记事用。建议教材将该注释改为“红管的笔”。
2. 城隅 (同上)“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一句中对“城隅”的注解为“城之角楼”。
按照注释,整句诗意为:“娴静的少女在城之角楼等待我。”笔者认为不妥。“角楼”指“城角上供了望和防守用的楼”。试想,两个情人约会,不站在城墙角下卿卿我我,而跑到城墙上的角楼去,难道是为了引人注目吗?查《古代汉语词典》可知,“隅”的本义为“角落”,此处正是用其本意。所以“城隅”应解释为“城墙角”。
(作者单位:华亭县第一中学)
1.彤管 《诗经·邶风·静女》中有“贻我彤管”一句,教材对“彤管”的注解为:“红色的管,或为红色箫笛一类管乐器。”
查《辞源》可知“管”有以下几种解释:(1)乐器名。《礼》:“均琴瑟管箫。”(2)凡圆柱中空者,皆曰管,如人身之血管,化学器之吹管。(3)笔眍曰管。《诗》:“贻我彤管。”……(7)管钥也。俗谓之钥匙。《左传》:“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另外,《管锥编》中有“寸管”一词,注为“寸笔”。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书笏珥彤,纪言事于仙室。”其中的“彤”解释为“毛笔的简称”。《后汉书·郭皇后纪》:“女史彤管,记功书过。”“彤管”解释为“红管的笔”,据传为古代女史官记事用。建议教材将该注释改为“红管的笔”。
2. 城隅 (同上)“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一句中对“城隅”的注解为“城之角楼”。
按照注释,整句诗意为:“娴静的少女在城之角楼等待我。”笔者认为不妥。“角楼”指“城角上供了望和防守用的楼”。试想,两个情人约会,不站在城墙角下卿卿我我,而跑到城墙上的角楼去,难道是为了引人注目吗?查《古代汉语词典》可知,“隅”的本义为“角落”,此处正是用其本意。所以“城隅”应解释为“城墙角”。
(作者单位:华亭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