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年人问题逐渐突出,在养老体系政策还不完善的背景之下,老年人成为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对他们的精神慰藉情况发展方面还不够完善。本文通过对老年人面临的精神慰藉缺失等现象进行分析,立足于社会工作的角度,聚焦老年人最现实、突出的问题,提出对老年人进行社工介入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以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满足其内心需求,帮助其走出困境,打开身心,激发其精神动能,真正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关键词:老年人 ;精神慰藉; 社工介入
近些年来,伴随着农村留守老人、社区空巢老人不断增多等现象,加之邻里关系日益陌生化,养老问题逐渐突出。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经济赡养、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在滿足其经济、照料的基础需求的前提下,精神慰藉程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老年人生活的质量和更高的满意度。立足于社会工作的角度,需要对老年人问题进行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出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角色、监督角色、指导角色、支持角色等职能,充分挖掘老年人的精神动能和自身潜力,缓解我国日益增加的养老压力,促进我国老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老年人精神慰藉社工介入相关概述
1.1研究背景
我国对老年人的定义一般是指60岁以上的人,老年人占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就视为进入老龄社会。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近两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人口老龄化呈加速发展的态势。伴随着社会独生子女的增多,很多家庭面临着巨大的赡养压力,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得到削弱,这就导致居家养老的模式向社区、机构养老等多样化、社会化、专业化方面发展。但是不论哪种养老模式,对于老年人来说,都会对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满足老年人物质需求的同时,要高度关注其精神需求,做好精神慰藉。
1.2精神慰藉概述
所谓精神慰藉是指对城市和农村的老人进行心理上的关注与安慰,主要针对空巢老人。空巢老人大多缺乏精神方面的慰藉,甚至对生存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见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重要性。在我国将近超过一半的空巢老年人群需要精神慰藉,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从长远来看,精神慰藉必然成为一种朝阳产业。
1.3社会工作概述
社会工作秉承以助人自助为目标,在与服务对象进行有效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分享、分担、学习、支持、治疗,来带动服务对象的态度与行为的变化,从获对生活的希望。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的服务是非常具有价值意义的,从老年人的角度老看,老年人与社会工作者在多样化的互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加强联系、丰富生活、增添乐趣,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将实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工作经验,验证书本知识,提升社会工作实务的能力,不断增加自身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二.老年人精神慰藉缺失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精神慰藉缺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在家庭方面,子女缺乏对父母的精神陪伴。尤其是在农村,子女只在经济上给予补贴,但对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不够关心,内心孤独寂寞,遇到心理问题没有人进行倾诉,长期下来就对生活抱有悲观的心态,甚至出现老年痴呆的现象。此外,在子女相对较多的家庭里,还会在赡养老人方面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给老年人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第二,在社会关系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买楼房的家庭越来越多,但多数家庭更愿意封闭在自己房子里,不与邻里进行交往。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社交功能会逐渐被弱化掉,邻里关系越来越淡薄。此外,村委会、社区组织对村民的管理、教育、服务功能缺失,在制度方面不完善,工作人员的素养不够高,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忽视了。第三,在生活娱乐方面,农村公共基础不够完善,农村社区文化娱乐功能缺失,他们很难通过娱乐的方式来释放自己内心的孤独感与寂寞感。因此,老年人精神慰藉缺失问题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共同发力为老龄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老年人精神慰藉社会工作介入方式
3.1开展小组活动,强化感情联结。
作为社会工作人员,应该以社区、村委会为依托,以区域内的老年人为服务对象,通过对老年人的需求分析,开展相关的系列服务活动,将老年人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比如,手工小组、养生小组、合唱小组、象棋小组等,定期开展活动、讲座,帮助小组成员之间增进了解与熟悉,并与社会工作人员构建情感联结,产生一定的信赖性。
3.2入户服务,加强老年人与社会的联系。
作为社会工作人员,可以组织当地学生老师入户做志愿活动,对老年人进行探望,帮助其打扫卫生,并指导老年人在家进行玩手机、写书法等兴趣的练习,不断强化老年人与社会的联系度,减少剥离感,使得他们在家也能自娱自乐。同时,在与老年人聊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老年人听音频、看视频的方式,向他们传递有效的养生知识,提升他们的自我保健技能 ,及时有效防范疾病的发生,从而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3.3与老年人子女沟通,强化亲情关系。
社工可以与老年人的子女进行联系,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的重要性进行宣传,让子女们及时了解老年人的状态,呼吁子女不仅要给父母们物质方面的慰藉,还要满足其精神需求。鼓励子女常常与父母通电话聊天,在社工的帮助下,让老年人与子女可以通过使用微信视频的方式来强化他们的感情。社工还可以联系当地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如定期为老人免费体检或者开展健康知识类讲座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工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但是要想在我国广大农村去开展社会工作,还面临着重重困难,这就需要我国加大社会工作的发展,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凡丽,金红梅.农村丧偶老年女性精神慰藉缺失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 社会调查,2016(07):35-36.
[2]董磊明,覃瑶.农村养老困境与社工介入路径—基于鄂西山区的调查[J].深度调查,2017(06):65-73.
[3]张俊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优势及角色定位研究[J].荆楚学 刊,2019(08):74-78.
(南安市康复院 福建 泉州 362300)
关键词:老年人 ;精神慰藉; 社工介入
近些年来,伴随着农村留守老人、社区空巢老人不断增多等现象,加之邻里关系日益陌生化,养老问题逐渐突出。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经济赡养、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在滿足其经济、照料的基础需求的前提下,精神慰藉程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老年人生活的质量和更高的满意度。立足于社会工作的角度,需要对老年人问题进行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出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角色、监督角色、指导角色、支持角色等职能,充分挖掘老年人的精神动能和自身潜力,缓解我国日益增加的养老压力,促进我国老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老年人精神慰藉社工介入相关概述
1.1研究背景
我国对老年人的定义一般是指60岁以上的人,老年人占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就视为进入老龄社会。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近两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人口老龄化呈加速发展的态势。伴随着社会独生子女的增多,很多家庭面临着巨大的赡养压力,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得到削弱,这就导致居家养老的模式向社区、机构养老等多样化、社会化、专业化方面发展。但是不论哪种养老模式,对于老年人来说,都会对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满足老年人物质需求的同时,要高度关注其精神需求,做好精神慰藉。
1.2精神慰藉概述
所谓精神慰藉是指对城市和农村的老人进行心理上的关注与安慰,主要针对空巢老人。空巢老人大多缺乏精神方面的慰藉,甚至对生存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见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重要性。在我国将近超过一半的空巢老年人群需要精神慰藉,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从长远来看,精神慰藉必然成为一种朝阳产业。
1.3社会工作概述
社会工作秉承以助人自助为目标,在与服务对象进行有效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分享、分担、学习、支持、治疗,来带动服务对象的态度与行为的变化,从获对生活的希望。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的服务是非常具有价值意义的,从老年人的角度老看,老年人与社会工作者在多样化的互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加强联系、丰富生活、增添乐趣,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将实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工作经验,验证书本知识,提升社会工作实务的能力,不断增加自身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二.老年人精神慰藉缺失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精神慰藉缺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在家庭方面,子女缺乏对父母的精神陪伴。尤其是在农村,子女只在经济上给予补贴,但对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不够关心,内心孤独寂寞,遇到心理问题没有人进行倾诉,长期下来就对生活抱有悲观的心态,甚至出现老年痴呆的现象。此外,在子女相对较多的家庭里,还会在赡养老人方面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给老年人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第二,在社会关系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买楼房的家庭越来越多,但多数家庭更愿意封闭在自己房子里,不与邻里进行交往。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社交功能会逐渐被弱化掉,邻里关系越来越淡薄。此外,村委会、社区组织对村民的管理、教育、服务功能缺失,在制度方面不完善,工作人员的素养不够高,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忽视了。第三,在生活娱乐方面,农村公共基础不够完善,农村社区文化娱乐功能缺失,他们很难通过娱乐的方式来释放自己内心的孤独感与寂寞感。因此,老年人精神慰藉缺失问题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共同发力为老龄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老年人精神慰藉社会工作介入方式
3.1开展小组活动,强化感情联结。
作为社会工作人员,应该以社区、村委会为依托,以区域内的老年人为服务对象,通过对老年人的需求分析,开展相关的系列服务活动,将老年人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比如,手工小组、养生小组、合唱小组、象棋小组等,定期开展活动、讲座,帮助小组成员之间增进了解与熟悉,并与社会工作人员构建情感联结,产生一定的信赖性。
3.2入户服务,加强老年人与社会的联系。
作为社会工作人员,可以组织当地学生老师入户做志愿活动,对老年人进行探望,帮助其打扫卫生,并指导老年人在家进行玩手机、写书法等兴趣的练习,不断强化老年人与社会的联系度,减少剥离感,使得他们在家也能自娱自乐。同时,在与老年人聊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老年人听音频、看视频的方式,向他们传递有效的养生知识,提升他们的自我保健技能 ,及时有效防范疾病的发生,从而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3.3与老年人子女沟通,强化亲情关系。
社工可以与老年人的子女进行联系,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的重要性进行宣传,让子女们及时了解老年人的状态,呼吁子女不仅要给父母们物质方面的慰藉,还要满足其精神需求。鼓励子女常常与父母通电话聊天,在社工的帮助下,让老年人与子女可以通过使用微信视频的方式来强化他们的感情。社工还可以联系当地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如定期为老人免费体检或者开展健康知识类讲座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工介入老年人精神慰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但是要想在我国广大农村去开展社会工作,还面临着重重困难,这就需要我国加大社会工作的发展,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凡丽,金红梅.农村丧偶老年女性精神慰藉缺失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 社会调查,2016(07):35-36.
[2]董磊明,覃瑶.农村养老困境与社工介入路径—基于鄂西山区的调查[J].深度调查,2017(06):65-73.
[3]张俊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优势及角色定位研究[J].荆楚学 刊,2019(08):74-78.
(南安市康复院 福建 泉州 36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