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内不久之前出现了个现象:全国各地纷纷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的必要性谈起,简要论述其对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发展等的正向影响。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通过高校这个平台促使其“大众化”,使广大人民群众牢牢团结在党周围,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
关键词: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学院 科学的意识形态 现实利益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同样具有以上特征,从其中可以发掘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的根据,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则是促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走向大众化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的背景
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是现实的生活。那么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面对的现实是带领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
当代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如何迎接全球化给予我们的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另外,虽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已经确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由于世界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我国意识形态要适应复杂的发展状况,驾驭这种快速发展的局势,必须与时俱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而要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不断将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其完全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让人民群众对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客观、科学的把握,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唤醒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活力。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机构,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走向大众化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有借助高校的力量和高校学生的力量,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其“大众化”。
二、 现实利益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并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群众对这样或那样的目的究竟‘关怀’到什么程度,这些目的‘唤起了’群众多少‘热情’‘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要求,其宗旨是为无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人类的解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同样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现实的利益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基础。
“理论通过它提出的理想、目标、纲领、政策、口号,通过它阐明的实际利益,让群众懂得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为利益和理想奋斗,”而这些理论从何而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便是个必要的阵地。高校能渊源不断地输出新的理论成果和指导思想供政党参考,这样才能使群众在关注自己利益的时候有理论指导。
“意识形态是一个浸透着情感,充满了幻想、关系到行动的,有关人类与社会、合法性与权威的,从日常与习俗新的强化力量中获得的信仰与价值体系。”那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信仰,成为我们的一种价值体系。首先要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眾的信仰,首先就应该让大众充分了解它,理解它,毛泽东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其次,“意识形态的信仰总是具有或多或少的凝聚力,或多或少的表达力,或对外部信息的或多或少的开放性。意识形态在动员、操纵、控制大众方面具有一定的潜能,因此意识形态也常常是被动员起来的信仰系统。”
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功能,发挥其价值引导作用,就要通过一个机构来不断发张它、开拓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机构便是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的影响浅析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现通过高校这个文化、教育平台促使其得到传播,使青年一代受到熏陶,这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我们更具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
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学院配备的师资队伍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这些人经历过严格的知识训练,也树立了鉴定的政治信念,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还具有以下影响。
(一)有利于加强意识形态指导地位
对于偌大的一个国家而言,存在各种法律思想、政治思想、宗教思想、文学、艺术思想、哲学思想,这些共同构成了所谓的意识形态,而在这个思想体系中,需要某个思想作为主流来引导各种思想,当然,马克思主义思想便是我们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由众多人类知识的精华凝聚而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的立足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有助于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社会思想、思潮的指导作用,以马克思主义阵地形式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无疑将有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二)有助于维护先进文化继承与发展
努力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有助于防止西化以及各种各样的分化策略,维系我们民族文化以及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两种制度、两种文化并存是长期的,保持清醒、时刻提防也是必需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从某种意义上有助于维护我们的文化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
(三)有助于维系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我们党的事业需要一个坚定的智库组织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支持与智力支撑,这个组织可以由各个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精英来担当。面对新问题,新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给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黄俊,肖东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邵军.从客体角度解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8.
关键词: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学院 科学的意识形态 现实利益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同样具有以上特征,从其中可以发掘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的根据,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则是促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走向大众化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的背景
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是现实的生活。那么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面对的现实是带领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
当代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如何迎接全球化给予我们的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另外,虽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已经确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由于世界力量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我国意识形态要适应复杂的发展状况,驾驭这种快速发展的局势,必须与时俱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而要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不断将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其完全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让人民群众对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客观、科学的把握,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唤醒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活力。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机构,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走向大众化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有借助高校的力量和高校学生的力量,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其“大众化”。
二、 现实利益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并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群众对这样或那样的目的究竟‘关怀’到什么程度,这些目的‘唤起了’群众多少‘热情’‘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要求,其宗旨是为无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人类的解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同样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现实的利益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基础。
“理论通过它提出的理想、目标、纲领、政策、口号,通过它阐明的实际利益,让群众懂得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为利益和理想奋斗,”而这些理论从何而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便是个必要的阵地。高校能渊源不断地输出新的理论成果和指导思想供政党参考,这样才能使群众在关注自己利益的时候有理论指导。
“意识形态是一个浸透着情感,充满了幻想、关系到行动的,有关人类与社会、合法性与权威的,从日常与习俗新的强化力量中获得的信仰与价值体系。”那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信仰,成为我们的一种价值体系。首先要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眾的信仰,首先就应该让大众充分了解它,理解它,毛泽东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其次,“意识形态的信仰总是具有或多或少的凝聚力,或多或少的表达力,或对外部信息的或多或少的开放性。意识形态在动员、操纵、控制大众方面具有一定的潜能,因此意识形态也常常是被动员起来的信仰系统。”
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功能,发挥其价值引导作用,就要通过一个机构来不断发张它、开拓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机构便是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的影响浅析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现通过高校这个文化、教育平台促使其得到传播,使青年一代受到熏陶,这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我们更具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
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学院配备的师资队伍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这些人经历过严格的知识训练,也树立了鉴定的政治信念,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还具有以下影响。
(一)有利于加强意识形态指导地位
对于偌大的一个国家而言,存在各种法律思想、政治思想、宗教思想、文学、艺术思想、哲学思想,这些共同构成了所谓的意识形态,而在这个思想体系中,需要某个思想作为主流来引导各种思想,当然,马克思主义思想便是我们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由众多人类知识的精华凝聚而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的立足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有助于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社会思想、思潮的指导作用,以马克思主义阵地形式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无疑将有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二)有助于维护先进文化继承与发展
努力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有助于防止西化以及各种各样的分化策略,维系我们民族文化以及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两种制度、两种文化并存是长期的,保持清醒、时刻提防也是必需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从某种意义上有助于维护我们的文化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
(三)有助于维系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我们党的事业需要一个坚定的智库组织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支持与智力支撑,这个组织可以由各个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精英来担当。面对新问题,新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给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黄俊,肖东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邵军.从客体角度解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