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专学生,自从老师帮助我找到了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我就开始了我的创业生涯。现在就请跟随我来看看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的创业经历吧!
从零起步
我们的创业社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低碳吧”。一听这个名字,你是不是就已经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了?没错,我们是做回收废旧物品的低碳环保工作。还记得刚进入社团的我,还是个胆怯害羞的小丫头,也不擅长与别人交际。可是现在说出来也许你不敢相信,我变得能言善道,大胆活泼。我刚开始在“低碳吧”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也什么都不会做。还好有学长和学姐耐心的教我,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比如:如何接待送瓶子来的同学;记录送瓶子的班级及瓶子的数量;怎样处理收回来的瓶子;该怎样摆放整理好的瓶子等等。后来由于临近毕业,他们退出了“低碳吧”,而我理所当然的接管了他们的工作。由此,我迈出了我创业的第一步!因为人数的关系,我准备招新。我首先在空闲时间去了各个班级,先与每个班级的负责人进行交流,委托他们到班级宣传我们“低碳吧”的招新方案,有感兴趣的同学先进行预报名,接着我就向想报名的同学详细介绍“低碳吧”的工作,最后确定新招人员和分配每位成员的工作。可是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算是较为内向的人,和陌生人不太会说话,还有同学们认为回收废旧物品是件丢脸的事,很无奈第一次招聘只招到我们班的四位同学和隔壁班的一位男同学。就这样我们四女两男的团体正式成立,共同开始了我们的创业生涯!
创业需要耐心和恒心
回收废旧物品,是个既简单又有益处的工作。我们带着节省能源,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认认真真的做着这份工作。我们大家各司其职,收瓶的收瓶,记录的记录,分类的分类,整理的整理……我们都是微笑着做着各自的工作。在社团的发展中我们无可避免的遇到种种大大小小的麻烦,在陈之酉老师和杨海华老师的共同指导下,解决了绝大部分的问题,当然我们自己也是要学着去解决的,因为这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对我们将来迈入社会有莫大的好处。毕竟,从一名学生到一个社会化的人,需要阅历、感悟和积累经验,不只是学问和才能,还有性情的磨练。记得有这么一件事,我相信我们“低碳吧”每一个成员都不会忘记: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天上雪花飞扬,北风呼呼的刮着,别人都裹得紧紧的躲在教室不出来,我们“低碳吧”成员却咬着牙冲进寒风里,到其他班级收瓶子……我们两个男同学拿着两个大袋子走在最前面,帮我们女生挡掉一些风雪……等到了教学楼,人人身上都积了层薄薄的雪。一路爬上了四楼,到了一个教室的门口,我们很有礼貌的先敲了敲门,请这个班的负责人出来一下。结果那个负责人一脸不耐烦的走了出来,我们问他:“请问你们班的瓶子卖吗?”他很不屑的瞄了我们一眼张嘴就说:“关你们什么事,不卖不卖,烦死了!”说着,便要关门。我们试着和他沟通,却被他出言侮辱。当时两位男同学立马就火了,冲过去与他争执起来。我作为负责人当然要阻止。于是好不容易拉开了两位男同学,并对那位负责人道歉说:“对不起,打扰了。”但就在我们转身要离开的时候,门被重重的甩上,还传来一句“神经病!”当时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腾的一下冒起了火,气的脸都红了,两位男同学更是拳头握得紧紧的,也许下一刻就会挥出去。最终我们忍了下来,直接回了社团。大家谁也不说话,都安静的坐在椅子上。就在那一天,我们共同制定了一个工作准则:“再烦,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这是比尔·盖茨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在那以后,我们遵守着这条准则,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心性,让我们学会了怎样更好的做人。
“低碳吧”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人人都为它流热血,流汗水。在这里,我们一步步的成长着,逐渐成熟,从年少轻狂的小年轻变为懂事的小大人。“低碳吧”磨出了我们针一样的锐利,让我们能在将来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学会生存。
在“低碳吧”,我们每个人的准则是流汗流血不流泪!
从零起步
我们的创业社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低碳吧”。一听这个名字,你是不是就已经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了?没错,我们是做回收废旧物品的低碳环保工作。还记得刚进入社团的我,还是个胆怯害羞的小丫头,也不擅长与别人交际。可是现在说出来也许你不敢相信,我变得能言善道,大胆活泼。我刚开始在“低碳吧”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也什么都不会做。还好有学长和学姐耐心的教我,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比如:如何接待送瓶子来的同学;记录送瓶子的班级及瓶子的数量;怎样处理收回来的瓶子;该怎样摆放整理好的瓶子等等。后来由于临近毕业,他们退出了“低碳吧”,而我理所当然的接管了他们的工作。由此,我迈出了我创业的第一步!因为人数的关系,我准备招新。我首先在空闲时间去了各个班级,先与每个班级的负责人进行交流,委托他们到班级宣传我们“低碳吧”的招新方案,有感兴趣的同学先进行预报名,接着我就向想报名的同学详细介绍“低碳吧”的工作,最后确定新招人员和分配每位成员的工作。可是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算是较为内向的人,和陌生人不太会说话,还有同学们认为回收废旧物品是件丢脸的事,很无奈第一次招聘只招到我们班的四位同学和隔壁班的一位男同学。就这样我们四女两男的团体正式成立,共同开始了我们的创业生涯!
创业需要耐心和恒心
回收废旧物品,是个既简单又有益处的工作。我们带着节省能源,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认认真真的做着这份工作。我们大家各司其职,收瓶的收瓶,记录的记录,分类的分类,整理的整理……我们都是微笑着做着各自的工作。在社团的发展中我们无可避免的遇到种种大大小小的麻烦,在陈之酉老师和杨海华老师的共同指导下,解决了绝大部分的问题,当然我们自己也是要学着去解决的,因为这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对我们将来迈入社会有莫大的好处。毕竟,从一名学生到一个社会化的人,需要阅历、感悟和积累经验,不只是学问和才能,还有性情的磨练。记得有这么一件事,我相信我们“低碳吧”每一个成员都不会忘记: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天上雪花飞扬,北风呼呼的刮着,别人都裹得紧紧的躲在教室不出来,我们“低碳吧”成员却咬着牙冲进寒风里,到其他班级收瓶子……我们两个男同学拿着两个大袋子走在最前面,帮我们女生挡掉一些风雪……等到了教学楼,人人身上都积了层薄薄的雪。一路爬上了四楼,到了一个教室的门口,我们很有礼貌的先敲了敲门,请这个班的负责人出来一下。结果那个负责人一脸不耐烦的走了出来,我们问他:“请问你们班的瓶子卖吗?”他很不屑的瞄了我们一眼张嘴就说:“关你们什么事,不卖不卖,烦死了!”说着,便要关门。我们试着和他沟通,却被他出言侮辱。当时两位男同学立马就火了,冲过去与他争执起来。我作为负责人当然要阻止。于是好不容易拉开了两位男同学,并对那位负责人道歉说:“对不起,打扰了。”但就在我们转身要离开的时候,门被重重的甩上,还传来一句“神经病!”当时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腾的一下冒起了火,气的脸都红了,两位男同学更是拳头握得紧紧的,也许下一刻就会挥出去。最终我们忍了下来,直接回了社团。大家谁也不说话,都安静的坐在椅子上。就在那一天,我们共同制定了一个工作准则:“再烦,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这是比尔·盖茨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在那以后,我们遵守着这条准则,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心性,让我们学会了怎样更好的做人。
“低碳吧”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人人都为它流热血,流汗水。在这里,我们一步步的成长着,逐渐成熟,从年少轻狂的小年轻变为懂事的小大人。“低碳吧”磨出了我们针一样的锐利,让我们能在将来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学会生存。
在“低碳吧”,我们每个人的准则是流汗流血不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