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思考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89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的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方法,在小学的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如何合理地对师生关系进行协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教师在相关教学中,应明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对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行有效的提高。

一、明确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1.优化教学结构,以学生为本
  一切活动的进行都是以人作为主体,因此在小学语文地课程教学中应明确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于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大力发扬民主教学,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对学生的想法以及建议要认真听取,同时还要切实保护学生的权益,对于学生的个性思维给予鼓励,进而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除此之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行为要给予肯定的态度,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交流中,加强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大都是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被动地吸收,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完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去进行自主思考、不懂就问,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会束缚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教学的需要。基于此,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及时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那么小学生就会渐渐地习惯于这种教学方式,丧失主动学习的能力与兴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走出“上课”就是“讲课”的误区。讲课只能算是一种理论指导性较强的教学活动,而上课与其则大不一样,其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中介的教与学有机结合的师生共同实践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教学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随着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从而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相应的学习。例如,在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教学时,事先设计好课件,在屏幕上呈现出崇高的建筑、奔流的水流……然后,上课时让学生对诗歌的场面以及意境进行自主想象、思考,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相应的描述。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视觉、听觉以及思维都能得到很大的冲击,不仅能够很好地让学生记住诗句的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对诗词的意境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课堂气氛的营造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正确的情感示范,真诚的教学方式往往更能够打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三、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1.结合实际生活,寓教于乐
  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大都是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把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突出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进而学生才能了解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拓展语文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应注重课前教学内容的准备,结合教学内容,搜集与之相关的实际生活信息,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拉近语文教学课程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多的还是要对学生思维智力进行开发。小学阶段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还正处于开发阶段,因此如何打好智力基础是这个阶段最为重要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时,应更加注重学生智力的早期开发,培养学生形成发散性的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例如,在进行一个汉字的教学时,鼓励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去记忆文字;对同一篇语文文章,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思考想象,发展学生思维上的求异性和创造性。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3]。
  3.建立平等的思维关系,提高教学的质量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情绪不可能一成不变,教师也是普通的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但是,有些教师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带着负面的情绪,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有些教师往往会为了更好地进行相关的教学,在面对学生时板着脸,试图以此树立自己的威信,但是往往会起到反作用,学生会因此产生一种恐惧感,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標准
  (2011年版)》也明确地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更为典型,因为语文课堂的教学不仅仅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要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和学生之间进行平等对话,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与鼓励,而不是否定学生的理解,进而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4.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格素养
  想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首先必须具备素质过硬的教师团体。教师作为课堂中的引导性人物,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而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基于此,学校应不断地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的提高,进而才能更好地进行相关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在相关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明确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有趣的教学资源,走进教材,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

参考文献:


  [1]朱亚如.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文学教育(中旬刊),2014(3):128.
  [2]向小燕.对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6(32):47-48.
  [3]杨朝辉.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J].学周刊,2014(7):185.
其他文献
摘 要:党的十九大在我们取得原有成就的基础上,针对新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新的奋斗目标,描绘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远景蓝图。文章深刻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目标实现的基础与挑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新目标;基础;挑战  一、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目标实现的基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目标实现的基础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
摘 要:就我国目前来说,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居民家庭中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废旧服装。根据我国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家庭废旧服装的数量极大。而当前我国针对居民家中废旧服装的回收与再利用的措施很少。为了改善这种现象,文章主要分析了家庭废旧服装的回收再利用现状,并提出了回收利用家庭废旧服装的几点办法,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供支持。  关键词:家庭;废旧服装;回收;再利用  中图分
现代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实现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教师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成为选择课程内容的导航者,课程内容和学习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呈现出新的特点,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增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是我们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结合新时代特点不断探寻的方向。而本科生导师制是在师生
散发着春天的温暖,播撒幸福的种子。在刚刚过去的4月里,尚赫公益基金会“让爱传出去”迎来盛放的时节。在短短一个月内,尚赫公益基金会共计援建了15所公益小学,总数已达到92所,尚
摘 要:青少年犯罪具有网络隐蔽性、团伙组织性、主体多元性和低龄化的特征。文章作者从个体、社会化主体和社会宏观层面对青少年犯罪成因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特征;成因;防范对策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征分析  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受到当前网络快速发展与普及影响,通过新媒体的使用与传播,接触到更多有关犯罪手段、犯罪内容的有害信息,青少年缺乏自控力并善于模仿,导致
摘 要:合作学习模式将学生划分成小组,要求其通过共同努力达成目标。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弥补原有教学中的不足,使教学更加立体,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文章主要阐述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初中教学作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