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中专地理知识跨度大,难度大,一些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并产生畏惧感和疏远感。职业中专地理教学要尽可能设法改变,作为教师要注意了解这些方面,以便能更好地把握教学。如何教好职业中专的地理课呢?
1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加强知识联系
课堂是教学实施的最重要环节,每位教师在授课前都会经过精心的准备,如何更好地实施?笔者认为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学生的学习的情况后,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彻底解决,职业中专教材中将要涉及的内容,利用初中、职业中专知识的内在联系,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对容易忽视和薄弱问题应及时弥补。例如,学生对于初中区域地理掌握不好,职业中专接触到的时候就感到突然和陌生。这些知识应在学习中注意弥补。根据职业中专教学需要,可适当拓宽世界大洲、国家和中国的区域地理知识。一些较高要求的计算(如地方时、区时、日期、气温、经度实地距离的计算等),在初中不作要求,但在职业中专习题中常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要适当加深。
2 营造氛围
如学生对区域地理图普遍掌握不好,在头脑中没有形成空间概念,拿到一幅地理分区图,不知道这是地球上的哪个地方或者说这幅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不能灵活的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般都在班上贴上中国政区图和世界政区图。平时给学生提供一些图文、时事资料,让学生在了解这些地理事物、地理事件的同时,也去了解该事物事件产生和发生的空间位置。这样进行知识衔接时,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会事半功倍,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提高用图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研究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照片、统计图表、统计数据以及各种社会调查、课外观察所得到的资料来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进而阐明和研究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人才的创造素质绝对不仅反映在知识和技能的占有程度上,更突出地反映在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和创新上。基于这点,在教学中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通过课堂设疑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发现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通过组织学生阅读课内外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填图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相关地理概念、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等综合能力;通过地理课堂教具演示、多媒体演示及课题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及运用地理理论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地理课程中的课题研究内容以及学校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4 地理教学语言的运用策略
4.1 教学语言正确性
众所周知,语言并非知识,而知识必须借助语言才能成功表达,语言和知识的有机结合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标志。地理知识自身的科学属性,就自然决定了地理教学语言必须正确,通常说地理教学语言的正确性是指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叙述地理名词术语、描述地理现象、讲解地理规律、讲述地理事物以及地理释疑等环节上,语言表达要准确。语言表达必须符合现代语法规范和要求,切莫在教学语言中混杂之、乎、者、也等字眼,出现文白夹杂这种不伦不类的语言,使学生觉得晦涩难懂。语言要精练,不拖泥带水,教师在课前對教学语言的取舍、详略程度要仔细揣度,反复推敲,做到惜话如金,多而不失一词,少而不余一言,既不重复、冗长,又不过分概略,恰如其分地表达所要讲授的地理内容。要适时适度地选用地理专业名词及专业语言,以此体现地理学科本身的性质和特点,这样就能给学生传地理真理,授地理真知,解地理真谛。
4.2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生动的语言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人认为,地理难教、难学,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不高,趣味不浓,索然无味。笔者以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地理学科本身,也不在于学习者,而在于教师如何挖掘和处理教材。众所周知,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如果教师把授课内容的教学语言进行润色,进行重新加工,用艺术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其效果可谓另当别论。当然这里说的语言的艺术性是指富有专业性、趣味性、文学性的古典诗词的恰当运用,即常说的语言的文学性,因为文学性的语言优美生动、朗朗上口、形象生动、贴切自然、意境深长。而我国古今诗词、谚语等本身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如果地理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这些富含地理知识的诗词和谚语,不但学生爱听,而且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为课堂增彩添色,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得以很大提高。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加强知识联系
课堂是教学实施的最重要环节,每位教师在授课前都会经过精心的准备,如何更好地实施?笔者认为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学生的学习的情况后,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彻底解决,职业中专教材中将要涉及的内容,利用初中、职业中专知识的内在联系,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对容易忽视和薄弱问题应及时弥补。例如,学生对于初中区域地理掌握不好,职业中专接触到的时候就感到突然和陌生。这些知识应在学习中注意弥补。根据职业中专教学需要,可适当拓宽世界大洲、国家和中国的区域地理知识。一些较高要求的计算(如地方时、区时、日期、气温、经度实地距离的计算等),在初中不作要求,但在职业中专习题中常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要适当加深。
2 营造氛围
如学生对区域地理图普遍掌握不好,在头脑中没有形成空间概念,拿到一幅地理分区图,不知道这是地球上的哪个地方或者说这幅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不能灵活的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般都在班上贴上中国政区图和世界政区图。平时给学生提供一些图文、时事资料,让学生在了解这些地理事物、地理事件的同时,也去了解该事物事件产生和发生的空间位置。这样进行知识衔接时,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会事半功倍,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提高用图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研究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照片、统计图表、统计数据以及各种社会调查、课外观察所得到的资料来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进而阐明和研究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人才的创造素质绝对不仅反映在知识和技能的占有程度上,更突出地反映在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和创新上。基于这点,在教学中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通过课堂设疑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发现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通过组织学生阅读课内外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填图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相关地理概念、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等综合能力;通过地理课堂教具演示、多媒体演示及课题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及运用地理理论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地理课程中的课题研究内容以及学校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4 地理教学语言的运用策略
4.1 教学语言正确性
众所周知,语言并非知识,而知识必须借助语言才能成功表达,语言和知识的有机结合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标志。地理知识自身的科学属性,就自然决定了地理教学语言必须正确,通常说地理教学语言的正确性是指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叙述地理名词术语、描述地理现象、讲解地理规律、讲述地理事物以及地理释疑等环节上,语言表达要准确。语言表达必须符合现代语法规范和要求,切莫在教学语言中混杂之、乎、者、也等字眼,出现文白夹杂这种不伦不类的语言,使学生觉得晦涩难懂。语言要精练,不拖泥带水,教师在课前對教学语言的取舍、详略程度要仔细揣度,反复推敲,做到惜话如金,多而不失一词,少而不余一言,既不重复、冗长,又不过分概略,恰如其分地表达所要讲授的地理内容。要适时适度地选用地理专业名词及专业语言,以此体现地理学科本身的性质和特点,这样就能给学生传地理真理,授地理真知,解地理真谛。
4.2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生动的语言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人认为,地理难教、难学,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不高,趣味不浓,索然无味。笔者以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地理学科本身,也不在于学习者,而在于教师如何挖掘和处理教材。众所周知,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如果教师把授课内容的教学语言进行润色,进行重新加工,用艺术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其效果可谓另当别论。当然这里说的语言的艺术性是指富有专业性、趣味性、文学性的古典诗词的恰当运用,即常说的语言的文学性,因为文学性的语言优美生动、朗朗上口、形象生动、贴切自然、意境深长。而我国古今诗词、谚语等本身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如果地理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这些富含地理知识的诗词和谚语,不但学生爱听,而且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为课堂增彩添色,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得以很大提高。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