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n312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攻克了阅读教学这一难关,才能占领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领地。随着时代的变迁、新课改的出台,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方式、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阅读教学;现存问题;解决策略
   相比较其他科目,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开启学生的认知能力等至关重要。现如今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使语文这种基础性课程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和现实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所谓的语文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并加以了解,从而得知其中的文化内涵与文章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是每个学生在学习语文时都必须经历的锻炼。语文课程的学习较其他课程而言,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广泛地存在于人际交往、家庭和社会环境中。但是由于各方面的综合原因,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固步于学校的院墙之内,语文阅读的外延在一定程度上止步于口号。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积累词汇、丰富知识、训练理解和思维,亦是学生知识输入转化为文化输出的关键所在。本文的研究着力于打破往常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全面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引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突破教学的方法。
   (二)现实意义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明确目标,阅读能力的锻炼对于一个正处于各种能力培养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众多小学教师的教学难点所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既是学生汉语的启蒙,又是他们阅读良好习惯的形成时期。但如今许多小学老师都发出了阅读难教的感叹,一方面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另一方面每一篇文章都是凭借其文字来传达特殊感情的,具有其自己的思想性和情感性,不存在特定的方法、公式。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从整个小学阶段语文阅读的培养计划而言,针对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普遍缺乏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培养的侧重点差异,如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应该侧重朗读、背诵能力,稍高年级的学生应该着重培养其默读、阅读能力,高年级的学生应该注意其知识输出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式不正确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章之间的活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采用的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的方式。而今的教学方式虽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但是教师的指导作用却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现在倡导的趣味性课堂以及小组讨论式课堂等将过多的趣味性引入了课堂,使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偏离文学的实质,并且在此过程中,总会有部分学生存在浑水摸鱼的情况。
   三、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提升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许多教师只是单纯地完成教学计划,各个阶段的教学都按照同一种模式进行,并未按照各个年级段学生的接受学习能力的差别进行差异化教学,导致低段学生的理解力不足,高段学生重复学习。因此,每个教师应该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哪个阶段应该完成什么样的目标,学生应该达到怎样的水平,从而使学生的发展可以循序渐进。
   (二)完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往往占主体地位,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大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地拿着教案,从文章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方面进行剖析,且所有的文章都按照相同的步骤。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能动性被忽视,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完全弱化。虽然目前的教学方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又过多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将教师的指导作用抛之脑后。有效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将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指导性结合的教学方式,不能过分地强调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应并重发展。
   (三)弱化家长的唯分论思想
   在应试教育的发展情况下,家长对成绩的关注无可厚非。但是正确的教导方式不应该单单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应该关注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基础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从而释放巨大的潜力,将孩子的阅读视野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
   (四)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
   对学生的教导不应该搞一些华丽的虚把式,应该从学生的基础能力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基础,才能继续在这个上面建筑高楼大厦,否则一味地要求学生拓展、延伸,只会使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准确、对情感的表达不准确。教导学生只能环环相扣,还基础一点点夯实。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化升级。
   参考文献:
   [1]梁春蓮.“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3(36).
   [2]刘慧,冉敏方.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3).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是一个重难点。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教学难题,如果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概念理解不透彻,那么数学的学习将会偏离实际生活。这是本就要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若只是对理论知识有浅显的认识而不能掌握透彻,这样教学质量会低下。在小學数学教学中,更要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基于此,就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提出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数学这门学科本
摘 要: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现代教育的发展革新教学模式,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精神;与此同时,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对社会生活有全新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三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方法   为了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创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有效性有积极意义,与素质教育及新课改提出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等要求相契合。但受教师滞后教学理念与固化教学方式等因素影响,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效果不尽理想。需要加强实践經验总结,在教学思想与手段等方面加强创新,以尽快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数学学科的
摘 要:在语文课程变革的进程中,全新的教学思想被探索,快乐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快乐教学就是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语文知识时创设与知识相关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参与度。   关键词:快乐教学法;小学语文;具体应用   一、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   快樂的学习情境可以展现出教师的教学魅力。教师的品德、语言都可以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能感受到
摘 要:音乐学科属于素质类学科,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落实好竖笛演奏表现方法教学能够更好地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在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更高,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升。   关键词:小学音乐;竖笛演奏;表现方法   当前,社会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更高,所以在学校教育中,也需要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在音乐教学中,音乐知识、音乐潜能、艺术修养的培养都是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到过,阅读应当要成为有效吸引学生爱好的重要发源地,学校则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由此可见,阅读能力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是有效促进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重要能力,也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基石。为此,就如何利用数学阅读的“三度”来提升数学课堂实效展开了研究,希望借此来有效优化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数学阅读;“三度”;课堂实效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
摘 要:分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成绩、能力、习惯、个性差异等因素,合理分组,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运用   分组合作学习是非常实用的学习模式,通过开展分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强弱帮扶,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进步,能使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分组
摘 要:在我国儿童教育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先天性身体缺陷,难以与其他学生融入同一集体。特殊教育学校为这一类学生提供了教育便利。语文生活化教育为学生创造了更为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教学模式。如何切实有效地落实与运用语文生活化教育属于特殊教育学校需关注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聋哑学生是特殊教育学校中主要的群体,其仅能够运用手势进行交流表达,对其成长发展等形成了一定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小学生的素质培养在社会中逐步受到各界的重视。小学是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对逻辑思维的认知并不明确,对知识的认知仍处于图像化,对于数学这种抽象的、具有较高逻辑思维的学科,是十分需要教师引导学习的。据此,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方法   小学阶段是学生踏入学习生涯的第一步,其思维方式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