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唱歌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审美教育价值。为了充分突出音乐教育的艺术性,提高唱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是唱歌教学的关键。
一、充分聆听音乐作品
音乐教学应突出情感体验,并始终贯穿于音乐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性。但我们在课堂上虽然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但学生往往感受不到音乐的魅力,当然也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这一点在唱歌教学中尤为突出。课本里所选歌曲的歌词大都鲜明生动,是内容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因此在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教学时,让学生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使其在对艺术美的感知和体验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直接感知审美对象,充分发挥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主动入境。这样,他们不仅可以从教师的导言中了解歌曲的背景,还可以从教师范唱的表情中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聆听、模仿、重复是唱歌的重要途径,对于唱歌来讲,多听非常重要,学会唱歌主要靠听。就学唱前的聆听来说可以分层次、分步骤地反复进行,每次聆听提出不同的要求和问题。使学生在多次的聆听中不但熟悉歌曲的旋律、感受到歌曲的情绪,同时,在聆听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因为音乐有一个特点,即“熟悉了才有情感”。
二、培养音乐表现技巧
音乐的表现技巧包括演唱技巧、乐感、音乐想象和创造才能。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让他们有感情地演唱,就要让他们充分发挥乐感、想象和创造力,而这需要一定的演唱技巧,在唱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演唱方法与歌唱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地咬字、吐字是表达歌曲思想感情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歌曲的情绪、风格不同,歌唱时的咬字、吐字方法也有所不同。通过读歌词,学生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内涵,且高位置读词更贴近唱歌的方法,使咬字、吐字圆润,使头腔共鸣容易寻找,并有利于情感的发挥。
速度和力度是音乐重要的表现手段。根据歌曲的具体要求、风格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将速度和力度做适当的处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确的呼吸方法、音准节奏的训练、歌曲高潮的处理及演唱形式的变化等都是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美的感情,看似无形却有形,它渗透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教师非常细微的一个面部表情都是学生注意、模仿的焦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感情,教师自己应先投入感情,把一首歌曲的内在情感从传神的眉目间、充满喜悦的笑脸中、生动的手势里表达出来。
但教学中,很少看到教师细腻的音乐处理,较多的是概括性的长、短、强、弱、快、慢的处理。音乐的表现性是丰富多彩的,没有唯一标准,教师要会指导、掌握和运用。歌曲分析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与交流的最关键环节,也是一节音乐课中师生教学活动最活跃的一个部分。它需要学生体验、讨论、总结、归纳歌曲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法,旋律线的走向,最被感动的乐句旋律及歌词,并对其进行分析,体会作者的用意。根据歌曲所抒发的情感,选择哪种演唱方法、演唱力度去处理,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意境,带领学生从中挖掘出较深的思想内涵。
总之,唱歌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唱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浸润美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进行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要侧重于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掌握唱歌的基本方法,注意清晰地吐字,自然地发声,要唱准旋律,最终达到发自内心、有情感地去表现。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
一、充分聆听音乐作品
音乐教学应突出情感体验,并始终贯穿于音乐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性。但我们在课堂上虽然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但学生往往感受不到音乐的魅力,当然也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这一点在唱歌教学中尤为突出。课本里所选歌曲的歌词大都鲜明生动,是内容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因此在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教学时,让学生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使其在对艺术美的感知和体验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直接感知审美对象,充分发挥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主动入境。这样,他们不仅可以从教师的导言中了解歌曲的背景,还可以从教师范唱的表情中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聆听、模仿、重复是唱歌的重要途径,对于唱歌来讲,多听非常重要,学会唱歌主要靠听。就学唱前的聆听来说可以分层次、分步骤地反复进行,每次聆听提出不同的要求和问题。使学生在多次的聆听中不但熟悉歌曲的旋律、感受到歌曲的情绪,同时,在聆听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因为音乐有一个特点,即“熟悉了才有情感”。
二、培养音乐表现技巧
音乐的表现技巧包括演唱技巧、乐感、音乐想象和创造才能。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让他们有感情地演唱,就要让他们充分发挥乐感、想象和创造力,而这需要一定的演唱技巧,在唱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演唱方法与歌唱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地咬字、吐字是表达歌曲思想感情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歌曲的情绪、风格不同,歌唱时的咬字、吐字方法也有所不同。通过读歌词,学生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内涵,且高位置读词更贴近唱歌的方法,使咬字、吐字圆润,使头腔共鸣容易寻找,并有利于情感的发挥。
速度和力度是音乐重要的表现手段。根据歌曲的具体要求、风格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将速度和力度做适当的处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确的呼吸方法、音准节奏的训练、歌曲高潮的处理及演唱形式的变化等都是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美的感情,看似无形却有形,它渗透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教师非常细微的一个面部表情都是学生注意、模仿的焦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感情,教师自己应先投入感情,把一首歌曲的内在情感从传神的眉目间、充满喜悦的笑脸中、生动的手势里表达出来。
但教学中,很少看到教师细腻的音乐处理,较多的是概括性的长、短、强、弱、快、慢的处理。音乐的表现性是丰富多彩的,没有唯一标准,教师要会指导、掌握和运用。歌曲分析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与交流的最关键环节,也是一节音乐课中师生教学活动最活跃的一个部分。它需要学生体验、讨论、总结、归纳歌曲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法,旋律线的走向,最被感动的乐句旋律及歌词,并对其进行分析,体会作者的用意。根据歌曲所抒发的情感,选择哪种演唱方法、演唱力度去处理,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意境,带领学生从中挖掘出较深的思想内涵。
总之,唱歌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唱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浸润美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进行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要侧重于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掌握唱歌的基本方法,注意清晰地吐字,自然地发声,要唱准旋律,最终达到发自内心、有情感地去表现。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