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在当今社会迅速的发展,疾病越来越猖狂,身体健康是人们所关注最多的话题之一,体育运动因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课堂管理 活动内容
在做体育运动之前就必须要做准备活动即热身运动,热身运动是指在运动以前,用短时间低强度的动作,让待会儿运动时将要使用的肌肉群先行收缩活动一番,以增加局部和全身的温度以及血液循环,并且使体内的各种系统----包括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及骨胳关节系统等----能逐渐适应即将面临的较激烈的运动,来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根据笔者多年的中职体育教学实践,就体育课前准备活动浅谈如下想法。
一、准备活动的练习形式要多样化
形式多样的准备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活动情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准备活动,这样准备活动才能真正达到活动筋骨和锻炼身体的目的。如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选择有关项目进行锻炼,这样既能弥补学生肌体练习中的不足,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同时在运动负荷的这安排上也能体现出区别对待的原则,使学生得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运动欲望,提高准备活动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二、中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
从课的准备活动部分的设计就要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拿篮球课为例,我可以先征求学生的意见,比如“大家觉得准备活动中,怎样才能既能熟悉球性又能让身体得到充分热身?”,学生的想法肯定是多样的,这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想法将其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准备活动,中间,教师也可以进行积极性的指导和干预。我想,这样的设计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三、准备活动要注意学生情感的体验
准备活动的设计从形式上要跳出传统的模式。中学生从事体育活动不仅使身体得到锻炼,增强体质,而且还能使情绪得到改善,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本节课从效果上看,我设计的游戏可能过于老套,导致学生缺泛积极性,对准备活动的兴趣不高,有的甚至故意逃避,学习的压力也随之而来,不良情绪得不到释放。因此体育教师应首先从准备活动部分加以改变,改变传统的模式,让学生从课堂一开始就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缓解学习的压力。
四、准备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的身体机能调整到最佳状态,更好地学习基本内容,以及预防运动创伤。鉴于此,我们应根据每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安排准备活动,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原地高抬腿跑”,其主要运动部位是下肢,我们应通过压腿、摆腿、踢腿、蹬腿等方法把下肢的多关节、肌肉、韧带活动充分,以更好地学习原地高抬腿跑,预防运动损伤。若教学内容是“抛实心球”,则我们应安排以上肢和腰腹部为主的准备活动以提高投掷能力。对于危险性相对较大的项目,除了针对主要运动部位做好准备活动以外,还应针对易受伤的部位做好准备活动。例如“前滚翻”颈部虽不是其主要运动部位,但十分容易受伤。因此,颈部的准备活动也应做充分,做到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
五、准备活动一定要把握好强度
一次体育课中,准备活动的强度通常以活动后脉搏增到125次/分钟左右为宜,准备活动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以全身发暖,微微出汗为准,当然在夏季出汗多些,在冬季出汗就少些;脉搏、血压比安静时增强,比运动后稍低为宜。而学生的活动量也应根据课堂的性质和外界环境等条件来确定,因人而异。例如: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的教学,准备活动的时间可以适当增长,强度适当增大,使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达到相当高的机能水平;中长跑等项目教学,准备活动时间可进行20分钟左右,应以参加活动的肌肉温度提高到适宜高度、内脏器官动员到较高的机能水平为标准,通常是以活动后的脉搏增到130次/分钟和本人感到全身已活动开为宜。
六、在安排准备活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准备活动一定要注意调整好运动强度,根据项目特点来安排内容。设计安排的活动内容应从慢到快、由易到难、由大到小、由简到繁、 由平缓到激烈、由局部到全身、由上到下来进行,运动负荷逐步加大。这样可以尽快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使各个关节及韧带充分活动并调动全身各器官由非运动状态进入到运动状态。但是做活动时应注意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群互相交替进行活动,要避免局部肌肉负担过重。例如:体育准备活动的徒手体操,必须安身体活动部位的顺序要求。从身体部位看,应按照上肢、肩胸、下肢、腰腹、全身的顺序来安排;从具体动作顺序来看,每套操的动作应按照上肢运动(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四肢运动或下肢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的顺序来安排。
七、准备活动内容要有创新
在选择准备活动时还应考虑到准备活动的内容与活动方式,应力求准备活动多种多样、新颖,还可以穿插一些竞赛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游戏练习,使学生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得到新的刺激,产生适宜的兴奋性和愉快的情感体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适当安排游戏,这样可以改善课堂气氛,提高练习者的兴趣,让学生在欢笑娱乐中使身体各个部分逐渐进入运动状态,以适应上课的需要,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如:结合上肢练习而采用“记先法”进行各种递球比赛,结合下肢的 “跳绳”游戏等,但在游戏练习中要注意活动量不宜大,以免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又例如:利用女生喜爱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项目的特点,给学生编排一些韵律操的小组合,并配以优美的音乐,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完成身体的练习。这不仅改变以往徒手操比较呆板、枯燥无味的现象,还可以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和效果,同时还可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总之,体育教师要重视准备活动,尽量让准备活动具有新颖性、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好状态。对于准备活动,每位教师应给以极大的重视,应在准备活动中为整节课的教学做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徐兆静;浅析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特点及选用策略[J];体育博览;2011年07期
[2]张博;关于运动训练中准备活动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12年
[3]聂胜利;王思君;体育教学中应保安全促发展[J];少年体育
训练;2011年03期
【关键词】课堂管理 活动内容
在做体育运动之前就必须要做准备活动即热身运动,热身运动是指在运动以前,用短时间低强度的动作,让待会儿运动时将要使用的肌肉群先行收缩活动一番,以增加局部和全身的温度以及血液循环,并且使体内的各种系统----包括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及骨胳关节系统等----能逐渐适应即将面临的较激烈的运动,来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根据笔者多年的中职体育教学实践,就体育课前准备活动浅谈如下想法。
一、准备活动的练习形式要多样化
形式多样的准备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活动情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准备活动,这样准备活动才能真正达到活动筋骨和锻炼身体的目的。如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选择有关项目进行锻炼,这样既能弥补学生肌体练习中的不足,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同时在运动负荷的这安排上也能体现出区别对待的原则,使学生得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运动欲望,提高准备活动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二、中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
从课的准备活动部分的设计就要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拿篮球课为例,我可以先征求学生的意见,比如“大家觉得准备活动中,怎样才能既能熟悉球性又能让身体得到充分热身?”,学生的想法肯定是多样的,这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想法将其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准备活动,中间,教师也可以进行积极性的指导和干预。我想,这样的设计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三、准备活动要注意学生情感的体验
准备活动的设计从形式上要跳出传统的模式。中学生从事体育活动不仅使身体得到锻炼,增强体质,而且还能使情绪得到改善,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本节课从效果上看,我设计的游戏可能过于老套,导致学生缺泛积极性,对准备活动的兴趣不高,有的甚至故意逃避,学习的压力也随之而来,不良情绪得不到释放。因此体育教师应首先从准备活动部分加以改变,改变传统的模式,让学生从课堂一开始就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缓解学习的压力。
四、准备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的身体机能调整到最佳状态,更好地学习基本内容,以及预防运动创伤。鉴于此,我们应根据每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安排准备活动,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原地高抬腿跑”,其主要运动部位是下肢,我们应通过压腿、摆腿、踢腿、蹬腿等方法把下肢的多关节、肌肉、韧带活动充分,以更好地学习原地高抬腿跑,预防运动损伤。若教学内容是“抛实心球”,则我们应安排以上肢和腰腹部为主的准备活动以提高投掷能力。对于危险性相对较大的项目,除了针对主要运动部位做好准备活动以外,还应针对易受伤的部位做好准备活动。例如“前滚翻”颈部虽不是其主要运动部位,但十分容易受伤。因此,颈部的准备活动也应做充分,做到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
五、准备活动一定要把握好强度
一次体育课中,准备活动的强度通常以活动后脉搏增到125次/分钟左右为宜,准备活动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以全身发暖,微微出汗为准,当然在夏季出汗多些,在冬季出汗就少些;脉搏、血压比安静时增强,比运动后稍低为宜。而学生的活动量也应根据课堂的性质和外界环境等条件来确定,因人而异。例如: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的教学,准备活动的时间可以适当增长,强度适当增大,使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达到相当高的机能水平;中长跑等项目教学,准备活动时间可进行20分钟左右,应以参加活动的肌肉温度提高到适宜高度、内脏器官动员到较高的机能水平为标准,通常是以活动后的脉搏增到130次/分钟和本人感到全身已活动开为宜。
六、在安排准备活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准备活动一定要注意调整好运动强度,根据项目特点来安排内容。设计安排的活动内容应从慢到快、由易到难、由大到小、由简到繁、 由平缓到激烈、由局部到全身、由上到下来进行,运动负荷逐步加大。这样可以尽快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使各个关节及韧带充分活动并调动全身各器官由非运动状态进入到运动状态。但是做活动时应注意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群互相交替进行活动,要避免局部肌肉负担过重。例如:体育准备活动的徒手体操,必须安身体活动部位的顺序要求。从身体部位看,应按照上肢、肩胸、下肢、腰腹、全身的顺序来安排;从具体动作顺序来看,每套操的动作应按照上肢运动(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四肢运动或下肢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的顺序来安排。
七、准备活动内容要有创新
在选择准备活动时还应考虑到准备活动的内容与活动方式,应力求准备活动多种多样、新颖,还可以穿插一些竞赛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游戏练习,使学生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得到新的刺激,产生适宜的兴奋性和愉快的情感体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适当安排游戏,这样可以改善课堂气氛,提高练习者的兴趣,让学生在欢笑娱乐中使身体各个部分逐渐进入运动状态,以适应上课的需要,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如:结合上肢练习而采用“记先法”进行各种递球比赛,结合下肢的 “跳绳”游戏等,但在游戏练习中要注意活动量不宜大,以免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又例如:利用女生喜爱舞蹈、艺术体操、健美操项目的特点,给学生编排一些韵律操的小组合,并配以优美的音乐,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完成身体的练习。这不仅改变以往徒手操比较呆板、枯燥无味的现象,还可以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和效果,同时还可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总之,体育教师要重视准备活动,尽量让准备活动具有新颖性、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好状态。对于准备活动,每位教师应给以极大的重视,应在准备活动中为整节课的教学做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徐兆静;浅析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特点及选用策略[J];体育博览;2011年07期
[2]张博;关于运动训练中准备活动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12年
[3]聂胜利;王思君;体育教学中应保安全促发展[J];少年体育
训练;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