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分析:《未有天才之前》是鲁迅先生的一片演讲词。在文中鲁迅先生用幽默犀利的语言、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述了“没有生长天才的民众,就没有天才”的观点,号召大家“做培养天才的泥土”。高一学生初次接触比喻论证,一定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比喻论证和比喻修辞格的区别,同时还可以借此文章鼓励学生大胆去写文章,为自己成为一名“天才”而努力。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幽默犀利的语言。
2、了解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体会比喻论证和比喻修辞格的区别。
3、体会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掌握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2、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分析议论文结构的能力和总结提炼信息的能力。
3、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创新的重要作用,懂得创新,敢于创新。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用投影仪打出有关《伤仲永》的三张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回忆《伤仲永》的故事梗概,然后提问
师:方仲永小时候可算是一个神童,但长大后却成了一个极普通的人,这是为什么?
生:“其父不使学”
师:“其父不使学”也就是说他的父亲不让他学习,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方仲永被迫离开了学习的环境,所以,他就从一个神童变成了后来的极其平庸的一个人。假如一棵大树,是极稀有的品种,生长的也非常茁壮挺拔。但是主人为了向别人炫耀,就把它连根拔起,双手捧着四处向人夸赞。殊不知小树离开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不久就枯死了。这棵小树就是方仲永,他因为停止了学习,远离了能够使它成为天才的环境,而由一位神童变成了一个庸人。在“天才”的问题上,鲁迅先生写过一篇著名的演讲词《未有天才之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学生们用《伤仲永》课文中的语言回答我于是顺势引导学生:
板书 《未有天才之前》
二、背景介绍
“整理国故”的口号,其实是新文化阵营首先提出的。当时北京大学旧派学生在封建旧文化维护者黄侃、刘师培等人支持下,成立了“国故社”,扯起了“昌明中国故有之学术”的旗帜,企图以研究“国故”为名,行复古之实。面对这一情势,由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和鲁迅支持的北大进步学生组成的“新潮社”,针对“国故杜”的倒行逆施,提出了“整理国故”的口号。这样,就形成了新旧两派关于研究国故的截然不 同的两种目的和方法,并开展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胡适是新潮社的支持者之一,胡适的观点是:整理国故实在很必要,应当用科学的方法 去指导国故研究;研究学术史的人,应当用“为真理而求真理”的标准去 批评各家的学术。可见,整理国故的口号并不是胡适首先提出来的,而且,最初它的 内容也是正确的,是革新派对守旧派的一次斗争。
鲁迅作为“新潮”的支持者,在“整理国故”口号提出之初,以及对 “国故”和“新潮”两社关于研究国故之事,没有发表意见。我们知道, 在理论上鲁迅也并没有完全否定“整理国故”的必要性,他曾明确指出: “中国要作家,要‘文豪’,但也要真正的学究。”(《准风月谈•我们 怎样教育儿童的》)就实践方面看,鲁迅当时正潜心研究中国古典小说, 并与胡适有密切的交往,出版了《中国小说史略》。在“整理国故”方面 ,他采用的是剔其槽粕,去粗取精的科学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说鲁迅是 在实践上支持了新潮社“整理国故”的主张的。
1919年7月,胡适发表了《问题与主义》一文,提出“多研究一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同年12月胡适又发表了《新思潮的意义》,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1923年在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的《发刊宣言》中,胡适更系统地宣传了他的“整理国故”的主张。胡适劝青年“踱进研究室”,“整理国故”。他没有区别从事学术研究的青年与一般的青年,泛泛而论,因而授人以柄,给戴上“企图诱使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脱离现实的革命斗争”的帽子。在“整理国故”的问题上,胡适采用的是实验主义的方法论。他提出的科学方法的一部分就是“求否定的例”,他认为“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都是一大功绩”,危言耸听,过分夸大了“整理国故“的社会意义。他向广大青年大开“国学书目”,要求中学的国文课以四分之三的时间去读古文,这客观上对诋毁新文学的复古派起了支持作用。到了1925年,胡适走到了爱国学生的对立面,以进研究室“求学”为借口,反对学生运动。他在《现代评论》第二卷第三十九期发表《爱国运动与求学》一文,认为“呐喊救不了国家”, 要学生时代的青年“充分地利用学校的环境与设备来把自己铸造成个东西”,“努力求发展,这便是你对国家应尽的责任,这便是你救国事业的预备工夫。国家的纷扰,外间的刺激,只应该增加你求学的热心与兴趣,而不应 该引诱你跟着大家去呐喊”。
鲁迅目睹许多封建旧文人大搞复古活动,不少无知青年陷进故纸堆里, 他感触良多,认为再也不能保持沉默了。他先后写了《所谓“国学”》、 《以震其艰深》、《不懂的音译》、《望勿“纠正”》、《未有天才之前》、 《青年必读书》、《春末闲谈》、《读书杂谈》、《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碎话》等一系列文章,尖锐指出“整理国故”内容和方向转化带来的弊端,鲁迅在《未有天才之前》对“老先生”和一般青年做了区别,指出了把“整理国故”当做旗子来号召的荒唐。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这篇文章。
三、分析课文
㈠.1.师:首先,我们先理一下作者的思路,大家迅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都在写什么?
2.学生看书分层次(3分钟),3分钟后互相讨论,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㈡.第一部分:提出“没有生长天才的民众,就没有天才”的观点,是文章提出问题的部分。
学生读第三段,
教师提问:在这一段中,你最喜欢那一句?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吗?
生:“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山,……,要归入疯子一类了。”用幽默犀利的语言讽刺了那些妄自最大者。
生:“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生动形象的论证了天才和民众的关系。
师:这两处都是“比喻论证”的例子。在一论文中,用打比方的形式来论证论点的论证方法叫比喻论证。“比喻论证”和修辞手法中的“比喻”不同,它是一种论证方法,不是修辞格。如刚才提到的“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山,……,要归入疯子一类了。”是比喻论证,但不是“比喻”的修辞格。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
㈢.第二部分:分析问题
1.师: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二部分就应该是分析问题部分了,大家看看第二部分是不是在“分析问题”,分析了什么问题?
生:这段分析的是“现在社会上的论调和趋势”,一方面“固然要求天才”,另一方面却“要他灭亡,连预备的土也想扫尽。”
2.作者在这一部分,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分析问题的呢?
师生总结:三个方面:⑴.整理国故;⑵.崇拜创作;⑶.恶意的批评。
3.学生读课文第⑤、⑥、⑦三段。
师:在这一部分中,你最喜欢那一句?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吗?
师生总结:
⑴.“抬出祖宗来说法,那是极威严的,”既令人发笑又引人深思;
⑵.“然而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反驳“整理国故”的观点,其中的“旧马褂”“新马褂”分别指“国故”和“新思想”;
⑶.“我们和古董商人谈天,……他实在比许多国学家聪明的远。”对整理国故者的一个辛辣的讽刺。
⑷.“这样的风气的民众是灰尘,不是泥土,在他这里长不出好花和乔木来!”没有丝毫的犹豫,斩钉截铁的判断。
⑸.“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幽默的语言,辛辣的讽刺。
⑹.“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对恶意的批评家尖锐的讽刺。
4.师:最后,大家在观察一下,看看第二部分是从哪个角度分析问题的?
生:反面。
师:很好,这一部分是从“现在社会上的”反面的“论调和趋势”来分析问题的,那么再看一下第一部分是从哪个角度提出问题的?
生:正面。
师:很好,鲁迅先生的这篇演讲词,先从正面提出问题,再从方面去分析问题,那么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时,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呢?
生:正面。
师:很好,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文政的第三部分,正面解决问题部分。
㈣.第三部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号召大家做培养天才的泥土”“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作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迫”
师:在这一部分中,有比喻论证的句子吗?你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吗?
生:“要像一碟子绿豆芽”形象的论证了如果离开了生长天才的泥土,天才会因为缺乏营养而“形体”瘦弱,且有可能会很快“枯死”这一道理。
四、总结全文
1.师:对这篇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我们暂时分析到这里。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的总体结构,从整体上来把握一下作者的思路。
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板书:
师: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幽默犀利,惯用反语,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本文也不例外。在这一课里,我们不仅领略了鲁迅先生语言的这些特点,还学习了一种新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大家要掌握它的特点,仔细体会它和“比喻”修辞格的区别,以便在以后写文章时能够试着去使用它。
五、作业:请你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渊博的知识来源于点滴的积累”,不少于100字。
教学后记:总体感觉这节课很成功,高潮迭起,学生活动的很积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但是,比喻论证和比喻的区别,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训练。
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是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把书中的乐趣还给学生、把实践的过程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此,我在课堂教学上坚持的理念是“把语文当作语文,把学生当作学生”。我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而教师是一个引领者。学生之于教师,就像演员和导演,在电影或电视剧的拍摄过程中,导演决不能抢演员的戏,更不能跑到场中去作主角。所以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努力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幽默犀利的语言。
2、了解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体会比喻论证和比喻修辞格的区别。
3、体会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掌握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2、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分析议论文结构的能力和总结提炼信息的能力。
3、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创新的重要作用,懂得创新,敢于创新。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用投影仪打出有关《伤仲永》的三张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回忆《伤仲永》的故事梗概,然后提问
师:方仲永小时候可算是一个神童,但长大后却成了一个极普通的人,这是为什么?
生:“其父不使学”
师:“其父不使学”也就是说他的父亲不让他学习,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方仲永被迫离开了学习的环境,所以,他就从一个神童变成了后来的极其平庸的一个人。假如一棵大树,是极稀有的品种,生长的也非常茁壮挺拔。但是主人为了向别人炫耀,就把它连根拔起,双手捧着四处向人夸赞。殊不知小树离开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不久就枯死了。这棵小树就是方仲永,他因为停止了学习,远离了能够使它成为天才的环境,而由一位神童变成了一个庸人。在“天才”的问题上,鲁迅先生写过一篇著名的演讲词《未有天才之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学生们用《伤仲永》课文中的语言回答我于是顺势引导学生:
板书 《未有天才之前》
二、背景介绍
“整理国故”的口号,其实是新文化阵营首先提出的。当时北京大学旧派学生在封建旧文化维护者黄侃、刘师培等人支持下,成立了“国故社”,扯起了“昌明中国故有之学术”的旗帜,企图以研究“国故”为名,行复古之实。面对这一情势,由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和鲁迅支持的北大进步学生组成的“新潮社”,针对“国故杜”的倒行逆施,提出了“整理国故”的口号。这样,就形成了新旧两派关于研究国故的截然不 同的两种目的和方法,并开展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胡适是新潮社的支持者之一,胡适的观点是:整理国故实在很必要,应当用科学的方法 去指导国故研究;研究学术史的人,应当用“为真理而求真理”的标准去 批评各家的学术。可见,整理国故的口号并不是胡适首先提出来的,而且,最初它的 内容也是正确的,是革新派对守旧派的一次斗争。
鲁迅作为“新潮”的支持者,在“整理国故”口号提出之初,以及对 “国故”和“新潮”两社关于研究国故之事,没有发表意见。我们知道, 在理论上鲁迅也并没有完全否定“整理国故”的必要性,他曾明确指出: “中国要作家,要‘文豪’,但也要真正的学究。”(《准风月谈•我们 怎样教育儿童的》)就实践方面看,鲁迅当时正潜心研究中国古典小说, 并与胡适有密切的交往,出版了《中国小说史略》。在“整理国故”方面 ,他采用的是剔其槽粕,去粗取精的科学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说鲁迅是 在实践上支持了新潮社“整理国故”的主张的。
1919年7月,胡适发表了《问题与主义》一文,提出“多研究一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同年12月胡适又发表了《新思潮的意义》,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1923年在北京大学《国学季刊》 的《发刊宣言》中,胡适更系统地宣传了他的“整理国故”的主张。胡适劝青年“踱进研究室”,“整理国故”。他没有区别从事学术研究的青年与一般的青年,泛泛而论,因而授人以柄,给戴上“企图诱使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脱离现实的革命斗争”的帽子。在“整理国故”的问题上,胡适采用的是实验主义的方法论。他提出的科学方法的一部分就是“求否定的例”,他认为“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都是一大功绩”,危言耸听,过分夸大了“整理国故“的社会意义。他向广大青年大开“国学书目”,要求中学的国文课以四分之三的时间去读古文,这客观上对诋毁新文学的复古派起了支持作用。到了1925年,胡适走到了爱国学生的对立面,以进研究室“求学”为借口,反对学生运动。他在《现代评论》第二卷第三十九期发表《爱国运动与求学》一文,认为“呐喊救不了国家”, 要学生时代的青年“充分地利用学校的环境与设备来把自己铸造成个东西”,“努力求发展,这便是你对国家应尽的责任,这便是你救国事业的预备工夫。国家的纷扰,外间的刺激,只应该增加你求学的热心与兴趣,而不应 该引诱你跟着大家去呐喊”。
鲁迅目睹许多封建旧文人大搞复古活动,不少无知青年陷进故纸堆里, 他感触良多,认为再也不能保持沉默了。他先后写了《所谓“国学”》、 《以震其艰深》、《不懂的音译》、《望勿“纠正”》、《未有天才之前》、 《青年必读书》、《春末闲谈》、《读书杂谈》、《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碎话》等一系列文章,尖锐指出“整理国故”内容和方向转化带来的弊端,鲁迅在《未有天才之前》对“老先生”和一般青年做了区别,指出了把“整理国故”当做旗子来号召的荒唐。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这篇文章。
三、分析课文
㈠.1.师:首先,我们先理一下作者的思路,大家迅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都在写什么?
2.学生看书分层次(3分钟),3分钟后互相讨论,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㈡.第一部分:提出“没有生长天才的民众,就没有天才”的观点,是文章提出问题的部分。
学生读第三段,
教师提问:在这一段中,你最喜欢那一句?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吗?
生:“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山,……,要归入疯子一类了。”用幽默犀利的语言讽刺了那些妄自最大者。
生:“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生动形象的论证了天才和民众的关系。
师:这两处都是“比喻论证”的例子。在一论文中,用打比方的形式来论证论点的论证方法叫比喻论证。“比喻论证”和修辞手法中的“比喻”不同,它是一种论证方法,不是修辞格。如刚才提到的“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山,……,要归入疯子一类了。”是比喻论证,但不是“比喻”的修辞格。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
㈢.第二部分:分析问题
1.师: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二部分就应该是分析问题部分了,大家看看第二部分是不是在“分析问题”,分析了什么问题?
生:这段分析的是“现在社会上的论调和趋势”,一方面“固然要求天才”,另一方面却“要他灭亡,连预备的土也想扫尽。”
2.作者在这一部分,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分析问题的呢?
师生总结:三个方面:⑴.整理国故;⑵.崇拜创作;⑶.恶意的批评。
3.学生读课文第⑤、⑥、⑦三段。
师:在这一部分中,你最喜欢那一句?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吗?
师生总结:
⑴.“抬出祖宗来说法,那是极威严的,”既令人发笑又引人深思;
⑵.“然而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反驳“整理国故”的观点,其中的“旧马褂”“新马褂”分别指“国故”和“新思想”;
⑶.“我们和古董商人谈天,……他实在比许多国学家聪明的远。”对整理国故者的一个辛辣的讽刺。
⑷.“这样的风气的民众是灰尘,不是泥土,在他这里长不出好花和乔木来!”没有丝毫的犹豫,斩钉截铁的判断。
⑸.“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幽默的语言,辛辣的讽刺。
⑹.“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对恶意的批评家尖锐的讽刺。
4.师:最后,大家在观察一下,看看第二部分是从哪个角度分析问题的?
生:反面。
师:很好,这一部分是从“现在社会上的”反面的“论调和趋势”来分析问题的,那么再看一下第一部分是从哪个角度提出问题的?
生:正面。
师:很好,鲁迅先生的这篇演讲词,先从正面提出问题,再从方面去分析问题,那么第三部分解决问题时,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呢?
生:正面。
师:很好,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文政的第三部分,正面解决问题部分。
㈣.第三部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号召大家做培养天才的泥土”“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作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迫”
师:在这一部分中,有比喻论证的句子吗?你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吗?
生:“要像一碟子绿豆芽”形象的论证了如果离开了生长天才的泥土,天才会因为缺乏营养而“形体”瘦弱,且有可能会很快“枯死”这一道理。
四、总结全文
1.师:对这篇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我们暂时分析到这里。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的总体结构,从整体上来把握一下作者的思路。
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板书:
师: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幽默犀利,惯用反语,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本文也不例外。在这一课里,我们不仅领略了鲁迅先生语言的这些特点,还学习了一种新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大家要掌握它的特点,仔细体会它和“比喻”修辞格的区别,以便在以后写文章时能够试着去使用它。
五、作业:请你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渊博的知识来源于点滴的积累”,不少于100字。
教学后记:总体感觉这节课很成功,高潮迭起,学生活动的很积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但是,比喻论证和比喻的区别,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训练。
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是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把书中的乐趣还给学生、把实践的过程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此,我在课堂教学上坚持的理念是“把语文当作语文,把学生当作学生”。我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而教师是一个引领者。学生之于教师,就像演员和导演,在电影或电视剧的拍摄过程中,导演决不能抢演员的戏,更不能跑到场中去作主角。所以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努力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