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老汉今年60整,患糖尿病已有10年。由于按医生指导服药治疗,血糖始终保持较好,尿糖也比较平稳。但最近去医院检查,发现尿中有微量蛋白,说是蛋白尿。王老汉忐忑不安地去找糖尿病专家问个究竟。专家告诉他,糖尿病有多种并发症,由此引起的尿中物质变化很多。因此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不仅要观察尿糖,还要观察其他指标。
尿糖当血糖达到8.8~9.9毫摩尔/升以上时,尿糖即可出现。但是人与人之间有很大差别,而且其反映的仅仅是瞬间血糖变化,因此最好过30分钟再检查一次,以更准确反映血糖情况。一般认为,餐后2小时尿糖阳性是发现血糖变化较小的2型糖尿病线索。但是,目前测试尿糖试纸的质量往往有些差别,需要注意。
微量蛋白尿尿中白蛋白每日排泄量在30~300毫克/日,排泄率20~200微克/分钟,即可视为微量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提醒你要控制血糖和血压,防止病情发展。由于白蛋白排泄量每日不同时间变化可达30%~50%,因此,应在6个月内收集3次24小时尿标本,如果有2次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为20~200微克/分钟,或者收集尿标本3次以上,其平均值为20~200微克/分钟,就可确定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微量蛋白尿也可以发生在急性感染、运动后、长时间站立工作、尿路感染、月经、前列腺肥大以及高蛋白摄取过多时,排除这些因素后,才能认定为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蛋白尿。
显性蛋白尿尿蛋白量每日300毫克以上,即可称为显性蛋白尿。如果同时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正常,为A期,应严格控制血糖;如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则为B期。一般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未经很好治疗,10年以内有10%~25%出现显性蛋白尿,20年内有25%~50%出现显性蛋白尿。出现显性蛋白尿后仍未经正确治疗,7~10年可进入肾功能不全末期,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往往需要透析治疗。
尿酮体尿中发现酮体和体内胰岛素作用不足、抗胰岛素激素相对过剩有关,可视为酮(酸)中毒和血糖控制不好的表现。非糖尿病患者在饥饿、绝食、呕吐、脱水、发热、激烈运动等情况下,尿中也能检查出酮体,应予以区别。
铁传递蛋白铁传递蛋白和白蛋白分子量接近,往往在肾小球基底膜出现障碍时出现。尿中铁传递蛋白可能早于白蛋白出现,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指标。此时患者肾小球可能出现弥漫性病变,必须去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肾小管障碍标志物排泄N-乙酰-β-氨基葡萄糖酶等,是近位肾小管上皮细胞存在的一种糖分解酶类。如肾小球上皮细胞出现障碍,则此酶排泄量增加。尿中排泄此物质,往往在微量蛋白尿出现之前,表示肾小管可能出现功能障碍,其原因是血糖控制不好。血糖正常后,此物质逐渐减少和消失。
尿C肽胰岛分泌一个分子前胰岛素,可以分解为一个分子胰岛素和一个分子C肽。C肽在肾脏代谢,血糖高时肾小管再吸收能力下降,使尿中C肽排出增加。一般认为,每日24小时C肽排泄量在20微克左右,多为1型糖尿病;若在30微克以上,为2型糖尿病;血糖改善后C肽随之下降。测定血清C肽是评价胰岛细胞功能的重要参数,能准确反映胰岛素β细胞的分泌功能,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更改:
我在2009年《家庭医学》(上)第11期发表的《常晃身益健康》一文第三段,介绍了晃身健体法的方法,考虑到实际操作性,现做如下更改,并向读者致歉:
百次为一小节,300次为一个晃程,开始时每次可做3~4个晃程,熟练后,每次5~6个晃程。每日早晚各做一次。
山东济南刘元山
尿糖当血糖达到8.8~9.9毫摩尔/升以上时,尿糖即可出现。但是人与人之间有很大差别,而且其反映的仅仅是瞬间血糖变化,因此最好过30分钟再检查一次,以更准确反映血糖情况。一般认为,餐后2小时尿糖阳性是发现血糖变化较小的2型糖尿病线索。但是,目前测试尿糖试纸的质量往往有些差别,需要注意。
微量蛋白尿尿中白蛋白每日排泄量在30~300毫克/日,排泄率20~200微克/分钟,即可视为微量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提醒你要控制血糖和血压,防止病情发展。由于白蛋白排泄量每日不同时间变化可达30%~50%,因此,应在6个月内收集3次24小时尿标本,如果有2次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为20~200微克/分钟,或者收集尿标本3次以上,其平均值为20~200微克/分钟,就可确定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微量蛋白尿也可以发生在急性感染、运动后、长时间站立工作、尿路感染、月经、前列腺肥大以及高蛋白摄取过多时,排除这些因素后,才能认定为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蛋白尿。
显性蛋白尿尿蛋白量每日300毫克以上,即可称为显性蛋白尿。如果同时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正常,为A期,应严格控制血糖;如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则为B期。一般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未经很好治疗,10年以内有10%~25%出现显性蛋白尿,20年内有25%~50%出现显性蛋白尿。出现显性蛋白尿后仍未经正确治疗,7~10年可进入肾功能不全末期,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往往需要透析治疗。
尿酮体尿中发现酮体和体内胰岛素作用不足、抗胰岛素激素相对过剩有关,可视为酮(酸)中毒和血糖控制不好的表现。非糖尿病患者在饥饿、绝食、呕吐、脱水、发热、激烈运动等情况下,尿中也能检查出酮体,应予以区别。
铁传递蛋白铁传递蛋白和白蛋白分子量接近,往往在肾小球基底膜出现障碍时出现。尿中铁传递蛋白可能早于白蛋白出现,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指标。此时患者肾小球可能出现弥漫性病变,必须去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肾小管障碍标志物排泄N-乙酰-β-氨基葡萄糖酶等,是近位肾小管上皮细胞存在的一种糖分解酶类。如肾小球上皮细胞出现障碍,则此酶排泄量增加。尿中排泄此物质,往往在微量蛋白尿出现之前,表示肾小管可能出现功能障碍,其原因是血糖控制不好。血糖正常后,此物质逐渐减少和消失。
尿C肽胰岛分泌一个分子前胰岛素,可以分解为一个分子胰岛素和一个分子C肽。C肽在肾脏代谢,血糖高时肾小管再吸收能力下降,使尿中C肽排出增加。一般认为,每日24小时C肽排泄量在20微克左右,多为1型糖尿病;若在30微克以上,为2型糖尿病;血糖改善后C肽随之下降。测定血清C肽是评价胰岛细胞功能的重要参数,能准确反映胰岛素β细胞的分泌功能,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更改:
我在2009年《家庭医学》(上)第11期发表的《常晃身益健康》一文第三段,介绍了晃身健体法的方法,考虑到实际操作性,现做如下更改,并向读者致歉:
百次为一小节,300次为一个晃程,开始时每次可做3~4个晃程,熟练后,每次5~6个晃程。每日早晚各做一次。
山东济南刘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