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的社会有了接触,各个社会所使用的语言当然也就随之而有了接触,民族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一个民族的語言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词汇。萨王尔认为“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词的‘借贷’。只要有文化借贷,就可能把有关的词借进来”。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的认识始于十九世纪。施莱赫尔的学生史密特(JohannesSchmidt)为了解释印欧语系任何两支语言之间都能找出特殊的相似点,而在地理上相近的语支相似点最多这种情况,提出“波浪理论”。他说,不同的语言变化像波浪似地散播在一个言语地域,每个变化可以在这个地域的一部分彻底完成,同先前被另一变化所渗透的部分并不平行一致。一波一波地回荡的结果形成了同语线。语言的接触对对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演变都有一定的影响,笔者着重说借词词汇。克劳森( J.Clauson )和A.罗纳一塔斯(Andres Rona-Tas)提出:“如果一个词在语言甲和语言乙里有着系统的对应形式,但在语言甲里却没有它的语源,而它的词干(和构词词缀)却可在语言乙里找到,那么,这个词很可能是语言甲从语言乙借入的。”“如果语言甲里有两个同义词表达一个事物,其中之一语言乙里也有,那么,语言甲里的这个词完全可能是借词。”语言借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它所借用的语言形式,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都要经过言语社区大多数成员根据他们的语言使用习惯进行选择、评价、本土化、传播和融人这样一个过程。
孟连系傣语谐音,意为“寻找到的一个好地方”,有“边地绿宝石”、“龙血树故乡”的美誉。孟连在秦始皇时期属于西南蛮夷之地,明永乐四年(1406 年),正式建立土司制度,设孟连长官司,隶云南都司,辖今孟连、澜沧、西盟等地及南卡江以西、萨尔温江以东的哈瓦地区,长官司驻今孟连。据《孟连宣抚司历史情况》记述,“傣历六百年左右,勐卯(今德宏州瑞丽一带)地区的土司死后,弟兄因互争权位而造成内乱,当时中央统治者派兵前去镇压,于是造成勐卯傣族大规模的南迁。”其中“一支由王子率领其家臣、奴隶和百姓,沿怒江南下进入阿佤山区”,然后到达孟连地区。“那时孟连这片山谷盆地被茂密的森林所掩盖,傣族劳动人民砍伐焚烧”,开辟了许多田地,“他们便把这些地方叫做‘孟连’——即找来的地方” 由于自勐卯南迁至孟连一带的傣族,都必须经过阿佤山,也就是今天临沧到西盟县境内一带,这里生活了一个更为原始的民族,即佤族。罕罢法就是孟连傣文史料中所说的率领勐卯部分傣族到孟连定居的那位王子。南遷途中,罕罢法娶马散(在今西盟县境)头人之女为妻,通过联姻密切傣族和佤族的关系。罕罢又把许多黄牛、水牛和男女衣服送给马散头人,向佤族讨得地盘,然后带着南迁的傣族到孟连定居。使得部分佤族也随着傣族迁徙到孟连一带,并深受傣族文化的影响。
孟连系傣语谐音,意为“寻找到的一个好地方”,有“边地绿宝石”、“龙血树故乡”的美誉。孟连在秦始皇时期属于西南蛮夷之地,明永乐四年(1406 年),正式建立土司制度,设孟连长官司,隶云南都司,辖今孟连、澜沧、西盟等地及南卡江以西、萨尔温江以东的哈瓦地区,长官司驻今孟连。据《孟连宣抚司历史情况》记述,“傣历六百年左右,勐卯(今德宏州瑞丽一带)地区的土司死后,弟兄因互争权位而造成内乱,当时中央统治者派兵前去镇压,于是造成勐卯傣族大规模的南迁。”其中“一支由王子率领其家臣、奴隶和百姓,沿怒江南下进入阿佤山区”,然后到达孟连地区。“那时孟连这片山谷盆地被茂密的森林所掩盖,傣族劳动人民砍伐焚烧”,开辟了许多田地,“他们便把这些地方叫做‘孟连’——即找来的地方” 由于自勐卯南迁至孟连一带的傣族,都必须经过阿佤山,也就是今天临沧到西盟县境内一带,这里生活了一个更为原始的民族,即佤族。罕罢法就是孟连傣文史料中所说的率领勐卯部分傣族到孟连定居的那位王子。南遷途中,罕罢法娶马散(在今西盟县境)头人之女为妻,通过联姻密切傣族和佤族的关系。罕罢又把许多黄牛、水牛和男女衣服送给马散头人,向佤族讨得地盘,然后带着南迁的傣族到孟连定居。使得部分佤族也随着傣族迁徙到孟连一带,并深受傣族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