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瓶颈、学生顶岗实践能力缺乏、企业资源利用不足等困境,而构建以课程和师徒实训项目为纽带的现代学徒制则可以有效应对上述困境。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独特优势,对于解决现阶段职业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构建基于施工过程的课程体系,同时以扎根区域经济、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注重师傅选拔培养,以及建立广泛的实训基地作为条件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装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内容
(一)现代学徒制内涵
“现代学徒制”在学校层面可以理解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从本质上讲,现代学徒制就是师傅、徒弟以及师傅对徒弟的教育和指导,都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但其形成基础以及意义与价值与传统的学徒制有了很大的不同,学徒制的主体、形式、制度以及师生关系均发生了变化。
其次,现代学徒制是学校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良好结合的产物,与传统学徒制相比较,它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法律保障,并具有产教结合的培训方式。现代学徒制是基于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基础上提出的,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通力合作,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采用“师父带徒弟”的形式来培养人才的过程。“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傳授方式。
“现代学徒制”积极探索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训新体系。该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纯粹的学校教育,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变革。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校企深度合作、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落实校企合作政策,需要制订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保障发展并逐步形成制度化的保障机制。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
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为支撑,校企双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提高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生与企业签订一份学徒合同,企业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监督学生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的培训,培养方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这样能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
2、就业前景比较明朗
通过学徒制培养,很多学生的特长和特点能够得到体现,在毕业时可以被原培训企业录用,同时对学生奠定职业意识,思考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经受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是一种真实的情境教学,师生和师徒处于同一教学情境下,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学习者不再是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具体任务和项目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师傅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学生作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正是这种即时沟通与反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进程,使学生的疑问即时得到解决,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有重要意义
(三)我院建筑装饰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现状
1、顶岗实践能力缺乏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得不到国家任何优惠政策,也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利润,企业接收顶岗实习的主要动力是招聘实用人才,解决企业用工之急,因此,实习学生的顶岗工作能力就成为顶岗实习环节能否做实的关键。在当前建筑一线人才培养中,由于前5学期学生主要在校内偏重理论学习,接触工程实际较少,专项基础技能训练不足,综合实践技能训练缺乏,大多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能力不强,导致有的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有的学生即使找到了实习单位但由于不适应而被淘汰,最后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2、企业资源利用不足
在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聘任的大量能工巧匠大多只会做不会讲,更难以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他们本人还有工程建设工作,无法抽出大块时间离开施工现场到学校;另外,由于企业师傅不能有效参与到教学中去,导致师傅所在的建筑工地也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这些珍贵的企业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默会知识难以习得
所谓默会,它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之中,非命题和语言所能尽,只能在行动中展现、被觉察、被意会。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只能通过学徒制传递。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操作技艺等都属于默会知识的范畴,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获得。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但由于班容量过大、师资力量不足、实训基地所限、课程体系缺乏弹性、教学组织缺乏灵活性等因素影响,致使学生动手训练依然严重不足,默会知识难以习得。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童卫军,黄兆信.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8(17):67-70.
[2]马连华.做实 “工学结合” 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J].教育与职业,2006(35):8-10.
[3]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 [J].中国高教研究,2011(3):70-72.
[4]蔡培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考试周刊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装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内容
(一)现代学徒制内涵
“现代学徒制”在学校层面可以理解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从本质上讲,现代学徒制就是师傅、徒弟以及师傅对徒弟的教育和指导,都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但其形成基础以及意义与价值与传统的学徒制有了很大的不同,学徒制的主体、形式、制度以及师生关系均发生了变化。
其次,现代学徒制是学校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良好结合的产物,与传统学徒制相比较,它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和法律保障,并具有产教结合的培训方式。现代学徒制是基于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基础上提出的,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通力合作,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采用“师父带徒弟”的形式来培养人才的过程。“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傳授方式。
“现代学徒制”积极探索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训新体系。该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纯粹的学校教育,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变革。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校企深度合作、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落实校企合作政策,需要制订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保障发展并逐步形成制度化的保障机制。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
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为支撑,校企双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提高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生与企业签订一份学徒合同,企业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监督学生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的培训,培养方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这样能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
2、就业前景比较明朗
通过学徒制培养,很多学生的特长和特点能够得到体现,在毕业时可以被原培训企业录用,同时对学生奠定职业意识,思考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经受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是一种真实的情境教学,师生和师徒处于同一教学情境下,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学习者不再是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具体任务和项目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师傅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学生作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正是这种即时沟通与反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进程,使学生的疑问即时得到解决,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有重要意义
(三)我院建筑装饰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现状
1、顶岗实践能力缺乏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得不到国家任何优惠政策,也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利润,企业接收顶岗实习的主要动力是招聘实用人才,解决企业用工之急,因此,实习学生的顶岗工作能力就成为顶岗实习环节能否做实的关键。在当前建筑一线人才培养中,由于前5学期学生主要在校内偏重理论学习,接触工程实际较少,专项基础技能训练不足,综合实践技能训练缺乏,大多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能力不强,导致有的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有的学生即使找到了实习单位但由于不适应而被淘汰,最后使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2、企业资源利用不足
在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聘任的大量能工巧匠大多只会做不会讲,更难以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他们本人还有工程建设工作,无法抽出大块时间离开施工现场到学校;另外,由于企业师傅不能有效参与到教学中去,导致师傅所在的建筑工地也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这些珍贵的企业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默会知识难以习得
所谓默会,它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之中,非命题和语言所能尽,只能在行动中展现、被觉察、被意会。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只能通过学徒制传递。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工作经验、操作技艺等都属于默会知识的范畴,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获得。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但由于班容量过大、师资力量不足、实训基地所限、课程体系缺乏弹性、教学组织缺乏灵活性等因素影响,致使学生动手训练依然严重不足,默会知识难以习得。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童卫军,黄兆信.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8(17):67-70.
[2]马连华.做实 “工学结合” 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J].教育与职业,2006(35):8-10.
[3]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 [J].中国高教研究,2011(3):70-72.
[4]蔡培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考试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