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破区域、行业限制,强化家电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整体运作,尽快形成家电供应链,是当前中国家电行业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中国家电企业多年来的竞争策略以价格战为主,试图从收入成本角度,通过降低成本,将成本的压力转嫁给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渠道终端。但家电企业对建立物流供应链和渠道系统的统一认识不足,与流通、营销有关的成本仍然很高。中国家电行业经历了突破单一专业化,进行多元化发展,家电市场的单品类竞争和品牌整合已基本完成。同时,国美、苏宁、大中等新家电连锁企业的出现,代表了中国家电的商业流通将进入一个大工业化、标准化的大规模、高效、低成本的分销时代,新连锁对其他分销渠道的替代,引起了家电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中渠道管理的矛盾,中国家电企业物流供应链变革的过程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家电企业在物流供应链中又应采取怎样的渠道模式?
变革的行业背景
家电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周期缩短,要求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迅捷、灵活和协作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并建立需求管理与渠道的对接,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掌控。新零售业态的产生,消费需求的快速变化使家电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更加困难和复杂。
消费者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消费者需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要求家电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设计产品,并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家电企业纷纷开展多元化的经营,以及跨国经营。这必然带给家电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市场、制造、渠道这三部分以极大的挑战。
家电产品品种结构发生了变化。国际厂商已开始由对传统家电市场的争夺转向对未来中高端家电市场的全面开发。根据斯坦福资源公司的统计显示,目前,CRT电视在全球销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预计2007年后将逐步萎缩。与此相反,平板电视的年增长率将超过70%。
中国家电企业与外资家电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现在外资家电企业的本土化趋势已十分明朗,例如日本松下电器计划在杭州建立的工厂,生产能力超过日本国内工厂,松下的研发中心随其工厂落户苏州,进行接近市场和消费的生产与研发。中国家电企业将面临更加深刻的国际竞争。
家电销售渠道多元化。目前中国家电销售渠道构成比例为:电器专营店46.2%,百货商场20.1%,家电专业连锁17.8%,品牌专卖11.6%,综合性连锁0.3%,其他4%。随着新型家电连锁企业的快速扩张,再有一两年时间,国美等连锁企业在全国一级市场铺完自己的网络,渠道的扩展将转移到二、三级市场。新连锁开始在供应链中取得更多的控制权。
供应链整合浮出水面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家电业成为全球家电业的制造中心。相比之下,中国家电企业虽然在制造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但是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的,总成本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交易成本却很高。据统计,目前整个家电业的现状是原材料的制造成本只占总成本的53%,而与流通、营销有关的成本则占46%。居高不下的交易成本,不仅削弱了中国家电企业的利润空间,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家电企业运行效率的提高和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交易成本高,既有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尚不完善、经济活动缺乏规范、经济行为人缺乏诚信等制度方面的原因,更有中国家电企业之间尚未形成分工合理、运作有序、管理严密、把上下游企业的联系在一起的供应链体系有直接关系。因此,打破区域、行业限制,强化家电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整体运作,尽快形成家电供应链,是当前中国家电行业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中国家电市场正进入以供应链整合为核心的整体竞争阶段。
供应链整合的基本途径
供应链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态和运营方式,是指由客户(或消费者)的需求开始,经过产品设计、原材料供应、生产、批发、零售等环节,到最后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的各项制造和商业活动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相对于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来增加效益的做法,供应链提供的是一种新的思考方法和发展途径,它使企业可以通过改善经营理念、再造业务流程、理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来提升效益、增强竞争力。
从国际家电业供应链整合的经验来看,家电供应链的整合与形成的途径是多样化的。
一、以大型家电制造企业为核心和主导的供应链整合。这种类型的整合主要出现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以及拥有知名品牌的大型制造企业,如汽车、飞机、信息产品、重型设备等行业,大型制造企业往往是供应链整合过程中的主导者和核心,它们依托自身的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来影响上下游企业,特别是影响上游企业与之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最为有利的采购、生产和技术研发等各种经营活动,从而使得供应链形成最佳的整体竞争优势。在国际消费品市场中,有许多成功范例,如柯达、联合利华、飞利浦等。
二、以大型零售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特别是以大型连锁经营零售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掌握的市场需求特点和信息来提出定制商品的要求,包括商品的样式、规格、质量、标准方面的要求,然后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好的生产者或者供应商。如服装、鞋类、玩具及家电产品等。
三、以大型贸易公司或批发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为数众多的还是中小企业,面对大型企业的供应链整合和优化,中小企业也存在着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提高竞争力的要求和希望。但是这些中小企业并不具有进行供应链整合的实力与市场影响力,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些大型贸易企业或批发企业利用其具有的强大市场分销能力与拥有的与众多中小企业的长期交易联系的优势,也在积极地参与供应链的整合与优化。如香港的利丰集团。
四、以第三方服务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整合。供应链整合,并不是简单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一纸协议或盟约,而是涉及到上下游企业之间在信息、资金、物流、交易、研发等诸多经营与运作环节上的相互协调与密切合作,乃至一体化。供应链整合过程中的流程再造,使得原来分散在上下游企业中的各种经营与运作也在一体化,有些甚至从原来的企业中分离出来,形成新的、独立的供应链环节和成员。例如,供应链中的信息系统、物流、研发等。因此,近年来,以提供第三方服务的为基础的供应链整合也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厂商面临不同的整合
经过多年来的激烈竞争和近年来以资本为基础的产业整合,目前中国家电市场中已形成了以著名家电品牌制造企业和家电专业连锁销售企业为主体的两大产销阵营。两大阵营的主要企业都已具备了进行供应链整合的能力和条件,也都在进行着相关的尝试和努力。值得注意的是,家电制造企业和家电销售企业在供应链整合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整合的重点是完全不同的。
从家电制造企业来看,它们面临的供应链整合问题可能更为全面,难度也比较大。一方面,家电制造企业需要对零配件和原材料供应企业、家电产品的技术开发机构等上游环节进行必要的整合,特别是在中国家电产品同质化倾向十分严重的情况下,通过对上游环节的整合,形成新型的家电产品开发、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面对以家电连锁销售企业为代表的新型销售组织的快速成长,家电制造企业如何整合产品分销网络,成为一个更具挑战性的课题——家电制造企业不仅需要理顺自己的销售系统,而且还要考虑与多样化的各种家电渠道形成合作有序、利益共享、快速反应的产销关系,特别是要与快速成长的家电专业连锁企业形成合理的对接与合作。换句话说,家电制造企业在供应链整合过程中需要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
从家电销售企业来看,虽然国美、苏宁、三联等大型家电专业连锁企业,市场影响力迅速提升,但其在中国家电市场总销售份额中的比重还没有占据主导。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未来我国家电流通将形成以消费电子产品专业卖场为基础的大型家电销售连锁企业、以大型超市和百货商店为基础的大型零售企业、以品牌特许经营为基础的家电专卖系统、以大型批发企业为核心的家电零售系统等四大销售体系为主导的市场格局。可见,大型专业连锁企业要成为家电流通主导的关键,不仅在于其规模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其连锁分销体系的效率和应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大型家电专业连锁企业的供应链整合,仍然需要关注在分销领域的网络整合,在优化与家电制造企业的交易与合作关系、加快其分销网络的建设与布局优化、探索合理的物流配送模式等方面形成解决方案,以加速形成强大的市场分销能力和高效的供应链运作能力。
物流是供应链网链结构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造成部分,在家电供应链整合过程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家电供应链的整合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产品利润日趋下降的背景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已经成为家电企业获得竞争和挖掘利润的一个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随着全国性、乃至全球性家电品牌的形成和连锁家电企业的区域性乃至全国性销售网络的建立,无论是家电制造企业,还是家电销售企业,都不可能继续采用“企业物流”的运作模式,将物流外包、采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是家电制造企业和销售企业提高自身经营效率和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家电供应链整合中,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将成为家电供应链中的重要成员,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家电供应链整合的主导力量。
据统计,目前整个家电业的现状是,原材料的制造成本占总成本的53%,营销成本则占据了46%的比例,这样一算下来物流成本就少得可怜。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降低营销成本,一味的将物流费用转嫁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不是妙招。只有打破区域、行业限制,迅速在国内建成覆盖全国的家电流通业的“联合舰队”,结成产销联盟,用信息技术实现“无缝链接”,才能真正地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
在物流市场运作上结成联盟,将是中国家电业在面对过度竞争和行业亏损困境下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突围,也将成为中国未来家电流通的主渠道。联盟将形成整体的供应链,大幅降低企业的流通成本,多家厂商共用一个物流中心和供应链,避免生产企业分别建立各自的物流中心造成的资源、人力、资金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