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通过现实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来打动学生的感情,使他们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数学中的美,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古希腊的学者认为球体是完美的形体;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勾股定理,他为直角三角形具有这种简明、和谐的关系而赞叹;中世纪的伟大学者、艺术家达芬奇从另一个方面感受到了数学美,他认为“黄金分割是美的原则。”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环境和意志品质,并形成主动学习的学习机制。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挖掘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艺术,优化课堂教学等方面参透美育教育。
  一、数学美的教育价值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数学,由于它的抽象与严谨,常使学生有枯燥乏味之感,甚至敬而远之。因此,在数学教书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坚定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应遵循的数学原则之一就是美的体验原则,也就是进行数学美的教育,即寓教于美,在美的享受中使其心灵得到亲切感,产生求知热情,形成学习的自觉性。
  对数学美的追求,能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数学学科的严谨与缜密和数学的和谐统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前所述,数学的统一性所包含的内容,也显示了数学的严谨与缜密的特性。数学中任何不和谐、不统一、不完整现象的出现,都必然破坏数学的严谨性和缜密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追求数学的和谐统一的美,对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正确地应用数学方法思想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挖掘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内容中发现美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和一种数。”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这个世界可以由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十个阿拉伯数字和若干符号就造出了一个无限的真的世界。英国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一再声称:“方程中所具有的优美要比它们符合实验更为重要。”几何中千变万化的图形,拼按的精美的几何图案,具有翻折、旋转特性的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数和形的完美结合等,都是极好的素材。教学中,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教材中所蕴含的美,从而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有良好的情绪体验。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渗透美育,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美,使学生真正地发现数学中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数学中渗透数学美
  把数学美的教育渗透到数学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数学美的教育。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反映了数学美的特性,这就需要教师去进行选取,并加以适当处理。在举例时应有意识地选取那些能反映数学美的实例。在介绍数学中的思想方法时,不能忽视它的美的特征。因为各种数学思想方法所以具有生命力,和它的美的特征是分不开的。
  如:“勾三股四弦五”体现了直角三角形中的奇异美,从32+42=52到a2+b2=c2,又体现了一种传统的美。
  当人们认识、理解与探索对象时,因其结构对称可以简单把握,形体的对称性,在自然界中处处可见。如蜂巢,蛛网呈多边形;人体也是左右对称的。反映到数学中就是轴对称,对称是数学的基本结构,如几何图形中的对称性比比皆是,如线段、圆、正方形、正多边形等。
  对称不仅表现在几何图形上,在数学表达中也处处存在着,如不等式具备对称,二项式的展开的系数也具有对称性,对称性还表现为某种相应性。如加与减、乘与除等等。都是如此。
  四、优化数学艺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创造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乐教对教育教学起着潜移默化的功能。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使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因为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这一特点,不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如在讲梯形的应用时,应摄制生活中的梯形形状的生活用具,建筑屋顶的坡面墙垛,古城门的剖面等,通过加工投影出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美与生活的思维如同太阳花与花儿一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苏霍姆林斯基)。美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会使学生的脑力劳动更具活力,更富有创造性。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较多,教师要充分利用相关内容,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思维,大胆幻想,努力创造,在成功的喜悦中感受自己的创造美。如在学“解直角三角形”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测角仪器,每次将制作好的收藏起来进行展览,在探究性活动中,要求学生“制作长方体纸盒”,“设计菱形花边图案”等等,都可以激励学生去创造数学美的机会。解题教学更有机会要求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创美活动,激起学生创美兴趣,鼓励学生设计问题的最优解题方案和问题的最佳答案。教师要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反复探索,直到做出具有创造美的特征的解答来。
  总之,数学是创造性艺术,把数学美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形成良思维品质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因此,把数学美参透到教学中去,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作文本应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心灵对话的自然产物。然而,众所周知,时下学生普遍对作文望而生畏。作文教学只有走近学生生活,才能激活学生思绪,产生倾诉欲望。  一、大量阅读,注重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正如巧妇做饭一样,如果脑中无感性认识,手中缺乏作文的素材,如何写好作文?没有“读书破万卷”又怎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阅读为作文提供了素材和范例,会阅读,知道别人是怎样表达的,而自
期刊
近几年来,笔者一直在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于是汉字教学便成了我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汉字教学,看似简单,无非认字与写字。只要认得准,写得好,便大功告成。可稍有一点常识的语文教师都知道,汉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汉字教学上投注了大量的精力,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汉字,可谓是机关算尽。但到头来,学生还是一头雾水,不但不能写出一手漂亮字,而且错字别字一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也应该适时改变。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让我们当前的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本文主要是在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下,提出了教师要转变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学生也应该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上有所改革创新,浅谈了在新课改下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 物理教学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渗透到基础教育中来,作
期刊
摘 要:“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学应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切实可行的
期刊
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而如今,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活动多数是被动的,其原因主要有这样三类:(1)学生不敢自主参与学习。(2)学生不愿自主参与学习。(3)学生不会自主参与学习。要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倘若学生连书都不会看,又谈何自学书本?我们曾问过一些同学数学
期刊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艺术瑰宝,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学士。古典诗词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教育、情感陶冶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激励学生集成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因为这样,改变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多吟哦涵咏。让课堂成为学生追求美与善的殿堂,已成了当务之急。要通过吟哦涵咏,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
期刊
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至关重要。因而培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 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诱读  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从现实
期刊
摘 要: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已开展几年,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本文针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氛围不浓厚,教学质量不高的现状,从教学环境、课堂纪律、内容设计、组织形式、座位编排和教学评价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建设的有效途径。为顺利实现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 教学质量 课堂纪律 座位编排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
期刊
摘 要:作文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一条好的评语能帮助学生分析作文的得失,使学生在看到自己作文闪光点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受到老师的殷切期望,并把这种感受自觉内化为前进的动力。  关键词:新课标 习作教学 评语 扬起 风帆  作文评语是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形式到内容一个总结性的评价。作文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一条好的评语能帮助学生分析作文的得失,使学生在看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