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莲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夏校园半月潭的莲花绽放矣。虽仅占七亩方塘之一角,仍郁郁乎可观焉。余前年初夏,甫至电大履新,高继文先生则问及原半月潭之莲花安在否?既知校园早已不见此君,即嘱余务必复种以恢复昔日旧貌。盖因高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于龙师培训,时半月潭之大,莲花之美记忆犹新矣!余甚以为然,莲固有君子之徳气象,种莲岂非立徳树人之义乎!
  莲素有“花中君子” 之美誉,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有爱莲深切者。故莲可入诗入文入画,成为某种象征或寄托。因有“莲缘”,余平生尤爱读颂莲之作,可谓莲动我心,荡魂摄魄,心神相系久矣。屈原《离骚》有句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可见其对莲之情有独钟以至相依相融。李白《怀韦太守》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极尽对荷花自然纯美之色香品性称颂,教人心驰神往。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描绘江南采莲意境,让人身临其境。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盛赞莲之高尚圣洁,岂不令人景仰之至。八大山人无题跋无着色之《墨荷图》天然淡泊、清冷高潔,感人肺腑。现代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因其有声有色,有光有景且感情细腻而脍炙人口。席慕容《莲的心事》期待有缘之相聚,心灵之约,感同身受,抑或是君子们之美好期待乎!
  余爱赏莲读莲,却不知种莲亦须苦心也。余曾读季老羡林先生种莲的故事,颇见情趣,而季老以莲籽投放池塘生出季荷,则只是一厢情愿,断不可效法也。今季学校园丁几经波折,调水质,优环境,试品种,科学栽培试种成功,用心良苦,精神可嘉也。
  三伏时节,莲花盛开,一阵豪雨过后,天朗气清之夜,得月逢春亭邀三、五好友饮茶观花赏月,乐事也。
  余化用宋诗拟一联并请陈杰书丹悬于亭柱上,联文曰:“荷花经雨香犹在,亭月留人意自闲。”应景之作也!
  高先生得闻莲花大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特意创作《十里荷塘》大图并题诗一首以寄意,诗云:“十里荷塘十里香,枝繁叶茂好清凉,风和日丽碧波静,灵鸟飞来是故乡。”诗画合璧,是为可与八大山人之《墨荷图》相媲美之佳构也。
  余浅陋,不知灵鸟为何禽。高师答曰:“鹡鸰鸟也。”余搜索百度方知其含意矣!
其他文献
实在没想到,我会在中师毕业三十多年后,再次为排球所倾倒。  我第一次接触到排球,是1986年的秋天。那年我初中刚毕业,在福建省云霄师范读书。当时,云师打排球之风盛行,每当下午放学后,学校便到处都是打排球的人,师生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围在一起打得不亦乐乎。整个校园到处是排球翻飞的壮观景象,成为当时云霄县城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学校操场东边那个排球场,几乎每天下午都会举行各种级别的比赛,球场的四周,也常
期刊
在这样 这样的时候  我常常泪流满面  我一次次阵阵心痛  我一次次深深感动  在一个叫武汉的城市  寒冬腊月 雪花纷纷  疫瘴悄悄扩散蔓延  春天为之止步 世人为之惊悚  在这样 这样的时候  是谁?以最职业的敏感  以最职责的忠诚  迅速发出振聋发聩的惊天预警  敢说真话,原本就是医者本性  敢担责任,原本就是医者使命  有一位老人 满头风霜  十七年前,以一颗博爱的心  拯救多少垂危苍生  
期刊
早年在家乡一友人画廊,见马兆麟先生一幅书法作品,洁白的宣纸上书写画论一则:“龙眠作画,凡临古则用绢素,自运则不设色,独用澄心堂画法,灵秀生动。昔人称其人物似韩滉,潇洒似王维,若论此卷之妙,韩王避舍矣!”字为行楷,二寸见方,结字以晋唐行楷为底,融入魏碑笔意笔法,苍古坚疏,沉着安详,想见其人,蔼然一德高望重的长者。于是问作者情况,友人说:“马兆麟,字竹坪,号东山里人,南州海客,今东山县人,清末民初诏安
期刊
怀恩乃诏安别称,南濒东海与南海交汇处,拥有海岸线长约88公里,海域面积273平方公里。而雄峙于福建海岸线最南端的梅岭半岛,闽粤交界处的诏安湾,濒临南海,与广东地域山水相连,据传说,它是由于其地貌状如盛开的梅花而得名,志书称之为“闽之尽处”。在这“尽处”的尽头,即半岛的南端的海岸线,是一道集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的黄金海岸,有着多处令人流连忘返的观赏佳景和光辉历史的文化积淀,它展现于腊洲祥麟塔、悬钟古城
期刊
当我站在南靖县龙山镇南坪村内洞自然村村口面對连绵起伏的山岭时,竟然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来到八十多年前漳州战役的主战场了。  上个月,我到天宝的古寨农场呼吸新鲜空气。那里四处飘着红旗,五角星衬底镰刀铁锤,“中国工农红军”几个繁体字特别醒目。一个六十来岁的男子穿了一身单薄的灰军装,领章帽徽红彤彤,挺立在红旗底下。细雨霏霏,空气冷得有些咬人,我忍不住把手插到裤袋里贴着大腿取暖。可他挺得像一张绷紧的弓,脸色和
期刊
闽南三月的天气傲娇而随意。明明昨天还是春寒料峭棉衣加身,今天就在日光的加持下把温度飙到30℃,直接把人送进入夏的错觉中,丝毫不顾及早已汗流浃背的保暖内衣。而后天,却又立刻温度骤降,反悔般地落下雨来。一落十几天,天天暗无天日,雨帘绵绵。  这样的阴雨天,欲拒还迎,乍暖还寒,毫无诚意。  我索性背起相机挎包,决绝地跨门而出。我已经在家里躺着发霉了四十八天。一场突临的小疾让我与床朝夕相伴了近两个月时间。
期刊
有人说人生如登山,无限风光在险峰,不可半途而廢;有人说人生如酿酒,千呼万唤始出来,不可急于求成。我看两者皆然。  昨夜读蔡刚华《坂里红酒,长泰舌尖上的乡愁》,很有感触。不禁让我想起了曾经的酿酒岁月。那回忆是如此的韵味悠长,仿佛才开封的陈年佳酿。  万事开头难。要酿好酒,首先得先煮好饭。现在酿酒一般用木制或铝制蒸笼蒸饭,松软适中,不会烧糊。我以前酿酒沿用古法,米饭是用大铁锅煮的,那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期刊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林语堂这个人。我想凡是看过电视剧《京华烟云》的人,大体上都知道林语堂是一个小说家。如果没看过这片的人就不一定知道。  其实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林语堂是很著名的,特别是在欧美,他的知名度甚至比鲁迅还高,这是我们现在想象不来的。我不久前看过我们福建省著名的散文家章武的一篇散文,叫《蕉海中的林语堂》。他里面一段话讲得很绝,他说:古往今来中国可敬的作家很多,但可
期刊
漳州古城是闽南文化集中地,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荟萃、文风昌盛,也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聚集区。悠悠龙江水孕育出享誉中外的布袋木偶、古朴雅致的木版年画、流芳翰墨的八宝印泥、精美绝伦的棉花画作……走在古城的老街上,走在悠长的巷道里,走在随处弥漫着民国风情的建筑物前,你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用心感受着这座古城心脏的律动,捕嗅那来自古城灵动身韵的情调。为了让这些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老建筑,继续诉说着不老的
期刊
盛夏的午后,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一阵热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股热浪,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似乎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冒着烈日来到位于漳州泗洲河段的泗洲巷。这条北起新浦路前锋市场,南至水仙大街的道路,原为前锋路,后改为泗洲巷。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却因赫赫有名的漳州110曾经在这里发生的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营救的故事而不同凡响。今天我随亲历的110民警小赖特意前来寻访。  一进泗洲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