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胺碘酮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方法:将11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病情严重程度对心律失常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胺碘酮治疗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水解障碍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血管医学;心律失常;胺碘酮;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213
引言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心肌炎等疾病合并发生。临床症状主要为心悸、心悸、头晕、胸闷、窒息[1],胺碘酮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本文在分析心律失常临床特点的基础上,比较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
1 数据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11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组。观察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18~79岁,持续性心房颤动1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7例,阵发性室颤16例昆特。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20~78岁,平均47.26±5.02岁。持续性心房颤动1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1例,阵发性室颤16例,前室颤动16例。总体年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1.2方法
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生命体征监测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第二种颜色第六,对照组每日口服3次,每次0.1g;观察组每日口服胺碘酮,每次0.1g。
对于前房室收缩频繁的患者,入院时静脉输注胺碘酮90~140mg,然后静脉输注0.9%15ml氯化钠溶液10min,病情稳定后0mg/min,5h后输注0.3mg/min,其余3种症状患者静脉输注胺碘酮100mg~160mg,开始后15min静脉输注0.9%10ml氯化钠。稳定后静脉滴注0.8mg/min,7h后静脉滴注0.5mg/min。心血管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头晕、胸闷、胸痛、心律失常等。心律失常类型主要有心房颤动、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前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心室。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对照组给予吸氧治疗,限制食盐的实际摄入量,静脉注射天冬氨酸钾镁和葡萄糖混合液。可以補充钾和镁,公司注射剂量为10ml天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和250ml 5%葡萄糖溶液,给予洋地黄类药物西地那非0.25~0.5mg,每日1次,口服,并给予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如盐酸苯那普利片10mg,每日一次口头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注射胺碘酮150mg,稀释后静脉滴注。灌注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最小下一步,泵送1 mg/min胺碘酮和0.5 mg/min胺碘酮6小时以上4月晚些时候静脉滴注治疗2-3天,每天1片,每天3次,通过口服.效果临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2]为:心电图表现明显,心律失常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心电图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电图结果显示,患者心前收缩减少≥90%,有效改善心律失常症状,心电图结果显示心前收缩减少≥90%。重要的。50%心电图结果显示,患者临床前收缩力下降不到50%,详细观察治疗前后室性早搏的总次数及心率的变化。并对患者的左室射血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
1.3疗效评价标准
显著疗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心率恢复正常,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疗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率得到有效控制,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改善;无效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心率无变化或加快,心电图检查总有效率=(显著+有效)/病例总数×100%。
2 结果
(1)观察组24例(43.64%),28例(50.91%),3例(5.45%),总有效率94.55%;对照组17例(30.91%),27例(49.09%),11例(20.00%),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后,观察组55例出现轻度头晕(1.82%)、血压下降(3.64%)、呕吐(1.82%)、无恶心(7.27%);对照组4例出现轻度头晕(7.27%),3例出现心肌梗死。血压(5.45%),1例呕吐(1.82%),2例恶心E、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以心悸、头晕、胸闷、胸痛、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特征。晕厥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室性早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胺碘酮辅助治疗心血管性心律失常能有效提高疗效,减轻患者室性早搏和左室射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进入人体后,其特有的生理作用是抑制的钙、钾、钠离子,切断原钾通道,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窦性心律和室性上传导,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3,4]。观察组为94.55%,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对照组为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胺碘酮治疗心血管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史晓静,关春燕,王高频,等.稳心颗粒对伴有心律失常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预后的影响.中成药,2014,36(5):1108-1110.
[2]石少波,杨波,刘韬,等.抑郁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Meta分析.临床内科杂志,2013(8):552-555.
[3]谢芸芝,陶蓉,蒋东坡.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重庆医学,2013,42(15):1722-1723.
[4]张红星,申明月,后梅,等.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4663-4664.
【关键词】心血管医学;心律失常;胺碘酮;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213
引言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心肌炎等疾病合并发生。临床症状主要为心悸、心悸、头晕、胸闷、窒息[1],胺碘酮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本文在分析心律失常临床特点的基础上,比较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
1 数据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11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组。观察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18~79岁,持续性心房颤动1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7例,阵发性室颤16例昆特。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20~78岁,平均47.26±5.02岁。持续性心房颤动1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1例,阵发性室颤16例,前室颤动16例。总体年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1.2方法
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生命体征监测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第二种颜色第六,对照组每日口服3次,每次0.1g;观察组每日口服胺碘酮,每次0.1g。
对于前房室收缩频繁的患者,入院时静脉输注胺碘酮90~140mg,然后静脉输注0.9%15ml氯化钠溶液10min,病情稳定后0mg/min,5h后输注0.3mg/min,其余3种症状患者静脉输注胺碘酮100mg~160mg,开始后15min静脉输注0.9%10ml氯化钠。稳定后静脉滴注0.8mg/min,7h后静脉滴注0.5mg/min。心血管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头晕、胸闷、胸痛、心律失常等。心律失常类型主要有心房颤动、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前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心室。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对照组给予吸氧治疗,限制食盐的实际摄入量,静脉注射天冬氨酸钾镁和葡萄糖混合液。可以補充钾和镁,公司注射剂量为10ml天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和250ml 5%葡萄糖溶液,给予洋地黄类药物西地那非0.25~0.5mg,每日1次,口服,并给予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如盐酸苯那普利片10mg,每日一次口头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注射胺碘酮150mg,稀释后静脉滴注。灌注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最小下一步,泵送1 mg/min胺碘酮和0.5 mg/min胺碘酮6小时以上4月晚些时候静脉滴注治疗2-3天,每天1片,每天3次,通过口服.效果临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2]为:心电图表现明显,心律失常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心电图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电图结果显示,患者心前收缩减少≥90%,有效改善心律失常症状,心电图结果显示心前收缩减少≥90%。重要的。50%心电图结果显示,患者临床前收缩力下降不到50%,详细观察治疗前后室性早搏的总次数及心率的变化。并对患者的左室射血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
1.3疗效评价标准
显著疗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心率恢复正常,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疗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率得到有效控制,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改善;无效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心率无变化或加快,心电图检查总有效率=(显著+有效)/病例总数×100%。
2 结果
(1)观察组24例(43.64%),28例(50.91%),3例(5.45%),总有效率94.55%;对照组17例(30.91%),27例(49.09%),11例(20.00%),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后,观察组55例出现轻度头晕(1.82%)、血压下降(3.64%)、呕吐(1.82%)、无恶心(7.27%);对照组4例出现轻度头晕(7.27%),3例出现心肌梗死。血压(5.45%),1例呕吐(1.82%),2例恶心E、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以心悸、头晕、胸闷、胸痛、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特征。晕厥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室性早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胺碘酮辅助治疗心血管性心律失常能有效提高疗效,减轻患者室性早搏和左室射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进入人体后,其特有的生理作用是抑制的钙、钾、钠离子,切断原钾通道,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窦性心律和室性上传导,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3,4]。观察组为94.55%,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对照组为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胺碘酮治疗心血管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史晓静,关春燕,王高频,等.稳心颗粒对伴有心律失常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预后的影响.中成药,2014,36(5):1108-1110.
[2]石少波,杨波,刘韬,等.抑郁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Meta分析.临床内科杂志,2013(8):552-555.
[3]谢芸芝,陶蓉,蒋东坡.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重庆医学,2013,42(15):1722-1723.
[4]张红星,申明月,后梅,等.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4663-4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