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物资比较匮乏,平时没什么吃的,因此孩子们最喜欢过年,因为过年不仅有糖吃,还有肉有鱼吃;母亲还会给我们做一套新衣服、买一双新球鞋,这是我们未来一年的全部新装了。
我盼望着过年,但一到过年前几天,我都不能够睡懒觉,因为每天凌晨都要去排队买过年的菜。
当时,全国各地什么都要计划供应。一到过年,什么布票、肉票、鱼票、禽蛋票、白糖票、年货票、豆制品票……都按家庭人数发下来。虽然有了这么一大把票证,但还是要起早排队去购买。
过年菜需要许多品种,最紧俏的是草鱼、鲤鱼,还有猪肝、猪肚。这些过年菜都要凭票才能够买到,但是菜场货物有限,售完为止。所以,即使有票,也不一定能够买到。唯一的办法,就是抢在众人之前去排队。有些不要票的过年蔬菜,如水发竹笋、水发肉皮、豆芽、菠菜等,也是必备的年菜,也要早早去菜场排队才能够买到。
我母亲每天一早4点多钟就去菜场排队买菜,因为当时重庆的菜场都是6点钟就开秤了。平时,母亲总是带一个好的竹篮子,再带一两个破篮子,有时还带几个破搪瓷碗去买菜。这些破篮子、破搪瓷碗上,我都用红色油漆写着大大的“5王”字样,这都是我按照母亲的意思写上去的。我家门牌是5号,姓王,所以无论在哪里,这个独特的“5王”字样,永远是我家的“家徽”。母亲是文盲,除了认识各种票证的数字外,大概就认识“王”这个最简单的汉字了。
母亲经常要买好几种菜,买肉排一个队,买豆制品要排一个队,买蔬菜也要排一个队,但她又没有分身法,只好在队伍中放上一个破篮子,或者放一个破搪瓷碗,也代表是一个人;并向前后的人打招呼,请他们帮助移动破篮子、破碗。
有时候人多拥挤,这些破篮子会被踢掉。我们弄堂里的邻居也都知道这个记号,他们见到“5王”标记的破篮子、破碗,就会帮忙捡回来,送还给母亲。
一到过年,要买的菜更多,光靠母亲一个人排队,已经无法完成采购任务。因为哥哥要上班,所以我从七八岁记事起,一到过年,就会被母亲拉去排队。
那可是滴水成冰的寒冬腊月啊!凌晨4点多钟,我就被母亲拉出熱被窝,睡眼朦胧地跟着出去采购。此时的露天菜场已是热气腾腾、人声鼎沸。所有的摊位前,都是人群在排队、在争吵、在大呼小叫,而且绝大部分是妇女。母亲都是两三点钟先去放破篮子,然后再叫我。她把我领到队伍中,向后面的人说明情况,然后取出破篮子将我换进去。
此时,我不但要站好自己的队,还要照看好前后一长串的破篮、破搪瓷碗、破板凳、碎砖块等物品。这些都是我们弄堂里张家大妈、李家大婶的替代品,一件物品也算她们一个人。她们会不时来查看,因为她们在其他地方也排着队。当然也有我家的破篮子在替人排队。
有时,我也会在相邻的两支队伍中交替排队。后边的人看到这些破篮子有人看管着,就不敢踢掉。其实,大家都有替代品,这早已成为重庆菜场的一种习俗了。
有时,我也会遭到欺负。那些来晚的人,特别是男人,见我一个孩子看管着那么多替代品,就会愤愤不平地说:“破篮子不可以代替人。”然后就会连踢带摔地把一长串破篮子等统统扔到一边去。后边的人乘机涌上前来插队,整个队伍顿时大乱。我无力制止,只好顺着人流向前插队。
由于久经沙场,我虽然人小,但很灵活,很快就会钻到最前面去重新排队。这时候,我已经顾不上邻居委托看管的破篮子了。
一会儿,那些破篮子的替代者找来了。她们宣称是破篮子的主人,说我是帮她们看管篮子的,她们就排在我的前后,说着说着就硬要插队进来,而后面的人坚决不让插队。于是,一场具有浓厚小市民特色的闹剧随即上演。
南腔北调的方言谩骂,吹胡子瞪眼的推搡拉扯,鬼哭狼嚎的伸冤叫喊,混杂在喧闹的菜场上空。人们相骂着、拥挤着、咆哮着,助架的、劝架的、打抱不平的、看热闹的,使菜场更加混乱,也更加热闹。小市民的众生相,在菜场的舞台上正淋漓尽致、原汁原味、毫无矫饰地上演着。
这时候,就看哪一方的人多势众。我们里弄就在菜场边上,可以随时回去搬救兵,叫男人来助架。那些大妈、大婶又都是一个工厂的邻居,对外可就团结一致了。一阵相骂之后,她们就都理直气壮地插队进来了。
我排着队,等母亲买好其他菜,再来换我。此时天已大亮,我们也买好了年菜。然后,我们在满地的破篮子、破板凳、破搪瓷碗、碎砖块、烂菜皮的战场中,找到写着“5王”的破篮子,满载而归地回家了。
(责任编辑: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