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使用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胰岛素的绝对不足,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胰岛素代替治疗,在目前使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中,胰岛素泵治疗是最接近人胰岛素分泌生理模式的。
  在20世纪90年代发表的美国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严格地控制血糖能够预防和明显延缓并发症的发生。DCCT研究结果发表以后,强化胰岛素治疗的观念为广大患者和医生所接受。和传统的一日注射1—2次胰岛素相比较强化治疗主要通过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MDl)和胰岛素泵治疗(CSll)实现,血糖持续控制在理想水平。就传统治疗而言在世界范围内,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较差,HbAlc水平在8%以内的患者不到一半,青少年患者尤为明显。大多数患者的HbAlc大于8.6%,血糖控制不佳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大大增加。2003年引ckup教授的综述显示与MDI比较,CSll在长期血糖控制上更为有利,使HbAlc平均下降0.5%。另一方面,与成年人比较.青少年病人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血糖更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目前,已经有包括DCCT在内的多项研究提示,血糖波动也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鉴于此,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需要更为精细的调节,以期达到高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同时避免血糖水平的剧烈波动。CSII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
  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几率高于成人。对现有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CSI,能够显著减少这一人群DKA的发生率。
  1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因为黎明现象导致清晨高血糖,而增加胰岛素用量又容易出现夜间低血糖,这一问题在青少年中尤为常见,Kaufman比较了CSll和每日多次注射治疗7—10岁的糖尿病患儿发现,CSll治疗能够更好地控制空腹血糖而不增加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病人选择
  
  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接受CSll的患者应该是那些对于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具有强烈的动机,并且愿意和医务人员共同担负对自己血糖控制责任的人,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胰岛素泵的使用技术以及自我血糖检测,具有初步分析检测结果的能力。
  
  胰岛素泵的优点
  
  降血糖作用 用HbAlc作为长期血糖控制的指标.CSll明显优于常规的一日1—2次胰岛素治疗,即使与多次注射的强化治疗作比较,大多数患者也认为CSlI更为有益。同时,CSlI可以减少血糖的波动。由于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在一些较小规模的研究中CSlI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神经病变。
  降低低血糖的危险性 强化胰岛素治疗在获得较好血糖控制的同时,也存在增加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在DCCT研究中,与常规治疗比较,强化治疗组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了3倍,但是对DCCT中青少年亚组进行的后续研究(EDlC)发现,随着强化治疗时间延长,后期低血糖发生率反而有所下降,说明随着强化治疗经验的丰富,低血糖的危险性有所下降。
  在儿童中使用CSlI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早期的文献报道并发症较多,但是近年的报道表明儿童同样可以从CSll,中得到与成年人类似的益处,这归功于CSII技术的进步以及使用经验的增加。
  CSlI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低血糖反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泵技术故障以及注射部位感染。但是随着医务人员治疗经验的增加和泵技术的改进,在近10年CSll治疗中已经很少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随着技术的进步,机械电子故障的发生也明显减少,而及时更换注射部位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
其他文献
春夏季正是人们欣赏风景,陶冶情操,享受多姿多彩美好生活的大好时光。但大多数糖尿病病友却有诸多顾虑,他们往往因为害怕病情的波动而不敢外出旅游。实际上,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旅游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调整情绪,对糖尿病病友而言是利大于弊。只要病情稳定,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服药以及活动量适度,病友是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享受旅游乐趣的。    1.出发前准备  
期刊
我国夏季高温多雨,闷热潮湿的天气使很多人出汗多,食欲减退,睡眠不佳,情绪烦躁;而糖尿病病友机体抗病和自我调节能力差,上述情况会更明显,病情也会加重,诱发多种并发症。那么,糖尿病病友夏天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1.注意饮食卫生。在夏季为了消暑降温,人们常喜食生、冷的食物。但夏季气温较高,细菌繁殖快,食品容易变质,加上糖尿病病友本身抵抗力差,所以千万不要直接食用冰箱里的冷藏食品或剩饭,更要避免食入霉变
期刊
詹志伟主任指出,为了预防可能的危险,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要随便停服降压药,血压在一段时间内表面的正常并不是真正的正常,而是药物作用的结果。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治疗,控制血压和血糖都要坚持规律性地终身用药,以避免因为高血压对其他器官的损伤。用药期间千万别随意地根据感觉停止用药,不要中断用药,以免使血压忽高忽低。另外,由于长期高血压会使动脉血管的柔韧性降低,所以当血压过高时,不要试图快速把血压
期刊
糖尿病在我国目前总的状况是”三高”、”三低”。    “三高”    1.糖尿病的患病率高。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在1980年只有0.67%,到1992年达到3.25%,1996年达到3.6%。也就是说,在十几年间,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长了近3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大概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同时我们还有同样数目的糖尿病“后备军”,即糖耐量损害者。  2.糖尿病病人的并发症发病率高。在我国的糖尿病病人中,
期刊
病案介绍    胡大爷近日经常出现胸闷、气短、咳嗽,而且日渐加重,经过社区医生检查,发现他除血糖高外,体温、脉搏、肺部听诊都基本正常。但看着胡大爷难受的样子,社区医生还是热情地陪他去医院就诊。经过肺功能检查,王教授告诉胡大爷:“……您患的是糖尿病肺。”  “什么?糖尿病肺?”胡大爷疑惑不解地问道。“是啊,许多病友只知道糖尿病可累及肾脏、眼睛、神经、心血管等组织器官,然而,人体重要器官之一的肺也是可
期刊
最近,我遇到了这样一位患者,男性,76岁,糖尿病病史25年,高血压病史20年。曾经有过心肌梗死。目前血压正常,眼底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尿微量蛋白尿,心电图为陈旧性心肌梗死。正在服用格列吡嗪缓释片5毫克,早上1次;拜唐苹50毫克,一日3次。空腹血糖为4.0—5.5mmoI/L,三餐后2小时血糖为11.2—13.8mmol/L。血脂和肾功能是正常的。我考虑到患者有心肌梗死病史,而且最近的心血管造影还显
期刊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代谢紊乱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则早受益,晚诊断、晚治疗则危害大。因此,糖尿病既不能误诊,又不能漏诊。每个成年人,尤其是40岁以上的成年人必须了解糖尿病的正确诊断方法,这样可大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糖尿病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必须慎重而科学。因为有的疾病也可引起血糖升高,因血糖升高就诊断为糖尿病而掩盖了身体的其他疾病是很
期刊
病案介绍    张先生,46岁,北京著名大学的教授。最近他睡眠差、经常感觉头部涨痛、尿多和明显疲乏。一周前单位体检时发现他血压158/92毫米汞柱,空腹血糖8.6mmol/L,总胆固醇6.Ommol八(正常范围为2.9—5.1 7mmol/L),甘油三酯3.8mmol八(正常范围为0.45—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6mmol/L(正常范围1.9—3.5retool/L),高密度
期刊
病案介绍    王女士今年46岁,被确诊2型糖尿病6年,经临床治疗后,血糖、尿糖化验指标正常,病情控制得较为理想。但是最近出现月经不规律、易疲劳、记忆力减退、易激动、易发脾气等症状,被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有一天她又因小事和人争吵,生气哭闹,第二天感觉胸闷憋气,头晕乏力,查空腹血糖高达14.3mm01/L,尿糖(+ + + +),医生立即对她服用的降糖药物的剂量进行调整,并对她采取心理上的安慰措
期刊
磺脲类降糖药物是最常见的口服降糖药。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的水平,部分磺脲类药物可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减少肝糖的输出。磺脲类药物分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一代磺脲类药物为氯磺丙脲和甲苯磺丁脲(D860);第二代磺脲类药物为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波脲(克糖利);第三代磺脲类药物为格列美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