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扒粪运动”对营销环境意味着什么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r168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半年来,企业危机事件一直此起彼伏。综观这些危机事件的发生,那些公司要么盛气凌人、要么态度低调、要么被动接受,但无论它们怎样不理智的“出招”,结果都没能“蒙混过关”,以至于危机越搞越大,最终使自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残酷的现实”让这些跨国企业无一例外地感受到:中国的营销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
  事实上,这些危机之事件所以出现“火上浇油”的态势,归根结底是:这些跨国公司并没有完全“融入中国”——融入到中国的新营销环境中,并因此重新融入媒体、公众和政府之中。在市场浪潮中,它们只有全面“融入中国”,才能实现在中国“基业长青”的梦想。
  产业环境:“透明”与“责任”的时代已经来临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总裁 姜汝祥
  当雀巢(中国)公司就碘含量偏离国家标准一事,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往后退,并由强硬进而道歉,进而退货,进而再次道歉。由此我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不仅看到了一家跨国公司只对流程负责,不对客户负责的活话剧,我们同时也看到了消费者与相关的社会利益集团在这件事上的选择——那些不尊重消费者的公司不值得我们尊重!
  至今,雀巢仍然坚持其产品的安全性。但我们还会相信它吗?我想至少在雀巢为此做出一些什么超越我们期望的事情之前,我是不会去买它的产品的。这与雀巢的产品无关,而与雀巢对我们的态度有关——我们不相信那些欺骗我们的公司!
  这种逻辑并不是中国人才有,而是市场经济下基本的商业逻辑之一。1982年,强生公司的泰诺胶囊被查出含氰化物,强生公司的市值下降了14%,大约损失了10亿美元。1989年,埃克森公司的油轮在阿拉斯加发生了原油泄漏,给威廉王子湾造成了严重污染,这一事件导致埃克森的市值损失30亿美元。
  雀巢公司没有在中国上市,我们也不知道在中国发生的这些事,对雀巢在海外的消费者会有什么影响。但我想,雀巢事件以及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肯德基”涉红”事件、宝洁化妆品事件等,不仅是向这些优秀公司提出一个质量问题,更在于提出一个涉及公司存亡的基本问题: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一家公司的竞争优势?
  为什么雀巢不愿意把这一超标事件一开始就透明化?表面上看利益问题,利益后面则是他们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判断:如果能够混过去,何必牺牲利益?在这之前有不少公司不就混过去了吗?
  观点一:产业环境的变化
  近年,此起彼伏危机事件再次证明,中国的营销环境发生根本变革的时候,企业不仅要约束自己不做“亏心事”,更要懂得:资于“透明”与”责任”、才是一件回报率很高行为!
  但消费者和媒体对这一事件的穷追不舍,例如对本次碘超标产品的流向、数量和处理办法的追问,我想已经大大出乎雀巢的意料之外,于是才导致雀巢一步一步的“透明”。
  在中国改革的过程中,过去一直有一个”潜逻辑”:如果规则错了,那么突破规则就叫”解放思想”。因为在计划经济中的确有不少错误的规则,所以我们不否认这种突破的积极作用,但当时代已经改变,在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已经确立的时候,思维就必须改变了。
  因此,我觉得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需要我们的企业家,不管是跨国公司,还是本土企业,一起来回答一个问题:到底是产品.还是我们对消费者的态度,甚至我们对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责任,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如果说在中国的跨国公司过去是凭着技术、资金、品牌甚至管理赢得了中国改革的前二千年的话,那么,跨国公司在后二千年要想继续赢得中国的消费者,它们必须与中国经济发展同步。他们需要新的投资来赢得中国市场——投资中国社会的规范化、投资中国消费者的成熟、投资中国社会伦理的重建……
  同样,中国本土的企业要想做好国际化,要想赢得本土消费者对自己的热爱,不仅要提供优质的产品,更要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一种良性消费环境的建立之中,我们不仅要约束自己不做”亏心事”,更要懂得:投资于”透明”与“责任”,才是一件回报率很高的行为!
  反之,对消费者的“不透明”与”不负责任”,未来必将面临比今天雀巢更加严格的消费环境。事实上,不是你想与不想的问题,而是你别无选择!
  消费环境:悄然改变着中外品牌的格局
  上海君策顾问公司总经理 屈红林
  一段时间以来,我不断地被问及这样的问题:在接连不断的品牌危机中,跨国公司的危机管理为什么显得如此脆弱?为什么会如此集中的连续出现著名品牌的危机?系列事件对营销环境的改变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
   根植的陈旧消费观念
  其实,依笔者愚见,跨国公司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他们一直在按照原来的方式研发、营销,按照他们的危机管理手册处理各种”偶然的事件“,他们甚至还一直认为自己才是道德价值观和最高品质的代表。今天的状况正应了一句老话——“他们一直没改变,改变的是我们的心”。
  国际品牌的一连串危机显示出:中国的舆论思潮和营销环境也许正在酝酿对跨国公司的心理转变,而对这一切,不但很多跨国公司还浑然不知,就连我们自己也没有充分的准备,这种转变是如此的必然,以至于它并不是任何公司、任何危机管控体系所能抵御的。但它的到来却是迟早的,影响更是深远的。
  长期以来,跨国公司和其品牌在新兴市场处于非常特殊的地位,正如所有的品牌理论所描绘的那样:品牌代表了品质的保证、独特的功能利益、个性与价值主张。实际中,跨国公司品牌几乎占据了品牌金字塔所有层面的优势。当“跨国公司”和“全球品牌”也成为一个品牌群体的时候,消费品的江湖就开始变成为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这个社会的最上端是那些贴着500强标签的全球品牌,因为他们不但是先进技术工艺(品质的保证)的代表,还是先进生活方式(个性与主张)的代表。
  长期的经济落后和对落后的反思,让中国消费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出现前所未有的低迷,也让中国消费者在面对西方世界时产生了潜在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反应在对西方文化、西方生活方式、西方审美与消费流行思潮的盲目推崇上。年轻的感性消费者对代表西方文化元素的商品趋之若鹜,理性的消费者对全球品牌的质量坚信不移,渠道对全球品牌也不遗余力的支持,政府和市场监管机构更对全球品牌信任有加……
  这种一边倒但又不易改变的社会认知与文化格局,让本土品牌处于巨大的劣势之中。尽管在很多行业中,本土企业已经采用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全球供应商、一流的配方和工艺管理,生产出了一流品质的产品、但公众的普遍认知依然还是国外的产品品质好,更不用说代表生活的“品位”了。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很多西方品牌一再宣称它们销售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并用大量的西方象征手法将品牌置于消费心理的上端,使贴有外国品牌的产品成为一个梦想中的生活方式的象征,这种利用中国消费者对于西方文化的认同和向往而进行的沟通往往很容易大获成功。于是,在品质上,跨国公司出品成为品质的保证,只要贴上这个标签,很多产品还可以获得免检的待遇。
  这种格局被很多专业人士解释为:本土品牌没有建立起跨国公司的品牌管理能力。但这种普遍的看法没有考虑到一个现状因素:本土品牌的确处于一个不平衡的品牌文化背景中,本土品牌必须为赢得认同付出更大的沟通成本。于是,很多本土品牌不得不在自己的品牌沟通中屈服于强势的西方消费文化的游戏规则,甚至出现很多本土企业到西方注册品牌的现象, 目的只为改变这个国籍的不平等‘待遇”。
  另外,这一格局还让中国的消费者、传媒、专家学者和市场监管机构在思想上还认为跨国公司应亥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而不是评判的对象。
  
  新时期文化天平的改变
  
  事实中,文化的天平并非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风向标不见得永远都朝向西方,尤其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公众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与信心逐步恢复的今天。从全球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国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信心和文化认同感就越强,这样的规律在日本、韩国得到了很充分的诠释。在50年代,西方产品在日本同样代表了品质与潮流,而随着日本人均收入一度超过欧美,日本人对消费品中“国货”与“进口货”的概念开始逆转,国货越来越贵,而进口货则成为便宜的代名词。笔者曾经惊奇地发现:日本的年轻人在买可口可乐时也要选择日本生产的,而不是选择代表可口可乐原产地的美国,他们给出的理由竟然是日本产的更好喝,这说明他们对本国产品的强大信心。
  中国社会虽然对本国产品还没有建立起日韩那样的信心,但经过了20年的经济发展,随着产品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本土产品的总体品质的大幅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消费心理不断地走向成熟,以及传媒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的凸显,终于有一天,“偶然事件”再次发生时,皇帝的新衣便被更多的“儿童”喊了出来。人们猛然发现,那些标榜价值观的“上流品牌”可能连品质都没法保证,对品牌的理解需要再次回到了对安全与基本功能利益的关注。人们发现,“品牌上流社会”的公民道德不见得那么完美,管理模式也不见得值得模仿,甚至还发现,它们享受了很多本土企业并不具有的超国民待遇,双方的竞争并不是那么的公平……
  这时,反省与重新的观察让传媒和公众更多的看到了”品牌上流社会”早已隐藏的更多问题,于是跨国公司开始付出企业声誉被透支的代价,舆论思潮也从极度的推崇变成了普遍的怀疑,甚至出现了舆论的非理性泡沫……文化的天平开始失去原有的平衡,在这样一个大的舆论方向转变面前,多数 公司的危机应对都显得如此脆弱,难有作为。
  从2001年到2003年,本土品牌在众多的行业给全球品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经过艰难的争夺,在家电、汽车、通信等产业中,本土品牌正在逐步带给消费者更多的信心。有关资料显示,到2003年,本土品牌在30个行业中占据了过半的优势,进入 2004年,跨国公司曾经在技术与文化相关的行业中夺回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土品牌的崛起态势已经发生改变,特别是最近全球品牌面临的一系列事件,给这一次次拉锯战带来了更深远的影响:它所代表的并不是跨国公司的“改变”,而是中国消费文化的天平已经开始出现有利于本土品牌的波动,当文化的天平越来越均衡,中外品牌最后的决战才真正开始。
  [链接]
  
  支招:三大举措拯救“光明”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副总经理郭卫东
  
  这一次,媒体的镜头“不幸”瞄准了光明乳业。继河南电视台曝光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生产”回产奶”之后,在光明乳业杭州分公司和上海本部又曝出“早产奶”事件。一时间,“光明”危机事件像点着的鞭炮一连串爆发,舆论哗然,消费者谴责声不断,市场销售直线下滑,市值一路下跌。
  “光明”当然错了。作为业内人,则更多的是痛惜,光明乳业——一个曾经的行业标杆是否能够东山再起?它会不会从此一蹶不振?
  直面现实,“从哪儿倒了再从哪儿爬起来”。“三大措施”支招“光明”:
  第一,超越国标,打破行规
  “早产奶”、“回产奶”成为整个奶业欺诈消费者的行规,让广大消费者对整个奶业倍感“心寒”, 问题的根源在于广大乳品厂家并未真正确立消费者至上的经营理念。
  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怀宝最近就奶品事件曾说明:中国奶业近期屡出问题,与奶业制造和流通环节的标准滞后和规范不严有关。我国现行的奶制品标准依然落后于国际标准。如在欧美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起就禁止销售含有抗生素的牛奶,国内直到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硬性指标。在对牛奶奶源质量的检测与监管上存在着较大的缺位,对各奶牛场的牛奶质量监测、监管的预警机制和通报公告制度尚未建立,按质论价的市场机制也未真正完全落实到位。
  对此,光明乳业可以全面参照国际标准,超越目前的国家标准,对原料奶和成品奶进行质量检测。同时,向公众说明新老检测标准的区别,不同标准对人们身体的影响,借机同其他品牌形成质量差异化,使品牌形象不降反升。
  关于生产日期的标注,则打破行规,严格按照牛奶加工完成时间来标注,而非检验时间或者灌装后的时间来标注,从而取信于消费者,重新塑造光明乳业诚信待客、敢于负责的崭新形象。
  超越国标,打破行规,意味着改变行业规则。在奶制品日益”同质化”、持续进行价格战的市场环境下,光明乳业如果以此为转折点,则可以形成“关注健康、更高品质”的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变被动为主动,变坏事为好事。
  
  第二,内部认证,清理整顿
  
  对于异地公司的管理的严重欠缺,一直是光明乳业存在的问题。早在2003年9月,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北京市销售的乳制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时,就已经发现光明旗下的“三岛”牌纯鲜牛奶菌落总数在抽检中严重超标再看今天的郑州光明山盟乳业,在兼并完成后,光明的管理理念、相关制度、质量标准并没有及时实施。
  在异地快速扩张过程中,光明乳业采取了“轻资产战略”,即通过控股地方乳品企业,输出管理、技术和品牌,自己则专注于产品研发、销售、服务与品牌推广。战略本身并没有错,错在战略执行不力。
  海尔的产品扩张策略很值得光明乳业学习。海尔是凭借冰箱的名牌效应向其他产品进行扩张的。但是每上一个产品,要使用海尔品牌,必须经过海尔自己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个认证体系分 5级,有的产品需要一年时间磨砺才能被冠以”海尔”品牌。这样,海尔每推出一个产品,消费者就觉得跟海尔原来的产品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名牌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
  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一种商业买卖的环境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不一定能代表企业真正的质量管理水平。因此,光明乳业应该对所有旗下的控股公司进行质量管理评审,建立更加严格的内部质量认证体系。达标的可以继续使用光明品牌,不达标的则停用光明品牌,并要求及时整改。同时,要将光明的文化理念、管理模式和相关技术在成员单位严格贯彻实施。
  第三,危机公关,再造品牌
  
  
  在以上工作紧张推进的同时,能否成功再造品牌形象,则完全取决于光明乳业是否同公众保持持续的、密集的、有效的沟通。
  它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同消费者保持及时、充分的沟通。如向公众介绍新老标准的不同之处,以及对健康的影响;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介绍整改情况,进行质量承诺;邀请媒体和主管部门到奶牛基地、奶站和生产现场参观,监督整改情况;向地方质量监督局提出申请在市场上进行质量抽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等。
  光明乳业能否通过这次劫难获得新生?其魄力与能量若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专题编辑:李大干daqian@vip.sina.com)
其他文献
20世纪中期创建于东南亚的佳通轮胎,是世界著名的轮胎生产企业。1993年,在中国汽车产业规模性发展的初期即毅然挺进中国。当时中国国内的竞争环境比较单一,主要的竞争对手为国有大型轮胎企业,主要的市场则为大型的载重运输轮胎(斜交胎)市场。佳通轮胎凭借先进的企业、销售网络管理经验及斜交胎产品研发等竞争优势,经过不懈努力和发展,产、销量不断攀升、扩张规模,在中国开始了迅猛发展的历程。  20世纪90年代后
期刊
我们认为,目前的这种导购员在将来很可能会消失——市场将会淘汰他们。  最初的导购员形态其实就是推销员(卖场推销)。厂家教育他们的那一套完全是推销做法。不过这适应了当时商品少、顾客对商品了解不多的形势——相对讲,顾客是“傻”点。  而顾客面对的比较机会越来越多,这意味着竞品多了,销售受阻,厂家导购就开始琢磨。这时的导购大都从USP(独特卖点)出发,尽力夸大、造势,并提醒顾客注意自己产品的独特卖点。这
期刊
长虹屡屡吸引公众眼球是因为它对价格战的偏爱,而彩电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又曾经是消费领域一个标志性产品。长虹吸引专业人士注意则是因为它比众多本土企业更早地遇到了更加前沿的问题。长虹遭遇前沿问题后每次“突破瓶颈”,无论经验或教训,都不仅仅属于长虹,而是中国企业界的共同财富。  研究长虹的意义在于.它是后来者的前车之鉴。如果不吸取长虹的经验教训,就有可能成为后来者的前车之鉴。    长虹营销的本质是价格
期刊
中国式培训,在这里是指发展意义上中国企业需要建立的培训体系。  培训,无论层次高低,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为中国营销人的进步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它更多地是起着启蒙作用。  农民对孩子的启蒙方式也许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民间传说:知识分子对孩子的启蒙方式可能是更能启迪儿童想像力的格林童话,甚至还会包括音乐、舞蹈和琴棋书画。不同的启蒙方式使他们的孩子从一开始能够公平竞争,他们必须享受到同样的教育——这才是
期刊
江南化工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洗衣粉、洗涤剂为主的公司,其主打品种为明师洗衣粉,在江浙一带市场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华南也有不错的业绩。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江南化工公司最近又将拳头产品——明师洗衣粉推向华北市场,并将主打市场确定为B市。    无计:上市不热销    江南化工公司在对B市做市场分析时认为,公司在蛋白酶方面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其低泡、不含磷的明师洗衣粉处于领跑位置。而明师洗衣粉对于人体
期刊
一级经销商陷入“降价一窜货”的恶性循环当中,厂家欲将管理重心下放到二级商?但直接甩掉一级抓二级,只会火上浇油。为了减少风险,厂家必须寻找中间跳板。    层层分销陷入恶性循环    W公司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有多个产品荣获国家和食品行业的名牌产品奖项,位列全国调味品企业50强。  W公司采用传统的分级经销模式(三级分销)。但是由于经销商数量太多,公司只能将管理重心放在了一级经销商身上。这也是目前本行
期刊
《重庆晚报》2005年3月4日讯 信息产业部一纸对电话卡余额处理的“意见”,引发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消委),联手向电信运营商“开炮”。市消委昨日称,已会同其他3个直辖市消委,向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电信4大电信运营商递交了“要求退还电话卡余额”的函。  不少市民都曾遇到过手机、小灵通充值卡中尚有余额,却因使用时间到期无法继续使用的事,市消委也
期刊
导购员培训是一个系统性、目的性都很强的工作,培训师必须事前了解受训者的要求,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因材施教。比方说,一个售货经验在五年以上的大姐,你跟她讲销售技巧、讲产品知识,那不是瞎扯吗?  人职时间不同的导购员在培训需求上侧重点不尽相同(详见表5)。最好是将培训内容形成固定的模块,涵盖高中低不同难度,用时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有效。    虽说导购员培训应培训哪些内容,业内还有争议,但有一些东西基本上
期刊
鸡同鸭讲    随着导购员对终端贡献作用的不断突出,许多企业开始不断投入银子,或聘请外脑进行职业化训练,或招聘培训专才、组建专职培训部门。  但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许多企业领头人却越来越头疼:一方面,培训效果与自己期望的相差甚远、终端没有太大的起色;另一方面,导购员越来越反感这种“无效”的培训。  一位导购员的日记对此曾有精彩描述,现摘录如下:  今天是公司组织培训活动的日子。大清早,我屁颠屁颠地
期刊
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领先,能够卓越,能够为其他一些企业提供借鉴和指导,并不是它业已取得的煌煌业绩,不是它已经确立的难以撼动的业内地位,而是它在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蜕变中所提炼、升华并固化某些要素的过程,这些要素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  如果梳理一下中国企业的发展史,就会发现,领导人素质在企业竞争力构成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也是陈春花教授历数年心血对中国企业深入调研后发现的一个现象:领先企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