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成德于行”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98122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教育在学校工作中举足轻重,有言道:“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一个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直接体现在学生的精神风貌上。但学生在校期间忌于校规校级,故违纪行为较少、较轻,精神风貌良好,一旦离校,品德意识显得薄弱,反弹较大,许多恶习,随即出现,如吸烟、喝酒、打架。分析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发现未能真正“成德于行”,品德教育未能潜移默化在学生身上,形成常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学校德育工作笼统、随意性大
   校德育处多数时间忙于处理违纪学生,没能根据中学生不同年龄层次,进行相宜的德育教育。同样平常的跟踪督促不到位,致学生在校内一种表现,校外又是另一种表现。
   学校德育工作主要针对的都是大型违纪行为,抓住了就处理,看不到的就过去了。虽然平时经常开会、经常教育,但大部分学生只停留在“忌”,而未入其心。
  2 教师重智轻德意识浓厚
   许多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对德育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对学生存在的一些恶习、小毛病,或视若无睹、或轻描淡写,没有真正用心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小毛病可以忽略不计。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甚至有教师认为学生的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和德育处的工作,与自己无关,而常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只管教书而不管育人,违背了教育的宗旨,从而无法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3 班主任德育工作不扎实
   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具体的策划者和指导者,但介于目前多数班主任在校未实习过班主任工作,参加工作后处于自我摸索、自学的状态,故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常常忙于处理突发事件,对影响班集体的学生比较关注,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的德育教育。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教育者,而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既没有针对性,也缺乏预先性,总是等到有问题才解决,没发现问题就相安无事。在管理的方法上易走极端,要么用较为粗暴的方法,用武力严压,缺乏耐心的教育,要么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不出大事就可以,对平时的品德教育,以全面和口头为主,跟踪督促力度不够。未能使学生受到真正入心的德育教育,导致学生在面对种种诱惑时,自控能力差,不能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
  4 社会、家庭的不良影响
   社会上不良习性的侵袭和影响,以及家庭教育中,家长教育认识的不到位,认为学校负责学习,自己负责生活就行,而忽略了孩子日常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是非观念懵懂之时受到的诱惑太多。如:家庭中父母允许孩子喝酒;允许孩子骑摩托车等。社会上说脏话、打架、在喇嘛厅玩耍等恶习随处可见,孩子们难免受到蛊惑。虽然在学校中受到的教育是文明、懂礼,但面对社会上、家庭里司空见惯的事情,自己心中的道德规范、道德准则便会受到质疑,在校期间,环境单纯,且能暂时约束自己,但是一旦离开校园,缺少监督,便不能自控,而随波逐流。
   学校德育工作的局限性,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不足,社会、家庭的不良影响等造成学校德育工作只停于浅表而不能成德于行,未能真正践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宗旨。如何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成德于行?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4.1 学校教育。①以校德育处为抓手,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并用心落实,做好检查督促工作。同时有针对性地规划开放式校园文化建设,用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吸引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矫正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从而达到校园处处育人的目的。②加强教师师德培训。让教师尽可能地参与学生管理,提高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生德育教育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③加强班主任培训。通过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学生管理能力及工作责任意识。引导班主任主动积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心理动态,使班主任愿主动俯下身去,用心关注每个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班级管理,在不断学习探讨的同时,用实践去证明班主任德育管理的成效。
  4.2 家庭教育。为切实达到学校德育教育的目的,学校可定期召开家长研讨会,利用研讨会对家长进行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成才、如何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孩子的科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探究。与家长达成教育孩子的共识,共同遏制、矫正孩子们身上所存在的一些恶习。其次,建立学校家长联系录。校、家互相反馈孩子的情况,共同共解决出现的问题,督促孩子健康成长,力求孩子的德育教育不留死角。
  4.3 社会育人。①成立社会监督组。由学校请学生熟悉的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干部、在职干部及农牧民群众代表为社会监督员,承担学生在校外的监督任务。定期到学校召开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活动,做到学校、社会齐抓共管。②与宣传、政法系统建立长期联系机制;与网吧、酒吧、舞厅等成人娱乐场所签订协议,杜绝学生过早接触社会不良习性。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总之,德育教育要想真正“成德于行”,必须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于潜移默化与恩威并重中熏陶感染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们每个教师的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生命个体,是关系到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生命的成长。今天的教育中存在的功利性和人的片面发展,影响了未来社会高科技发展对人才的全面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不仅要信奉科学,更要崇尚人格完善,培养和发展人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必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克服教育的功利性。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培养人 完善人 终身发展  
期刊
有人比喻教导主任是车辆的“减震器”,上托着学校领导的“重负”,下承受着教师向上的“反作用力”,在中间既要起到缓冲作用,又要起到协调作用,一不小心,轻则处境尴尬,重则工作难以开展。因此,需要懂得一些管理方法。   我认为,首先需要明确教导主任的定位。教导主任的定位应该是一个现代教育体制下的管理者。以校长为代表的管理者的理念和指令经过教导处传达到学校有关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终端,而每一个部门和教师的工作需
期刊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美国教育学家洛克说过:“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深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他们早日形成最有效的学习策略。所以,我注重在课堂上和课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在课堂上要培养他们“认真听、大胆说”的习惯。因为课堂依然是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上一定要养成用心听讲的习惯,英语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期刊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所以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种方式,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批改作业,评定成绩几乎由教师包办,呈现的评价方式,是填写单一的“优、良、中、差”等级,这样单一的等级评定,已成为广大学生的“家常便饭”,而学生对教师大量时间批改后的作业,只看成
期刊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集中体现。凡事要从娃娃抓起,现在的小学生才是21世纪的真正主人、是振兴中华的主力军,他们的知识结构、整体素质及心理潜能应区别于过去而适应于未来,应得到最充分的理解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自我约束能力。诸多地方推行的“柔性管理”这一最新管理理念,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结合近几年来我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实践,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1 明确课外活动中能力培养的目标   化学课外活动是学生自由发展才智的天地,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觉能力等,对于这四种能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我的语文课堂,有郭初阳语文课堂的独特视角,有韩军语文课堂的润物无声,有翟小宁语文课堂的自由灵动。我希望我的语文课堂,不用多少媒介,只用一支笔便能舞开一朵花,只用一张嘴便能说动一颗心,让学生感受让学生体悟。我希望我的语文课堂,不强拉硬卖,而是自如引导,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总结。我希望我的语文课堂,不是产品制造,而是因材施教,让学生愉悦让学生发展。我虽然只是一枚火种,
期刊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自信是前进的风帆,自信是开启心灵的金钥匙。我始终以“面向未来,创办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为教学宗旨,始终以“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自信地生活”为教育手段,始终以“撒下一片阳光,让学生自信地生活”为实验目标,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1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供学生自信生活的氛围  1.1 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十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内心世界。如果不了
期刊
【摘 要】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领悟能力,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是语言熟能生巧的表现。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外语进行交流。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从朗读、背诵、阅读等方法入手,进行大量的积累语言的训练,来有效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英语语感,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语感 英语思维 语言实践 语境 朗读 背诵   如何学好英语,很多人认为就是背好单词!其实不然。作为一个
期刊
活动是心理的本源,活动是一个人心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对优化少年儿童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科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指运用感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一个人认识自然,获取信息必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活动。观察力的高低是决定科学成果水平和科学人才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科学家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