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物理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物理的学科特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原理为基石,以定律为主线,以数学为手段的严密理论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较多,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部分学生抱怨“物理难,物理烦,物理公式记不完”的现象。
  二、个体差异
  正是物理具有上述的这些特点,使得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很大困难,加之,部分学生由于种种的等原因无法逾越这些障碍,导致物理考试每每拉分,物理兴趣受到影响,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容易把学习注意力放在自认为较为简单的语文等学科上,进一步影响物理的学习。出现这种现象除了有物理学科自身的客观原因外,还有学生自身存在的个体差异的原因。
  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材中的学科知识,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有趣的物理现象,如用在讲到圆周运动章节中,教师可以展示杂耍中的“溜溜球”进行展示,避免了因为只学课本知识带来的单调乏味的情绪,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更好的理解知识,记忆也更加深刻。
  (二)鼓励学生学习。大多数学生,尤其是有过多次物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存在一种畏惧心理,害怕再次考试失败,有时甚至导致对物理学科的厌恶。因此重视情感教育,注重双向交流,用心沟通,培养兴趣,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及时适时采用过程激励、结果激励,更显得尤为重要。
  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应不时地予以鼓励,无论是在口头上,还是在作业上,都会有神奇的效果。自任教以来,我在批改作业时尽量用一些激励、赏识、鼓励的评语等,对于学生的错误地方也不用叉,而用斜线或者半对代替。一旦学生有了自信,有了学习的劲头,就会发现他们慢慢会按时地完成作业,认真听讲,这时学生的专注眼神反过来又是对老师工作的肯定。
  总之,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情感教育的一方面。在实施激励性教育的同时,教师应把握激励的度,做到适度与得当,不能使得学生感到教师的激励与表扬太假,太做作,认为老师的举动仅仅是一种善意的欺骗,那就得不偿失。做到恰当的方法就是,怀着用心沟通、心灵交流的初衷,做到耐心的情感互动,让学生把你当做导师、朋友、助手,这样才能起到激励带动的作用。
  (三)强调各章节学习目标的联系性与独立性。物理有别与其他学科的一个特点就是,并不是前后两个章节一定相连,往往是两三章节为一模块。而模块间通常往往相互间独立。为此,在结束一个大的模块,开始新的模块之前要在班级强调接下来学习的章节的独立性,这样使得上章节没有认真学习的学生,没有顾及,不用考虑之前知识的欠缺,进行一个新的开始。同样,也应强调在新的模块中,各章节的联系,也让学生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再者让学生从全局的高度看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全局意识,更容易掌握整个知识体系。
  (四)情感投入。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具有感染性,一个人的情感可以使另一个人产生同样的或相近的情感,为此,要让学生喜欢物理这门课,就首先要求学生喜欢这个物理教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中注人情感,在团结友爱、师生关系融洽的气氛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自然会获得,主动热烈的反应,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情来进行学习和互动,这样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让学生体验成功。部分学生由于一时没有努力学习物理,导致考试成绩差,而有时成绩差又是迎头赶上努力取得进步的绊脚石、拦路虎,吓退了学生继续听讲、努力学习的决心,从而导致不学物理,讨厌物理,进而成绩进一步下滑的恶性循环中去。我们应该对他们进行帮助,而又让学生知道你不是在“照顾”他们,因为过分的自卑往往导致过分的自尊。
  成年人在工作中尚且需要肯定的眼光与成功的认可,更何况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们,我们应该通过事实让学生感到: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在收获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从学生角度,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自己获得成功,认识到自己价值,从而一步步走出畏惧的心理,走向成功。
  四、结束语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由于种种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使得每个学生在物理学习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性。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公平客观的对待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全面把握学生的各个方面,从每个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优势,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指导策略,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个性获得较好的发展,帮学生们从困境中走出来,从而达到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相对稳定的范型式的教学结构。一种教学模式只能体现一定的教育思想,解决一类的教学实际问题。传统的“复习旧知一讲授新知一巩固练习一布置作业”的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思想陈旧,教师包办太多,教师一味地灌,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情感未发挥出来,学生参与面太窄,没有真正把学生摆到主体的位置,使课堂呈现一种封闭的局面。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
期刊
一、研究目的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中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水平呈增长趋势,反应速度、力量的素质指标有所提高,营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学生耐力素质、肺活量指标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多,近视眼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我校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使每一位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体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那么怎样营造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呢?本文谈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小语;课堂;气氛  正文:  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能有效
期刊
一、 数形转换的途径  (1)通过坐标系的建立,引入数量化静为动,以动求解  (2)轉化,通过分析数与式的结构特点,把问题转化到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如将转化为勾股定理或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等  (3)构造,比如构造一个几何图形,构造一个函数,构造一个图表等  二、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三种类型及思维方法  1以数助形:就是借助所给的图形,仔细观察研究,揭示出图形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反映几何图形内在的属性
期刊
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显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只是明确"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是要从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中,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话题进行论述,提倡初中英语教学以学生为本,渗透情感教育,形成新型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情趣性,使学生爱学乐学,和谐发展。  【关键词】良好;师生关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有利于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因为英语是一门
期刊
【摘要】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本文主要从教学行为的规范性、教学过程的紧凑性等两方面谈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
期刊
随着课改的实施,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科学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呢?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所设启发点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启发式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激疑启发式,即激发学生的疑问,使其“于无疑处生疑”,把学生引进路转峰回的岔道口,促使他们去动脑筋。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一切的变化都让我们万分欣喜。然而,在这喧
期刊
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既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新的理念,就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期刊
【摘要】实验教学能否达到目的,系统各部分能否协调运转,关键的问题是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实验感到乏味,那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如在演示学生感到十分惊奇。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增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例如把两支相同的笔分别与塑料袋和头发摩擦,然后悬挂,能看见它们之间因为吸引转动;而把两支笔同与塑料袋摩擦,然后悬挂,能看见它们之间因为排斥而转动。这样在演示实验时,同学们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