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他乡还好吗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ngw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小档案
  刘晶波,黑龙江黑河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暨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前教育重点学科儿童社会性发展与道德教育方向负责人,教育部“国培”专家,兼任第七届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儿童道德研究。
  2001年,我在美国一所大学的儿童发展与家庭科学系进行一项关于教师与幼儿之间行为往来的跨文化研究。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我每天都到该系的实验幼儿园做现场观察。那时我认识了几个中国孩子,壮壮(化名)便是其中之一。
  壮壮是个3岁8个月的男孩。在混合年龄班级里,他的年龄和个头都不算小,但是语言发展水平、与同伴交往的能力明显滞后:不论是在室内活动还是户外游戏中,他基本上是独来独往,偶尔会和其他孩子有非常短促的接触;他不但从不主动和老师说话,而且每次老师和他说话时,他也极少用语言来回答。老师对壮壮的行为似乎也习以为常,在一些需要壮壮作选择的问题,比如“你要牛奶还是橙汁”、“去画画还是去搭积木”时从不等待壮壮的回复,而是快速地代他作出决定,壮壮也从不表现出任何异议,只是安静坐在那里,给什么就是什么。在班级里听不到壮壮的有声语言。壮壮还有一个与别的孩子不同的地方,他的嘴唇总是会不自觉地抽动,并伴随着频繁眨动双眼。很多时候他似乎不能控制自己的口水,他的下巴总是湿漉漉、亮晶晶的。壮壮的老师经常以手势来提醒壮壮用纸巾去擦他下巴上的口水,因为擦拭次数过多,壮壮的下巴总是红红的。
  因为研究目标要求观察数据必须客观、真实、准确,我一直努力恪守研究过程中的规范:与孩子和教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不参与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任何交流、客观地描述我所观察到的全部内容。所以,在最初的两周里我虽然注意到了壮壮的情况,却没有和他有过任何交流,直到有一天,他妈妈突然出现在我面前。
  按照幼儿园的规定,家长每天必须在下午4:45之前来接走孩子,如果超过5分钟及5分钟以上的时间没来,那么就必须额外支付15~30美元的费用。壮壮妈妈每天都是在4:35~4:40之间来幼儿园。每次她都不往教室里面走,只是站在门口,边招手边喊“John!John!”(壮壮的英文名字)。壮壮看到妈妈后,脸上很少像别的孩子那样显出兴奋的神情,他总是不紧不慢地放下自己手中的玩具或书,拿起自己的小书包(多半是在老师的提醒下)走向妈妈,在离开的那一刻,又会在妈妈的“和某某老师说再见”的提醒下回头看老师一眼,然后默默地随妈妈走出教室。
  那天下午,壮壮妈妈在4:15就来了,而且直接请带班的老师转告,想和我谈谈。我觉得有些突然,但还是连忙将手中的观察记录本放入包里,和壮壮妈妈一起走到离教室稍远的过道上。
  “我们是从国内某某大学来的,壮壮生在这里(指美国),他的哥哥是在国内生的……壮壮和他哥哥很不一样……你一定注意到了,他有点儿怪,不爱说话,嘴唇总是抖……我和他爸爸都忙,顾不上他,另外也不知道该怎样带他,又舍不得把他放回国内去,我的要求可能有些冒昧,我们家新买的房子,房间很多,虽然离这里远一些,但是公交很便利,要是可以的话,我想请你住到我们家里来,帮我们带壮壮……”
  壮壮妈妈的语速很快,急切的口吻中流露出她的焦虑与期待。但是她的话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无法当即给出答复,便告诉她我要考虑一下再决定。
  晚上,我把所有关于壮壮的记录聚集在一起,反复阅读、分析。的确,正如壮壮妈妈所说,壮壮是一个“有点儿怪”的孩子,不仅基本的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低于同龄孩子,而且明显是一个患有妥瑞氏综合征的孩子。这种病症因为1885年由法国妥瑞医生(Gillies de la Tourette)提出的8个病例报告而被定名,临床表现为:肢体中的某个部位不自主地动作,包括抽搐、眨眼睛、噘嘴巴、装鬼脸、脸部扭曲、耸肩膀、摇头晃脑及不自主出声,包括清喉咙、大叫或发出一些怪声,自己根本无法控制。幼儿患有妥瑞氏综合征的直接原因在于神经系统发育方面出现了障碍,这种障碍不仅使得幼儿生理与心理无法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导致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境地,比如遭到歧视、厌恶,无法与他人建立友谊,等等。但是,这种病症又不像自闭症那样严重,患病的孩子绝大多数不仅可以有和他人进行交流的意愿与能力,而且随着神经系统的日渐成熟,他们的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根本消失,但是发生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容、接纳、支持、时时关注并给他们积极回应的友好、温馨的氛围。
  就壮壮在幼儿园的生活来看,尽管他的老师非常认可了“平等对待、尊重每个独一无二的孩子并根据孩子的特殊需要给予他们特殊关注”的教育理念,但因为要面对16个孩子,她根本无法做到随时随地注意壮壮的情况,观察他的行为表现,分析隐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壮壮的心理需要并尽可能给他以及时而有效的支持与帮助。而就壮壮妈妈的描述来看,壮壮的父母都是理工科背景,没有相关的儿童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知识准备,而且忙碌的工作也使得他们无暇在壮壮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所以他们需要向外界寻求帮助与支持。毫无疑问,我是他们认为合适的一个人选。坦率地说,他们的判断是对的。我的研究方向是幼儿的社会性与情感发展,对于幼儿的偏差性行为进行纠偏与矫正是我研究与实践工作的一部分。然而,依据我先前确立的研究计划,我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独立接手这项耗时而且难度极大的个案矫正工作。可是,就这样每天看着壮壮而不给他任何的帮助吗?不,专业的责任感让我禁不住思考各种可行的方案来帮助壮壮。
  “我建议你先去联系一下壮壮的儿科医生,请他从医学的角度对壮壮的情况进行确定;同时,去社工人员中寻求儿童行为治疗师的上门帮助;白天在幼儿园里,我会在征得老师同意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壮壮,陪他玩、跟他说话;另外,我想你应该去查阅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文献,获取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并调整你们对壮壮教育与照顾的行为——”
  虽然壮壮妈妈对于我不能搬到她家去住有些失望,但还是很认真地采纳了我的建议,去找了医生和社工,并获得了他们的帮助与指导;我也和壮壮的老师一起分析了壮壮在幼儿园的行为,制定了每天在教室里“用半小时的时间”“先陪他玩—引导同伴来和他一起玩—鼓励他自己去邀请同伴一起玩的工作步骤”,并一点点开展起来。最初的两周里,壮壮的行为似乎没有什么改观:木木地待在某个位置、频繁地抖动着他的嘴唇,很少理睬我和他说的话。第三周开始,壮壮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他对搭积木表示了鲜明的兴趣,我注意到,当他专注、认真地搭积木时,他的嘴唇就不会抖动,于是我便着力花时间陪同他一起搭积木,时刻关注他的搭建,为他“运送”他所需要的积木。我和他的关系由此一点点亲近起来。慢慢地,我和他之间的活动内容又增加了画画和户外的挖沙子、荡秋千。我们之间的交流也由原来彼此无语、只有肢体语言而逐渐开始有了口头语言。因为生理原因,壮壮的一些发音很不清楚。他妈妈选了很久,最终选到了一个满意的语言矫正师,每周帮壮壮进行语言训练,壮壮的进步日益明显,快乐的神情在他的脸上不断显现出来。
  在壮壮班上两个月的收集数据工作结束以后,我需要转到另外一个班去做观察。我开始尝试减少和壮壮单独在一起的时间,由一周5次的每次半小时,渐渐转为每周4次、3次、1次、2周1次。5个月后,壮壮跟当初已经大为不同,不但能够回应同伴、教师的言语、行为,而且能够主动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与需要。虽然他嘴唇的抖动仍然还常有出现,但是频率已经有了明显的降低。
  第二年春假过后,壮壮妈妈作出了一个决定:将壮壮转入学前班,根据当地的政策,壮壮到了可以享受学前班免费教育的年龄。那以后我便很少见到壮壮。最后一次见到她妈妈带着他和他的外婆一起在超市里买东西,知道他的外婆来美国探亲了,壮壮喜欢吃外婆做的菜,更喜欢听外婆讲故事,有外婆在家里他很开心。
  如今,12年过去了,当年的壮壮现在应该是16岁的高中生了,不知道他现在的情况怎样。每当我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带有妥瑞氏综合征行为特征的孩子时便会想到他。
  壮壮,你在他乡还好吗?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影响,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而从实际经营状况来看,我国钢铁企业尽管发展势头迅猛,但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