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是个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地方,是全国人民的红色朝圣地,也成为很多人心向往之的家园。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这首长久传诵的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影响了也温热了几代人的心。我没有在延安生活过,二十多年里,虽然无数次地去延安,路过延安,但是,把所有停留在延安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但是,我却说我是回延安,是不是有些矫情呢?我问自己。
1985年面临毕业时,我提前知道了我被分配到省作协工作。当时一是没有想到,二是天性散淡的我惧怕写作。况且,还有更多的单位可选择。所以内心不甘愿就此成定局,却不懂得如何改变。一天中午,我在去水房打开水时,遇上当时中文系负责我们分配的一个女老师。幼稚的我根本没有想,这种场合怎能谈这么大的事情?这种幼稚病至今我都没有痊愈。我对女老师说,我不想去省作协;我还说,我想去高校。女老师边接水边斜了我一眼,冷冷地扔给我一句:想去高校?延安大学没有人去,那是高校,你去吗?我顿时哑口无言。我知道,我肯定没有勇气接受这种挑战。当然,刻薄的女老师也清楚这一点。透过女老师厚厚的眼镜片,我读出了她眼神里的内容:不识抬举,不知好歹。
后来,在系里老师连哄带骗的攻势下,好友芬去了延安大学。芬很了不起,在延安大学任教一年多就考回西大读硕士研究生,如今她已读完复旦大学的博士后,现在是西北大学目前为数不多的年轻女教授。
因为有当年那位刻薄的女老师逼我就范的威胁,我时常与芬换位设想:假如我去了延安大学,我是否有芬这么出息?每次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不如芬这么努力勤奋,也不如芬有才智,还没有芬牢不可破的爱情做坚实后盾。这三样我都不具备,想像芬一样最终走出延安,获得如今的成就,简直难于上青天。
不能说与延安擦肩而过,也许那个机缘真的不属于平庸的我。
这次的纪念《讲话》座谈会安排在延安大桥北面的“银海大酒店”里。傍晚时分,和与会的作家朋友聊着天走上大桥,一时间,我的方向感又出现混乱。我急切地问在延安出生长大的同事小刘,宝塔山在哪里?小刘奇怪地看着我说,张老师你不是第一次来延安吧?我听懂了小刘这句话的含义:一是不理解我为何如此的激动;二是声称多次来过延安的我,却找不到宝塔山感觉不可思议。前一点我也无法说清楚,后一点,不辨方向经常走错路一直是我的“长项”。
其实,走到大桥上,将头向右边一转,就看到延安的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的宝塔了。此时,夕阳映照着几近干涸的延河,河底浅浅流淌着乌绿色的液体,恶浊的腥臭味随风飘散。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这首莫耶作词、郑律成作曲的《延安颂》,恰在这时被我想起。喜欢这首歌的旋律,高亢激昂中,充满了红色的浪漫主义气息。不远万里从朝鲜来到中国的作曲家郑律成还创作有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但此时的《延安颂》,在干涸的延河上响起,我总感觉缺少了许多热烈和昂扬,却多了几分悲苦的呜咽。从感情上讲,我怎么也不能接受眼前这条世界闻名的延河黑臭干涸的模样。
1986年底到1987年底,我作为省委扶贫工作组成员,下乡来到陕北榆林。每一次的往返西安,都要途经延安,又因为当时的长途汽车站就在桥头,所以每一次必到延河大桥。
那时候来一次延安真难啊!路途遥远,尘土漫天,充满了艰险。
每一次,我天不亮就得赶到西安长途汽车站,匆忙吃点东西,坐上长途班车,就开始了一路北上的遥迢跋涉。中午时分,到达黄陵,算走了接近延安的一半路程。短暂的休息,吃点路边店的快餐,或是自己带上的鸡蛋点心之类,然后再次上路。车过黄陵后,就不再是略微平坦的柏油路了。新开出的黄土路,蜿蜒在逐渐升高的黄土高原上,道路逼仄狭窄,凸凹不平。班车缓慢地颠簸在山间,一路上,不时可看到跌入深谷的货车和客车的残骸,让人触目惊心。如果运气不好,比如遇上山体滑坡,或是车辆故障或是车祸,就会遭遇遥遥无期的交通堵塞,那就得耐下性子在长途班车上等待好几个小时。
有时,我没有和同事一起而是一个人上路。路途又碰巧很顺利,到达延安时才是下午四五点。我就顺着延河南岸的土路,坐上去延安大学的公交车,到延大去找在那里任教的大学同班好友芬。延安大学依山而建,芬的宿舍坐落在延大校园的半山处,是座窑洞式结构的楼房。站在门口的长廊上,可俯瞰校园全景。
1987年的春节前,我们扶贫工作组的三个人,一同从榆林乘车,要返回西安过年。雪花飘飘洒洒在黄土高原上,苍茫中有几分忧郁的浪漫。
到达延安后,我们三人为安全起见,也是为早点回家,打算在延安乘飞机返西安。但是晶莹的雪花演变成鹅毛雪片,铺天盖地,越下越大。我们赶到机场时被告知,因为大雪影响,要等到三天之后才有航班。因为三人意见不统一,没有想到其中一个没有打招呼,当下就买了长途车票上路了;另一个则一定要等到三天后乘飞机;我只好决定第二天一大早自己去乘长途班车回西安。
延安第二招待所大概在延安的北关。第二天的凌晨五点多,天黑沉沉的,雪已经停了。我背起为家里买的陕北小米,斜挎上我的背包,没有惊动剩下的那个肯定熟睡的同伴,走出了招待所。起初,我没有感觉到行李的分量,然而,越走越觉得像背了一座山一样沉重,累得我喘不上气了,不得不一次一次放下行李歇息。这时,空寂的路上,出现了一个小伙子的身影。我都顾不上害怕可能出现的危险,他就已经走到我的身旁。他看看我,又看看地上的行李,说,是去长途汽车站吗?我紧张地点点头。他又说,我刚好也去那个方向,我帮你背包吧。说着,一抬手就把装小米的背包扛在肩上,然后,大步向前走去,我愣怔了片刻,快步跟了上去。
这次在延安,和同事小刘散步在延安街道上时,小刘很自豪地对我说,随便走在延安街上,就能见到英俊、帅气的延安小伙子。我相信,小刘说得没有错。因为二十年前那天清晨帮我扛背包的小伙子外形就很英俊帅气。虽然,我们走到长途汽车站后,小伙子放下背包,就匆匆离去了,而一路上,我跟在他的身后,看到的只是他的背影,根本没有看清他正面的模样。现在,他应该已经人到中年了,我环顾四周,在匆匆过往的人流里,哪一个是他呢?
在延安召开的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座谈会,银海大酒店安排与会人员在五层餐厅就餐(自助餐),二十三层开会。当地老乡很快发现了数字巧合的“玄妙”,他们仿佛恍然大悟:哦,在五楼吃饭,在二十三楼开会,原来就是这样纪念“五·二三”。延安人的联想丰富、幽默风趣,让与会作家不禁发笑,但笑过之后总有些说不清的感觉积郁在心。
有些事情竟然说忘就忘了。为写文章,我翻开多年里去延安时拍的照片,才发现第一次去延安是在1985年初秋。当时,我刚工作就被任命为陕西省作协团支部书记,随即参加了省直机关团干部培训班。期间,和省直机关的团支部书记们一同去了延安。现在看着照片想起来,当时登上了宝塔山,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党代会”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的杨家岭,还在当年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毛泽东写下“为人们服务”的枣园留影。一路上,总有一个团支书在我耳边嗡嗡不停地教诲我:张艳茜你应该这样,张艳茜你应该那样……他执著地要做一个模范的锻造工,一副不把我锤炼成他理想中的成品誓不罢休的气概。在处处可接受传统教育的延安,我被他这样莫名其妙地教导着,心里很不舒服。但是又不好驳他好为人师的面子,我只好想法子四处躲避他。
从小就看着大人们的脸色行事,向来是低眉顺眼地接受这样那样训话的我,好不容易长大了,感觉翅膀硬了,可以摆脱束缚了,便对一切强加于我的教育和训导,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尤其听不得无来由的教训。我要是完全按照别人规定的模式去做人,我还是我吗?
印象深刻的延安之行是在2000年夏天。大学同窗好友辉一家三口从深圳回来,辉提议,一同带孩子们去延安,让孩子们实地去了解现当代中国的历史。于是,芬带着儿子,我带着女儿,和辉一家向延安出发了。到了延安才发现,大人们的初衷与孩子们的愿望有很大的差距。孩子们感兴趣的是,看枣园的老乡激情四射的腰鼓表演,听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提供的耳机里播放的陕北民歌,登延安大学的后山,采摘山上的野果和酸枣。
我们不能指责尚在小学读书的孩子们,作为成年人,我们在延安又能深入认识到何种地步?感受更多的是什么呢?比如我,来到延安的杨家岭,我也只是饶有兴趣地在当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的老照片上,寻找陕西省作协前任主席胡采先生,也就是我的同事胡晓海的父亲。找到后,兴奋地指点给同去的人们,好像那份荣耀也有我一份似的。再有,就是一定要去与杨家岭相邻的延安大学。
起初,是因为大学好友芬在延安大学任教,这所看似普通的学校随即变得不一般了。芬离开后,便有几年时间没有再去延大。1992年一个飘雪的日子,健康智慧的路遥突然去世,延安大学又有了特别的意义,因为延大是路遥的母校,因为路遥长眠于延大。
2000年夏天,来到延安的我们三家人,在我提议下专门带孩子们去拜谒路遥。
在延大的图书馆前,有一尊铜塑的路遥雕像。虽然这尊铜像与路遥本人形象有点差异,但那饱满的面庞,略微低头的沉思状,和几分忧郁的表情,基本神似生活中的路遥。
2000年的冬天我再来延大时,仅仅半年时间,这尊雕像不见了踪影。我没有多问,因为整个校园都在大兴土木,很可能是临时挪动,待尘埃落定,铜像又将伫立在校园的某个显要位置。我这样想。
2000年那个夏天,我也是第一次去路遥墓地。正值暑假,校园里很难见到人,遇上一老乡模样的妇女,指点我们——当年芬居住的、半山处窑洞式建筑的宿舍楼旁,有一条羊肠小路,可以到达墓地。于是我们登上延大的后山。孩子们一路不停歇地小跑,竟然带着我们即将抵达山顶,结果错过了路遥的墓地。缓缓地下山来,终于在山的僻静之处,略微平坦的地方,找到了路遥的墓碑。骄阳泼洒在平板式长方形的“路遥之墓” 墓碑上,墓前的松柏在阳光下绿得发亮。我的眼前又浮现出敦实健康的路遥身影。“早晨从中午开始”,在我曾居住的省作协院子里,路遥在寒冷的冬日晒太阳的情景如在眼前。路遥生前是喜欢安静的,但是,这个墓地的安静无论如何都不该过早地属于他。
2000年的冬天,陕西省作协分片召开全省会员会议。在延安会议期间,所有与会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一同来到延安大学拜祭路遥。
再上延大后山,在通往墓地的小路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刻“文汇山”三个字。《延安文学》的前任主编、路遥的生前好友曹谷溪介绍说,这座山是因路遥的存在而命名的。他还讲述说,来自西安南山丰峪河滩的这块石头,在搬上山时,动用了吊车,和许多劳力的肩扛手拉,有些人听说是为路遥做事,都怀着崇敬,主动义务出工。
才不过时隔半年,路遥墓地有太多的变化,碑石换成了长方立体;两棵路遥喜欢的白皮松树,在墓旁茁壮生长着,这是路遥好友从陕南带来栽下的;墓后的那面平板土墙,砌成了水泥墙面,并镌刻着路遥的一句话:“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听延大的老师和同学说,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学生和读者来到路遥墓前,拜谒这位令人敬佩的作家。我想,创作出巨著《平凡的世界》的路遥,注定是不平凡的,无论生前还是身后。
2007年5月21日,我与省作协的同事,在纪念“五·二三”会议期间,再次到延安大学看望路遥。但是校园里路遥的铜像依旧没有再现,听同事说,这尊铜像早已被人盗走。不知这消息是否属实。长方体的墓碑上又增加了一尊路遥的雕像。面对路遥,我们献上了鲜花,同时,对这位活生生的从我们眼前消失的同事、朋友、作家路遥,也献上了我们一份永久的怀念。
从延大回来的第二天早晨,我站在居住的酒店窗前向外眺望,延河南岸的清凉山尽入眼帘。清凉山上东侧山麓,有当年中共中央在延安时的新闻出版机构——新华通讯社、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等部门旧址。现在,高高在上的是新建的万佛山的牌坊,每天都有大批人向最高处的万佛寺奔去,而东侧山麓的红色旧址却很冷清。这时,那句“在五层吃饭,在二十三层开会,就是纪念‘五·二三’”的玩笑话又被我记起。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这首长久传诵的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影响了也温热了几代人的心。我没有在延安生活过,二十多年里,虽然无数次地去延安,路过延安,但是,把所有停留在延安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但是,我却说我是回延安,是不是有些矫情呢?我问自己。
1985年面临毕业时,我提前知道了我被分配到省作协工作。当时一是没有想到,二是天性散淡的我惧怕写作。况且,还有更多的单位可选择。所以内心不甘愿就此成定局,却不懂得如何改变。一天中午,我在去水房打开水时,遇上当时中文系负责我们分配的一个女老师。幼稚的我根本没有想,这种场合怎能谈这么大的事情?这种幼稚病至今我都没有痊愈。我对女老师说,我不想去省作协;我还说,我想去高校。女老师边接水边斜了我一眼,冷冷地扔给我一句:想去高校?延安大学没有人去,那是高校,你去吗?我顿时哑口无言。我知道,我肯定没有勇气接受这种挑战。当然,刻薄的女老师也清楚这一点。透过女老师厚厚的眼镜片,我读出了她眼神里的内容:不识抬举,不知好歹。
后来,在系里老师连哄带骗的攻势下,好友芬去了延安大学。芬很了不起,在延安大学任教一年多就考回西大读硕士研究生,如今她已读完复旦大学的博士后,现在是西北大学目前为数不多的年轻女教授。
因为有当年那位刻薄的女老师逼我就范的威胁,我时常与芬换位设想:假如我去了延安大学,我是否有芬这么出息?每次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不如芬这么努力勤奋,也不如芬有才智,还没有芬牢不可破的爱情做坚实后盾。这三样我都不具备,想像芬一样最终走出延安,获得如今的成就,简直难于上青天。
不能说与延安擦肩而过,也许那个机缘真的不属于平庸的我。
这次的纪念《讲话》座谈会安排在延安大桥北面的“银海大酒店”里。傍晚时分,和与会的作家朋友聊着天走上大桥,一时间,我的方向感又出现混乱。我急切地问在延安出生长大的同事小刘,宝塔山在哪里?小刘奇怪地看着我说,张老师你不是第一次来延安吧?我听懂了小刘这句话的含义:一是不理解我为何如此的激动;二是声称多次来过延安的我,却找不到宝塔山感觉不可思议。前一点我也无法说清楚,后一点,不辨方向经常走错路一直是我的“长项”。
其实,走到大桥上,将头向右边一转,就看到延安的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的宝塔了。此时,夕阳映照着几近干涸的延河,河底浅浅流淌着乌绿色的液体,恶浊的腥臭味随风飘散。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
这首莫耶作词、郑律成作曲的《延安颂》,恰在这时被我想起。喜欢这首歌的旋律,高亢激昂中,充满了红色的浪漫主义气息。不远万里从朝鲜来到中国的作曲家郑律成还创作有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但此时的《延安颂》,在干涸的延河上响起,我总感觉缺少了许多热烈和昂扬,却多了几分悲苦的呜咽。从感情上讲,我怎么也不能接受眼前这条世界闻名的延河黑臭干涸的模样。
1986年底到1987年底,我作为省委扶贫工作组成员,下乡来到陕北榆林。每一次的往返西安,都要途经延安,又因为当时的长途汽车站就在桥头,所以每一次必到延河大桥。
那时候来一次延安真难啊!路途遥远,尘土漫天,充满了艰险。
每一次,我天不亮就得赶到西安长途汽车站,匆忙吃点东西,坐上长途班车,就开始了一路北上的遥迢跋涉。中午时分,到达黄陵,算走了接近延安的一半路程。短暂的休息,吃点路边店的快餐,或是自己带上的鸡蛋点心之类,然后再次上路。车过黄陵后,就不再是略微平坦的柏油路了。新开出的黄土路,蜿蜒在逐渐升高的黄土高原上,道路逼仄狭窄,凸凹不平。班车缓慢地颠簸在山间,一路上,不时可看到跌入深谷的货车和客车的残骸,让人触目惊心。如果运气不好,比如遇上山体滑坡,或是车辆故障或是车祸,就会遭遇遥遥无期的交通堵塞,那就得耐下性子在长途班车上等待好几个小时。
有时,我没有和同事一起而是一个人上路。路途又碰巧很顺利,到达延安时才是下午四五点。我就顺着延河南岸的土路,坐上去延安大学的公交车,到延大去找在那里任教的大学同班好友芬。延安大学依山而建,芬的宿舍坐落在延大校园的半山处,是座窑洞式结构的楼房。站在门口的长廊上,可俯瞰校园全景。
1987年的春节前,我们扶贫工作组的三个人,一同从榆林乘车,要返回西安过年。雪花飘飘洒洒在黄土高原上,苍茫中有几分忧郁的浪漫。
到达延安后,我们三人为安全起见,也是为早点回家,打算在延安乘飞机返西安。但是晶莹的雪花演变成鹅毛雪片,铺天盖地,越下越大。我们赶到机场时被告知,因为大雪影响,要等到三天之后才有航班。因为三人意见不统一,没有想到其中一个没有打招呼,当下就买了长途车票上路了;另一个则一定要等到三天后乘飞机;我只好决定第二天一大早自己去乘长途班车回西安。
延安第二招待所大概在延安的北关。第二天的凌晨五点多,天黑沉沉的,雪已经停了。我背起为家里买的陕北小米,斜挎上我的背包,没有惊动剩下的那个肯定熟睡的同伴,走出了招待所。起初,我没有感觉到行李的分量,然而,越走越觉得像背了一座山一样沉重,累得我喘不上气了,不得不一次一次放下行李歇息。这时,空寂的路上,出现了一个小伙子的身影。我都顾不上害怕可能出现的危险,他就已经走到我的身旁。他看看我,又看看地上的行李,说,是去长途汽车站吗?我紧张地点点头。他又说,我刚好也去那个方向,我帮你背包吧。说着,一抬手就把装小米的背包扛在肩上,然后,大步向前走去,我愣怔了片刻,快步跟了上去。
这次在延安,和同事小刘散步在延安街道上时,小刘很自豪地对我说,随便走在延安街上,就能见到英俊、帅气的延安小伙子。我相信,小刘说得没有错。因为二十年前那天清晨帮我扛背包的小伙子外形就很英俊帅气。虽然,我们走到长途汽车站后,小伙子放下背包,就匆匆离去了,而一路上,我跟在他的身后,看到的只是他的背影,根本没有看清他正面的模样。现在,他应该已经人到中年了,我环顾四周,在匆匆过往的人流里,哪一个是他呢?
在延安召开的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座谈会,银海大酒店安排与会人员在五层餐厅就餐(自助餐),二十三层开会。当地老乡很快发现了数字巧合的“玄妙”,他们仿佛恍然大悟:哦,在五楼吃饭,在二十三楼开会,原来就是这样纪念“五·二三”。延安人的联想丰富、幽默风趣,让与会作家不禁发笑,但笑过之后总有些说不清的感觉积郁在心。
有些事情竟然说忘就忘了。为写文章,我翻开多年里去延安时拍的照片,才发现第一次去延安是在1985年初秋。当时,我刚工作就被任命为陕西省作协团支部书记,随即参加了省直机关团干部培训班。期间,和省直机关的团支部书记们一同去了延安。现在看着照片想起来,当时登上了宝塔山,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党代会”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的杨家岭,还在当年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毛泽东写下“为人们服务”的枣园留影。一路上,总有一个团支书在我耳边嗡嗡不停地教诲我:张艳茜你应该这样,张艳茜你应该那样……他执著地要做一个模范的锻造工,一副不把我锤炼成他理想中的成品誓不罢休的气概。在处处可接受传统教育的延安,我被他这样莫名其妙地教导着,心里很不舒服。但是又不好驳他好为人师的面子,我只好想法子四处躲避他。
从小就看着大人们的脸色行事,向来是低眉顺眼地接受这样那样训话的我,好不容易长大了,感觉翅膀硬了,可以摆脱束缚了,便对一切强加于我的教育和训导,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尤其听不得无来由的教训。我要是完全按照别人规定的模式去做人,我还是我吗?
印象深刻的延安之行是在2000年夏天。大学同窗好友辉一家三口从深圳回来,辉提议,一同带孩子们去延安,让孩子们实地去了解现当代中国的历史。于是,芬带着儿子,我带着女儿,和辉一家向延安出发了。到了延安才发现,大人们的初衷与孩子们的愿望有很大的差距。孩子们感兴趣的是,看枣园的老乡激情四射的腰鼓表演,听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提供的耳机里播放的陕北民歌,登延安大学的后山,采摘山上的野果和酸枣。
我们不能指责尚在小学读书的孩子们,作为成年人,我们在延安又能深入认识到何种地步?感受更多的是什么呢?比如我,来到延安的杨家岭,我也只是饶有兴趣地在当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的老照片上,寻找陕西省作协前任主席胡采先生,也就是我的同事胡晓海的父亲。找到后,兴奋地指点给同去的人们,好像那份荣耀也有我一份似的。再有,就是一定要去与杨家岭相邻的延安大学。
起初,是因为大学好友芬在延安大学任教,这所看似普通的学校随即变得不一般了。芬离开后,便有几年时间没有再去延大。1992年一个飘雪的日子,健康智慧的路遥突然去世,延安大学又有了特别的意义,因为延大是路遥的母校,因为路遥长眠于延大。
2000年夏天,来到延安的我们三家人,在我提议下专门带孩子们去拜谒路遥。
在延大的图书馆前,有一尊铜塑的路遥雕像。虽然这尊铜像与路遥本人形象有点差异,但那饱满的面庞,略微低头的沉思状,和几分忧郁的表情,基本神似生活中的路遥。
2000年的冬天我再来延大时,仅仅半年时间,这尊雕像不见了踪影。我没有多问,因为整个校园都在大兴土木,很可能是临时挪动,待尘埃落定,铜像又将伫立在校园的某个显要位置。我这样想。
2000年那个夏天,我也是第一次去路遥墓地。正值暑假,校园里很难见到人,遇上一老乡模样的妇女,指点我们——当年芬居住的、半山处窑洞式建筑的宿舍楼旁,有一条羊肠小路,可以到达墓地。于是我们登上延大的后山。孩子们一路不停歇地小跑,竟然带着我们即将抵达山顶,结果错过了路遥的墓地。缓缓地下山来,终于在山的僻静之处,略微平坦的地方,找到了路遥的墓碑。骄阳泼洒在平板式长方形的“路遥之墓” 墓碑上,墓前的松柏在阳光下绿得发亮。我的眼前又浮现出敦实健康的路遥身影。“早晨从中午开始”,在我曾居住的省作协院子里,路遥在寒冷的冬日晒太阳的情景如在眼前。路遥生前是喜欢安静的,但是,这个墓地的安静无论如何都不该过早地属于他。
2000年的冬天,陕西省作协分片召开全省会员会议。在延安会议期间,所有与会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一同来到延安大学拜祭路遥。
再上延大后山,在通往墓地的小路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刻“文汇山”三个字。《延安文学》的前任主编、路遥的生前好友曹谷溪介绍说,这座山是因路遥的存在而命名的。他还讲述说,来自西安南山丰峪河滩的这块石头,在搬上山时,动用了吊车,和许多劳力的肩扛手拉,有些人听说是为路遥做事,都怀着崇敬,主动义务出工。
才不过时隔半年,路遥墓地有太多的变化,碑石换成了长方立体;两棵路遥喜欢的白皮松树,在墓旁茁壮生长着,这是路遥好友从陕南带来栽下的;墓后的那面平板土墙,砌成了水泥墙面,并镌刻着路遥的一句话:“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听延大的老师和同学说,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学生和读者来到路遥墓前,拜谒这位令人敬佩的作家。我想,创作出巨著《平凡的世界》的路遥,注定是不平凡的,无论生前还是身后。
2007年5月21日,我与省作协的同事,在纪念“五·二三”会议期间,再次到延安大学看望路遥。但是校园里路遥的铜像依旧没有再现,听同事说,这尊铜像早已被人盗走。不知这消息是否属实。长方体的墓碑上又增加了一尊路遥的雕像。面对路遥,我们献上了鲜花,同时,对这位活生生的从我们眼前消失的同事、朋友、作家路遥,也献上了我们一份永久的怀念。
从延大回来的第二天早晨,我站在居住的酒店窗前向外眺望,延河南岸的清凉山尽入眼帘。清凉山上东侧山麓,有当年中共中央在延安时的新闻出版机构——新华通讯社、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等部门旧址。现在,高高在上的是新建的万佛山的牌坊,每天都有大批人向最高处的万佛寺奔去,而东侧山麓的红色旧址却很冷清。这时,那句“在五层吃饭,在二十三层开会,就是纪念‘五·二三’”的玩笑话又被我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