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冬萍:大学需要培养仰望天空的人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冬萍科学技术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科学哲学与管理方法论,系统思维与科技伦理。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英国赫尔大学系统研究中心做高级研究学者。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译著多部,获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多项。

  有人说,哲学家就是在黑暗的屋子里寻找一只根本不存在的黑猫。说到哲学,很多人都觉得它高深莫测,难以接近;而许多哲学家却提议,人人都该学点哲学。哲学到底学什么?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有何利弊?高等院校又该怎样培育青年一代?在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共同主办的“大学与城市(二)—广州地区社科名家访谈”活动中,《南风窗》记者专访了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范冬萍教授。

哲学与批判性思维


  南风窗:有学者曾说过,人人都该学点哲学。可也有人认为,哲学是哲学家的事,普通人无法企及。你是国内著名的哲学研究者,你是怎样看待哲学这门学问的?哲学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范冬萍:的确,人人都该学点哲学。但我认为这还不够,要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大家还应该做点哲学。
  哲学是对大智慧的一种大爱,或者说是对大智慧的终极追求。大家都知道,哲学的英文来源于希腊文,原意就是“爱智慧”。哲学追求和渴望的是一种大智慧,一种让我们理解生命及周围世界的根本性知识。哲学促使我们思考宇宙的本性,追问生活的意义,判断生命的价值。
  为什么说学哲学、做哲学非常重要呢?哲学可以启发人们对问题的思考,培养一种问题意识、怀疑精神,还可以培养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让每个人都学会理解和审视我们的生活。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也有学者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是盲目的。对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规则,哲学的思考要求我们进行反思和追问。其实,我们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已经是在做哲学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一种整体性的、批判性的思考方式,做出自己的判断,提出问题,然后用清晰的、别人听得懂的哲学语言,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还要论证自己的观点,就是去说服别人相信你的观点。可见,学哲学和做哲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这对于一个人追求美好的生活,从事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南风窗:你的研究领域是科技哲学。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工智能、转基因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却在社会上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科技进步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范冬萍:我想以人工智能为例,谈一谈我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看法。
  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首先再次验证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辩证科技观。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最开始,人工智能只是人制造出来一种高级机器;后来,它拥有了思维,并可与人类智能媲美;将来,人工智能很可能将远超人类智能。它发展的速度引起了人类的深度反思,甚至恐惧。
  我认为,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不必过于恐慌,而应该理性分析它对社会的影响,系统评估它的整体发展趋势和效应。特别是,我们需要以伦理原则约束人工智能的设计和应用。
  其实科学家早已意识到了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科学家阿西莫夫提出“机器人三大定律”,首要原则是不能伤害人类,或者保护人类不受伤害。这不仅是科学技术本身的伦理向度,更是对科学家及其共同体的伦理约束。
  此外,还应该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协同作用,对人工智能的应用进行监管,防止滥用。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希望抢占人工智能研发高地,尽早开拓应用市场。从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市场需求导向来看,阻止人工智能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害性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政府要有风险意识和风险防控措施,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与规范,引导和监管人工智能市场的发展。

通识教育与综合素质


  南风窗:你是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院长。在人才培养方面,你有怎样的心得?今天的大学应该培育怎样的青年一代?
  范冬萍:一个大学的教育观念就是要回答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大学生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它进而决定了一个大学如何培养人,即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机制。
  关于大学教育的观念和目标,许多学者都进行了探讨。我在这里只谈一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培养大学精神不可或缺的部分。美国教育家、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康能曾说“大学的生命要靠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来维持”。在许多发达国家,通识教育贯穿于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在欧美的大学教育中,通识教育是一个既经典又最有活力的领域,是大学一、二年级的核心课程。
  我认为,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主要表现四个方面:心灵的熏陶—对人类共享的知识、人文传统与价值的认知与传承;能力培养—对学生的思考能力、批判思维以及综合判断能力的训练;公民教育—对学生成为有责任的社会公民的养成教育;专业培育—对学生专业基础与发展潜力的培养。
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最开始,人工智能只是人制造出来一种高级机器;后来,它拥有了思维,并可与人类智能媲美;将来,人工智能很可能将远超人类智能。

  社会需要培植创新文化,而重要的阵地就是学校。只有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价值判断力、开阔的视野、宽厚的学科基础,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近几年,许多著名大学正在探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理念,开始了通识教育的改革。
  南风窗:当前,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似乎更偏爱实用性更强的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哲学、文学、人类学等看似“无用”的学科则成为了“冷门”。你是怎样看待这个现象的,我们是否该做些什么?
  范冬萍:明白了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之后,对于专业的选择,所谓的冷门和热门,也就释然了。
  学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条件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专业。当然,有些中学生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什么专业,所以许多大学都有大学开放日和入学后的转专业机制。特别的,入学后的转专业机制给了学生一个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专业的机会。
  除了学生的兴趣,大学还要兼顾社会需要与大学本身的内在规律。具体来说,在大学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确实应该包含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的专业和课程,例如你提到的金融、会计等专业,这也是大学服务社会、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的重要职能。但是,对一所大学,特别是对一所综合性大学来说,人文学科是体现大学精神必不可少的部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一个民族拥有了那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關注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我认为,一所好的大学既要培养关注脚下事情的人,也要培养能够仰望天空的人。至于哪些学生愿意仰望天空,哪些学生更注重脚下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选择吧!随着学生的成长,原来那些只是关注脚下事情的学生,也许会发现仰望天空的乐趣,并重新作出自己的选择呢。更何况,这两者并不矛盾。
  总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将是创新能力最强的人才,也是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其他文献
7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索非亚总理府同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举行会谈。会谈前,鲍里索夫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广场为李克强举行隆重欢迎仪式。  最近中欧之间的互动异常频繁。7月5日至10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先后访问保加利亚和德国,出席在索菲亚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16 1合作”),以及在柏林举行的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7月16日至17日,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  大
依法治国的提法国民并不陌生,但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依法治国首次作为一次全会的主题,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并提出五大体系和六大任务,对总目标进行展开和细化,清晰地描绘出实现总目标的路径。  《决定》明确了党和法的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开启现代化转型的宏伟历程,这在人类史上都是空前的成绩。俗话说,“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我们回顾四十年来波澜状况的历史进程,自然无法脱离这二元概念的紧密关联性。而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则是国家发展的新目标,也是人民寄予厚望的美好愿景。  中国开放的大门一经打开,就无法再关上了,也不可能再关上。有着古老文明的中国在历史上多数时期都是开放的,但有
“在(韩朝俄)三边铁路、电力和能源合作中,连接铁路的可能性最大。”6月下旬访俄的韩国总统文在寅,这样告诉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  韩方把能源合作的可能性放在末位,这对寄望于将西伯利亚天然气通过陆地管道输往韩国的俄方来说,并非什么好消息。与天然气管道相比,穿越朝鲜的铁路线需要大量投资,“差钱”的俄方几乎只能配合韩方,好处有限。  更重要的是,韩方的优先度排序,牵涉到俄气东输谁来接盘的问题。俄方显然希
最近我和一些朋友聊天,用词都变成了“肥宅快乐X”。比如喝可乐,要说喝“肥宅快乐水”。吃披萨,等于吃“肥宅快乐饼”。上bilibili网,叫浏览“肥宅快乐网”。  这是二次元、ACG群体的“黑话”,默认你我都是肥宅,吃着垃圾食品,在虚拟的世界里有一天算一天。其实没几个人真正又肥又宅,只不过自黑和自嘲是大家最喜爱的方式。可能某一层面很接近王朔“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内涵—反正都这么废柴了,你还能拿我怎么着
4月27日在板门店,金正恩与文在寅商定争取在年内宣布结束战争状态,力促韩朝美或韩朝美中会谈。  “一切进展非常顺利。”特朗普4月28日在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交谈后,对即将举行的美朝首脑峰会的准备工作表示满意。5月1日,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表示,他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会晤时间和地点,有望在数日内公布。  4月27日朝韩在板门店举行的首脑峰会,消除了外界对美朝首脑峰会能否实现的最后一丝疑虑。接下来的问题是,
2017年4月27日,漂亮、年轻、才华出众的台湾新晋作家林奕含在自己的住所上吊,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26岁的她临走前为人们留下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十万字的小说,荡漾着情欲的名字,掀开,却是一个被创伤摧毁的、破碎的灵魂对世界的控诉。  以至于这两个月,对性侵害的各种讨论在海峡两岸纷纷攘攘,至今余波未了。我倒是希望这场余波一直不要过去。我们的社会,对于性侵害的危害,以及受害者的痛苦,真的是严重低估
何蕴琪主笔  八月底,我在北京参加了《无问西东:牛津共识五周年畅谈会》。牛津共识由学者发起,在2013年8月的英国牛津大学签署,一共有28位中国学者签名,全称是《关于中国现状与未来的若干共识》,呼吁知识界寻求“在尊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真诚交流、互相砥砺”,在学界引起相当反响。  有一位亲历的民间学者这样回忆当时的会议:“针锋相对,咄咄逼人。每路学者都畅述自己的观点,听说有些老师是好友,但站在不同
3/12  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波兰矿业城市卡托维兹开幕,来自近200个国家的代表将就《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进行谈判。此次会议前主办方罕见地发表了共同声明,呼吁各国采取“决定性行动”,应对迫在眉睫的威胁。 4/12  根据举报,优酷原总裁杨伟东因经济问题,正在配合警方调查。阿里影业董事长樊路远将兼任优酷总裁。 6/12  华为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被捕的消息获得证实,因涉
微信提高银行出纳员准入门槛  美《彭博商业周刊》10月15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2017年处理了17万亿美元的交易。中国的消费者,尤其是千禧一代,喜欢享受在智能手机上购买共同基金和保险的便利。  当下中国的金融科技格局并不由现有的传统银行主导,而是由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蚂蚁金服以及腾讯公司主导。蚂蚁金服旗下有支付宝、余额宝、蚂蚁花呗、芝麻信用等子业务板块;腾讯则以微信附带的支付功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