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xtr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初中生物教学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为主要依据,从结合生物实验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对实验流程的掌握、积极转变抽象的生物知识,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讲解生物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几方面進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为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做铺垫.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实验教学;初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1-0096-02
  
  现代化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教育、管理等领域皆有涉及.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对课本内容进行音频、视频、图片演示,运用手段灵活,并且形式多元,为当代教师课堂教学首选工具.目前,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还存在些许问题,比如使用不当,认识错误,随意变更课件内容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做好反思工作,找出问题的原因,制定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改善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本文重点阐述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一种新型技术,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在教育领域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既能促进教育水平提升,又能保证学生学习热情.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当作是辅助教学的工具,通过开放的授课模式,打造轻松且自由的教学氛围,在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促进学生生物学科素养提高.另外,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展示视频与图片,结合教材内容,在学生掌握一定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当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不当、多媒体优势没有被完全挖掘,为了保证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增强问题分析,找出具体原因势在必行,具体问题如下.
  1.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不当
  当前,在各科课堂教学中都能看见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身影,很多教师已将其当作了主要的教学方法,诸多教师在教学课件制作上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基本上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课件视频的制作上,而并未深度钻研课程教学内容,忽略了教学重难点知识研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另外,不当的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会让学生感到审美疲劳,不能分清哪部分内容是主要的哪部分内容是次要的,导致学生学习成效受到巨大冲击.
  2.多媒体优势没有被完全挖掘
  多媒体信息技术经常出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但其应用优势并未得到完全挖掘,这就降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从教学实践可以看出,目前生物课堂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呈表面化,教学功能没有被完全挖掘.具体体现在呈现文本、播放视频、播放音频等方面运用不当,导致初中生物知识体系构建、新课导入等方面不能达到预期.
   三、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有很多,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结合生物实验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对实验流程的掌握、积极转变抽象的生物知识,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讲解生物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详细阐述如下.
  1.结合生物实验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对实验流程的掌握
  初中生物教材内包含很多实验课程,若是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不能亲自参与实验操作,也不能直观看到操作流程,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实验现象及流程的掌握.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到生物课堂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在网络平台上找出对应的教学视频,或是教师自制课件,所制作的视频一定要重点强调实验流程的分解部分,重视实验细节,让学生更深层的理解有关实验内容.
  例如,在教授“生物与生物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围绕本节中心内容,展开动物、植物、微生物的观察实验.首先,生物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备好教学视频,在视频中强调观察方法;其次,将视频在课上播放出来,让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仔细观察,遇到重点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的暂停和回放的功能,让学生反复观察,增强学生认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
  2.积极转变抽象的生物知识,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初中时期的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繁杂性,很多内容都十分抽象,教师在授课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进而造成诸多学生认为生物学习困难.在以往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只需要利用黑板和教材就能教学,很少有学生从片面的讲解中真正的掌握生物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生物课堂中,讲话繁杂的生物知识,通过视频或者是逻辑结构图将其展示出来,利用图像与视频展示抽象的生物详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体验.
  例如,在教授“细菌与真菌”这一知识时,教授可以先准备一些视频或者是图片,内容可以是真菌作用于物质、细菌作用于物质的现象,让学生产生直观体验,防止学生对细菌与真菌对物质的作用出现混乱的认识;其次,在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观看腐乳制作视频,可以去除腐乳制作等待的时间,直接让学生观察制作一段时间后的变化,让学生可以显著看到腐乳原料的变化,进而全面了解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3.讲解生物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初中虽然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初始阶段,但是其知识繁杂,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这便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讲述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具化教材内的抽象知识,便于学生理解,为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做铺垫.对于初中生物教材内一些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音频、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的功能进行展示,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另外,配以多媒体设备的重放、暂停、快放、放大等功能,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记忆.如此一来,学生自然可以捋顺知识脉络,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授“染色体”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认为此部分内容不易理解,不能系统认识知识,也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基于此,教师可以自制有关于染色体变异的视频,结合教材内容,依托多媒体信息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第一,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堂课所讲的知识点,之后将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引出来,导入新课;第二,利用多媒体图片功能对染色体的变异图、结构图进行展示,且提供实例,如红色西瓜与黄色西瓜等,学生通过直观红色西瓜染色体组成图和黄色西瓜染色体变异图,可以完整的看到染色体变异过程与结果,了解了染色体变异与相关种类.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教师可以通过回忆上堂课所讲解的知识引出染色体概念,到之后染色体结构的讲解,再到之后的染色体变异的讲解,渐渐的引导学生构建染色体知识体系.在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般通过板书讲述染色体变异过程与结果,学生只能凭空想象或者依靠教材构建知识体系.为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后,通过动画、视频等载体直观的展示,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易于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综上分析,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掌握实验流程,建立完整的知識体系,增强学生生物知识学习水平.教师要正确认识多媒体信息技术,找到其本质所在,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合理的带进课堂,切勿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当作是常规的教学方法.另外,教师还要跟紧时代发展的脚步,结合课本内容、新兴的教学理念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联系生物实验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对实验流程的掌握、积极转变抽象的生物知识,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讲解生物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等方式,促进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最大化,保证初中生物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5):128-129.
  [2]曹兴彬.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165,167.
  [3]浦文娟.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活学活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5):131-132.
  [4]农振锋.浅析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67.
  [5]白若蕾.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2):95.
  [6]任保平,段文旭,陈先荣.数学因你而精彩——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2015(14):63-64.
  [责任编辑:季春阳]
  收稿日期:2020-01-15
  作者简介:张琴(1973.11-),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生物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面对北京市中考改革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可在初一年级开设主题教学课程。课程以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目的,整合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
目的建立直接测定全血、尿中硒的方法。方法选用最佳仪器条件,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进样测定。结果全血硒、尿硒特征质量分别为9.4×10-12g和8.3×10-12g;进
高等学校创建文明学校不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 ,而且还肩负着辐射社会 ,推动其他行业精神文明向前发展的历史使命。云南农业大
对2017年江苏省高考试卷中的一道题目进行研究,得到几种证法,并将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拓展.
学生只有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沉淀和积累才能逐渐形成数学素养,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都应当慢慢地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渗透.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
目的:为选择康新妇宝颗粒剂的最佳质量而进行的研究.方法: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康新妇宝颗粒剂中的金银花、黄苓、赤芍、延胡索、川芎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
目的探讨固井水泥粉尘对作业工人和机体脂质过氧化(LPO)的影响.方法对98名固井水泥粉尘接触工人和30名不接尘健康对照进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