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特别差,对各科知识的学习普遍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巧妙设计课堂教学导语正是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学好语文的重要措施。让语文成为中职学生学习各自专业的铺路石,成为其职业人生发展的沃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导语正好有酝酿情绪、带人入境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力,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先声夺人,在上课伊始就迅速地捕获学生的“芳心”,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在上课后较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让语文课堂成为一块巨大的情感磁场,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首先,灵活设计导语,引起兴趣。课堂导语的设计方法很多,比如诗歌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对联导入、实物导入、插图导入、影视导入、情景导入等。目的是从外部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一则好的导语设计恰能起到这桥梁的作用。
比如在教授《故都的秋》一课时,由学生熟悉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入手,引導学生得出结论:作者将游子的思乡之情寓于萧瑟的景物描写之中。这首小令从外部影响了学生的语文认知结构,帮助学生提取旧知识,建立有利于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从而帮助学生领悟到《故都的秋》一文其显著特色就在于“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同时,由于这首小令的运用,使一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就限定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一写作特色上,从而有效分解了语文学习任务,确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切入点。
再如,《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可以直接用插图或石膏像导入,这就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可感的实物,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又如教授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可先出示一副挽联,让同学猜出是悼念哪位文学家的:“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等学生回答出是鲁迅后,教师接下来可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拿来主义》。”教师板书课题,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
其次,巧设疑问导语,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就是问答,那么,教师的提问也可以设计成导语。巧妙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问”要问得准,问得活,问得巧,问到点子上去。一个善于提问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思路不畅时帮助他拨开迷雾,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要确信,只要问题问到兴奋点上,学生便不会无动于衷,而只会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求新求异的思维火花就会迸发出来,精心设计导语的作用就体现出来。
如于漪老师在教鲁迅的《孔乙己》时是这样导入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现象所感动。鲁迅自己也这样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创作了许多小说,而最喜欢《孔乙己》呢?鲁迅究竟用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现象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且人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鲁迅的《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你的眼泪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往肚子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呢?读课文以后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这则导语抓住课文的重点——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巧布疑阵,而且还明确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对解疑有信心,学习主动性自然会很大程度地提高。
再如《琵琶行》一诗,导语设计为:与琵琶女的一次邂逅为什么会对白居易的内心造成如此巨大的震动?二人身世命运、人生遭遇的相似可以由此归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旨由此明确。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导语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首要环节,一个先声夺人的导语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是中职学生学好语文的一把金钥匙。教师如能巧设课堂导语,运用灵活多变的语言,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工贸职业中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导语正好有酝酿情绪、带人入境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力,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先声夺人,在上课伊始就迅速地捕获学生的“芳心”,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在上课后较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让语文课堂成为一块巨大的情感磁场,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首先,灵活设计导语,引起兴趣。课堂导语的设计方法很多,比如诗歌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对联导入、实物导入、插图导入、影视导入、情景导入等。目的是从外部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一则好的导语设计恰能起到这桥梁的作用。
比如在教授《故都的秋》一课时,由学生熟悉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入手,引導学生得出结论:作者将游子的思乡之情寓于萧瑟的景物描写之中。这首小令从外部影响了学生的语文认知结构,帮助学生提取旧知识,建立有利于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从而帮助学生领悟到《故都的秋》一文其显著特色就在于“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同时,由于这首小令的运用,使一节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就限定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一写作特色上,从而有效分解了语文学习任务,确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切入点。
再如,《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可以直接用插图或石膏像导入,这就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可感的实物,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又如教授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可先出示一副挽联,让同学猜出是悼念哪位文学家的:“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等学生回答出是鲁迅后,教师接下来可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拿来主义》。”教师板书课题,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
其次,巧设疑问导语,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就是问答,那么,教师的提问也可以设计成导语。巧妙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问”要问得准,问得活,问得巧,问到点子上去。一个善于提问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思路不畅时帮助他拨开迷雾,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要确信,只要问题问到兴奋点上,学生便不会无动于衷,而只会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求新求异的思维火花就会迸发出来,精心设计导语的作用就体现出来。
如于漪老师在教鲁迅的《孔乙己》时是这样导入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现象所感动。鲁迅自己也这样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创作了许多小说,而最喜欢《孔乙己》呢?鲁迅究竟用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现象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且人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鲁迅的《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你的眼泪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往肚子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呢?读课文以后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这则导语抓住课文的重点——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巧布疑阵,而且还明确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对解疑有信心,学习主动性自然会很大程度地提高。
再如《琵琶行》一诗,导语设计为:与琵琶女的一次邂逅为什么会对白居易的内心造成如此巨大的震动?二人身世命运、人生遭遇的相似可以由此归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旨由此明确。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导语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首要环节,一个先声夺人的导语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是中职学生学好语文的一把金钥匙。教师如能巧设课堂导语,运用灵活多变的语言,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寿光市工贸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