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代教育中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说法,如今便有了“高压之下出成绩”的做法。这些说法在特定的环境中有一定的道理,并在实际中得到了验证。因此,谈起学困生转化工作,我们都定格为“加强辅导”“开小灶”等等,希望通过这样的做法能加强对知识的印象,“熟能生巧”。这种所谓的“加强辅导”“开小灶”说穿了就是一种“加压”措施,要求学困生多做练习,上课多回答问题,课堂辅导更是“占尽先机”,就连环视的目光往往也会特地在那儿多停留一会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减少对学困生的“加强辅导”,让他们从茫茫的题海中走出来;“忽视”对学困生的“关注”,给他们一个相对自由的天空。把学困生转化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转化 学困生 误区 思考
古代教育中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说法,如今便有了“高压之下出成绩”的做法。这些说法在特定的环境中有一定的道理,并在实际中得到了验证。因此,谈起学困生转化工作,我们都定格为“加强辅导”“开小灶”等等。希望通过这样的做法能加强对知识的印象,“熟能生巧”。这种所谓的“加强辅导”“开小灶”说穿了就是一种“加压”措施,要求学困生多做练习,上课多回答问题,课堂辅导更是“占尽先机”,就连环视的目光往往也会特地在那儿多停留一会儿。这样做,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原本不喜欢做作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加强督促下按时完成了作业,原本不仔细认真的同学在老师的监督下离开了马虎和粗心,原本不喜欢发言的同学在老师的关注下变得勇敢起来了……学习态度发生了改变,学习成绩逐渐提高。综上所述,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密切的。
云南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陶云教授和云南师大教科所左梦兰教授在《儿童智力、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相关的跨文化研究》一文中指出“学业成绩是智力、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否认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限制,但我们还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就如同人的手指伸开不会一样长,学生们的智力因素也不在同一平面上,这和一个人先天的遗传以及后天的培养都有关系。尤其是班级中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智力发展较弱,学业成绩偏低,扯全班的后腿,因此得到的特别关注也就格外多。那么多的努力只能帮助解决学生非智力因素上的不平衡发展,对于智力因素中的一部分个别属性,不是说多多关注就可以解决得了的。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强对学困生后天的培养,但他们先天的遗传决定了他们本来就是同龄人中的弱势群体。作为教师,如果还苛求他们通过加强辅导能赶上其他同学,那真是太难为自己,也是在为难学生啊!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由于教师对学困生的个别关注太多,对他们来说,又成了一种新的压力:时刻担心教师会突然间光临自己,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为了少被老师发现自己犯了错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做,那就没有犯错误的机会了,这不又成了“畏惧错误而毁灭进步”吗?
面对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双重压力,久而久之,学困生在学习上连一丁点儿的自信心都没有了,就出现了一种“越辅越糟”的局面,这不能不说是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的误区。为了不至于让学困生走入“死胡同”,我认为为学困生减压势在必行。
一、努力减轻学困生作业数量与质量要求的压力
我们对作业的设置一直提倡多元化、层次化,摒弃作业一刀切的现象,但对学困生来说,似乎又陷入到“茫茫题海”中去了,所做的加强辅导也就变成了“不求甚解”的机械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减少对学困生的“加强辅导”,让他们从茫茫的题海中走出来,允许学困生在作业上“留白”。作业数量减下来了,就可以用做十道题的时间保质保量地掌握一道题,掌握一道题,这就是进步!其次,对学困生的转化,我们的要求不能过高, 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后进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
二、减轻学困生思想上的压力
很多时候,学困生对老师的关注,不管是关心还是督促、或者是教导,都会视为一种心理负担。因为学困生由于在智力和非智力方面与其他人的区别,总是感觉自己与众不同,有时还会低人一等。原本来自父母、亲戚朋友的压力就很大,如果再加上老师的“特别照顾”,学困生心理压力也就不言而喻了。面对这样的心理现象,教师可以努力“忽略”学困生,让他们和其他同伴站在同一个关注层次上,给他們一个相对自由的天空。这样,学困生就不会因应付老师而匆忙地赶作业,也不会因害怕老师的责备而胡编乱写。让他们在一种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这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欣喜的状态。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因材施教,综合分析,找到切实有效、可行的方法,把学困生转化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转化 学困生 误区 思考
古代教育中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说法,如今便有了“高压之下出成绩”的做法。这些说法在特定的环境中有一定的道理,并在实际中得到了验证。因此,谈起学困生转化工作,我们都定格为“加强辅导”“开小灶”等等。希望通过这样的做法能加强对知识的印象,“熟能生巧”。这种所谓的“加强辅导”“开小灶”说穿了就是一种“加压”措施,要求学困生多做练习,上课多回答问题,课堂辅导更是“占尽先机”,就连环视的目光往往也会特地在那儿多停留一会儿。这样做,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原本不喜欢做作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加强督促下按时完成了作业,原本不仔细认真的同学在老师的监督下离开了马虎和粗心,原本不喜欢发言的同学在老师的关注下变得勇敢起来了……学习态度发生了改变,学习成绩逐渐提高。综上所述,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密切的。
云南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陶云教授和云南师大教科所左梦兰教授在《儿童智力、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相关的跨文化研究》一文中指出“学业成绩是智力、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否认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限制,但我们还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就如同人的手指伸开不会一样长,学生们的智力因素也不在同一平面上,这和一个人先天的遗传以及后天的培养都有关系。尤其是班级中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智力发展较弱,学业成绩偏低,扯全班的后腿,因此得到的特别关注也就格外多。那么多的努力只能帮助解决学生非智力因素上的不平衡发展,对于智力因素中的一部分个别属性,不是说多多关注就可以解决得了的。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强对学困生后天的培养,但他们先天的遗传决定了他们本来就是同龄人中的弱势群体。作为教师,如果还苛求他们通过加强辅导能赶上其他同学,那真是太难为自己,也是在为难学生啊!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由于教师对学困生的个别关注太多,对他们来说,又成了一种新的压力:时刻担心教师会突然间光临自己,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为了少被老师发现自己犯了错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做,那就没有犯错误的机会了,这不又成了“畏惧错误而毁灭进步”吗?
面对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双重压力,久而久之,学困生在学习上连一丁点儿的自信心都没有了,就出现了一种“越辅越糟”的局面,这不能不说是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的误区。为了不至于让学困生走入“死胡同”,我认为为学困生减压势在必行。
一、努力减轻学困生作业数量与质量要求的压力
我们对作业的设置一直提倡多元化、层次化,摒弃作业一刀切的现象,但对学困生来说,似乎又陷入到“茫茫题海”中去了,所做的加强辅导也就变成了“不求甚解”的机械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减少对学困生的“加强辅导”,让他们从茫茫的题海中走出来,允许学困生在作业上“留白”。作业数量减下来了,就可以用做十道题的时间保质保量地掌握一道题,掌握一道题,这就是进步!其次,对学困生的转化,我们的要求不能过高, 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后进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
二、减轻学困生思想上的压力
很多时候,学困生对老师的关注,不管是关心还是督促、或者是教导,都会视为一种心理负担。因为学困生由于在智力和非智力方面与其他人的区别,总是感觉自己与众不同,有时还会低人一等。原本来自父母、亲戚朋友的压力就很大,如果再加上老师的“特别照顾”,学困生心理压力也就不言而喻了。面对这样的心理现象,教师可以努力“忽略”学困生,让他们和其他同伴站在同一个关注层次上,给他們一个相对自由的天空。这样,学困生就不会因应付老师而匆忙地赶作业,也不会因害怕老师的责备而胡编乱写。让他们在一种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这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欣喜的状态。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因材施教,综合分析,找到切实有效、可行的方法,把学困生转化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