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互联网行业结合的产物,其面对的风险与传统金融不同,需要区别对待。本文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可能产生的各类风险,并对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引言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也应运而生。自从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各项细分业务的交易额,如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平台成交额都在飞速增长。在2014年,互联网金融更是被中国政府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推进和扶持。但是,应该注意到的是,互联网金融在飞快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既有传统金融行业的固有风险,也有一些新的风险种类。如果不对这些新型风险加以判断、识别和抑制,则互联网金融行业可能很难得到长足发展。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互联网金融还属于起步阶段,在互联网金融行业探索一条新的风险管理路径,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缺点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点
依托互联网,金融信息发布、交易等程序都被搬到了线上。互联网将世界各地每个角落的人都联系到了一起。在此基础上,互联网金融则能够让每个接入互联网的人都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这一特点大大增加了金融交易的覆盖范围,提高了金融服务客户的广泛性。
同时,利用互联网,不管是获取金融信息的成本还是进行交易的成本都得到了显著降低。金融交易的买方和卖方都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找到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传统金融中介及垄断成本将不复存在,金融机构开立线下网点和运营机构的运营成本也可以大大降低,更加省时省力。
此外,线上的金融中介提高了金融交易的完成效率,由计算机技术处理的交易具有标准化、流程化的特点,相比人工来说其交易的申请、审核及放款更加迅速。客户不需要排队等待,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二)互联网金融的缺点
虽然互联网金融的优点非常突出,但是其缺点也不可忽视。最主要的缺点便是风险难以管理。一些本来应该在线下进行实地审核考察的程序被转移至线上,造成极大的风险隐患。这其中的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和技术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指借款人由于自身信用不足存在恶意骗取贷款、借钱不还甚至跑路的风险,绝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企业都没有接入征信信息库,无法对借款人的征信情况进行查询,也没有像银行进行风控、合规检查的条件。就算借款人或者互联网金融平台跑路,也难以查证。技术风险则是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安全漏洞盗取用户信息甚至资金的风险。我国互联网本身的安全问题就非常突出,病毒日新月异,通过技术手段而进行的网络金融犯罪问题不容忽视。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除了存在传统金融行业可能有的各类风险,还可能存在着一些新的风险问题。
(一)信用风险
一切金融体系中都存在着信用风险。若借款人不能按照合约规定向提供贷款方还本付息,则存在着信用风险。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各种高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都被引入,用来权衡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因此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信息来源不足、數据缺乏可靠性、大数据模型设计有误等方面。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打破了用户的地域限制,全国各地的用户都能通过互联网参与金融交易,平台若想对异地的项目真实性及借款人经营能力进行核实,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平台与参与者接触的缺乏也滋生了信用风险。此外,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借贷项目的抵押物核实和安全协议方面也面临挑战。
(二)流动性风险
互联网金融机构同样要注意流动性风险,尤其要注意贷款与存款期限的合理错配。同时要注意对自身经营的良好控制,必要时需要准备一些存款准备金,以防大量用户短时间内同时体现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尤其是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速度是光速级的,一些小型事件可能造成大规模、大范围的恐慌事件,加重了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挤兑风险。
(三)市场风险
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和汇率风险、商品风险等。互联网金融交易同样在市场中进行,并且用户获取汇率、利率等信息的速度更快,也更容易进入或退出某种交易。因而,互联网金融机构会受到股票价格、利率波动等影响,其交易和经营也会因为资金投向产业(如房地产行业)的波动而带来收益的变化。
(三)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依托于信息技术,技术风险也是互联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新难题。技术风险既来源于外部,也可能来源于内部。近年来,互联网黑客入侵事件时有发生,谷歌、京东等国内外互联网领先公司都曾遭受过非授权入侵,互联网安全不可忽视。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非授权的黑客入侵可能会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甚至修改交易信息,造成用户的资产和负债混乱,带来资金损失。此外,一些黑客制造克隆网站蒙骗用户,当用户在假网站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转走用户账户内的资金,让人防不胜防。还有一些网站本身的设计就有问题,存在漏洞。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新路径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以往传统金融的监管主体、监管客体和监管目标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此,有必要探索在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监管新方法和路径。
(一)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没有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便不复存在。为了降低技术风险,要重视平台的网络安全管理。和其他互联网机构一样,互联网金融平台也面临着黑客入侵。木马侵袭以及用户数据泄露的风险。对于这些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首先要加强对网站平台防火墙的建设,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及时更新防火墙的木马库,从而将最新的木马病毒抵挡在外,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同时,互联网金融平台要在企业内部建立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和追责机制,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并对已经产生的数据泄露和黑客入侵等事件严格追责。在建设平台方面,可以由技术过硬的可靠团队对平台的数据库和核心功能进行建设,加强网络安全。 (二)抬高互联网金融行业准入门槛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其准入门槛比较低,相关制度都不健全。一些金融平台打着高收益的旗号拦资,实际却卷款跑路,行业内部鱼龙混杂,甚至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同时,互联网信息的光速传播也大大提高了风险的蔓延速度。因此,要抬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对平台的资质进行一定的审核,严格考察平台的风控机制、注册资本、产品类别及风险准备金等,确保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平台都有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及项目审核能力,从而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此外,要严格执行互联网金融机构在银行开立第三方账户的制度。第三方账户可以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资金用途进行审核和考察,防止资金用途不当甚至流进平台高管自己的腰包中。
(三)坚决推进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的落地实施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给各地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的指导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已经越来越难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要求。当前,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及互联网P2P、互联网保险等细分领域的法律法规已经发布,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落地难、实施意见不明确等问题。对此,各地政府要坚决推进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的落地实施,加强市场监管,在确保国内互联网金融市场活力的同时控制风险。同时,要建立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定期对所有已备案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审核,若有平台经营不善,难以达到要求,需要责令其执行推出机制,从而确保留在互联网金融市场内的机构都是达到经营标准的。此外,对于互联网金融违法犯罪活动,要严厉查处,用较高的违法成本警示他人不要铤而走险,从而对行业内部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结语
在全世界范围内,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革新,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一大批新型的金融产品应运而生,一些以前从未有過的风险也开始出现。对此,互联网金融企业首先要对这些新型风险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了解风险的类别及产生的原因。然后,根据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关管理制度,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相关监管机构也要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法律建设,制定实施意见帮助相关法律法规真正落到实处。如此一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才能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14(7):3-9
[2]韩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策略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6(1):104-105
[3]杨群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2013(7):100-10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引言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也应运而生。自从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各项细分业务的交易额,如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平台成交额都在飞速增长。在2014年,互联网金融更是被中国政府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推进和扶持。但是,应该注意到的是,互联网金融在飞快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既有传统金融行业的固有风险,也有一些新的风险种类。如果不对这些新型风险加以判断、识别和抑制,则互联网金融行业可能很难得到长足发展。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互联网金融还属于起步阶段,在互联网金融行业探索一条新的风险管理路径,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缺点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点
依托互联网,金融信息发布、交易等程序都被搬到了线上。互联网将世界各地每个角落的人都联系到了一起。在此基础上,互联网金融则能够让每个接入互联网的人都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这一特点大大增加了金融交易的覆盖范围,提高了金融服务客户的广泛性。
同时,利用互联网,不管是获取金融信息的成本还是进行交易的成本都得到了显著降低。金融交易的买方和卖方都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找到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传统金融中介及垄断成本将不复存在,金融机构开立线下网点和运营机构的运营成本也可以大大降低,更加省时省力。
此外,线上的金融中介提高了金融交易的完成效率,由计算机技术处理的交易具有标准化、流程化的特点,相比人工来说其交易的申请、审核及放款更加迅速。客户不需要排队等待,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二)互联网金融的缺点
虽然互联网金融的优点非常突出,但是其缺点也不可忽视。最主要的缺点便是风险难以管理。一些本来应该在线下进行实地审核考察的程序被转移至线上,造成极大的风险隐患。这其中的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和技术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指借款人由于自身信用不足存在恶意骗取贷款、借钱不还甚至跑路的风险,绝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企业都没有接入征信信息库,无法对借款人的征信情况进行查询,也没有像银行进行风控、合规检查的条件。就算借款人或者互联网金融平台跑路,也难以查证。技术风险则是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安全漏洞盗取用户信息甚至资金的风险。我国互联网本身的安全问题就非常突出,病毒日新月异,通过技术手段而进行的网络金融犯罪问题不容忽视。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除了存在传统金融行业可能有的各类风险,还可能存在着一些新的风险问题。
(一)信用风险
一切金融体系中都存在着信用风险。若借款人不能按照合约规定向提供贷款方还本付息,则存在着信用风险。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各种高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都被引入,用来权衡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因此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信息来源不足、數据缺乏可靠性、大数据模型设计有误等方面。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打破了用户的地域限制,全国各地的用户都能通过互联网参与金融交易,平台若想对异地的项目真实性及借款人经营能力进行核实,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平台与参与者接触的缺乏也滋生了信用风险。此外,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借贷项目的抵押物核实和安全协议方面也面临挑战。
(二)流动性风险
互联网金融机构同样要注意流动性风险,尤其要注意贷款与存款期限的合理错配。同时要注意对自身经营的良好控制,必要时需要准备一些存款准备金,以防大量用户短时间内同时体现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尤其是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速度是光速级的,一些小型事件可能造成大规模、大范围的恐慌事件,加重了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挤兑风险。
(三)市场风险
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和汇率风险、商品风险等。互联网金融交易同样在市场中进行,并且用户获取汇率、利率等信息的速度更快,也更容易进入或退出某种交易。因而,互联网金融机构会受到股票价格、利率波动等影响,其交易和经营也会因为资金投向产业(如房地产行业)的波动而带来收益的变化。
(三)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依托于信息技术,技术风险也是互联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新难题。技术风险既来源于外部,也可能来源于内部。近年来,互联网黑客入侵事件时有发生,谷歌、京东等国内外互联网领先公司都曾遭受过非授权入侵,互联网安全不可忽视。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非授权的黑客入侵可能会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甚至修改交易信息,造成用户的资产和负债混乱,带来资金损失。此外,一些黑客制造克隆网站蒙骗用户,当用户在假网站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转走用户账户内的资金,让人防不胜防。还有一些网站本身的设计就有问题,存在漏洞。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新路径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以往传统金融的监管主体、监管客体和监管目标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此,有必要探索在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监管新方法和路径。
(一)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没有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便不复存在。为了降低技术风险,要重视平台的网络安全管理。和其他互联网机构一样,互联网金融平台也面临着黑客入侵。木马侵袭以及用户数据泄露的风险。对于这些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首先要加强对网站平台防火墙的建设,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及时更新防火墙的木马库,从而将最新的木马病毒抵挡在外,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同时,互联网金融平台要在企业内部建立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和追责机制,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并对已经产生的数据泄露和黑客入侵等事件严格追责。在建设平台方面,可以由技术过硬的可靠团队对平台的数据库和核心功能进行建设,加强网络安全。 (二)抬高互联网金融行业准入门槛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其准入门槛比较低,相关制度都不健全。一些金融平台打着高收益的旗号拦资,实际却卷款跑路,行业内部鱼龙混杂,甚至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同时,互联网信息的光速传播也大大提高了风险的蔓延速度。因此,要抬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对平台的资质进行一定的审核,严格考察平台的风控机制、注册资本、产品类别及风险准备金等,确保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平台都有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及项目审核能力,从而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此外,要严格执行互联网金融机构在银行开立第三方账户的制度。第三方账户可以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资金用途进行审核和考察,防止资金用途不当甚至流进平台高管自己的腰包中。
(三)坚决推进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的落地实施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给各地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的指导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已经越来越难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要求。当前,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及互联网P2P、互联网保险等细分领域的法律法规已经发布,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落地难、实施意见不明确等问题。对此,各地政府要坚决推进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的落地实施,加强市场监管,在确保国内互联网金融市场活力的同时控制风险。同时,要建立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定期对所有已备案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审核,若有平台经营不善,难以达到要求,需要责令其执行推出机制,从而确保留在互联网金融市场内的机构都是达到经营标准的。此外,对于互联网金融违法犯罪活动,要严厉查处,用较高的违法成本警示他人不要铤而走险,从而对行业内部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结语
在全世界范围内,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革新,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一大批新型的金融产品应运而生,一些以前从未有過的风险也开始出现。对此,互联网金融企业首先要对这些新型风险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了解风险的类别及产生的原因。然后,根据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关管理制度,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相关监管机构也要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法律建设,制定实施意见帮助相关法律法规真正落到实处。如此一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才能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14(7):3-9
[2]韩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策略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6(1):104-105
[3]杨群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2013(7):100-103